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吸引
系统化洞察,多元化适应

Album
主播:
敏-姐、石磊Attractor
出版方:
敏-姐
订阅数:
2.83万
集数:
31
最近更新:
6天前
播客简介...
一档硬核财经播客
十分吸引的创作者...
十分吸引的节目...

Vol.31 Inside Outsider:亚非拉三年出海实录|串台:奥特快出海笔记

十分吸引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和奥特快聊聊他的出海实践。 =============================== 本期嘉宾:奥特快 * 播客:奥特快出海笔记 主播 * 微博:奥特快啊 * 公众号:奥特快出海笔记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加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时间线============== 第一部分 出海的勇气——从观察者到实践者 02:05 2022年底,稍做思考(说走就走)的出海,酝酿了一两个月,有用的知识来自于一线的实践而非案头研究; 02:36 企业招聘中,更容易在已经身在海外的人选中招到合适的人选; 04:34 为什么不做web3做物流?脱虚向实; 05:54 物流对中国的未来非常重要,因为中国优势在实物流量上; 06:55 石磊与奥特快,两个Inside outsider——置身事内的旁观者:不能不融入,也不能太融入; 09:34 奥特快理解物流的框架:点、线、人、品; 第二部分 出海本质——出海与出口 17:51 出海与出口的核心区别:就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生产要素的出海; 12:57 我们还处于出海的极早期:在海外还是不太看得到中国的品牌,看到最多的还是汽车品牌; 14:19 新出海:华为中国最成功的跨国企业,第二代是字节; 15:19 在商业上利润最大化部分还是价值输出,中国目前还是比较弱的; 16:35 日本出海的经验:日本汽车出海的历史机遇缘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 17:54 日本商社的出现与成功的故事:就是跟着制造业企业的全球化机遇与全球情报网,构建供应链地图; 21:47 五大商社对标中国的企业:如厦门建发等; 24:12 为什么明明中国家电已是全球最大,但品牌依然在海外很难看到? 第三部分 出海三年,为什么说”更大乘佛教“了? 26:15 更平和了,常态与非常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微观看,各有各的苦;从宏观看,增速变慢才是常态,不叫下行,只是正常化; 28:46 全世界大部分人的状态是活着,而不是逆天改命; 30:47 多智能体互动的复杂系统:不可规划和计算,只能去适应,并非逆来顺受,而是知道”世界不会因你而变“; 31:51 世界变化过于剧烈的环境中,可能会碾压个体; 第四部分 给听友的出海建议 32:48 对于普通人还是首选外派:一是考虑安全,二是考虑医疗,三是考虑饮食,四是待遇是否满意; 34:29 各国看病实录:越南、迪拜、阿曼; 37:53 企业出海建议:前期实地调研尽量不要找当地中国人交流,可以找当地留学生做翻译; 39:25 认知中,千万不要对标中国效率,不要刻舟求剑,不要轻敌; 42:23 从阿拉伯发钱看中国的转移支付:不断降低公共品价格,降低生活成本; 45:53 现在有三个美国:第一类是AI的美国,一类是医保的美国,还有一类是被遗忘的美国人; 第五部分 为什么回国? 48:07 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暂停流窜模式,需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51:00 行李箱里服装配置最优解:满足全球不同气候的所有需求; 54:39 构建自己的离线小圈子,身心健康,远离优绩主义黑洞。

56分钟
3k+
6天前

Vol.30 稳定币:美元新霸权,还是世界新秩序?

