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US某个我们
OOUS是中女创作者们在彼此声音中相遇的场所。

Album
主播:
madiju、鸽子CM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1,309
集数:
11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OOUS -某个我们」是一份进行中的对话实录,由鸽子和马蒂在进入“中女”身份后重新连接,展开与彼此、与他人的持续对话与行动。 鸽子和马蒂都从杂志行业开始职业生涯。后来,鸽子出书画画,成为一个修行者,为中文世界创作冥想课程;马蒂则在媒体变迁的二十年里尝试了摄影、视频与纪录片。 我们的人生围绕跨文化、媒体与多元创作展开,恰好来到了满载变化与欲望的四十岁。这个年纪的我们,依然喜欢观察人、赞美人,但对人的所作所为也不免有些意见。总的来说,对人类还是挺有期待的。 所以我们继续记录,也在发声,更试着行动。 OOUS 是我们的观察日志,也是一个中女创作者们聚集、表达、实践,并在彼此声音中相遇的场所。 我们相信,创作是认识自己的方式,而记录,是让行动发生的力量。 希望它慢慢成为一个创作者的栖息地,长出内容,也长出别的可能。 你可在 小宇宙|PODCAST | SPOTIFY | 网易云音乐 搜索 「OOUS某个我们」收听 也欢迎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https://oous.ghost.io/
OOUS某个我们的创作者...
OOUS某个我们的节目...

011|离开顶级时尚圈,偏要下水抓乌龟 feat.自然教育者lulu的暑假漫谈

OOUS某个我们

又到暑假了,孩子们被放虎归山,我们周围的许多人又忙碌了起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研究过各种夏令营,户外项目,又或者正与孩子一起在山水之中旅行?具体来说,你和孩子又是否在自然之中获得了相似的期待呢?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自然教育者Lulu,目前她正和两个儿子生活在纽约上州的山野间,日常生活中,她需要亲手修补房屋,收拾菜园,对付野生动物,作为一位单亲妈妈,快活地穿梭于教师工作与四季流转的生活琐事之中。 这个花裤子的就是Lulu,在硕士课程期间,她正要和同学把乌龟抓出来体检,Lulu说,她已经不记得拿着石头在砸什么,但不是乌龟。 落脚于此之前,lulu曾是一名典型的时尚人,在2008年奥运之后的北京,她从伦敦艺术大学留学归来,在北京开买手店、做造型师,参与到了时尚行业的方方面面。这样的生活在20几岁末尾戛然而止。因为焦虑、伤痛和无意义的感受,她把一切停了下来,离开北京,去云南疗愈自己,等着新的想法慢慢出现。 在自然中生活、读书,出于对人是被如何塑造出来的这一好奇心,她决定学习教育专业,宇宙也随即发牌。从泰国到纽约,从哥伦比亚大学到纽约大学,十年间,她深入探索不同教育方向的可能性,最终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教育(Nature Education),毕业后,不是佛教徒的她也在宗萨波切创办的中道学校任教。同时作为一名单亲妈妈,亲身与孩子们实践着新兴的教育方式。嗷,她的儿子们真的太棒了! 回看在城市里长大的80后的我们,似乎总缺少了一份来自山野的教育。在我们20几岁的时候,通过旅行去看世界,让我们得以用莽撞的方式获得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于是我们冥冥之中是知道,脚踏实地于土地、于自然之间、于真正的生活之中,是我们从未被指导过,却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于是当我们有了孩子,便希望给予他们更脚踏实地的成长感受。 lulu所讲述的自然教育,正回答了这种自发而来探索——从认识自己,到认识我们所踩着的土地与社区,正是自然教育的出发点。 Lulu和我们分享了5张充满回忆的照片: 13年,北京,在服装设计师朋友vega演月胡同的studio里。那时候我住在大理,偶尔回北京看看朋友。 2012年秋天我搬到大理,住在古城市集旁的一个院子里。在这个全屋最小最深的窗户旁,我从维特根斯坦传里读到他说:“就改善你自己好了,这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到一切。” 就在那个时候,改变我生命轨迹的calling,也慢慢地呈现出来了。 2015年夏天我在泰国pai县。