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如果冥想是心灵的沐浴,Circling就是一群人泡澡堂子(嘉宾:别任性Alex)

本期shownotes: 01‘30 冥想是 “不去想下一句说什么,让它自己来,它如果不来就沉默” —— 做一期这样大量留白的播客行吗? 05‘30 冥想其实就是空白,并没有什么门槛和高级的技术,也没什么 “应该” 或 “不应该做” 的(虽然的确需要练习) 08‘40 两人如何入门:一开始都是因为情绪问题,以及 Headspace 是一款很好的入门软件 12‘10 冥想是看云,但你不是看云的人,而是天空本身 —— 因为冥想最终追求的是 “无我”:两人对 “自我” 的不同观点 18‘20 Circling 是一种多人通过交谈/交流进行的冥想,是什么样子? 22‘15 Jess 现在日常交流只用三句话:我观察到...;我感受到...;我猜测...;为什么感知自己的身体反应这么难 28‘50 冥想其实是截断身体反应和大脑对身体反应的负面解读 —— 这种负面判断往往才是加重焦虑的原因 33‘30 关于冥想的科学话语:虽然有很多正面效果的实证,为什么我们还是对科学 “真理” 该有警惕? 37‘20 Circling 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40‘05 神经学家 Sam Harris 和生物学家 Richard Dawkins(这些年西方公知学界所谓的 “无神论四骑士” 之二)关于冥想的一个尴尬但化解得挺好的故事 51‘22 冥想如今在主流社会又被放置在自我提升(Self-help)的话语框架里,许诺快乐和生产力提高,这种过度而单一的功能性其实是和初衷相悖 54‘50 为什么我觉得让 “自我” 变小,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没有 Ego 作祟的时候,比较可能做一些好的决定”。 59‘50 开始了一场即兴的迷你 therapy,顺便演示一下 circling 的交流模式 65‘30 讲述为什么重要?除了 storytelling 的力量,讲述当下的自己所在和别人回应也全部是冥想的一种 67‘30 展露脆弱就像猫露出了肚皮的时刻,是很需要安全感和勇气的,两人对于 “露肚皮” 的态度截然不同,“你会什么时候选择亮肚皮?” 75‘50 虽说没有什么标准姿势,最后还是说说 HOW TO 冥想:让脑子里的猴子专心数你的呼吸(我们节目里提到的短视频在油管上,叫 “learn meditation from this Buddhist monk”),看车流,关注呼吸(解释了一下这和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关系) 85‘30 Jess 偶尔也做咨询个案,在公众号(神爱玩财)后台回复 “咨询” 有相关信息,不过Jess会像约会一样按配适度做过滤 最后,Circlingchina.org 网站目前是试运营阶段,限时免费截止7月3日,欢迎大家去注册体验! 最最后,Jess 说给粉丝们做一场 Circling 的 免费入门课 是认真的哦!时间是7月17日,有30个名额,马上上网站注册吧! ———————————————————————— 【Four Gifts 神爱玩财】是一档独立播客节目,打开丰盛人生的四份礼物,在灵性觉醒和落地生活之间微妙平衡。 同时,在喜马、网易、苹果播客等APP上搜索“神爱玩财”皆可收听,本期节目视频版也可在B站搜索观看。 更多播客和博文,请访问 jingshu.love,微博@神爱玩财Jess。 爱发电上赞助

90分钟
1k+
4年前

38 周期觉知法,高阶天然避孕(嘉宾:别任性Alex)

本期内容: 联合播客,本期嘉宾是播客【别任性】的主播@Alex 01‘10 Jess 很忙,为何从 “婊酱” 歇业? “神爱玩财” 关于什么(简单的答案是:关于生活的一切)?除此之外她还弄了一个新的社区,Circling China。 06‘20 关于 Fertility Awareness Method(FAM),不是神棍避孕法哦,只是朴素的科学。Jess 自己是实践者,最近做了网课:这里(刷二维码有课程回放)。 12‘12 性教育还告诉我们,“安全期不安全”,“安全期根本不是一种避孕手段”,可 FAM 也是靠算周期来避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重点:最少记录周期3个月再说) [image.png] 16‘00 实践 FAM,具体每天是要干什么?女性身体的周期是什么样的? 27‘00 荷尔蒙周期对女性身体的影响;我们为啥要假装自己没有节律,只有自律?经前综合症(PMS)是真的?如何顺应周期,又不去将之病理化 —— PMS 也不见得是负面的东西 40‘10 可按周期算的话,我们一个月就一个周是 “上升期”(Jess 称为鸡血期),剩下有两周是 “下滑” 的黄体期(Jess 称 “清理期”),然后又是月经期了,太惨了吧!—— 大家请注意,这种工业生产力逻辑正是需要避免的。 44‘30 医生在推荐避孕手段的时候,会推荐周期觉知法吗?为什么(不)?FAM 的避孕成功率是什么样的? 46‘20 Jess 开课讲 FAM,难道不担心大家自己操作不当导致中奖之后让她 “负责” 吗? 48‘20 身体周期还有那些奇妙的规律 51‘40 我们的身体比大脑要易感、脆弱,顺便聊聊创伤、神经性胃疼、童年被抛弃造成的 “问题” 人生、届-毒、上瘾,以及 “彼此亏欠”。 ——————————————————————————————————————————————————————————————————————————— 【Four Gifts 神爱玩财】是一档独立播客节目,打开丰盛人生的四份礼物,在灵性觉醒和落地生活之间微妙平衡。 同时,在喜马、网易、苹果播客等APP上搜索“神爱玩财”皆可收听,本期节目视频版也可在B站搜索观看。 更多播客和博文,请访问 jingshu.love,微博@神爱玩财Jess。 爱发电上赞助

68分钟
1k+
4年前

37 十日内观,大脑、身体和情绪有什么变化?

