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至真,天下至真者,莫过于食物。 一釜麦粥足以让流亡的人展露发自内心的笑容,也让烹煮之人收获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一批籼米道出了当地郡守抢掠截杀陷害流民的冤仇,也让十五岁的唐蒙见到了人性之恶。 一口仙草膏戳破了军将的谎言阻止了一场藩地联合起义,也改变了一介县丞唐蒙的人生方向。 一枚枣核窥见了一国之王难以言说的思乡之情,也还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厨娘清白。 一罐枸酱替冤魂亡灵说出了真相,也说出了平定岭南的绝佳策略。 一缕缕微妙滋味竟改变了整个中华版图,但从未改变唐蒙对于美食的追求。 食物至真,爱吃之人见贤思齐焉。 本期主要内容: 1. 00:18 书籍简介 2. 01:04 食物如何说出真相的? (1)02:30 仙草膏 (2)06:10 嘉鱼 (3)07:26 枸酱 (4)08:01 壶枣睡菜粥 (5)10:32 莽草果 (6)12:32 寒鸡 (7)21:51 白条鱼 3. 29:04 我们的思考 4. 41:47 食的意义
本期我们用了三周的时间共读了将近100万字的红楼梦。 在曹雪芹如诗如画的文笔下,我们也跟随着大观园里的人物们,走过了他们短暂灿烂的一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本距离我们200年的书,如今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阅读,可能跟曹公的想法早已经相距甚远。 但是一千个人眼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我们也尽我们的努力去读这样一本书,这样一本好看的书。 从中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大观园的兴盛衰败。 本期主要内容: 1. 03:00 我们的阅读感受 2. 07:00 书中喜欢的人物 3. 25:00 刘姥姥为什么招人喜欢? 4. 31:00 书中喜欢的描写 5. 46:00 我们对红楼梦结局的理解
“他跟我妈是同一种人。 哪一种人? 失败的人。 你妈是哪一种人? 在乎别人感受的人。你爸不是吗?” 十一岁的廖界在爸爸善良而踏实的引领下慢慢长大,他相信他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来完成妈妈的遗愿——开一间理发店。但他认识了房东老狐狸,老狐狸告诉他要戒掉同情利用不平等创造不平等来获得成功,他的世界发生了震荡。他莫名被同学欺凌,他们有钱可以买房子了但房子也变贵了。所以廖界开始尝试老狐狸的成功秘诀,他成功了,同学不再敢欺负他。 他们又开始3年攒钱买房计划,1095天,1094天,1093天……突然有一天楼下租户面店老板因炒股赔的血本无归而自杀了,房子变成了凶宅,房子便宜了,他们能够买得起房子了。但爸爸告诉他房子要让给想要守护爸爸的面店老板儿子,廖界跑去找老狐狸,“买我爸房子”,老狐狸说那是他自己的钱没有义务帮助他们,他的爸爸是失败的人,因为他在乎别人的感受。 在乎别人感受的人就注定是失败的人?同情会被冰水和“干我屁事”杀死吗? 不,他的爸爸不是失败的人。 廖界慢慢长大了,他成为了老狐狸,一只细腻善良的老狐狸。 本期主要内容 01:22 台湾影视的感受 08:22 电影内容简介 10:38 剧名“老狐狸”的理解 15:02 廖界世界的变化 29:53 廖界的选择 45:09 电影观后感
本期我们聊的是一部新上映的法国电影《坠落的审判》。 这部电影获得了2023年戛纳的金棕榈大奖,最近也在国内院线上映,还因为北大的一个讲座而引起了一些舆论。 丈夫死在屋子外面,凶手成疑。 当时只有妻子桑德拉在家里,所以针对凶手的调查变成了一场针对桑德拉的审判。 一次次庭审,一个个证据的呈现,也让我们随着对桑德拉的审判开始逐渐了解这个家庭。 自我牺牲的丈夫,独立坚强的妻子,懂事听话的孩子,外表完美的一家人,内里早已是一团乱麻。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有亲密关系的探讨,也有个人生命命题的发掘,还有结构性的压力下弱者的生存困境。 本期主要内容: 1. 02:00 观影感受 2. 07:30性转版的夫妻关系 3. 10:00 是自愿牺牲还是外在压迫 4. 26:30 为什么对陈铭和董强的话语感到不适 5. 39:30 电影中感触很深的画面
尼采,天才、圣者、哲学家,活在我们印象中的尼采是那么的神秘高冷,我们不了解他,所以他选择主动向众人宣布他是谁以及他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为了让众生成为他的信徒,而是为了去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件事——“改良”人类。 “为什么我这么有智慧, 为什么我这么聪明, 为什么我会写出如此优秀的书, 为什么我是命运?” 怎会有人如此狂妄自大?但如果没有这份“狂妄自大”,他会成为尼采吗?矛盾和病痛让他创造了尼采的哲学,“狂妄自大”助力他与长久以来的虚伪战斗。 尼采说,他不希望做一个圣者,宁愿做一个粗鲁笨拙而无知识的人。他是炸药,让真理战胜那最深刻的良心冲突以及那些一直被人们信仰、需要和视为神圣而崇敬的事物。 尼采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这颗炸药“炸药”是让世界清醒还是让世界毁灭,一切都无从知晓,但瞧瞧这个人吧,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本期主要内容: 00:36 选书原因 01:50 书籍及尼采简介 06:34 尼采的自我认知 16:19 如此聪明的原因 35:32 我们真的想要情绪稳定吗 42:04 我们真的要学会独自面对一切吗 44:34 无条件的爱真的存在吗 48:42 我们心中的尼采
