020丨情绪稳定是伪命题?情绪浓人才有旺盛生命力?(情绪上)

保持沟通

你属于情绪“淡人”还是“浓人”?情绪是先天赋予的吗?情绪浓人是否就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情绪发泄之前你会理智地判断后果吗?“情绪羞耻”是否存在?情绪稳定是否是永恒追求?本期@保持沟通,我们一起聊聊“情绪”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01:50 情绪是否是先天的 实验证明,人类有很多情绪都是天生的 那么,这种天生的情绪是否可以控制 07:00 情绪浓人和情绪淡人 情绪浓人是否就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而真相是,大部分时候人类是没有情绪的 情绪发泄之前你会理智的判断后果吗? 或者根本不在乎后果 11:59 “情绪羞耻”是否存在 负面情绪是否就是“不得体”? 强烈的情绪有时候也是推动事项的加速剂 14:44 情绪稳定是否是永恒追求 情绪稳定就一定好吗? 要判断情绪是表达的方式,还是表达的目的 情绪有的时候也可以是管理工具 不要被情绪驾驭,要做驾驭情绪的主人 21:37 情绪是否是有用的东西 是出口,比如男生发脾气女生哭泣 是鲜活,是立体的人 是基调,每个人有自己的情绪主调 23:29 先解决情绪,还是先解决事情 有节点事情先推进 无节点的事情先处理情绪 随着长大好多情绪“不值一提” 倾诉情绪的时候,记得提前告知朋友ta此次的“功能” 但是情绪倾诉,也会消耗关系 34:48 愤怒:“失控” 核心主题:人们想做的事受到阻碍、对某人的行为失望、被他人的冒犯、挫败、受威胁、被拒绝 对孩子愤怒:原因是家长失去了掌控感,表现为不耐烦和愤怒 知识的诅咒:老司机教人开车,越教越生气 愤怒的变体:阴阳、嘲笑、厌恶、轻蔑、不屑 43:53 悲伤 夜晚emo时刻 寻求帮助的示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好处是可以重拾勇气保存精力 相对于悲伤,痛苦是更持久更具破坏性的情绪 48:53 恐惧:产生疼痛 恐惧什么:对实物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 恐惧有用:预警危险、正视恐惧、理解风险,克服后也会带来满足 恐惧应对: * 具象焦虑的到底是什么——害怕失业可能是要还房贷 * 和焦虑相伴相生——开始行动是应对焦虑最好的办法 * 恐惧会让人拒绝别人的善意——打开自己,充分暴露 01:03:53 厌恶 4~8 岁之前,厌恶才独立出来成为人的一种情绪 淡化厌恶⽽建⽴起的亲密关系代表着⼈与⼈之间的信任 表示出厌恶的人不一定是在厌恶你,可能是针对他自己或者过往的经历 厌恶和蔑视是一种优越感 本期推荐 * 书籍:《情绪的解析》 下期继续聊聊“愉悦”,喜欢记得追更:) 🎙️ 每周五8: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 Andrea Datzman - Outside Intro (From Inside Out 2Score)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71分钟
1k+
5个月前