十分吸引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聊聊稳定币。 主播和嘉宾会从支付网络、美元霸权、人民币定位、货币本质、投资策略等等几个视角,探讨稳定币的价值。 风险声明:本期仅做学术探讨,不建议任何具体投资品种。 =============================== 本期嘉宾: * 李福星 香港某资产管理机构加密资产投资总监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加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时间线=============== 第一部分:认知稳定币——技术与生态 稳定币的破圈意义:连接加密圈与传统金融圈。媒介形式(稳定币支付网络)比内容(锚定法币)更具影响力,可能最终会改变生态。 04:16 稳定币是概念还是趋势? * 福星:稳定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牛刀小试,是未来常态世界的开端,是重新定义价值与信任的起点; * 石磊:稳定币是币圈的传教士,会征服传统的支付和金融生态,但同时也会被传统世界束缚和重塑; 07:31 法币稳定币是法币的欠条,也就是政府欠条的欠条; 09:14 稳定币是一个破圈的支付媒介,打通了币圈和传统大众金融的价值观;稳定币的两面: * 一面,给币圈带来巨大的流量,带来了传统价值观的人群; * 另一面,改变传统金融的支付生态,长出新的同构体; 13:22微信/支付宝≠人民币稳定币; * 从区块链视角来看:信任形成机制的根本差异:信任公权力/机构VS.信任数学/密码学,无区块链不能叫稳定币; * 从复杂系统视角来看:背后生态的根本性区别:稳定币生态的复杂组成—发行方、托管方、资产托管方、基础设施提供方、交易所、DeFi、做市商、监管机构; 19:08 稳定币的根扎到了传统的土壤里,开出来的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花—但有可能暴力还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手段; 20:51 人类社会一直在“相信强权→怀疑强权→成为强权→瓦解强权”中循环: 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21世纪互联网部落; * USDT:不拥抱监管 * USDC:拥抱监管 传统强权+新技术+旧理念=新趋势 第二部分 稳定币与美元——权力的博弈 讨论稳定币与美元霸权的关系:当前绝大多数稳定币锚定美元,通过立法积极布局,将稳定币视为巩固霸权的关键工具。未来的发展会如何?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25:16 如果全世界都用稳定币,可能会出现美元独霸天下的局面,稳定币带着美国的监管走向全球,是美元的第二增长曲线; 26:41 稳定币是新的比武场,但美国目前占上风:稳定币VS.央行数字货币(CDBC路径); 27:43 货币(稳定币)的价值来源于支付网络和互动生态(共识),而不是相反; 锚定物可变(美债、港币、人民币、黄金等),所以未来还是不是美元作为价值主导还不一定; 31:04 中国选择了推行央行主导的数字人民币与央行间数字桥策略: * 数字人民币:全面约束、可控匿名,小额支付匿名,大额可追溯; * 数字货币桥:用分布式账本解决跨境支付的低效率高成本问题; *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的竞争:效率可竞争,但根不同(平权性、去中心化、匿名性VS.中心化可控) 33:19 特朗普政府的三个相关法案: * 已通过:GENIUS Act《稳定币法案》 * 进行中:《数字资产市场结构监管法案》、《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反民主党) 35:25 标准之争:信任机制、支付体系、监管方法、货币主权; 加密生态十几年发展轨迹,从中国到美国:中国制造主导→全球化/去中国化→金融去中心化DeFi→对抗美元霸权和政府监管→美国主导; 38:00 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数字货币相悖,所以稳定币在中国的用途,主要是为了解决跨境支付问题(无关主权和价值观); 40:00 当币圈与传统金融圈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状况? * 一是立法给加密资产带来增信; * 二是RWA、稳定币等稳定资产,会带来传统机构参与游戏,生态更加丰富; * 三是传统公链的经济层、协议层、结算等等活动会迎来繁荣期; 所以,币圈资产价值会被重估,头部资产(比特币、以太坊等)会受益; 第三部分:稳定币的本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 稳定币对人类货币世界的呼应,却无法解决货币自由与安全的永恒矛盾。 46:09 从区块链视角看稳定币货币部分的属性:支付结算高效低价,甚至有可能跨链,而当前的公链天然就是金融基础设施; 48:05 以太坊是什么? 金融资产交易所+银行系统+律所+拍卖行=以太坊可以创造无限的场景和生态; 49:43 稳定币当下尚无货币派生机制,未来会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借贷等金融行为,但一旦有了信用派生机制,又会因为自组织临界,就会发生间歇性崩盘; 52:35 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竞争理论:数字货币实现了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市场筛选>政府垄断):因为历史上政府都是通过超发货币掠夺财富; 55:20 反思货币史:最初的人类社会货币是去中心化的→间歇性崩溃→需要最后贷款人拯救→发展成为中心化的法币→技术驱动下重回去中心化尝试(稳定币) 稳定币符合历史潮流(回归货币自发性),但无法解决人类追求效率(支持信用扩张)与安全(维持价值稳定)的永恒矛盾; 59:23 中央银行的诞生原因—最后货款人的刚性需求,维持体系不崩溃; 第四部分:组合策略——G·E·B天下大乱套餐 在美元霸权瓦解的乱纪元中,嘉宾福星给出终极反脆弱投资组合。 01:02:06 梳理稳定币产业链的价值捕获点: * 发行方: 赚取储备资产利息(如Tether); * 产业巨头/零售平台: 必争之地,降本增效,赋能原有业务(如京东、蚂蚁入局); * 公链基础设施: 收取交易费、Gas费、桥接费等(核心受益者,类比垄断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商/金融中介); * 用户: 套利、质押、借贷收益(承担市场风险); * 媒体或facebook:收取广告费与订阅费; * 金融中介:利差与手续费; 01:06:43 稳定币竞争的是新型货币制度架构,它的操作系统就是公链; 01:15:27 终极防御组合:“天下大乱套餐”G·E·B: 黄金(反史诗级脆弱,物理世界安全岛)+ 比特币(终极反脆弱,数字世界安全岛)+ 以太坊(新互联网底层操作系统,大国博弈基础设施)。 总结:我应该在车里,不应该在车底 * 新技术带来的新世界,互联网不是未来,而是现实。 * 无论是个人、企业、行业甚至产业国家,我们都需要面对这个现实,学习思考自己的机会和风险。 * 面对这个变化,如果你坐在车上,就是反脆弱的,就有机会;如果你在车轮下面,那就是脆弱的,就有可能面临风险。 * 睁眼看世界,拥抱演化。

