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8. 闲聊:35岁备孕艰难vs26岁闪婚闪育,每种人生都有不易,也都有独特馈赠

本期主题:关于女性做出生育的决定 == == == ==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 徐林。 一期是之前在访谈Jade和mia时,她们约定想要一起聊一聊的关于生育的闲聊局。在这一期内容中,我们更多会聊到曾经常见的生育焦虑,我们如何克服这些焦虑,以及是什么让我们愿意选择开启生育这个冒险的旅程。而mia也分享了她作为已婚已育的过来人的经验与故事。 那因为正好我和Jade是结婚多年后才考虑要孩子,并且想得比较多的人;而mia是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闪婚闪育,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所以我们各自都对对方的人生有不少好奇,在交流与碰撞中,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共鸣或者启发。 本期闲聊嘉宾: 两位都是之前访谈过的我的高中同学,这意味着我们都是35岁左右的年纪~ * Jade: 结婚5年,备孕中 * Mia:结婚11年,孩子9岁 本期内容Highlight: 03:37 嘉宾婚育情况介绍 04:15 对本期播客的期待 11:18 人永远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15:02【生育焦虑1】生育损伤:让焦虑和恐惧推动我们去重视如何预防与恢复 18:54【生育焦虑2】心理挑战:产后抑郁,有很多也许来自周围人对母亲的理解与支持不够 21:29 妈妈需要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有利于身心恢复 23:07 妈妈需要被允许表达对孩子的恨和厌恶,母爱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28:26【生育焦虑3】经济压力:重头戏在教育,但每个家庭可以有不同的教育理念 39:31 缓解焦虑tips:少加群,向内看见自己的价值观,否则过多信息会淹没自己 42:12 【生育焦虑4】母职惩罚: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46:45 为了孩子有更多选择,似乎家长「逃离北上广去诗和远方过田园生活选项」就被排除了 50:27 关于备孕做更多功课,是否不仅因为性别,也和我们是更易焦虑的J人的性格关系? 53:50 哪些事情对我和Jade有勇气和信心生娃,是比较有帮助的? ——在和伴侣的相处和实践中,验证了面对困难能够一起协作解决问题,看见与承认伴侣与自己“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依旧觉得总体上我们是好的合作者。 1:15:58 Mia分享伴侣在带男孩子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1:24:56 闪婚的mia会想:如果二人世界更久、爱得更深,是否做父母时会更能够相互包容? * 全职妈妈的阶段,并不是不上班在家休息,而是24小时无休的上班,夜班真的需要轮班和分担! * 关于母乳:第一位的永远是妈妈的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如果你也有关于生育的更多困惑或者感受想要分享,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 那这期内容就这些啦。期待大家的分享!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99分钟
95
2天前

Vol.025 “说那个对你有利的故事”让我们有力气成长的是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贬低「读书分享」

聊聊最近3年最顺利、只花了2周就读完的书:陈海贤老师的《重新找回自己》。 == ==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内容索引: 01:01 缘起:为什么想到看这本书。 01:50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没有太多抽象的理论,而是写了很多鲜活的故事。 02:16 书本自序开篇:关于接纳不完美自己的故事。 ——接纳自己和自己作品的不完美,否则永远无法做出自己的第一个作品。 07:25 本书最后一章:关于陈海贤老师自己从浙大辞职,经历巨大失落与迷惘,开始寻找新自我的旅程。 ——真实的故事是复杂立体的,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期。不要总拿自己的低谷时期和别人的高光时刻比较。 11:46 人们总是期待一个美好的新的开始,一次华丽的蜕变。但却没有意识到: 新的开始往往意味着需要经历一次失去和结束的痛苦,再经历一段空落落的迷惘。 当我们从既定的轨道上主动或被动脱轨,我们走入了一片自我探索的黑森林,我们迷惘害怕,但却也因此有时候是不得不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 13:56 如果你没有勇气,也许只是因为你还需要为自己寻找更多爱与支持。 17:19 本书最后一个故事:女士冲动辞职,后悔后重新挽回,遭到前老板拒绝 —— 这可以不是一个关于懦弱和卑微的故事,而依然可以是英勇反抗的故事。 18:35 “去讲那个对你有利的故事,而不是让你无力的故事。” —— 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用积极的叙事带来自我接纳,这样才有心理能量去真正解决问题。 20:59 全书的大概介绍 23:20 让一个个故事穿过你的身体,去寻找哪一些字句一下子击中了你的心脏。像书里的一句话:“让生命影响生命”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有什么感受或者共鸣,写下你的疗愈故事,或者是你看这本书时,击中你的那个店。 另外,如果你看过的其他类似的疗愈书籍也欢迎分享。我们和大家一起累积、存储自己的精神食粮~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25分钟
99+
2周前