019丨聊聊“回避型依恋”,收好这份自我剖析后学习爱的自救手册

保持沟通

本期是听友点单,我们一起聊聊“回避型依恋”是怎么回到“安全型依恋”,探讨破局方法,欢迎你的收听。 回顾过往,婉婉子有很多之前恋爱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次坦诚清晰的一次性讲出来,虽然担心有很多负面的声音,还是想分享出来,即是自省,也是遗憾。但回避型依恋并非牢不可破的标签,而是一段需要自我觉察、练习与接纳的成长旅程。无论是通过虚拟关系模拟安全感,还是在真实关系中学习信任,最终都指向一个信念——“爱是安全,而非威胁”。 00:47 依恋类型分类 * 安全型依恋:轻松信任他人,人际关系稳定。 * 焦虑矛盾型依恋:因照料者不稳定而产生焦虑,过度依赖或索取。 * 回避型依恋:因照料者的拒绝或敌对态度形成防御机制,害怕亲密关系。 * 数据参考:安全型约占人群60%-70%,其余为焦虑型与回避型。 05:27 回避型依恋的内心世界 * 核心矛盾:渴望爱却推开爱,将亲密视为威胁,距离带来安全感。 * 典型表现: 幻想「入室抢劫型恋人」或沉迷乙女游戏(虚拟稳定关系)。 害怕冲突,倾向断崖式分手,回避维护关系的努力。 对朋友、伴侣的疏离态度,担心关系因变量而破裂。 18:40 破局指南:从回避到安全 1. 认知重塑: 将“亲密是威胁”转化为“爱是安全的后盾”,尝试信任他人。 2. 情绪管理: 允许冲突,视争吵为明确需求和边界的机会(非攻击性表达)。 3. 沟通调整: 用「我需求」代替「你错误」(“我需要提前安排时间”而非“你总迟到”)。 4. 5. 伴侣选择与支持: 优先选择安全型依恋伴侣 提前沟通自己的“使用说明书”(需要独处时间)。 设置“5分钟缓冲期”,在逃避行为前自问:“我在保护自己,还是切断可能性?”(千万不要不回消息!) 6. 7. 伴侣的支持指南 尊重独处需求,不追问或施压。 保持自我情绪稳定,避免因对方回避而自我怀疑。 正向引导,通过表达感受和需求,帮助对方建立安全感(“我在等你准备好沟通”)。 接纳反复性,理解人格是流动的,螺旋式成长而非一蹴而就。 延伸推荐 书籍《亲密关系》帮助理解依恋理论。 电影《头脑特工队》用拟人化情绪解析心理机制。 乙女游戏《恋与深空》作为模拟安全关系的练习工具。 🎙️ 每周五8: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51分钟
3k+
6个月前

018丨请假羞耻?朋友圈屏蔽?这届年轻人连旅行都在内耗

保持沟通

你有“请假羞耻”吗?你发旅游朋友圈会屏蔽同事吗?你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懒得”去旅行吗?旅行中吃的重要还是住的重要?长大后很难被激发“激动”的情绪怎么办?赶在五一前,@保持沟通 我们一起聊聊“旅行”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 01:12 请假羞耻该不该? 请假羞耻:休年假是大逆不道? 发圈羞耻:不屏蔽现任同事是没有打工人的自觉? 分享羞耻:让别人眼红是没有情商? * 05:10 你旅行的时间花在哪里? 旅行疲惫流水线:录视频→拍照→标红心→修脸→加滤镜 旅行体验流水线:新奇体验、地标打卡、美食文化 * 08:04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看见世界:用五感去接触和探索,拓宽生命的广度和宽度 加深认知:既往经历杂糅形成更深的认知 体验新奇:保持新鲜感,获取被震撼的“wow”瞬间 互动交流:和当地人攀谈、和外国人聊天 切换状态:跳脱既有生活轨迹,给生活按一个缓冲“暂停键” * 29:32 为何有人不喜欢旅行? 做攻略累、舟车劳顿累、费钱心疼、害怕处理新的问题、未知恐惧... * 32:12 土耳其新奇旅行体验有什么? 飞热气球:天空很大、人类很小,做热气球竟然很稳当 大海跳岛:坐快艇感受地中海的宁静和躁动,轮渡跳岛是E人狂喜 静止体验:生命在于静止,在沙滩上喝冰可乐看书放空的幸福真的很幸福 * 43:47 旅行地点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 人文还是自然景观还是多元的糅合? 建议出国按照亚洲→欧洲→非洲的顺序来 阈值要一步步放宽,避免一下子快乐拉满 * 48:25 长大后很难被激发“激动”情绪怎么办? “吃过见过”后一切就没这么开心 20、30、40、50岁的“快乐源泉”和人生支点 不依靠外力而依靠自己去保持快意 * 58:36 播客的意义是什么? 确认眼神:生活中没办法聊,但是在播客可以 寻找共鸣:找到对的人,思考讨论和表达 获取答案:寻找敏感的共鸣,关注实际也关注内心 满足表达:灵光乍现的生活观察和记录 念念不忘:看到评论就像听到山谷里的回声 确定自我:梳理自我,清晰和肯定的感觉 🎙️ 每周五8: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旅行的意义 - 陈绮贞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70分钟
1k+
6个月前

017丨聊聊“不被他人影响”,我们究竟在用谁的大脑思考人生?