Vipassana,意为“看到事情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的样子”。 它的中文名叫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静坐方法之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缅甸的葛印卡老师把它带到了世界各地。内观沿袭的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但它并不只限于佛教徒,无神论者或其他教派的信徒也能去学习。就算你并不认同因果、轮回等的佛教世界观,也并不妨碍把内观当成一种获得宁静和智慧的方法。 在本期节目里,我和嘉宾Rachel分享了我们各自十日内观的体验,以及之后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每天4点半起床,静坐10小时,不用手机,不能看书,不能写日记,不能说话,甚至不能跟他人有眼神接触,每天只有两顿饭,10天的闭关生活,对于我们的大脑、身体、情绪、工作,有哪些益处,又有哪些副作用呢?闭关会让人变得消极避世吗?放不下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执着吗? [markus-winkler-BJxh6ESivcQ-unsplash.jpg] Shownotes 4:30 内观不是情绪的应急速效药 6:30 Jess内观后的工作状态 7:35 内观让效率更高 8:40 从多线程到单线程工作 9:50 听课做题更专注 11:40 单线程和多任务不矛盾 12:30 工作中的心流状态 14:00 冥想是对大脑的训练 16:40 内观是看到当下如其所是 17:30 曾经以为的“鸡汤”被深入骨髓地理解 19:50 闭关10天,家人会担心吗 23:30 内观对有孩子的人会更挑战吗 27:00 内观期间的素食 29:30 身体的排毒过程 31:30 正念饮食 33:00 内观的困难:身体不适 34:00 Jess在内观期间经历了创伤重现 36:20 平等心(equanimity)和慈悲心(empathy)两条修行道路的选择 37:20 内观如何帮助疗愈创伤 40:00 创伤能被彻底根除吗? 43:00 内观回来后,有意识控制信息输入 48:30 不必分享过程中的具体体验 49:45 冥想的副作用 52:15 讲故事和专注于当下背道而驰 52:45 有经验的冥想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贪恋开悟状态 54:11 无常是世界的根本法则 55:21 平常心,而非奇幻体验,才是修行的检验标准 58:00 过好日常生活,不再急于追求灵性提升 59:20 Rachel与孩子和妈妈相处时的变化 65:30 对事物的贪恋和嗔恨,终将伤人伤己 67:22 Jess的内观就像一场严厉而慈爱的审判,看清评判带来 70:30 对孩子爱或许是一种贪恋,但更重要的是在无常发生时,依然有爱 73:25 灵性修行会让人失去意义,得过且过吗? 75:20 赚钱是消费主义的游戏 79:40 降低欲望,提高能力 82:35 再少产出一点,慢就是快 84:15 没有什么是静坐一个小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坐两个小时 86:30 升起质疑时,或许可以尝试把自己交出去,surrender 爱发电上赞助

91分钟
3k+
4年前

30 如何缓解疫情焦虑?【冥想音频】

强迫性地刷疫情动态、匆忙转发捐款募资信息、不信任官方信息、谣言又造成人心惶惶…… 当不安和恐惧一次次袭来,也许你不止一次在心底发问: **我能做点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非得做事”的焦虑。 ** 立即回答它,就只是在用更多的焦虑来火上浇油。 如果你是基于脑中预演的灾难或“幸存者内疚”想要做点什么,只会为自己和他人制造更多不安。 要意识到: 不是我处在危险里,而是危险在我恐惧的目光里。 所以,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次深呼吸,反过来问: 我能“不做”或“少做”点什么? 混乱当前,宜做减法,少即是多—— * 减少“非得做什么”的强迫性思维 * 减少以关注疫情为借口,冠冕堂皇地拖延 * 减少刷新闻的频率 * 减少对信息条件反射式的好恶评判 * 减少下意识地皱眉和肌肉紧张 …… 如果非要“做点什么”,那我们每个普通人最需要做的就是—— 不断从爆炸的信息中 回到当下 与各种想法和情绪 和平共处 你会悚然而惊:过去一次次对无法呼吸的恐慌,错过了多少个值得珍惜的呼吸着的当下。 回到当下,并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隔岸观火,不是消极避世,不是硬要说岁月静好。疫情是现实,当下大部分人并没有生病,也是现实。 回到当下,不是要对抗或逃避焦虑和恐慌,也不是要强行清除某些想法,而是踏入一种更清醒的意识,成为无边无际的容器,欢迎一切”负能量“,允许它们的发生,接纳它们的自由来去。 当你停止做出由恐惧驱使的一大堆忙乱的行动,你会自然而然地,去从事用爱驱动的、极少奔忙但极有帮助的事情。 譬如冥想,就是暂停刷手机、不断回到当下、容纳所有想法和情绪的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 爱发电上赞助

34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