这就是那块鸽子说我把白裙子一拖,在40度高温下,身怀六甲涂出来的黑板。 2018年,我在在纽约上州黑石森林住了两个星期,是硕士课程的一部分。我和同学要把乌龟抓出来体检,我不记得我拿着石头在砸什么,但不是乌龟。 2022年,我们搬到了纽约上州的第二年,家里总能看到彩虹,每次我儿子会带着我说要去追彩虹,没有成功过。 04:15 简单介绍蒙特梭利、华德福、steam等教育理念。 09:13 Lulu是谁?她为何切断纸醉金迷的时尚圈,停下来寻找意义?如今她正在山林中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14:12 在泰国NGO(非盈利组织)榕树小学校实习,陪伴缅甸难民的孩子们的故事。 20:45 lulu在泰国北部的烈日下涂黑版的时候,其实她正怀有身孕!而这家伙竟然不知道! 28:02 从泰国来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就读,从特殊教育、国际教育,到自然教育,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专业。 36:49 因为我们过去活得并不完整,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把自己再养育一遍。很多时候,这是一种自救的过程,它必须发生。 43:25 80后的我们,是在真善美的预期中被教育长大的吗? 51:00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纽约皇后区森林小学校。 53:47 如何进入宗萨仁波切的中道小学任教 56:29 随是佛教背景的学校,但这里的信仰是自由的。这里教什么?一天的作息是什么样的?老师是谁? 1:01:35 “一年级时,他们会学习学校后山的那一条河流,到河流起源的地方野餐、测量、上课,然后做一个美术模型,看这条河最后会流去哪里。”——毕业的时候,他们获得了一种鸟瞰的能力。 1:08:40 鸽子在昆明遇到了一个大凉山里的彝族女孩依子阿依莫,她也是大自然教育出的孩子。她说:“我们会是宽广的人,游牧在宽广的大地上。” 本期音乐: Atoll_Nai Palm Green green grass of tunnel_Múm These days_ Nico Out with the light_Ivor Cutler Summer dreams_Skream 本期延展信息: 蒙特梭利(Montessori),20世纪初由意大利心理学家兼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发展起来的教育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有限度的自由内,让孩子独立探索,这种教育方式会将不同年纪的孩子放在一起学习,也发展出了一些教具以辅助孩子探索。 华德福(Waldorf),是奥地利神秘学家鲁道夫·斯坦纳创立的教育方式,更强调人性化,并以自然教育和艺术教育为主,重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至课程内容安排都拥有高度的自主权。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也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立的,到现在已经在欧洲被广泛接受。 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国英格兰萨福克郡,一所民主学校,另类学校,以生活公约和自主学习取代威权体制教育中的校规。完全不由成人安排任何课程,一切的教育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美国的瑟谷学校在1968年建立,借鉴了夏山学校,但是更加激进。 STEAM是一种跨学科、学科整合的教育方式。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中道小学校 www.middlewayschool.org 由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发起,是一所融合佛教智慧与当代教育理念的实验性小学。它坐落在自然之中,不追求标准化成绩,而是引导孩子在觉知、自由与责任中成长。宗萨仁波切强调教育应帮助孩子成为完整、有勇气面对真实世界的人。正如他所说:“修行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看清现实的真相。”