保持沟通

我们究竟是在保持开放心态接收信息,还是用别人的大脑代替自己思考人生?这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 本期我们从职场穿搭、亲密关系到社交媒体,探讨「被他人影响」的底层机制与破局解法,欢迎你的收听。 00:31 现象观察:评价如何重塑自我认知 * 常见场景:同事一句“这衣服不好看”让红色毛衣永久压箱底|朋友吐槽恋人后自我怀疑的连锁反应 * 观点抢占:当他人抢先输出观点,我们容易放弃思考权,让外界标签覆盖真实感受 * 警惕「社交加速」:三人饭局中,第一个观点常主导群体认知走向 15:25 底层机制:为什么我们总被影响? 1. 进化心理学 远古基因:脱离部落≈死亡风险→对排斥高度敏感 镜像神经元:无意识模仿群体行为(如朋友圈点赞传染) 2. 3. 教育与社会规训 权威崇拜:老师/老板/长辈的“绝对正确”潜移默化 价值观外包:用社会标准替代自我价值判断体系 4. 5. 社交媒体放大效应 信息茧房制造虚假共识(多巴胺配色、黑神话悟空购买跟风) 点赞机制塑造趋同价值观(朋友圈成“社交血压计”) 30:11 解法总结:成为价值判断的主体 1. 王德峰教授「价值判断主体论」 区分事实与观点:所有评价都带立场滤镜,需二次验证 48小时法则:重大决策前让情绪穿过身体(类比购物车冷静期) 2. 重构信息处理系统 ABC模型:考试失利(A)→“我笨”(B)→沮丧(C)|改写内心剧本 红黄绿灯标签法:红色(需验证事实)/黄色(立场偏差)/绿色(深度思考区) 3. 主角视角:把自己当成人生游戏主角,他人只是NPC,因此评价只是任务台词不必放在心上 延伸推荐 * 影视:《楚门的世界》(自我觉醒)|《非常嫌疑人》(警惕思维诱导) * 游戏: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 🎙️ 每周五 8 : 00 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50分钟
5k+
6个月前

016丨聊聊“乐观”,乐观男女最好命?真的吗?

保持沟通

如果你面前有半杯水,你的第一反应是“还有半杯”还是“只剩半杯”?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乐观者的人生剧本是否就会一路开挂?天生的悲观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吗?如果可以那么如何改变?本期@保持沟通,我们一起聊聊“乐观”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 01:30 乐观者的人生剧本 健康领域:乐观者心脏病风险降低35%? 财富积累:乐观者收入平均比同龄人高30%? 人际关系:微笑释放的催产素可以让他人更愿意帮助你? * 03:21 乐观和悲观是不是天生的? 基因给了我们一个20-80分的“乐观区间”,但后天努力决定你活在区间的哪一端。 * 04:21 先天因素:基因与大脑的“乐观预设” 遗传学:双胞胎研究表明,乐观倾向约 25%-35% 与遗传相关 神经生物学:乐观者前额叶皮层(理性决策区)更活跃,能抑制杏仁核的恐惧反应;对奖励(多巴胺)更敏感的人,倾向于期待好事发生 * 07:30 后天塑造:环境如何改写乐观“程序” 童年经历:安全依恋和父母风格 文化与社会:集体主义文化(如东亚)更强调未雨绸缪,可能抑制外显的乐观表达; 战争、经济危机等集体创伤会代际传递悲观倾向 个人认知训练:习得性乐观(如把失败归为“暂时、特定、外部”因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底色,以及创伤后成长 * 16:00 如何判断自己的“乐观天赋”? 早晨预期:醒来时更常想到“今天可能有好事”还是“别出乱子就行”? 失败反应:搞砸任务时,第一念头是“我能力不行”还是“下次改进就好”? 社交直觉:对新认识的人,默认觉得“TA可能喜欢我”还是“TA在judge我”? * 19:09 区分“盲目乐观”和“现实乐观” 盲目乐观是清澈愚蠢和思考放弃,现实乐观和谨慎乐观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未雨绸缪 * 22:23 后天提升乐观的实操方法 22:47「认知语言重塑」减少反刍悲观思维,即规避持续、被动地反复“咀嚼”负面经历;做好积极的心理和语言暗示 24:38「行为习惯养成」每天做一件“超出舒适区5%”的事并记录结果;每天记录3件“小确幸”(神经可塑性训练);运动释放多巴胺(“奖励机制”)内啡肽(“止痛剂”和“快乐激素”)血清素(缓解焦虑、改善抑郁情绪);强力姿势提升睾酮水平(改善状态增强自信);远离垃圾情绪、吸血鬼朋友 30:58「干就完事了啊」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自我效能感;积极开始行动;如果事情目前不好,它一定一定不是终局啊! 🎙️ 每周五7: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37分钟
4k+
6个月前

