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壮酒馆」的老板和我见过的其他意气风发的餐厅老板很不同,其他老板经常说自己餐厅怎么怎么好,但壮壮的老板经常说自己餐厅哪儿还不够好。 他好像一直充满困惑,并且十分坦诚地把困惑拿出来和我们讨论。我也是第一次清晰地知道了几乎所有菜式的食材成本(并反复确认了三次这些真的不必马赛克吗?),再算算餐位和房租,确实也替老板捏了一把汗。 「厨此以外」访问过的餐厅老板并不多,但我感觉这是很值得打破的一种信息差。尤其是当餐厅老板展示出了足够的食材诚意,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开始对盈利思考解法。 【时间轴】 1:17 餐厅开了两年半,每一步的发展都很意外 5:16 离开内蒙之前不知道羊肉有膻味 13:19 手把肉冷着吃最好吃,但客人不会接受 17:44 曾经想把熟成羊肉打造成餐厅招牌 18:16 从成吉思汗时代流传下来的风干羊肉 21:15 「以前老想做创新,现在踏踏实实升级传统做法」 23:57 「西北风格小酒馆的概念看似成立,但却无法支撑」 31:41 烤乳猪,优质食材的标准可能是一样的 34:38 犬牙鱼,用心打出的西北风格擦边球 36:04 「大众点评套餐让大家吃得都一样,挺没意思的吧?」 41:46 「期待菜单上的任何一道菜都让人惊艳,这才值得一做」 【本期鸣谢嘉宾】 贾钰坤,北京「壮壮酒馆」创始人。 【本期参考图片】 一把山羊肉串配馕 手把肉 曾经的羊肉熟成柜,现在里面没有羊肉啦 风干羯羊肉 传统呼市烧麦 羊肉牛肝菌酥盒 烤大兴安岭脆皮黑乳猪 新疆晒干番茄焗犬牙鱼 炭烤时令蔬菜 【本期配乐】 Leroy Anderson: The Waltzing Cat
跑偏了,这期「厨此以外」本来是想聊聊「如何当好菜市场甲方」的。 最近颇有一些心得,不止是自己买菜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可以带着朋友去买买买啦!开心!这么好的经验我当然是想总结一下复述给大家啦!买好菜才能做好菜不是吗! 结果和老朋友雨前讨论了一番之后,我才发现逛菜市场确实还有很多我没想到的问题……这已经算是我最喜欢做饭的朋友之一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带着大家在菜市场升级打怪的,先来听听这期吧! 【时间轴】 2:11 特别会做饭的人,居然也怕逛菜市场? 8:28 首先就很怕菜市场老板和自己搭话 11:08 要不要多买点儿菜哄菜市场老板啊? 20:10 有些菜市场老板差不多就算是帮你把菜给做完了! 26:35 震惊!菜市场居然也能退货?! 31:50 「可以帮我拿点儿更好的吗?」 39:01 不认识的食材,一边搜手机,一边问老板 46:23 超市很稳定,菜市场更时令 50:05 MBTI人格测试会对买菜有帮助吗? 54:30 也许可以在菜市场约会吧! 【本期鸣谢嘉宾】 @雨前羽街 。翻遍微信通讯录,这已经是我最爱做饭的一位朋友了。 【本期配图】 一些逛菜市场的记录 【本期配乐】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and Orchestra:1. Allegro con spirito