Vol.024 心理咨询中哪些感受可能不对劲?答疑「心理咨询」的常见误解

从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的角度聊聊咨询是怎么样的。希望这次的科普,可以帮助大家更多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____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这期播客就从常见的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切入,讲讲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以及遇到哪些状况,可能是要慎重考虑是否继续的信号。 内容索引: 03:05 误解1:心理咨询和企业咨询一样,只要咨询1、2次,并且会给一套方案。 06:24 认知行为流派的心理咨询过程举例 08:51 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过程举例 11:59 【!】如果你总觉得心理咨询师很厉害,而对自己的感受越来越糟糕,觉得自己没用、无能、虚弱 —— 可能这个咨询师不适合你。 15:30 心理咨询更像象征层面的养育关系,是有人指引、陪伴和见证你的成长。 18:22 每个流派会有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从不同角度切入,但其关系的本质都殊途同归。 19:43 误解2:心理咨询是读心术?一眼就能看穿我! 21:44【!】如果你总是觉得咨询师把你不认同的解释强加在你身上,甚至你明说了不是也不被重视 —— 那真的可以考虑换一个咨询师。 22:03 误解3:咨询不就是聊天吗?我不也和朋友聊天吗?真的会有用吗? 22:17 ① 心理咨询师是全然关注来访者的,而对于早年没有体验被养育者全然关注的人而言,这本身就已经具有疗愈性了。 24:18 【!】如果咨询师挤占了你表达的空间,比起关注你他似乎下意识更爱自我表达——也许也是需要提高警惕的信号。 24:41 ② 心理咨询是一个保密和不评判的安全的地方,你可以倾诉所有内心的秘密,哪怕是阴暗的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面相都可以被理解和接纳。 25:21【!】如果咨询师有强烈的价值判断,你感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有压力,或者你总是体验到被评价的感觉。也许可以和咨询师讨论,如果确实难以说开,那也许这个咨询师很难带给我们帮助。 25:53 ③ 心理咨询师并不是花钱哄自己开心,而是勇敢者直面自我,自我成长的修炼! 最后!祝正在寻找心理咨询师的伙伴,都能找到让你感到信任、安全的咨询关系! 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在寻找咨询师的过程中的感受和故事!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31分钟
99+
1个月前

E17. 梦是灵魂寄来的未读消息 | 我们从梦中获得的理解与启示「对谈桃桃」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 徐林。 本期主题:解读来自潜意识的信件,梦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多梦的人,直到学了心理咨询,好像那些曾经光怪陆离的梦,都成了一封封灵魂寄来的未读消息,我也有机会看见那些等待被拥抱的自己。 所以当桃桃说,我们要不要聊一期梦的时候,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那让我们转台到无用书斋,开启这期的对谈正篇吧。期待这一期对谈,也会令你有冲动在心里默默拆开你收到的那些消息。 串台节目:「无用书斋」 桃桃的个人播客,以个人身份努力输出,希望找到同频的灵魂,大家一起共振,希望可以为平凡的生活带来启发,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满意、自我圆满,为远方不曾谋面的人带去慰藉。 节目主播:桃桃 top2本科+藤校硕士。喜欢读书和瞎想,播客《无用书斋》的主理人。瑜伽和冥想的入门小学徒。life-long learner。 本期内容Highlight: 02:12 你的梦里有气味吗? 03:27 “流血”的梦:正在逃避的健康问题 11:49 “找不到”的梦:学生时代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位置的不甘与惶恐 14:10 梦中的“坦诚相见”:渴望被看见和接纳 17:10 做了10年的“高考”梦:一切不作数,还要重来 20:15 相似的主题,也许情感的侧重点会很不同 —— 上台演出没准备、考试不会、比赛不行?:那些梦里的害怕、担忧与尴尬 24:22 心理咨询与梦:* 别把解释权交给咨询师,TA是来帮忙和启发的,梦的最终解释权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上! 28:32 一起脑暴“考试梦”可以自由联想到的意向: * 迎接一个有压力的挑战; * 不得不,被迫要做的事; * 必须要考好的压力; * 这件事要被评价了的压力; * 满意的东西被剥夺了,不算数了,需要重新再来 :① “等上了大学就好了”“等工作了就好了”“等结婚了就好了”“等孩子上大学就好了”“等你退休就好了”……的东亚谎言;② 好的标准,随着权威的喜好,一直在提高和变化…… 34:36 东西找不到,火车飞机赶不上的梦:J人噩梦,也许P点也没事? 36:27 破碎的噩梦与儿时创伤,迷惘与焦虑(迷路)、恐惧(虫子、逃跑、躲藏、高、失控)—— 孤独、无助、恐惧躲藏的小女孩【堪比恐怖故事,胆小者甚听跳过!】 46:55 预言梦:因为预言梦,桃桃爸爸躲过一场车祸! 49:10 美梦与失落:梦里与暗恋的人在一起有多甜蜜,醒来就有多遗憾与失落,那些无法达成的青春期美梦。 53:50 梦比你更早知道你的成长:从躲藏到有力量抗争。 不知道有没有哪个梦让你觉得似曾相识呀?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梦,以及你对自己梦的收获与解读。 那这期内容就这些啦。期待大家的分享!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62分钟
99+
1个月前