78分钟
18k+
2周前

Vol.29 何以至此?复杂系统的内卷与反内卷|串台:听懂涨声

十分吸引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聊聊内卷和反内卷。 “卷”这个字,早已超越了调侃,它精准地捕捉了我们时代的某种集体困境——一种付出越多,收获反而可能越少的悖论。它源于千军万马挤在同一条赛道上的激烈竞争,也被某些市场机制无意中加速,企业个体的理性选择,有时却将整个行业拖入无休止的痛苦锦标赛。 面对这种困境,国家层面已经落下“反内卷”的关键一子,力图重塑更健康的市场环境。今天我们就从复杂适应性系统角度,探讨内卷的由来与反内卷的可能性,再看看我们普通人,如何突破当下内卷困局,找到解决方案。 =============================== 本期嘉宾: * 杨天楠: 听懂涨声 主播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本期提到的石磊《财新周刊》专栏文章:“卷”的到底是什么? 本期公众号文章:何以至此?复杂系统的内卷与反内卷 加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时间线============== 第一部分:何以至此?—— 内卷的根源 内卷的核心原因:边际报酬为负(投入越多,产出越少),区别于正常的周期波动或成长飞轮,本质是系统性的自我毁灭。 内卷的核心驱动力:特定机制设计(比如电商平台的竞价模式、二手房的双边代理模式)、严重同质化竞争、增长停滞下的存量博弈、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内卷。 04:21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反内卷involution,是一个拉丁词根,对应的是演化evolution,一个向外一个向内—所有词的爆火反映的都是时代情绪; 06:11 involution的来源: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描述在爪哇岛上农业劳动投入增加无法带来产出提升。在经济学上,这是一种边际报酬为负值的现象; 08:08 我们生活当中有一些内卷机器:比如某些电商网站的竞价排名机制,比如二手房中介的双边代理模式。这种机制其实是一种信息发现的过程,在金融市场里不同的信息发现机制,对应不同的效率。最终的结果还是取决于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 12:22 但这种机制会因为速度过快和复杂系统的路径依赖,可能造成系统的崩溃和对生态的破坏; 14:13 这次外卖大战,京东和淘宝破坏的是美团的即时零售的生态,是把战火烧到别人的战场,是侵略性的卷。所以说,卷是整体视角,行业视角,而在其中的主体有可能是理性的; 17:02 银行贷款竞争新入局者可以低价入市,但防守方很难跟进降价,因为会直接损失当下的利润,尤其是无差别的产品竞争:工行用价格优惠抢了外汇专业银行的结售汇份额; 20:59 《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增长是一切的解药; 22:52 总结:竞争壁垒来自于:独特的技术、独特的资源、牌照等等,当这些都不存在,我们就会被迫陷入没有壁垒的同质化竞争阶段。 第二部分:何以解忧?—— 政策困境与应对 反内卷并非易事。与2015年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对比,本轮反内卷的重点,聚焦 “谁来出清?如何出清?”,政策落地的核心难题:复杂利益、机制失灵(囚徒困境)、系统性协调困境。 26:40 这轮反内卷在最高会议上出现是2024年7月,但之后的一年卷得反倒更加严重了:产能利用率更低、物价更低、利润更低; 27:05 最近这次的反内卷是由中央财经委提出的,不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说明进入了政策的实施阶段,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是为了反内卷而反内卷; 30:48 在中国最具有合法性的三件事:解决就业、交税、扩大规模; 32:57 以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光伏为例,看看内卷的形成机制:中央财政补贴+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进制造业)+民营企业低资本成本=行业扭曲; 36:04 当需求和供给相对平衡的时候,才能推进供给侧改革。2015、16年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尚有地产周期; 39:13 有三种生意: * 第一种是竞争很重要、协调不重要(餐饮); * 第二种是协调很重要、竞争不重要(水电煤); * 第三种是竞争和协调都很重要(光伏、新能源车); 44:37 从家电行业竞争看品牌壁垒:创新能力+高效组织能力=非同质化竞争壁垒; 47:25 用复杂网络理论来研究产业链反内卷—占据优势节点: * 度中心性:衡量节点直接连接邻居的数量,连接越多越中心(大V、京东抢携程生意、短剧价值链集中在投流公司和平台); * 中介中心性:衡量节点处在网络中其他节点间最短路径上的频率,越高代表越像“桥梁”(中译中、滴滴); * 紧密中心性:衡量节点到达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平均距离有多短,距离越短越中心(八卦小灵通); * 特征向量中心性:衡量节点的重要性,不仅看自身连接数,更看重其邻居节点的重要性(大V的朋友、果链二供); 1:03:44 中国的成长股为什么不成长?二供三供的位置,是个流量生意;美股纳斯达克的公司是链主价值量生意; 第三部分:何去何从?—— 复杂网络下的生存与破局策略 从复杂网络视角,我们发现流量并非最终目的,而是需要在整个生态网络中观察节点影响力。基于生态网络的流量变化,秩序的重构将会在未来带来价值重估。 01:05:45 内卷的反义词不应该是躺平,而是向外演化,寻找有增长的系统: * 提供市场稀缺的优质供给; * 做美国的投资者和中国的消费者; * 做不同:发现偏好、好展偏好; 01:09:49 作为一个老中是一种处境还是一种心态?——心态 01:11:20 投资视角: * 远离内卷、拥抱外卷、重仓不卷; * 内卷是破坏性的; * 外卷的竞争有成长空间,博弈性强,成功之后回报高; * 不卷是躺赢,坐收现金流; 01:13:05 个人视角: * 价值体系过于单一:排名机制;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时代; * 需要跳出来换个维度看世界,卷与不卷同时存在; * 策略上仿生即可:遗传变异,交叉进化,珍视随机性; 01:19:15 不要做乖孩子!不要追求单一标准:在内卷的环境里,投入越大不一定回报越多,反倒控制成本更重要。躺的人和卷的人,都是停滞在原来维度里的人; 01:22:16 单一维度的卷和乖孩子,都是无意接受现在规则,而现有规则是由现有权力结构决定的,现在的权力结构一定会要赚边际上的钱,也一定会形成一个“痛苦锦标赛”,暂时的冠军是最愿意吃苦的那个人 ——解法就是退出“痛苦锦标赛”。 总结:如何破局? * 企业需争夺高价值网络节点; * 投资者遵循“远离-拥抱-重仓”策略; * 个人关键在于跳出单一维度竞争,通过向外探索、差异化创新、拥抱随机性,在混沌中主动定位并实现自身价值。