内脏、杂碎、下水,心肝脾肺肾肠肚,每个部位的口感和风味都完全不一样,很难想象在最小的可食用生物个体里能获得这么丰富的食物资源... 爱内脏!! 不过所谓「一百个人吃肉,三五个人吃杂」,爱吃某个部位的内脏很像在人群中能对上的暗号。我最爱吃肥肠和猪肚了,你呢? 我也很理解不爱吃或不爱做内脏的人,容易有异味,处理起来更脏更累更不好把握火候。一次打开方式不对,就想敬而远之。 找了一位四川的硬核内脏爱好者一起聊了聊内脏,内脏结合川菜味型,这可能不是最直白的内脏打开方式,但应该是最丰富的!先别催更腰花菜谱了,来「厨此以外」听我们聊内脏! 【时间轴】 * 除特殊注明外,其他均为成都餐厅 2:28 喜欢吃内脏的人,可以从头吃到尾 7:55 烧什锦/全家福,年节必备的金贵内脏大集合 餐厅:杨伯英传统杂酱面 菜式:海货什锦,国货什锦 食材:心俐(舌)肚;肚尖/肚头/肚仁,指猪肚偏贲门部的肥厚部位;上杂和下杂 书籍:《川菜烹饪事典》 12:56 猪肚,悄无声息地今不复昔 菜式:罗汉肚,肚包鸡;汤泡肚;爆双脆;水煮三样 餐厅:有云;芙蓉凰;桥头三嫩(自贡) 21:31 猪肠,一次洗上它七十斤! 菜式:珍珠肥肠,炸扳指 食材:响铃,此处特指炸抄手;肠头;腊肥肠;冒节子 地区:巴中 31:38 猪肺,从始至终都笔墨不多 菜式:白净猪肺用清水灌洗、去尽血污后全体呈白色的状态称为「银肺」。菠饺银肺是由银肺煮熟改刀以风车造型,搭配用菠菜汁和面做的饺子,灌奶汤而成的川菜宴席菜。 33:02 猪肝,可以市井也可以殿堂 餐厅:永乐饭店 菜式:肝腰合炒;清汤腰方;肝糕汤,开水白菜,鸡蒙葵菜;汆肝尖,椒香肝尖,葱末肝片;肝油海参,肝油鲍鱼 食材:软浆叶/木耳菜 42:21 猪腰,最离谱的吃法是什么? 餐厅:胡二哥药膳蹄花,秦腰片;强烨饭店(南京) 菜式:炸桃腰,网油腰卷 书籍:《中国名菜谱》 50:45 猪网油,逐渐消失的用法 菜式:网油枣泥卷,网油蒸江团,网油炒饭 餐厅:松云泽 52:26 猪血、黄喉,差之毫厘后的放弃 57:07 火锅的流行简化了内脏的食用门槛 1:00:26 除了猪猪,其他一些有趣的动物内脏 食材:兔肚/口口脆,兔腰,兔头;鱼脆,鱼筋;骨髓 地区:自贡,双流 餐厅:锦府盐帮(北京) 菜式:玲珑鱼脆 1:08:16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内脏菜在四川还能怎么发展 1:13:41 一些有代表性的推荐 餐厅:轩轩小院,盘飧(sūn)市 【本期鸣谢嘉宾】 张秦瓯,饮食撰稿人。 【本期配乐】 Vivaldi: 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56 - III. Presto
「美食荒漠」并不是一个很新的名词,不过在杭州悬赏100万元摆脱美食荒漠称号和发布米其林榜单两件事情接连发生之后,关于杭州是否是美食荒漠、其他城市是否是美食荒漠的讨论就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并不想直接给某个城市打上是否是美食荒漠的标签,哪怕是现在经常被认为是美食荒漠的几个城市,也总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怎么就美食荒漠了呢?这是「厨此以外」更想讨论的问题。 【时间轴】 3:33 如何定义美食荒漠 7:16 杭州也是可以作为美食目的地的 14:04 曾经的城市中心区,却慢慢地变成了美食荒漠 20:19 城市变大了,食材的供应却变差了 27:54 移民城市海纳百川什么都有,但不见得尽如人意 36:40 宵夜经济的缺失,让这些城市更荒漠化了 38:37 豆汁儿、西湖醋鱼、松鼠鳜鱼,有局限性的美食名片 46:29 餐饮商场化的趋势,也意味着个性化的丧失 49:58 好吃的旅游城市,游客生意是把双刃剑 55:24 饮食文化丰富的二三线城市也有餐饮困境 1:06:19 标签化很容易,细枝末节的餐饮工作很难 【本期鸣谢嘉宾】 刀刀,公众号「皮克尼克」。资深美食爱好者,餐饮投资人。 【本期链接食评】 “美食荒漠”是怎么出现的? 【本期提到的部分餐厅、菜式名称】 兰轩,金沙厅,福缘居(杭州) 白什盘,苏帮菜传统菜式。以虾仁、鸡片、蹄筋、木耳、香菇、笋片、鱼片等多种原料混炒,原色原味。 曲园,尹三豆汁(北京) 西湖醋鱼,松鼠鳜鱼 松鹤楼,得月楼,新聚丰(苏州) 笑典皇(杭州) 【本期配乐】 Chopin – Grande Valse Brillante Op.18 (Waltz in E flat major)