E16. 闲聊局:直面35岁、换城市、心理咨询、生育焦虑、孤独感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这期播客是年前之前来做客过的同学Jade来到深圳,带来了很多他对我的好奇,以及她想要讨论的话题和问题,我们一起面对面的面谈。因为年后做了个宫腔镜的小手术,所以到现在才剪辑完毕和大家见面。 对谈嘉宾:Jade INFJ绿老头,海归硕士,理工科出身,目前从事时尚教育行业。感性,总是会想太多,喜欢别人夸夸,对于感知和体验充满兴趣,冥想入门学徒,喜欢看展,在大自然里放松身心。近期专攻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是一个有拖延症又有强迫症的典型处女座。 本期内容Highlight: 00:21 近况更新 02:30 === {正片开始} === 03:59 问题1:从北京到深圳,怎么下定决心换城市?勇气从何而来? 21:04 问题2:来了深圳后遇到哪些挑战? 29:54 问题3:心理咨询学到的东西心理咨询师自己会用在日常生活中吗? 32:32 问题4: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心理咨询? 43:27 问题5: 35岁年龄对你来说有没有什么特殊感受?有没有想要得到却没有实现的东西,会给自己设限吗? 45:56 插曲:女子学校的经历对我们两个人不同的影响 52:21 问题6:面对35岁的生育ddl,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孩子?当自己久备不孕,能真正的为他人的怀孕而高兴吗? 1:01:18 问题7:心理咨询是不是心理按摩,会不会上瘾? 1:05:23 问题8:如何面对人到中间的孤独感? 如果你对这次的分享,有任何共鸣、感触、反馈或者疑问,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73分钟
99+
1个月前

E15. 对谈Julia:学会爱与被爱都很重要!勇敢者收获成长《再见爱人4》收官讨论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 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节目内容: 这期节目是和Julia对综艺《再见爱人4》的最后一次讨论。 这一期里,我们主要聊了上次没有聊了对葛夕、留几手,黄圣依、杨子的观感和理解。 讨论宗旨: 仅节目内容的推测与理解,请勿上升到嘉宾本人。 本期内容: 我们大概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主题,因为都混在一起聊了,所以这期做不了时间线给大家了。感兴趣的伙伴,就辛苦听完全部咯。 * 如何理解这四位嘉宾? * 如何理解他们的关系? * 性教育缺失带来的,对打胎的轻视 * 无性婚姻 * 女性对追求金钱的羞耻,以及对商业的无知 * 性别特权对男性的危害 * 对嘉宾、节目组、心理咨询师的勇敢的呈现表达敬意 这期节目的讨论由于Julia经历这波甲流而一直拖延。剪辑的时候,我花了3元钱看了再见爱人的售后,很高兴看到大家都好好的。 * 麦麦和李行亮都更多了解了自己和对方,有在一起做出调整,进行磨合,看得出来两个人的状态都变得更好了。 * 黄圣依和葛夕也离开了对他们不适合的关系,更加活出了自我。 * 留几手经历这一次的分离,确实开始支棱起来。而 * 杨子还是那个给大家做ppt介绍自己“其实很好”的杨子。 看得出来大家都看了自己的节目,像本期讨论刚开始的那样:我们相信回看自己的记录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站在第三视角上重新认识自己,这很需要勇气,但勇者也将收获成长。 邀请Julia一起讨论《再见爱人》的初中也是,希望通过二创加入这场勇敢的呈现,我们一起为爱与理解加注砝码,而不是留在伤痛与恨意中。 祝你我都收获各自的成长,无论是在学习准备进入关系的你,还是在关系中继续相伴前行的你,还是离开关系重新独自发展的你! == ==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收听的即刻感受,或者属于你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故事,又或者是对婚姻、亲密关系的思考与收获! 最后,还是感谢听到最后的你~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85分钟
99+
3个月前