84分钟
13k+
3周前

Vol.28 如何理解和适应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番外:听友Q&A

十分吸引

这是7月12日线下活动后半段,听友与石磊的现场互动Q&A。 问题很棒,回答也很精彩! ===================================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如需ppt,请加听友群,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时间线================ 00:59 Q1: 科技+红利组合是否偏离塔勒布杠铃策略原意?普通投资者如何构建真正有韧性的杠铃策略? 07:07 Q2:港股是否存在定价偏贵问题? Q3:我们可以等待趋势中的“台风眼”,但若趋势走远,应止损、硬扛还是加仓? 09:50 Q4:如果美债重新夺回定价权,那么对黄金投资有什么样的影响? 12:09 Q5:美元私募信贷规模膨胀,是否隐含流动性风险?如何监测? 17:24 Q6:财政刺激减弱+公务消费监管加强,下半年内需不振是否加剧?如何应对? 18:51 Q7:低物价环境下,长债/超长债的投资策略如何制定?传导路径如何观察? 21:28 Q8:在宽松的货币财政背景下,实物类资产的投资策略问题 23:00 Q9:如何监测中美不同体系下具体的贸易流、信息流等流量坐标? Q10:消费税对政府财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1:12 Q11:中国汽车出海策略及投资机会? 34:46 Q12:如何判断事件冲击的持续性与市场定价?如何判断市场已充分定价(See Through)? 40:24 Q13:地产股能否企稳?何时企稳?如何看待相关板块? Q14: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对A股估值方法的影响?固收资金转向权益空间应该怎么操作? 45:11 Q15:稳定币未来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47分钟
6k+
1个月前
十分吸引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