五月不减肥,六七八月徒伤悲!朋友,你又开始减肥了吗?? 不是凡尔赛,比起传统意义上的西蓝花和鸡胸肉,我觉得吃得更好更丰盛才更容易减肥呢。 去年年底的几个月里,我和好朋友毛衣一起执行了一个减肥计划。每隔2、3天我给她规划一些我觉得适合减肥吃的中餐菜谱,尽量多样化食材,也尽量简化操作难度,配合毛衣自己每天的跳操运动,看看能瘦多少。 在3个月瘦了20斤,并且半年后也完全没有反弹的此刻,我们录了这期「厨此以外」。 【时间轴】 0:48 毛衣2个月瘦了16斤的时候,我们曾经录了一期健康餐主题的播客 2:11 不是身材焦虑,但开始正视减肥了 5:55 吃白灼蔬菜和鸡胸肉吃到心如死灰 9:44 迅速地瘦了10斤,然后进入了看不到头的平台期 12:44 我们执行了一个吃得好还能减肥的菜单计划 20:50 3个月瘦了20斤,至今没反弹 26:28 如何避免「找补」的心态 29:49 如何合理控制食量 37:47 如何对垃圾食品建立掌控 43:11 专注食物,和食物做朋友 【本期鸣谢嘉宾】 毛衣,视频导演。微博、B站:@-Roki毛衣 。 【本期部分菜谱链接】 什锦菌子烧鸡 【本期配图】 * 第一阶段给毛衣列的tips(随意写的,不严谨,参考就行)👇 这个阶段列了20天的计划菜谱,加上循环使用的部分,一共执行了两个月左右。 * 第二阶段给毛衣列的tips👇 这个阶段就没有规划太多具体菜谱啦。 【本期配乐】 Scarlatti Keyboard Sonata in E Major, K.380
出门吃饭的时候我经常会想:为什么是这个食材?为什么用到这个部位?为什么同样的菜,这次没有上次好吃? 第一次去「陸幺陸」的时候没有抱太大期望,朋友就这么一推荐,我就这么一吃。在长沙见过太多老的新的连锁的小众的餐厅,套路的多,出众的少。结果这一吃……回来倾情写了一千多字。 回到开头的三个问题,这也是我做「厨此以外」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可能只有这种从制作美食纪录片半路出家去开餐厅的老板,因为同时经历了更多的摸爬滚打和拥有更旺盛的表达欲,能解释得格外清晰。 【时间轴】 1:24 前美食纪录片从业者和盖码饭厨师一起开了个家常菜餐厅 6:01 香干,每斤成本得贵5块,但卖不掉用不完 11:06 牛肉,原创了其他湘菜馆没有的湘菜,但订不到原料 25:09 豆芽,颠勺60下出锅,简单!但不是每天的豆芽都能用 29:51 腰花,摸索了大半年才做到每一碗都不腥臊,但午市就卖没了 35:03 算不清账,但希望团队不那么在乎成本 37:52 客流量扩充之后当然想多赚钱,但新厨师入职1个月才能上灶 44:37 人均价格是长沙其他餐厅的1.5~2倍,值不值还是看自己感受哈 【本期鸣谢嘉宾】 寒仔,前美食纪录片从业者,长沙「陸幺陸家常菜」老板。 【本期提到的部分纪录片、餐厅名称】 《味道·湘菜》 品苑 【本期链接播客、食评】 「厨此以外」8. 鲜香干剁腌酱,弗兰(湖南)辣椒众生相 在长沙,如果只推荐一家餐厅,不是网红的那种。 【本期参考图片】 刚开业时卖不完的香干 原创的既湘菜又不那么湘菜的牛肉 非常爽脆入味的炒豆芽 经常在午市就售罄的炒腰花 【本期配乐】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C Major, Op. 48: Valse