71分钟
99+
2周前

010 能量之地|纽约上州,从宗教改革到伍德斯托克,现代心灵探索的大本营

OOUS某个我们

「能量之地」,以非常私人的旅行故事,探寻人与世界的关系,把目光拉回我们脚下的地球——去爱护、和信任我们的家园。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将继续思考流动的意义。 这一次,我们继续跟随鸽子去往纽约上州。在鸽子搬到纽约之后,从瑜伽、慢跑,到开始读经、禅修,鸽子逐渐成为了一个修行人,修行之旅的众多能量补充点,可以说就是纽约上州。 上州,Upstate New York,在美国口语中泛指纽约州除了纽约市及长岛地区以外的所有地区。实际上,大家熟悉的纽约市居住着超过一半的纽约州人口,而纽约上州广袤的平原,湖泊,森林中间,人口非常稀少,因为保存很好的自然条件,这里是一个休闲旅行的目的地,自然公园和滑雪资源丰富。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纽约上州的伍德斯托克小镇正是1969年著名的音乐节举办地,而现在,老嬉皮们在这里住了下来,开了有机餐厅,上州的山林里,遍布着不同派系的修行道场。madi和鸽子尝试探寻了各种古老的能量学说是如何落脚于此,并从这里影响了西方世界,也从鸽子的私人视角,描述她所感受到的能量。 能量是否也有生生灭灭?曾经热烈的嬉皮年代开启了西方的心灵之旅,来到2025,人们重新渴望获得心灵的洗涤,此刻的上州,又会发生怎样的能量交换呢? 02:18 “永远野生”的上州自然保护 04:06 从玄学的角度,讲讲为什么上州是美国东部的能量中心?它周围都有哪些灵修圣地? 07:40 梳理历史,在过去的200多年,有哪些历史事件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铺垫了拒绝权威、信仰去中心化的个人觉醒基因? 10:29 Shakers(震教教友会)和摩门教的发源地 18:06 19世纪是觉醒,20世纪是反叛,如今是疗愈 21:38 上州的居住感与时节变化 28:44 时间很慢,你却做不了几件事,但仅仅用双手做的几件事,又给你极大的满足感 34:26 秋天,鸽子在Shivananda(悉瓦南达)瑜伽农场的生活体验 36:51 讲讲建立现代瑜伽体系的大师之一,Shivananda的道与术。讲讲农场中的共修生活 44:03 虽是灵修之地,有人就有江湖~讲讲共修的人 48:24 山中每日的功课,独自一人的孤独与愉悦 53:25 每个流派的存在,都如自然四季一样有它的生、长、收、藏的节奏,该散的时候便会散去变成其他的东西 58:04 实用Tips:去上州体验正念、禅修、或简单舒口气,有哪儿可以去?带着什么样的期待呢? 1:05:31 最后,分享两句Shivananda老师的话 坐在此处听雨 朋友家菜园的收获 Shivananda中心的傍晚 在Shivananda中心独自练习瑜伽 农场中采不完的野花 KTD的山林 本期提及信息点: 烧焦地带: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觉醒的火焰扫过." 布道师、美国近代奋兴运动的开创者查尔斯.芬尼(Charles Grandison Finney) Shakers(震颤者教派) Mount Lebanon Shaker Village, NY|shakerml.org 18世纪末从英国传入,强调“性别平等、集体共有、和平主义与禁欲”。他们相信圣灵可以进入身体、透过颤抖和舞动释放,因此被称为“Shakers”。 他们过着高度秩序化的公社生活,相信工作即修行,直到今天仍被誉为“功能主义美学的源头”。Mount Lebanon 是他们最重要的聚落之一,如今是博物馆与研究中心。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摩门教) Palmyra, NY|historicsites.churchofjesuschrist.org 19世纪初,正是“烧焦地带”的灵性高峰期,一位名叫约瑟·斯密(Joseph Smith)的年轻人声称在 Palmyra 附近树林中接收到天使摩罗乃启示,发现《摩门经》的金页本。Palmyra 被称为摩门教的“圣地”,每年夏天会举办盛大的室外历史剧《摩门之页》。访客可参观神圣树林(Sacred Grove)、斯密故居与 Hill Cumorah。 Sivananda Yoga Farm: Catskill,NY|sivanandayogaranch.org Sivananda是将印度传统瑜伽完整地带入西方的先驱之一,他创办的 Sivananda Yoga 至今仍保持着每日修行、清规戒律与精神性的整合训练,是少数延续经典体系的西方瑜伽流派之一。 Blue Cliff Monastery 碧岩寺 Pine Bush, NY|bluecliffmonastery.org 一行禅师创立的“正念村庄”,强调日常中的正念练习(吃饭、走路、洗碗都带着觉知)。周日开放日可体验一整天正念日程,适合周末来回。 Zen Mountain Monastery 禅山寺 Mount Tremper, NY|zmm.org 融合曹洞宗(唐中)的坐禅传统与临济宗的公案练习(koan practice),安静、朴素,强调坐禅(zazen)、步行禅(kinhin)。提供禅修入门周末课程,适合从未接触过佛教的人。 Omega Institute 灵性健康中心 Rhinebeck, NY|www.eomega.org 现代、综合性的身心灵教育中心,常年举办冥想、心理成长、正念饮食等课程。适合不想太“宗教化”,但想深入自我探索的人。 本期音乐: While You Dooooo - Teebs Open The Gates - Irreversible Entanglements Hödöö - Urna Chahar-tugchi Winter - Seaworthy Cradle of Life - Laiua

69分钟
99+
1个月前

009|抱歉,我们太业余了!