本期我们共读的书是荷兰作家诺伦·格尔茨的《虚无主义》。 作者说,他真的很想把虚无主义用一句话能够介绍出来,那么他也不用写一本书来写虚无主义。 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好像确实无法完全认清虚无主义,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精神本质”。 甚至没有什么出路,我们只能承受虚无,忍受虚无,多数时候还在逃避虚无。 有时候甚至没有那么多能够活着的理由,更没有那么多可以不做一个活死人的理由。 但就像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只能使我更强大。 要在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活下去。 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理由。 可以选择做一个活人,冒险地活着。 本期主要内容: 1.2:00最会感受到虚无的时刻 2.8:00要不要认识到自己活在洞穴里 3.15:00悲观主义、犬儒主义、无动于衷 5.34:00什么都没有意义,是这样吗? 6.37:30生活中的虚无主义
下班路上,看着路边那皎白无瑕的白玉兰和含苞待放的樱花,心中发出一声感叹春天真的到了。 “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 无数的想法从脑海中蹦出来,我想学游泳,我想举办个活动,我想换一种生活……总之如此美好的季节总觉得得做点什么才不会辜负它。 春天,让我们充满希望,饱含激情。 “但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我们那些“春心”不是未开枯萎,就是花开凋零,随风而去了。 我们的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春天”,当我们想要将想法变为现实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虑磨掉我们的热情,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啊?我们是真的不想要做还是在欺骗自己?我们真的可以无痛自律吗? 本期主要内容 00:51 选题原因 07:22 万事开头难在哪 31:17 为何总是三分钟热度 47:35 自律与上瘾 49:33 我们的解决建议
作为纯血i人。 infp和infj。 我们不是讨厌人际交往。 但很多时候与他人相处对于我们而言确实是一种消耗,一种我们需要独处才能够恢复能量的过程。 这一期我们聊了一下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困惑以及为什么会内耗的原因。 我们也谈了一下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来营造更舒适的人际交往过程。 本期主要内容: 1. 03:00 为什么总是难以相信他人? 2. 14:00 关系太近想逃避 3. 23:00 不会表达需求只会重复性陷入争吵 3. 31:00 感到舒适的人际关系是怎么样的? 4. 39:00 我们应对内耗的一些方法
This is IIIIIIIIIIndia. 脏乱差中的天花板, 一个几乎没有厕所的国家, 一个世界上年产电影数量第二大的国家, 一个国家经济中心和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存在同一城市的国家, 一个拥有世界上使用人数第二大语言印地语但国内没有统一的语言的国家, 这是印度,但印度也不仅仅是这样。 在印度,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尊师重教,求贤若渴,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腐败却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级固化。 在印度,平等和自由的潮流兴盛,但封建等级制度其实默默地禁锢着印度人的灵魂,高层阶级享受无视,中层阶级难以打破,底层阶级被迫承受。 在印度,天堂和地狱只有一墙之隔,亚洲首富的27层私宅的隔壁就是那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取景地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但电影终究只是电影。 本期主要内容 一.00:47 选书原因 二.01:57 印度印象 三.06:44 书籍简介 四.书中的印度 1.07:37 政治制度 2.08:08 语言文化 3.11:43 种姓制度 4.27:35 教育资源 5.30:47 医疗制度 6.36:20 节日习俗 7.41:47 女性婚姻 8.53:27 底层生活 五.57:35 阅读感受