Vol.024 听友问答:不会拒绝的我在如何内耗?理解自己才可能改变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这期是听友问答。一位听友发邮件询问了自己最近的困惑:关于在职场上不会如何拒绝他人的帮助,而让自己陷入内耗的困扰。 那这期内容我们就来试着聊一聊不会拒绝这件事,看看如何一起减少内耗。 内容索引: 00:21 本期话题引入 02:30 为什么从理解自己无法拒绝的卡点开始 03:51 思想实验:代入情境,想象拒绝后会发生什么——看见自己的投射 05:00 曾经的我的卡点故事:“拒绝就是让对方陷入困境,是对对方的伤害” 07:15 *讨论原生家庭、了解形成原因的意义:理解自我,停止自我指责与批评 07:56 学会识别自己的【以己度人】,反复在生活中真切地意识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09:40 去除投射的滤镜,才有空间看见真实的状况,并依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做出适合的选择 * 有些人会遇事先寻求多人帮助,所以TA可能已经做好了接受拒绝的准备的情况 * 确实没有其他合适帮助的人选,但我手上的事优先级更高的情况 * 确实没有其他合适帮助的人选,对方的事优先级更高,帮忙对团队更有利的情况 * 事情都着急,都要做的情况 12:01 * 很多事并不是只有是否两个选项,学会找到中间地带 16:17 不能拒绝的卡点举例2:对被拒绝的恐惧——通过「做到不拒绝」来维持「他人也不会拒绝自己」的幻想 19:49 害怕被拒绝,可能的内在心理过程 20:30 * 当提出请求时有着“你不能拒绝我”的内在期待时,背后因为强烈的恐惧而透露出的强烈渴望,反而可能吓走本可能收到的帮助。 22:06 如何调整?我们每个人都有拒绝他人的权力。帮助是礼物,而不是义务。学习拒绝,也学习被拒绝。 24:20 * 小Tips:在提需求时可以主动为他人的拒绝铺台阶,表达部分的帮助也很欢迎。提供更多选项反而容易收获帮助。 25:12 学会应对没有人帮助的情况:学习如何与挫败与难过相处,学会自我安抚,学习从“失败”中复盘与找到收获。 27:00 日常生活中,学会给自己微小的“做到”,以正向的肯定与确认,增加自我效能感 28:02 不能拒绝的卡点举例3:激活了被霸凌的创伤体验。 * 人际环境友好的情况:勇敢尝试拒绝,积累良好温暖的人际体验的。 * 对方确实会生气,但是这个生气的破坏力并不会那么大了,并不会造成群体效应的情况。 * 确实可能造成霸凌的糟糕的人际环境的情况: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找机会离开。 34:37 不能拒绝背后的原因一定千人千面,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展开。 35:59 总结: * 第一步:觉察无法拒绝时,自己被怎样的想象所限制,看见在成长过程中内化的剧本。 * 第二步:分析想象背后有哪些不合理的信念。 * 第三步:用更健康、现实的信念,去逐渐替代过去不合理的信念。 * 第四步:审视和评估真实的现状,并且根据复杂真实现状去想到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应对策略。 38:59 了解改变从不能一蹴而就,并不是知道就能做到的。要温柔鼓励自己,在实践中,尝试、复盘、调整,重复多次,就能熟能生巧。 39:41 * 万能回应句式: “好的,我收到了。但是我需要评估和考虑一下,大概在「XXX时间」后,我再答复你可以吗?” == == == 35:24 ※心理咨询招募广告: 在年后(2月4日后),有少量视频心理咨询的名额放出,接受预约。 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有心理咨询的需求,欢迎给我发邮件(邮箱[email protected]),标注希望了解心理咨询即可。我会将在48小时内将我的心理咨询专业简历,以及心理咨询的信息收集表等信息发送到你的邮箱,帮助你了解更多心理咨询相关的信息: 目前我的咨询费用为600元/节(一节咨询:50-60分钟),频率一般为每周1-2节。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讨论确定。针对学生群体或者特殊情况经济困难者,有低价名额,可是商量讨论能够接受的价格的空间。更多信息可以在资料中看到,或者与我沟通了解。 如果你愿意开启心理咨询之旅,就可以填写文档,发还邮件给我。我会看一下你的情况,与你讨论我是否适合为你提供适合你的心理咨询。那如果不合适,我也会尽力为你提供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 == == 祝我们都能够在拒绝中学会确定自己的需要,建立自己的边界,找到在关系中不内耗的法门! 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对拒绝的态度和思考,分享你的感受与反馈,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和交流!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43分钟
99+
3个月前