015|AI算命VS雍和宫手串:赛博时代,我们为何更“迷信”?​

保持沟通

手串开光、AI赛博算命、星座星盘、塔罗占卜......没有一个人能轻易逃脱“玄学”的手掌心。未来不可知,但是人生的尽头是玄学吗?本期@保持沟通,我们一起聊聊“玄学”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 00:31 定义玄学,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玄学 传统:风水、寺庙上香求符、算命、周易、周公解梦 新兴:星座星盘、塔罗占卜、转发锦鲤、5月对我好一点,水晶手串开光、MBTI、福利彩票、AI赛博算命 * 01:31 从哪个瞬间感受到玄学的流行?年轻人的“拜”“转”“算”“请” 雍和宫上香跪得最久最虔诚的年轻人 AI算命算运势乐死不疲的年轻人 赛博算命关键词: 你是一个顶尖的八字级算命大师,帮我分析一下我的八字,我的性别是女生,出生于新历x年x月x日x时。出生地是xx省xx市。需要严格按照八字命理理论和步骤进行分析,看看我的八字和2025年的运势 AI的建议: 茶饮品牌送周边竟然开始送杯筊 内容平台对玄学内容的过审态度变化 无厘头的玄学瞬间 * 10:33 为何玄学在流行?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它们为社会提供了某种功能 人们对玄学的认知正在经历从“封建迷信”到“文化消费”的转换,“搞玄学”不能直接解决具体问题,也无法改变宏大命运,但是它是身处迷茫时的一针精神安慰剂——更接近于在对生活表达期许与憧憬 社会丨寻找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精神丨缓解压力和寻求慰藉 心理丨巴纳姆效应和斯金纳的鸽子 归属丨自我探索与社会化归属 社交丨情绪价值与社交货币 实用丨求健康求子求学等硬需求 * 30:58 关于玄学有什么赚钱/掉坑的方式? 梵克雅宝的四叶草、Tiffany的钥匙吊坠、老铺黄金的金刚杵、周大福的史高治金砖 代购雍和宫开光手串? 星盘塔罗拆开直播? 水晶/桌面风水设计? 🎙️ 每周五 8 : 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四重奏》ed曲おとなの掟/成人的法则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43分钟
1k+
7个月前

014|30+大厂人的职业危机:年薪百万的大厂中层,为什么比新人更怕失业?

