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礼
侧写青年人的成长群像

Album
主播:
阿带、棒骨小高、加一呀、Kelso-
出版方:
HenryChoow
订阅数:
1446
集数:
22
最近更新:
7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 青年的人文主义指南 陪你一起慢慢长大 主理人 阿带|主播 加一&棒骨|制作人 刺梨 “成人礼”似乎是和毕业或成人相关的仪式,但“成人”却总是一些漫长和不连续的故事。我们在幼稚态延长中邀请身边朋友聊聊,看到青年人在“成年”前后的成长困境,侧写青年人的成长群像。 欢迎通过小宇宙app、苹果podcast、QQ音乐订阅收听节目,并通过邮箱和我们互动。
成人礼的创作者...
阿带
棒骨小高
加一呀
Kelso-
成人礼的音频...

EP21:老友记播出30年了,我们还在向他们学怎么交朋友

从被动在人潮拥挤的教育环境长大,到身边开始认识和拥有关系要好的一群朋友,我们似乎在“朋友”这两个字的陪伴下才真正经历成长。我们习惯在伤心时给朋友打去一通电话哭诉一场,也习惯在获得幸福的一件件小事后第一时间分享给身边最亲近的他们。 下个月是陪伴我们无数个欢笑哭泣、孤独欢闹的夜晚的美剧《老友记》开播三十周年。受制于引进,尽管真正被引进上线哔哩哔哩已经是2020年了,但它始终是我们讨论爱情、友情最好的生活范本。这部剧不能说是被“追”完的,因为在它剧终时,我们才刚刚开始长大,但这依旧不影响它成为我们时刻拥有爱情友情、酸甜苦辣的“成人童话故事”。 《老友记》是非常罕见的,无先后番位,六人均是主角的神剧。身上独特的个性,恰到好处地对应六个角色,每个角色身上的标签都能给观众深入的代入感。他们像极了我们身边性格各异的朋友,有时也像极了我们自己,那种互相争吵又拥抱释怀、彼此给予温暖的关系恰恰是我们希望拥有的最好的友情状态。 这一次,让我们借老友记30周岁的生日,聊聊和从小到大的朋友们的故事。致我们的朋友们。 如果给我这样的十年,我会有在身边笑闹着的心爱朋友。 老友记,30周年生日快乐。 本期人物: 串台主播丨豆米:有点E的INTJ / 搞点戏剧的商科生 / 前咨询PPT纺织女工 / 24fall🇺🇸留子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串台节目:叽里咕噜豆米火锅 内容索引: 01:30 老友记死忠粉才发现今年是老友记开播三十周年! 05:30 择友标准:你都在跟什么样MBTI的人交朋友 07:40 有效的社交圈是一百人出头?多了还是少了 09:00 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对友情的总结真是精辟 11:05 不企图从你身上获得什么,但我又已收获了太多 14:00 共度难关后:更上一层楼的革命友谊 16:10 无时无刻分享欲:我知道你在,你也知道我在 22:00 旅行/同居是一段关系的试金石吗 24:10 越长大,我们越会交朋友吗 26:00 友情也需要经营,我们都在慢慢学会求同存异 29:31 成年人消失的友谊:我们学会接受阶段性的结果 31:30 老友记的六人行真的是一种理想模式吗 35:47 灵魂拷问1: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吗 38:22 天时地利人和,友情和爱情都是 43:00 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段都会有人陪你 45:20 灵魂拷问2:男女之间会有纯友谊吗 48:30 友情可能是一种最安全的缓解孤独感存在 49:30 灵魂拷问3:如何排序亲情、友情、爱情 55:53 身边的人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 57:28 老友记中,我最爱的两个理想友情场景 BGM: 开头:I'll Be There For You-The Rembrandts 结尾:岁月如歌-陈奕迅