E14.访谈Mia:抑郁病假,领导让赶紧回来上班「教师mia的自我疗愈之路」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访谈嘉宾:Mia INTJ紫老头,可以很现实也可以很浪漫的金牛女,文科出身,爱好文学、电影。现在是城市典型中年牛马,新入圈的手账儿。教育业在逃人员,喜欢旅游,也喜欢从他人的笑脸上汲取幸福感~ 本期内容Highlight: 00:42 本期播客源起 02:12 === {正片开始} === 是什么让Mia想要离开教师行业? 04:28 教师工作计划的失控:繁杂、琐碎,计划总被轻易打断 06:32 课堂互动不可控的压力:工作性质本身的挑战性 08:21 越来越多面向父母的沟通所需的情绪劳动的不可控感与情绪压力 09:50 初中学段控班的挑战:在学生面前做“老师严肃的威严人设”所带来的情绪撕裂感 11:38 *对比我们当初高中和老师的关系,可能初中的特点带来了对老师不同的挑战 16:16 跨专业进入教师行业,最初为什么选择当老师? 19:48 “被迫E了很长时间” 性格中 I 的部分在做老师过程中的勉强 22:29 为什么现在很认真地觉得可能真的不想再做老师了? 23:36 心理上越来越失衡:各种压力对自身的消耗,无法达成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了 26:51 教育内卷带给教师的压力,社会的撕裂让教师怎么做都会被投诉 29:52 对自己孩子发脾气,是mia很不能接受的事 32:05 mia确诊中度抑郁,症状之一是记忆力降得特别厉害,甚至导致在上课的时候断片 35:33 领导对抑郁的不了解,让Mia可能被认为是为了争取利益而在闹情绪,病假是讨价还价的理由 39:31 * 教师病假后的代课老师制度,老师的工资构成 44:44 * 当年高考,我放弃了语文的背诵分 离开编制遇到哪些阻力? 45:55 伴侣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48:19 一定的经济压力 48:51 转型压力:重新开始的压力与挑战,一切都不能确定 49:41 孩子对生活品质降低的夸大想象带来的不安 Mia的疗愈之旅 00:51:35 治愈的开始:从无用的兴趣开始,为自己和家人做手账 00:54:16 塔罗和紫微斗数,玄学带来的启发:直面而不逃避,梳理自己的需要,认真思考出路 00:59:18 保持习得乐观的练习 01:01:47 在网上学到的很多新的观念:休息在家不一定要认为是停滞,也可以是疗愈、拯救自己必须经历的过程 01:03:08 每天写三件幸福的小事 01:06:43 李诞的小卖部的疗愈力:①不要有被害者思维,而是有幸存者思维。②要有成长思维,而不是过关思维。 01:11:02 写人生故事:①看到与整合自己生命中幸运的故事。②帮助自己找到和认真思考未来可能想要去尝试的方向。 ③找到一个自己理想生活的榜样,是一种可以实现的力量感希望感。 01:25:33 === {结尾:关于抑郁,多说一点点} === 如果你对这次的分享,有任何共鸣、感触、反馈或者疑问,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88分钟
99+
3个月前