在工作日错峰回了趟长沙,仍然觉得人很多诶。即使对本就寥寥无几的景点没有太大兴趣,也不可能把省下来的时间都拿来排队吃饭。啊!为什么现在长沙所有的餐厅都需要排队!(朋友:最近人还少点儿了呢。 我恍惚间觉得多年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景,但肯定没到政府号召本地居民给游客让地儿的程度。可是... 长沙真没什么玩儿的啊,就纯靠网红餐厅火成这样吗? 这一期的「厨此以外」请到了我的一位老朋友,他几乎每年带着我更新本地网红餐厅地图,也对这些餐厅的变化如数家珍。因为自己就参与其中,多少能了解一些长沙餐厅的网红理由。 【时间轴】 3:15 现在长沙最红的网红餐厅能有多红? 7:08 有一种网红餐厅连爸妈都喜欢 10:09 有一些网红餐厅变成了连锁网红餐厅 15:28 景点很少,但长沙几乎已无旅游淡季 19:08 很多网红餐厅其实早就红了! 24:53 还有很多网红餐厅在我们没看到的地方红着 30:28 超级网红餐厅的运营和成本 33:54 八九年前就红了的餐厅,现在仍然很红 35:18 新品牌的选择:必须先红起来 40:55 新老品牌共同的疑问:还能红多久? 45:39 长沙这座城市的气质,就很像长沙网红餐厅的气质 【本期鸣谢嘉宾】 胖虎,资深美食爱好者,在长沙经营着一家新媒体公司。 【本期提到的部分餐厅和餐饮品牌】 笨萝卜浏阳菜馆 超级文和友,茶颜悦色 壹盏灯 柠季·手打柠檬茶 天宝兄弟 大碗先生 娟娟餐馆 炊烟小炒黄牛肉/炊烟食代,戴家村土菜 费大厨辣椒炒肉 光脑壳家常菜馆面粉 墨茉点心局 盟重烧烤 帅哥烧饼 酒拾烤肉,来点烤肉,留效烤肉,留香烤肉,么子烤肉 曙光酒家 果呀呀 鲁哥饭店 益华家菜屋 火宫殿 三顿半咖啡 【本期提到的部分地名】 五一广场:长沙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区域 长望浏宁:指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个县市区,都属湖南长沙市所辖 张家界 湘西凤凰 太平街: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有许多小吃摊位 【本期配乐】 Haydn: Trumpet Concerto No. 2 in D Major: II. Allegro
买菜,是进入厨房前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刚来北京独立生活的时候也有点不习惯,当天买当天吃的小菜行不通了,需要在周末的时候细细盘算好:这周该囤哪些菜?能做几天饭?菜市场老板又能帮我处理哪些食材?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当然丧失了一些出门逛菜市场的闲暇和便利。却又因为电商和物流的发展,在日复一日的厨房工作中收获了一些更有跨度的食材经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期的「厨此以外」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网购食材的经验,有故事有想象有未来,厨房就越来越好玩了呀。 本期节目由星巴克特别呈现。 星巴克和高德地图合作,做了一个「沿街取」服务。再也不用担心出门的时候需要绕路去找咖啡馆啦,点单之后高德地图会自动规划出途径路线里不绕路的星巴克门店。点好单之后输入车牌号后三位和车辆颜色,门店的小伙伴会在地图计算过的合适的时间制作和送出咖啡,全程不用下车,方便又安全! 