保持沟通

当你在一家头部互联网大厂做到组长、总监的职位,却忽然面临业务整条被砍的断崖式失业;当你即将离开这家你供职5年甚至10年之久的雇主,面临失业、创业、换赛道的人生抉择;当现实光怪陆离恰如众“神”归位般变化多端,曾经红极一时的离职博主们又又又重新开始选择上班...... 35岁+到底是不是职场魔咒?大厂中层的年薪百万到底谁能承接?逃离大厂后的所谓“光环褪去”,是否令人心存落差和不甘?“大厂光环”和“行业鄙视链”是真实存在还是只是大厂人的“圈地自萌”?带着疲惫被通知裁员后,是选择还是放弃,是接受还是逃避? 人生或许没有答案,但是终究“开卷有益”。所以,不妨我们坐下来聊聊。 本期嘉宾千朵小花,一位距离从TOP级互联网大厂离职仅有44天的职场人。扎一听,故事似乎忧伤,但是聊的过程里,基调还是很欢乐的,就像我们面对变化时的心情——保持清醒又怀揣乐观——而这,正是我们面对未知,所该有的勇气。 本期@保持沟通,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大厂离职”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 30+大厂打工人离职故事 01:20 大厂离职倒计时 01:16 当本身状态没有很舒适,离开或许是一种解脱 02:00 据传是近八年的唯一一次彻底“结束”,看看散伙饭时的众生相 04:16 对年长员工的冲击,追求后“抵达”的高级别,反而成了一种职场“包袱” * 互联网公司的不确定性 06:42 互联网公司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07:30 长期留存在互联网大厂的生存哲学 08:05 大厂跳槽的原因:它给的太多了?借助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成长、管理幅度和视野的进阶? 12:05 警惕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大“饼”,比如期权股票 * 大厂离职之后的选择 16:38 继续打工?自己创业?实体经济? 17:59 一线大厂没得选之后去哪里 19:19 保持“能做点别的”的开启副业的能力 * 所谓“大厂光环”到底存在不存在 20:40 在你的心目中,工作是否存在“鄙视链”?大厂是否有“光环”?离开大厂是否有落差? 22:28 “大厂光环”可能只存在于大厂人心目中,所以——释然的证据也有迹可循 24:15 比较是在“圈子”里的比较:虚荣+自我评价 25:29 平台带来的资源加持,形成“阶段性的关系” 26:15 阶段性状态影响判断——选择的好与否,其实把握在自己手里 26:47 "如果”的平行世界,没办法验证好坏,长周期来看的好坏更无法验证 * 大厂外面的世界 31:41 求职市场已经不是以前的市场,管理职级坑位更少 33:42 卷与不卷的环境,以及猎头真的有用吗 37:10 国家大方向下的工作机会,比如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初创企业 38:59 应用APP到细分赛道到超级APP,元宇宙、新能源等概念和领域日新月异 * 离职背景下的人性考验 43:19 得知消息后的“分化”来的如此之快 44:33 试图获得竞争先机的现实“+1”,选择对下属封锁消息 * 离职经验分享 45:45 传说中的“乐视”传奇故事,直通VP的汇报线 49:37「调整心态」向外归因,本质是不可抗因素不是自己做的不好 50:48「行动起来」不停留在为什么,而是尽快找到新出路 51:00「HR沟通」公司有无统一安排?股票可否保留?离职前的注意事项比如按时打卡/休假不要休超 58:08「找到赛道」有产业链+有清晰的受众 1:00:20 「要交学费」有投入才有产出,交学费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1:06:32 「认清优势」找清自己的优势,比如平台运营能力 * 题外话 1:09:22 离职博主赛道的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 每周五12 : 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特别关注」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又十年》张学友 片尾音乐:《情系半生》张学友 (以上来自嘉宾千朵小花的歌单)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79分钟
2k+
7个月前