E13.对谈桃桃:去客体化≠把别人当NPC,「活出主体性」看见自己也看见他人|串台《无用书斋》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 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本期主题:在“去客体化”重建主体性的过程中,看见他人的主体性也很重要 串台节目:「无用书斋」 桃桃的个人播客,以个人身份努力输出,希望找到同频的灵魂,大家一起共振,希望可以为平凡的生活带来启发,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满意、自我圆满,为远方不曾谋面的人带去慰藉。 节目主播:桃桃 top2本科+藤校硕士。喜欢读书和瞎想,播客《无用书斋》的主理人。瑜伽和冥想的入门小学徒。life-long learner。 -- 这期是第二次与无用书斋的桃桃做的串台!我能明显感觉到相比较第一次我们俩,都更加熟悉、信任彼此,也就更加地放松和自如。我们还约好,下一次我们可以找时间聊一聊关于梦的话题。 从收到桃桃的邮件,到加上微信定选题,录制,发布,再约,再录……一切都一拍即合,那么顺利。这些都不在计划中,在我嗷嗷着想要通过小宇宙交友的时候也无法想象,但真的意外的好。 所以我很感谢小宇宙这个平台让我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感谢我自己在去年决定做播客并坚持到了现在,更加感谢桃桃在茫茫播客中找到了我,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这期内容聊了很多,从“去客体化”这个话题中微妙的不适感,聊到春节回家面对亲戚,可以如何建立自己的内心防御系统指南——看似毫不相关,但却环环相扣。我们聊得很尽兴,也希望也对你有帮助与启发哦! 本期内容Highlight: 00:03:04 本期节目的缘起。 00:07:25 客体化是小婴儿时期就习得的,但它有自己的功能 00:10:35 提出「去客体化、重建主体性」的意义,但客体化不是洪水猛兽,建立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其实可以保留客体化中有功能的部分 00:11:48 两个人都保有主体性,会冲突吗? 在心理咨询的发展中,就是从倡导咨询师是客体,发展到了去意识到咨询师和来访都是主体,而两者主体间的互动反而是疗愈的关键之一 00:15:01 人一定需要在他人眼中看见自己吗?聊聊杨天真被看见的幸运,而如果并没有这份幸运,请不要苛责自己。 00:19:48 被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被看见、接纳与欣赏的经验,真的很难得,很难得。 —— 一个不成熟的、自恋的、觉得什么都应该可以做到的领导,会激活下属小时候被父母的主体感受覆盖的创伤 00:22:01 看见他人的主体性的意义:对方也是有脆弱的人,而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更不是那个拥有审判权的大他者的代表 00:23:15 桃桃的故事:妈妈总是想让我补足我的短板,她说的好像有道理,但却挫败了我的自信。补足短板有必要吗?不补短板,是一种娇气和逃避吗? 00:35:00 为什么女性讨论重建主体性更多? 00:36:33 男性在追求权力、金钱时,似乎也是主体丧失、自我客体化的——聊电影《封神》 00:40:35 大部分都是先客体化,在社会规则中生存下来,在我们长大后,有机会重建主体性,这也许是大家说的觉醒过程 00:42:05 朋友的故事:和妈妈之间的冲突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候,只能放弃孩子的主体性去证明对妈妈的爱吗? 00:52:40 和原生家庭的精神断亲并不容易,因为斩断的不仅是冲突,还有亲密。 00:55:11 春节回家过年,可以给自己做点什么心理建设?提前做心理防御的练习 01:08:24 观察自己之外的他人与小社会的意义:一元的、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的自我保护作用,但成长时可以走出这个世界,有时候反而能够从很多困扰中解脱。 -- -- -- -- * 播客中提到:1、全嘻嘻的母女访谈视频链接(连接中是节目的上期,访谈还有下期,在下期中能看到母女如何达成了相互的看见与理解,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上期的链接中找到全嘻嘻的播放列表中的下期观看~)2、全嘻嘻与杨天真的访谈,讲到杨天真也闯过的祸。3、马薇薇与陈海贤对谈的一期播客,聊到马薇薇的疗愈故事。 == == 以上就是这期播客的内容啦~ 如果你对这次的分享,有任何共鸣、感触、反馈或者疑问,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75分钟
99+
4个月前