62分钟
99+
7个月前

EP20:和李然聊聊兜内咖啡和“小而美”的青年在村公益

这期嘉宾是阿带和加一认识了很久但一直没机会见面的朋友,李然去年在安吉余村创立了“兜内咖啡”,带领文益社一群对乡村创业和咖啡颇有兴趣的青年朋友做了和公益有关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进村做咖啡是件很不主流的事,但成了李然和很多青年朋友尝试“青年在村”和公益商业这场停不下来的创业游戏。 “兜内就是捐款、捐赠‘Donate’的中文直译,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推广捐赠的文化,就是我们每卖出一杯咖啡或者一个文创周边,就捐赠一块钱到余村有余公益生态圈的慈善基金中。” 除了咖啡店,李然还创立了青年灵感便利店及屿光青旅Enlighten Hostel,形成「在村美好生活业态」,为青年提供互动、交流、创造的场域。她同时发起了「青年在村计划」,倡导青年参与乡村建设,打破城乡、年龄的藩篱,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和创造力。社区活动和宠物友好,可能是在城市里需要花很多预算去实现的事情,不过是他们在村里不咋花钱也不太费力的“生活方式”。我们可能在商业里听说了太多的“生活方式”概念,但这才是生活方式本身。李然最近在台州开了第二家“兜内咖啡”,未来也会在景德也会回到上海开第三家、第四家咖啡店,欢迎大家光顾,享受咖啡、乡村阳光和“小而美”的生活。 我们需要健康、需要热爱、需要有时间去讨论诗歌和爱情,也需要白菜五毛钱一斤这样接地气的东西。 本期人物: 嘉宾丨李然:文益社品牌主理人&兜内咖啡主理人(小红书:然)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内容索引: 1:30 文益社的起源(关于人文、公益、社会的人类行动集合) 4:18 从城市社区到青年在村:从“小而美”到“兜内咖啡” 6:00 城市限制了我们蓬勃的创造欲 8:55 商业向善的公益也是“会赚钱”的 10:20 为什么选择余村开第一家“兜内咖啡” 13:10 “灵感便利店”成为每个在地设计师的新家 16:20 “美好生活业态”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公益 17:10 理想主义是内在价值,但不是标榜 22:28 我们在做商业,但都是围绕公益社会和美好生活方式 26:15 我不知道有没有拯救世界,但至少拯救了我们这群人 29:00 什么样的年轻人会进入乡村? 32:05 这个世界会好吗?会的 33:10 希望可以继续做乡村和青年人的“连接者” 本期提及: 余村: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是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竹海景区所在地。村域呈东西走向,群山环抱,秀竹连绵,植被覆盖率高达96%。余村“两山”景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省级“两山”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是全国首个以“两山”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 NGO/民非: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BGM: 开头:Crumbs-Jordan Dennis,Blasko 间奏:If I Had You-Hank Jones 结尾:至少做一件离谱的事-Kiri T 关于“兜内咖啡”(余村):

38分钟
99+
9个月前

EP19:和当当聊聊“富婆订单”到流量营销公司的发家之路

本期节目我们聚焦搞钱&搞流量这一热门话题,探讨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搞钱思维,挖掘普通人也能借鉴的财富密码。 我们邀请了串台嘉宾当小时,她从大学开始找寻商业机会,到现在开了自己的营销公司,是名副其实的搞钱女孩。当当跟我们聊了聊赚钱路上的故事,还分享了她总结的心得——如何积累属于自己的“流量”,让自己喜欢的事和擅长的事帮自己“赚钱”。 “你见到过、接触过很多非常有钱非常成功的人,你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你身边都是跟你一样的人的话,其实是很难跳出这种状态的。” 本期人物: 串台主播丨当小时 《搞钱搞流量》主播/成都当前传播CEO * 从曾经 10 元就可以拍一套的摄影师到全网百万粉丝客单价到四位数的网红摄影师,出版一本摄影集,《旅读中国》 3 年签约专栏作家 * 后来转型成为了新媒体电商从和别人合作到个人单干,实现了跨品牌,跨平台,跨线上线下,跨内容种草的全域电商 * 转型营销运营,三个月实现变现,月销 50W+ 嘉宾个人访谈: 30岁美女摄影师辞职环球旅行,靠穿汉服在国外爆火:中国女孩都这么美吗!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内容索引: 02:01 本科开始的搞钱经历——从10元一套到全网百万粉丝客单价四位数的网红摄影 05:54 在金钱能量高的圈子里,自己会不自觉地被影响 13:51 从打工人到自由职业,最大的挑战是管理自己 15:41 草台班子也是有门槛的,做成事情的人有站上舞台的能力 22:50 贵人不断出现的前提是做好自我的营销和曝光 27:28 建立起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的心态需要制作一定的微小的正反馈 33:20 勇气是可以练习的,做具体的事情,先做,先下场 35:10 调整心态,把注意力放在30%的成功概率上面 38:52 见到过、接触过很多非常有钱或者成功的人以后,你就相信自己能做到 40:37 钱可以带来一定的松弛感,让你更能去追求想要的方向 45:27 遇到困难就绕过困难,不要让策略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对懒惰 46:14 播客商业化的探讨:作为一个搞钱搞流量的播客,是如何搞钱搞流量的 BGM: 开头:Grandfather's Waltz-Stan Getz/Bill Evans 间奏:The Moon Arising-Ketil Bjornstad 结尾:Yellow-Coldplay