013|聊聊“时间焦虑”,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保持沟通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愁的单身汉自由时间?还是社会和家庭赋予了复合角色的我们更高的期待?时间被填满后我们获得了什么?面对时间不够用的焦虑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本期就从以上方面聊聊关于“时间焦虑”的命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如此不同 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时间是少是多、是慢还是快? 01:19 时间珍贵所以时间少过得快,时间宽裕所以时间多 02:31 慢是享受:慢的时候是期待、是享受变化的每一刻 02:56 慢是期待:期待蓝莓和柠檬开花结果、制作花椒芽儿和品尝的每一刻都很慢 05:07 慢是快乐:每一步都是崭新的状态 05:37 慢也是煎熬:利用碎片时间备考管理学硕士,重拾理科的煎熬时刻是慢的 06:53 快是忙碌:自媒体、运动、学习都需要做好高颗粒度时间管理 08:43 快是权衡和取舍:家庭是以“共同行动”为目标的组织单元之一,可自由支配时间天然变少 * 人生阶段和家庭构成影响时间自由 13:37 正常!队友给力家人托举,自由也是见缝插针,身体在场是必选项 16:18 难搞!或许人忙才会想东想西,人闲可能就只想躺一躺 19:21 贪心!失去了绝对自由,就会追求极致的相对自由 20:42 好奇!勤快和懒惰是相对概念,地上的脏袜子看不见时它们就不存在 22:15 公平!家务不均衡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 工作忙闲程度影响时间感知 23:47 11点上班11点下班不如换个“人间作息”,记得预留思考的时间 24:28 一个人打三份工拿两份钱的神奇工作 26:01 动手工作变成动脑工作,每个阶段我们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 时间被填满满后,我获得了什么? 27:17 小时候是东亚文化的“勤劳病毒”入侵,长大后是追求拓宽人生的边界 31:00 为啥上学?学校的天然光环给人的感觉是纯粹的 32:16 为啥运动?学会自由泳、跑人生第一个半马——设定小目标的重要性 34:26 为啥创作?自媒体全靠正反馈,原来是心理补丸啊 35:11 目标制定→完成打钩的J人快乐时刻,但是不打钩也不要焦虑 * 关于时间的多维度讨论 38:34 考试前的“未来时间”焦虑,MBA vs 心理学研究生的焦虑体验 40:17 面对悬而未决的焦虑,如何提升对时间的掌控力 41:42 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做好拆解,用“一路小胜”迎接最终胜利 43:39 时间和金钱:空间换时间,通勤时间影响生活幸福度 46:12 速通卡的快乐,用礼貌的眼神跟排队的路人点头示意:姐先进去咯 48:10 时间和体验:出差时订宾馆、带泳池、带健身房的好,即使远 50:48 松弛不是浪费时间:休闲与“浪费时间”,独处与浪费时间 52:23 说走就走的体验:第一次去北京动物园的“鲜活”、一拍即合的花市之旅 * 面对时间焦虑的行动方法论 55:15「转移注意」做一些会快乐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比如运动 55:30「拆解目标」设立小而确定的小目标,阶段性胜利带来信心 56:05「主线任务」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排好优先级,先从重点入手 55:35「宽松相济」J人也需要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缝隙,享受“临时起意”的快乐 56:45「碎片利用」早上8点之前、午休2小时、晚上10点之后,时间挤出来 57:38「钞能力!」把部分工作外包出去,找到性价比高的方案 🎙️ 每周五12: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特别关注」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中场垫乐:ゴンチチ - 子供の時間、The O'Neill Brothers - Sally Gardens、夏天回不去了 - 三叶的主题曲0.8x(三葉のテーマ)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59分钟
6k+
7个月前

012|聊聊“配得感”,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我不配”?