E12. 《再见爱人4》麦麦vs李行亮:两个创伤激活的内在小孩无法相互看见 | 心理咨询师视角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 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 林」。 节目内容: 这期节目,是之前说好的会做的,对综艺《再见爱人4》的讨论。我还是拉着老朋友Julia做了对谈。 这一期里,我们会集中在:大家讨论度比较高,这几期内容也比较多的麦麦和李行亮这一对上面。而最近几期,葛夕、留几手,黄圣依杨子的内容也多了起来,所以我们应该会后面再找机会聊一期。 本期讨论宗旨: 在录制这期节目前,我一直在想,在当下舆论的浪潮中,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们,在播客的公共平台上,该如何把握讨论的视角与尺度。属于我的答案是:希望可以尽力做到去尝试理解,而非情绪的宣泄,或者再去增加评判和吐槽。 但聊完剪辑回听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在直接聊天的过程中,我和Julia都比以往更加激动,我会发现自己难免有一些个人情感的倾向性。 我理解到,对我来说:当下大规模的网络暴力,比如对一个人做纯粹的人生攻击,从学历到长相去嘲笑贬低,对一个人动机的无端猜测的极度恶意化,等等状况,都激起了我的愤怒、恐惧与厌恶的感受。 所以我在希望讲述理解的时候,就会显得有点急切的、甚至有点用力。相比较而言,似乎也是讲了更多的对麦麦的理解。现在看来,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在潜意识里想要去 对 冲 网络上对麦麦的过度的攻击吧。 理解到这一点,我也接纳和释然了。毕竟这就是真实一部分,是我们除去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之外,作为鲜活的人的证据吧~ 那因为这档播客节目的名字叫安心空间,因此,总得来说,我们望来收听的伙伴能够感受到温暖与安心,所以我依旧希望我有尽力做到每一期内容能够带来的是,我们对自己、他人的看见、理解与爱。 本期内容: 我们大概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主题,因为都混在一起聊了,所以这期做不了时间线给大家了。感兴趣的伙伴,就辛苦听完全部咯。 * 为什么人们对麦麦有如此狂热的恨? * 怎么理解麦麦从看画开始直到好朋友安安来中间,那几期的反应? * 麦麦为什么常常会自相矛盾? * 怎么理解李行亮的反应?他属于述情障碍吗? * 他们关系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 李行亮和麦琳有一次裹着毯子的深夜对话,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 为什么两个人会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安安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 心理咨询、婚姻伴侣咨询会起到怎么样的帮助? 人是非常复杂的,综艺拍摄的18天只能呈现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中的非常小的片段与面相,而且还加上了综艺视角下的剪辑,冲突往往会被刻意放大,去达到综艺效果。 所以我和Julia的所有分享与讨论,都是基于综艺中呈现的部分的片面的素材,去做的个人性的猜测、理解与解读,并不能够代表任何一位嘉宾真实的情况。 「人无完人」——那通过我们的讨论,希望有帮助到听友伙伴们,能够从理解的视角看到节目中、生活中的每一个有缺点、有创伤、也有可爱之处的鲜活的普通人。 如果你有一些地方有共鸣,或者有感受、思考想分享,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也希望你会为做出分享的伙伴们,带去温暖与爱意。 好了这期播客就到这里了。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88分钟
99+
4个月前

E11.访谈Jade:也许明天就有好消息!致还在咬牙坚持的人「国企到大学教务,找到工作的意义感」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访谈嘉宾:Jade INFJ绿老头,海归硕士,理工科出身,目前从事时尚教育行业。感性,总是会想太多,喜欢别人夸夸,对于感知和体验充满兴趣,冥想入门学徒,喜欢看展,在大自然里放松身心。近期专攻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是一个有拖延症又有强迫症的典型处女座。 本期内容Highlight: 00:18 访谈栏目的设置 02:41 本期播客源起 04:31 === {正片开始} === 05:38 刚留学回国时,如何度过求职找工作的艰难时刻? 09:38 身处过程中会很焦虑,但也许你已经在黎明前 * 在Jade当初找工作做的总结表格中,可以看到Jade 投了近100个公司的120+个岗位 。也许现在的环境,需要更高的比例去争取自己喜欢的岗位。还在找工作的伙伴们,大家加油呀! 10:26 第一份国企的工作经历带来的收获:从学生到社会人身份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12:53 职业发展的预期管理:在基础一线工作中,找到收获和积累 13:37 在职业初期,个人积累比经济回报更重要 —— 对父母之前投入的亏欠感 16:41 当下毕业生的迷惘——不怕犯错,真的去从小事做起,才能探索发现自己的热爱 17:57 换工作的经历:什么契机有勇气也决定换工作?为什么是大学老师? 20:14 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投入工作的现象 29:02 院办老师的工作内容与分工 33:25 这份工作最吸引Jade的部分 36:09 为什么会和学生走得比较近?学院的办学教育理念 38:31 中外联席会的设置,让学生参与学院建设,院办与学生之间有平等的、良性的交流 41:36 多元文化下,中外学生的不同,以及中外老师的不同付出 47:22 为什么院办老师也会和学生之间产生这么多交流?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49:59 工作中崩溃的部分:想要努力做更多,却不被理解 55:57 在大学中的晋升:稳定代表不会快速晋升,同时也不等同于轻松悠闲 57:24 与企业不同的晋升路径:1、职位;2、职称,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1:01:33 给想进学校做老师的同学一些预期管理: 1、学校的工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很多的积累; 2、现在的老师工作压力很大,并不轻松 3、一边“糊弄”老师的工作,一边搞副业,已不太能实现了! (比较体面但薪资真的不高,真的热爱才适合选择!) 1:04:02 Jade如何应对老师的工作容易加班的问题? 用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思维,允许自己一张一弛。我们的工作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一直在冲刺一定会难以为继。 1:12:05 === {结尾} === 如果你对这次的分享,有任何共鸣、感触、反馈或者疑问,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76分钟
99+
4个月前