54分钟
99+
10个月前

EP18:究竟为什么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越来越难了

林依晨扮演的简庆芬在近日大火的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开头有一段旁白“我好像很久很久没有那种「好快乐」的感觉了,其实所有的一切都还不错,只是有点忙、有点累、有点烦。” 她好像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明明很努力在生活,但却事事不如意。 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被人说需要储蓄而沮丧焦虑的Rebecca独自去餐厅吃饭,却被店员要求要坐在吧台而不能坐在宽敞的桌子,于是忙碌工作一天想要用一顿好吃的犒劳自己的心情瞬间被浇灭,想起自己过往在东京看到的一幕而感慨为何“不投机不取巧”的人生却成了所谓的负面教材。 似乎从小到大,我们的身份总在被迫转变,也在被迫承受更多责任和压力。作为学生或者打工人的我们,焦虑、不安、迷茫让我们时刻怀疑自己的目标感或者我们究竟能不能成为自己当初想成为的人、过上想过的生活,快乐和幸福感在时刻面临被挤压窒息的危险。 本期节目的主题就和“快乐”这件事有关,我们和《我们聊聊》串台聊了聊,究竟为什么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越来越难了?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快乐? 我们给最近自己的生活快乐指数打了分、分享了最近快乐的一件小事,还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两方面探讨了快乐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属于我们的快乐能量补给站。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快乐,也能将快乐传递给他人。 “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样你行动起来才会获得长期主义的快乐。” 希望各位的今年可以过得 很快乐。 本期人物: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串台主播丨Emma:长期主义实践者/快乐星球派来地球的卧底/大龄上岸读研人 串台主播丨李子:自由散漫的实践派/间歇性音乐现场狂爱者/老品牌方工具人 串台节目:我们聊聊 内容索引: 01:58 我们的快乐指数以及最近生活中快乐的小事 07:18 从manner全国首店看到了无限可能,带来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12:31 从不同角度对“快乐”这种感受进行定义 14:01 快乐是一种思维模式,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获得长期主义的快乐 16:15 多巴胺的快乐是短暂的,而内啡肽带来的快乐是蔓延的、长期的 19:13 徒步的过程中将注意力从痛苦转移到小花小草上,是发现美好的能力 23:16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反馈机制,是在外界处理信息转变为快乐的能力 24:18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钝感一下会活得更快乐 26:29 记录开心的小事可以恢复对美好细微事物的感知力 30:37 不开心的情绪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疏导出去 36:21 “创造和奉献是最大的快乐来源” 44:43 转化对工作的态度,找不到意义就把工作当成赚钱的工具 47:20 长大之后需要处理的信息、承担的社会角色更复杂了,快乐变得更难 52:34 先做一些微小的事,从改变自己的看法出发,可以减轻无力感 54:51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本期提及: 快乐四元素: * 多巴胺:奖赏激素(释放多巴胺需要听喜欢的音乐、吃甜点、睡个好觉、完成一项小任务) * 内啡肽:大脑的天然止痛剂(需要有规律的运动、香薰、吃黑巧克力、看喜剧片) * 催产素:爱的荷尔蒙(牵手、拥抱、和朋友一起、和小动物接触) * 血清素:情绪稳定剂(晒太阳、散步、冥想、有氧运动) 《不够善良的我们》(台剧):故事从一次意外的撞衫事件展开,同月同日生的两人不只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还经常买了同一款服饰。年轻时曾互为情敌,10年来一直透过脸书的蛛丝马迹,幻想对方活得更好而感到嫉妒,没想到却意外重逢。 话剧《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改编自英国编剧Duncan Macmillan的作品,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被抑郁症困扰的主人公是如何自我治愈的故事。 BGM: 开头:I'm in The Mood For Love-Julie London 间奏:These Foolish Things-Chet Baker 结尾:我的快乐时代-陈奕迅

65分钟
99+
11个月前
成人礼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