你想过这样的生活吗? 考上一个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之后、房、车、婚姻、孩子。 如果你想。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自己想要的了。 如果你不想。 但你还走在这条道路上,那么你要注意了。 不出意外的话你也会走上一样的道路。 因为有限游戏便是拒绝一切不确定性。 在每一个未知的节点上都做出了确定的选择,人生则成为早已规划好的剧本。 你会在每一个不想的瞬间,回过头来发现你已经选择了既定的人生。 你还敢在这样的时代拥抱未知,拥抱可能性吗? 我想这本书会让人收获勇气。 有限游戏追求获胜,追求永生,追求即使死了但活着的头衔光辉永生。 无限游戏则凭借着个人的凡人之躯,活着与死亡都是游戏的一部分。 你永远可以选择你相信的现实,相信自己永远都有选择,除非你选择自我遮蔽。 因为即使最羸弱的被压迫者也要承认他是自愿被压迫的。 本期主要内容: 1. 01:00 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游戏规则 2. 10:00 社会固有存在的有限游戏规则 3. 17:00 我们在扮演我们的剧本角色 4. 25:00 无限游戏者凡人之躯 5. 42:00 无限游戏到底是什么? 6. 01:10:00 构建我们自己的真实社交场合
小时候,每年过年最期待的事情之一便是爆爆米花。“嘭”的一声,大家都赶到门楼探头看,一看是爆爆米花的师傅来了,赶忙去瓮里挖几捧玉米粒往那赶,不一会儿爆米花机旁边摆满了一盆盆玉米粒。师傅边摇着爆米花机,边不时往小炉里加几块炭,嬢嬢伯伯们聚在周围拉家常,我们这群小崽子们就在旁边丢沙包、跳方格……。等师傅大喊一声“要爆了”,我们赶忙跑过去捂住耳朵,“嘭”的一声过后,大家都凑上去帮忙装爆米花,等这锅爆米花的主人收好爆米花,接下来便是我们最期待的环节——吃爆米花。嬢嬢把麻袋口挽上两圈方便大家“伸手”,大的、小的、黑的、白的……一只只手伸进那麻袋中掏出一把爆米花,边吃着边等自家的。没有客气的询问与道谢,但那敞开的口袋和喜悦的表情便诉说了一切,彼此感受到了那份“情”。 但不知何时,这都不见了。一起消失的不仅仅是记忆中那热闹的场景,还有其中的那份“情”。 私人领域的出现让大家拥有了自己,也让大家学会去尊重彼此。但对个人权利的过分强调也让极端形式的自我中心观念崛起。快速的发展让老一代还没从过去的世界抽离,而新一代将新流行囫囵吞入,让本就复杂的家庭关系更加难解,也让社会陷入冷漠的旋涡,大家奋力挣扎却又沉溺其中,也许该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所追求的自我和世界到底是如何的。 本期主要内容: 00:51 作者及本书简介 03:14 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 06:06 我们的亲身体会 12:17 个体独立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21:47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31:33 择偶、嫁娶的变化 37:47 两性关系的变化 45:46 亲情与养老 53:55 私人空间及老人赡养的变化 65:25 本书阅读感受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不会感受与思考。 出去旅游,我们不会相信自己的感受去探索,而是查询小红书的攻略,饭店的点评,用网络词汇来代替自己真实的触感。 与人沟通,谈论着社交媒体上的新闻与观点,而关于个体的内容,日常生活则谈的越来越少。 生活的一切都变成了二手的。 这本《二手时间》则讲述了苏联解体时候的迷茫时期。 苏联解体之后,坚定的信仰崩塌。 苏联时代有它的痛苦与无奈,但也具有它的精神与希望。 坚定的某些东西消失之后,对于个人而言便是全然的真空,真空之下,涌入的是像是丛林社会一般的新的社会规则。 这些新的规则有它的自由与激情,同时也有它的无情与冷血。 关键是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选择,如何面对这样的时代。 这也是现在的我们要一直问自己的问题。 本期的主要内容: 1. 02:00 :这本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2. 09:00:是人杀死人,而不是子弹 3. 15:00 :什么样的伤害,都不是你伤害别人的理由 4. 21:00 :爱上杀人犯的爱情 5. 30:00: 女性、战争、死亡 6. 42:00 :改变从个人开始 7. 45:00 :没有信仰会活不下去吗? 8. 54:00 :书名的由来 9. 1:00:00:我们对这本书的评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