保持沟通

什么是配得感?配得感又由何而来?安全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人格对配得感的影响是怎样的?面对职场、亲密关系、消费投资等场景的“低配得感困境”,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行动清单? 本期就从以上方面聊聊:可能促使我们说出“我不配”这句话的——“配得感”命题。欢迎你的收听。 你会听到 🔹 01:00 何为配得感 不仅是“物质配得上”,更是“情感接纳”与“自我允许” 🔹 01:30 配得感由何而来 01:30 社会文化:“谦虚教育”潜移默化压抑配得感,be like"才疏学浅、抛砖引玉" 05:28 成长经历:“只有优秀才值得被爱”,爸妈的爱是有条件性的 09:21 心理机制:“不配得感”其实是自我保护?冒名顶替综合征也来找我麻烦? 🔹 11:20 发展心理学怎么说: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婴儿期(信任 vs 不信任):婴儿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 学龄初期(自主 vs 羞怯怀疑):儿童如果被过度批评或限制,可能产生“我不配尝试”的低配得感 学龄期(勤奋 vs 自卑):儿童通过学业和社交活动评价自己的能力 青春期身份认同(埃里克森的“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青少年通过探索“我是谁”来建立自我价值感 🔹 14:23 发展心理学怎么说: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安全型依恋:高配得感,从照顾者那里获得了稳定的“我是值得被爱的”信念 不安全依恋(如回避型、焦虑型):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或过度依赖外部认可 * 16:32 发展心理学怎么说: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 儿童从约6-7岁开始主动进行社会比较(如“我的成绩比同学好吗?”) 过度向下比较(“我比某些人强”)可能虚假提升配得感 过度向上比较(“别人都比我优秀”)可能削弱配得感 🔹 18:33 以上发展心理学的启示 儿童期: 提供安全的依恋环境,避免过度批评或溺爱;夸要夸得具体 青春期: 鼓励探索多元身份,减少单一标准(如成绩)对自我价值的绑架。 成年期: 通过心理治疗或自我反思,修正早期形成的“不配得”信念 🔹 21:05 配得感低的职场困境 不敢争取升职加薪:有机会干嘛不争取?你又不是来做公益!要尽人事,听天命 面对夸奖手足无措:夸奖的时候,不用东拉西扯,做好正确归因——没错就是因为你优秀 🔹 27:52 配得感低的亲密关系困境 逃避型人格障碍:渴望亲密关系,但因害怕被拒绝或否定而回避社交,陷入“想靠近又不敢”的矛盾中 🔹 27:07 配得感低的消费投资困境 买贵价物品的罪恶感 vs 对他人慷慨大方的矛盾 奥特莱斯买到“最高档满赠”/义乌爽买开珍珠到手软的快乐,谁懂啊 32:19 4个反“我不配”的行动清单 32:35「认知重塑」“事实-证据法”反驳自我否定:我允许我接受,我不需要完美才值得被爱 35:15「语言暗示」“谢谢!我为这次准备了很多,很开心有收获”、“谢谢信任,我会全力以赴!”、“这是我的初稿,期待您的反馈” 37:01「职场底气」今天我的目标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发言!我要学点新技能,我要拓展社交圈 40:48「消费取悦」对抗消费陷阱:强调“你值得拥有”反而增加焦虑,我买因为我想要——仅此而已 🎙️ 每周五12 : 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设为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大张伟-所有的美好都让我想起你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47分钟
4k+
7个月前

011|聊聊“精神内耗”,高敏感职场人的实用社交自救指南

保持沟通

为什么我们总在深夜「脑内开剧场」?INFJ人格为何成为「内耗高发人群」?打工人如何用「反向肯定」实现自洽?本期从心理学实验、职场生存到MBTI人格,一起聊聊精神内耗,还有亲测有效的反内耗技巧分享。 01:00 内耗的本质不是懒,而是大脑在「穿针」 心理资源的内部摩擦:心理能量的无效消耗 目的性颤抖:过度关注细节如何导致动作变形 运动员的「预演训练法」:如何用场景模拟降低职场汇报焦虑 08:00 INFJ人格的自我剖析 MBTI四维度解析:INFJ为何是最容易内耗的人群? 认清自己的人格弱点是不是更容易对症下药 14:15 职场人内耗的典型表现 决策瘫痪与及追求完美:为什么每天选咖啡都要纠结10分钟? 社交敏感与过度解读:过度解读&习惯性压抑情绪 关系中的能量不对等:老板的「冷暴力PTSD」导致过度在意评价 35:25 内耗的心理学根源 自我认知失衡:高敏感与低自我价值&过高的自我期待 外部环境与内在冲突:社会比较与信息过载&价值观冲突 42:02 10个反内耗行动清单(亲测有效) 「课题分离」实战:区分“他人的问题”与“自己的课题” 「ABC模型」实战:重新解读负面情绪 「反向肯定」:有效解除心理防御 「不要迷信心理学」: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问题,有的时候内耗就是因为想太多 「行动替代反刍」:写100字就算赢,用微小行动打破过度思考的循环「照片疗法」:翻看成就瞬间重建自我价值感「建立个人价值体系」:明确“我想要什么”而非“别人期待我做什么” 「充分暴露」允许自己不这么完美,不 gin 「不强迫自己,允许一切发生」自主选择将“我应该”替换为“我可以选择” 「锁定期限内耗」:大事想3天,小事只焦虑5分钟 🎙️ 每周五12 :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特别关注」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结尾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64分钟
19k+
7个月前

010丨聊聊“松弛感”,焦虑又紧绷的时候想想“那又怎样呢”