OOUS某个我们

从30岁到40岁,鸽子身边有太多朋友从高大上的岗位上离开,为了疗愈自己,决心转行。因此当madi说,不如去读个心理学硕士吧,鸽子马上警惕了起来,请她想清楚。 面临着行业的坍塌,但更多的是各种新思潮的涌动,作为新晋中年人的我们,于是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选新的,还是选对的? 生活在一个行业剧烈变化和技术革新的年代,我们多多少少都尝试过几种职业,或者在一个岗位上身兼多职,这样的肉搏经历积攒下来。每当一次浪潮来临,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都是如何跳上浪潮的先锋,去看看新的风景。但也总忍不住问自己:我是不是太业余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专业地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 于是鸽子和madi刨根问底,探究了三个问题: * 什么是专业?我们为何总从将要变专业的那个时刻逃走? * 非专业的革新力量 * 假如无法成为专业人士,我们如何定位自己? 恰逢高考刚刚结束,madi这个永远的业余爱好者总是在想,再过10年等自己的小孩面临高考,如何帮他们做好准备,去选择自己的“专业”?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业余爱好者的眼光一起去看这个世界,而随时准备好接受艰辛的学习,全力解开力量与知识的奥秘。 02:35 由madi动心转行心理咨询师开始 07:26 30、40岁,想要转行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 13:51 我们不喜欢被叫做“老师”,“资深” 19:33 千禧年,全球“不专业”的同好做杂志,引领起如今的潮流 26:12 互联网曾经是非专业爱好者的土壤 33:42 马斯克就是一个不专业干翻专业的硅谷英雄人物,但更棒的是简·雅各布斯 39:09 npc Peter的专业故事--和社区居民一起改变纽约布朗区的梦想 47:03 “不专业”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人文专业的式微,反而带来创新的机遇 57:30 智者是指一个能真正接受艰辛学习的人。一个不着急,不迟疑,尽全力去解开力量与知识奥秘的人 本期音乐: 新しい人_Fishmans 做音乐有什么用_D·BOY feat. Chzaza Don Cherry_Latif Kahn Time Travelin'_Common What Are You Doing The Rest Of Your_Bill Evans 本期提及作品: 《心的表达》_李沁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_简·雅各布斯 《The Power Broker, Robert Moses and the Fall of New York (成为官僚)》_Robert A. Caro 《TANK》杂志 《i-D》杂志 美国初代互联网浪潮延伸阅读: 《睡鼠说》_约翰·马科夫(John Markoff) 《数字乌托邦》_弗雷德·特纳(Fred Turner)

60分钟
99+
2个月前

008|我们曾在广州DIY想要的生活,20年后她们继续穷开心 feat.河边走乐队小津

OOUS某个我们

看到“永远的业余爱好者”这个说法,madi和鸽子敏感地自嘲起来——“杂志人绝对是永远的业余爱好者啊”,到底是好奇心太多?还是对“专业”保持怀疑? 正当我们继续想着,madi因为拍片回到了广州,拜访「河边走」乐队的成员小津。接连几天,湿热的天气,旺盛的南方植物,小津身上又野生又认真的生活态度,把madi一股脑拽回自己的广州记忆。 Madi从这里读大学,以野路子开始摄影,认识了许多延续至今的文艺老友。离开广州之后在北京和上海生活了快20年,四十岁的我们应该是已经努力建设过自己的“专业”形象,可是想想哪里不对,我们都一次一次的从那个位置上跑走了。 与小津的采访,小津房子里的海报、书、DIY装饰品无不扯出更多的记忆线头,我们都在广州这样生活过,至今如此。通过亲手实践建立起自己的方法,通过创作爱好建立起友谊,通过便宜的书影音、批发市场和美食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 本期,借由小津的讲述、madi的回忆,试图描绘我们眼里的广州,在这片南方土壤的背景下,试图展开一点点,“业余”——是更好玩,更即兴,更有实践精神的自我定位。 下一期,我们讲展开聊聊“业余”和“专业”这件事,如果你在收听本期后有任何想法或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在下期一起讨论。 00:58 “永远的业余爱好者”引起madi和鸽子的兴趣 07:25 去广州拜访「河边走乐队」: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只是把音乐当成了一种生活,然后它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12:46 深圳废墟中的排练与小朋友的烟花 16:56 乐队成员的流浪故事,一群人如何落脚到广州 25:04 一群人的音乐,和一个人的音乐:最后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30:58 Madi千禧年初的广州印象:旧书摊,打口碟,批发市场,便宜的文艺可能性 35:42 小津的绿色阳台,“仿佛住在森林里” 40:32 由广州开始的街头文化,Lomo,私摄影和电子杂志 43:23 “我们身边的人都很穷,但这是我们的选择。”——在一个可能无论如何都赚不到钱的时代,我们如何选择? 50:39 「琪琪音像」,「老虎上树」,冯俊华的《副本制作》构成的广州 59:12 最后说说:什么是即兴? 1:03:12 如今,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的时代,你不再是配角,每个选择都具有价值 小津在广州的一个桥洞下练习 在这里听小津的音乐:「河边走」 本期音乐: wish you happy_河边走 珊瑚_河边走 树之歌_无线脑 本期提及作品: 短片《这次让音乐说》,从这里进 《二手时间》_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版与联合:副本制作的十年工作》_冯俊华(点击可读)

65分钟
99+
3个月前
OOUS某个我们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