Vol.023 听友问答:生病时如何温柔地陪伴疗愈自己

Hi,伙伴们。这里是「安心空间」,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重新养育自己,获得信任、安全与爱的地方。我是播客主理人,心理咨询师徐林。 这期是听友问答。“现阶段想养西高地”这位听友,在评论区留言提问说:主播可以出一期生病的时候的自我疗愈吗?被湿疹折磨了几个月,心里也难接受。 我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位听友的提问,想着这个问题比较早回答能更及时地为她带去慰藉,虽然也隔了有几周了,还是希望我的播客没有来得太迟吧❤ 内容索引: 00:18 本期话题引入 01:59【看见痛苦】聊聊慢性痒、痛等症状带来的痛苦 02:31【分享疗愈】科学就医,尽力消除症状 》》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麻木,而不去认真对待就医这件事 05:40【分享疗愈】如果暂时无法消除症状 》》试一试正念冥想,学习与症状共处 08:38【看见痛苦】痛苦痒还会引发睡眠问题,从而造成痛苦 09:42【看见痛苦】外貌焦虑与病耻感带来的自卑与孤独 11:56【分享疗愈】学习与了解疾病,改变认知,对疾病"脱敏" 13:56【分享疗愈】分享生病的经验 ,不仅可以提升价值感,更可以减轻孤独 15:03【看见痛苦】对疾病恐怖的想象所带来的,被恐惧淹没的痛苦 16:27【分享疗愈】学习疾病科普,了解原理,会让自己恢复确定感、可控感,而不是被无边无际的想象中的恐惧淹没 16:51 * 每个人性格、经历不同,适用我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你。我们都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挑对自己有用的尝试。 18:15【看见痛苦】就医体验中被激活创伤的痛苦: 18:55 - 理想化破灭:原来有很多疾病人类搞不懂,也比一定能治好 21:05 - 就医过程中的失权,权威的指责和否定所带来的痛苦 22:56 【分享疗愈】对医生祛魅,认识到他们也是会有自身局限的普通人 26:38 【分享疗愈】了解疾病,其实背后需要直面人类“有限性”的莫大勇气 == == == 27:47 为什么聊这么多,疾病可能带来的具体的痛苦感受?——疗愈的前提是痛苦需要被认真看见和承认 28:25 我心中理想化母亲如何陪伴婴儿度过病痛 == == == 29:18 因为生病带来的,人际关系上的次生的痛苦体验: 29:33 - 【看见痛苦】痛苦的感受被否定:“这么点事就受不了,太矫情!” 31:14 - 【看见痛苦】为什么别人好像帮忙分享原因,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不适? 33:44【分享疗愈】直面一个残酷的真相: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因果关系——只要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就一定不会生病。 34:04【分享疗愈】既然没有因果,那是不是就摆烂?接纳也许没有因果,但认真寻找规律,和执念于一定有因之间的区别 35:24【看见痛苦】给亲近的人添麻烦的愧疚,对失去关系的恐惧 35:39【分享疗愈】勇敢承认,生病就是要带来麻烦的。我从和先生的相处中,体会到一种更加健康的没有愧疚的关系。 == == == 36:24 故事1:我生病了,你不在我身边为什么不愧疚! 39:24 - 愧疚=爱的内心剧本,从何而来? 42:54 故事2: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怎么没照顾好自己而生病了! 43:38 - 接受人就是会生病,接纳我们会给彼此添麻烦——无需愧疚,彼此支持,一起面对就行~ 46:11 总结 那如果你也有疗愈生病的好方法,欢迎你在评论区和伙伴们分享和交流! 这里是「安心空间」,我们下期再见!❤ ~

49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