保持沟通

这期半脱稿,用松弛的姿态来聊聊“松弛感”。 01:04 松弛,是明明暗自努力,却要装作毫不费力的迷惑行为? 03:07 纯好奇,那些看起来不费力,但是结果又很好的人,他们是真的不费力,还是其实背后有很多的努力? 06:00 松弛,是“我一定要赢”、紧紧张张、“面露急迫神色”、畏畏缩缩的反面? 07:06 那小心翼翼畏畏缩缩的底层又是什么呢?——是在意但是又调控不好自己做到从容。 10:20 松弛是一种姿态,如何拿捏? 10:45 方法1:减少无谓的目标。 12:15 方法2:做事儿不要后悔。“人生其实除了努力还有很多选择,比如说可以选择享受,可以选择等待,可以选择陪伴”。 14:32 放弃主流叙事——不一定一定要追求松弛,我们其实可以追求的是松弛有度,有松有紧。 15:09 朋友们,让自己拥有“卷躺自由”的资格和勇气,这才是第一要义! 17:16 方法3:调整心态,降低预期。我可以选择不支棱,我可以选择低能量,我怎样都可以啊不是吗。 18:13 抱着“那就做吧”的心态,想想“那又能怎么样”、“我搞砸了也没关系”,搞砸了又怎样,其实根本不会怎么样呀——记得反复告诉自己。 20:09 还有一个点,相信我们——从以后看,现在“天大的事儿”它都不是个事儿! “ 21:17 方法4:”三不想“减少内耗。改变不了的事儿不想,已经发生事儿不想,他人决定的事也不要想。 22:08 方法5:做点能让自己放松的小事儿。正念冥想身体扫描,看花开花落,看夕阳日出,培养创造性的表达(比如录制播客)...关注“小而具体的事情”。 28:06 学学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0:49 方法6:不妨搞砸一次?因为迟到要错过飞机,你会焦虑吗?如果有朋友在等你呢?如果迟到的是你的朋友呢?搞砸了也没关系啊。 34:15 方法7:多一些生活的支点,建立不同维度的坐标系。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生活一起来分散火力,或许就不会这么紧绷。 最后,送你一首温柔的歌,是我大学时期很喜欢的歌手唱的,春天来了、风也温柔,祝你们今天都好:) 结尾音乐:好妹妹乐队&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晚风》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42分钟
3k+
7个月前

009丨哪吒2班味挺重,晋级打怪宛若上班

保持沟通

这期聊聊《哪吒2》,希望还能追上这个热点呀。 00:56 聊聊故事。哪吒的故事是怎样的?旧故事总有符合当代表达的新演绎 06:28 聊聊原因。哪吒的故事为什么流传了千百年? 文化内核的普世性,反抗权威与追求自我,还是悲剧英雄的宿命感更有感染力 社会心理的投射,代际冲突的隐喻以及“非正统英雄”的吸引力 文学艺术的经典化,《封神演义》与《西游记》的加持,谁都能来说道几句 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道教的阐教和截教,精英教育 vs 有教无类,孔子穿越2000多年要笑出声了 21:54 聊聊角色。 哪吒:从“逆天改命”到“与宿命和解” 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内耗与自我接纳 敖丙:被规训的“别人家孩子”,非常克制的禁欲系 龙爸:敖丙你缺后妈吗?出场后真的把人帅瞎了。既是一种“父权的让步”,也是“父爱观念的进步”。 敖闰:利己又墙头草,清醒又现实的大女主。不是所有人需要背负振兴龙族的自我感动大业,多数人需要做的首先是生存 申公豹:“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因为出身和位置,这次升职的又不是我——小镇做题家的一生 无量仙翁:一个真有事自己上,向心力强,又不压榨手下 996 的老板,到底是不是个好老板呢? 45:56 聊聊内核。 第一部打破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关键词是自我探索和社会认同 第二部打破规则,反抗的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敌人,而是整个社会默认的规则 正如导演饺子所说:哪吒永远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一个力量的代表,他永远不会妥协。之所以这个故事能流传,千年都不衰,正是因为大家就喜欢他这种精神。 结尾音乐:杨采钰 - 少年英雄小哪吒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52分钟
99+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