【时间轴】 0:22 开心!不用下车就能买咖啡啦 2:05一些出乎意料的厨房翻车事件 10:16在菜市场看切肉觉得好幸福 13:23在餐桌上开盲盒也可能很快乐 15:47冰箱重塑了食物分类,电商重塑了买菜习惯 18:08买樟树港辣椒,但重视口感大过重视「正宗」 22:39买新鲜春笋,选择相信产地和老板 25:51买刀鱼馄饨,供货商很靠谱,却只能独享 28:18买鹅血鹅掌,从汕头找到新会再找到广州 30:12买糯米山药,感受不同季节的口感,试了十几种成功的菜谱 34:12还会在网上买空心菜、白丝瓜,买儿菜藠头冬寒菜和紫苏 36:36希望自己不要排斥和筛选生活中的琐碎 39:20 怀念顺手买菜的日子,也享受顺手买咖啡的便利 【本期提到的部分食材种类和名称】 牛坑腩、崩沙腩 樟树港辣椒(可参考 第8期:鲜香干剁腌酱,弗兰(湖南)辣椒众生相) 籽蕹(wèng)、藤蕹 儿菜、藠(jiào)头 冬寒菜/冬苋菜 紫苏 【本期安利书籍】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洪爱珠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 【本期配图】 呼朋唤友包刀鱼馄饨 尝试糯米山药 一些网购的时蔬 【本期配乐】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15
趁着过年的旅游人群陆续退潮,天气还没有完全热起来的好季节里又回了一趟汕头。 从2012年6月三联那期《乡愁里的潮汕味道》开始,我就迷上了这个地方。一开始是有点吃不明白的,牛肉火锅当然是很直白的那种好吃啦,只要选对了店点对了肉就不会错。更多的是种类繁多的杂咸、让人不敢下筷的生腌、每种菜必配的酱碟,丰富却目不暇接,美妙却无所适从。 食材、烹饪、调味、文化,潮汕的每一种食物对我来说都很新。陌生又足够好吃的菜系,总会让人忍不住想探寻更多。潮汕菜的版图在餐饮业扩充得越来越宽广,我的认知也同步被打开了。 这期的「厨此以外」聊的是潮汕菜中的酱料,一个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想为各位同样对潮汕菜感兴趣的朋友打开一个缺口,也想为自己这几年的体验画上一个分号。 【时间轴】 4:27「卤味是播CD,卤水火锅是听Live」 5:45 为什么想聊潮菜中的酱料 7:00 牛肉火锅刚刚兴起的时候不止提供沙茶酱 12:19 试试不同部位的潮汕牛肉蘸不同的酱 16:15 沙茶酱从汤锅撤退到料碟 23:15 寻求用豆酱给鱼提鲜的最优解 27:36 喝过鱼露的倒霉蛋 36:38 外脆内嫩的炸普宁豆腐要蘸韭菜盐水 39:39 油炸食物蘸「油」吃居然是解腻的 41:54 潮汕也有一种清爽鲜美的「酸汤鱼」 47:38 辣椒白醋不能给生腌杀菌,但可以「煞嘴」 51:43 酱料之于潮菜既是提升也是化解,既是极致也是平衡 【本期鸣谢嘉宾】 孟德斯粥,汕头人,美食爱好者。大众点评、小红书:@孟德斯粥 。 【本期提到的部分食材种类和品牌】 沙茶酱,沙茶王 吊龙、五花趾(均为潮汕牛肉火锅部位) 普宁豆酱,郑松兴 红花桃/梅童鱼 鱼露/腥汤 蚝烙:主要由红薯粉、蛋液、猪油制作,和闽台地区的「蚵仔煎」异曲同工 韭菜盐水 普宁豆腐 金桔油 虾枣、炸虾饼、猪肠胀糯米 糕烧:一般是把淀粉质食材或腌或炸或煮之后,再倒入糖浆中用文火慢煮,有的会往糖浆里再加两勺猪油 梅酱、青梅、梅汁 乌耳鳗、东星斑、血鳗、油筷(均为鱼类名称) 辣椒白醋、蒜泥白醋 沙拉酱、黄芥末酱 【本期安利播客】 「三身人的大排档」:DPD_004 回到汕头一年,她用六万字在大众点评里丈量美食孤岛 「分子聊养院」:EP7 开年第一撕,汕头比你想象中好玩 【本期配图】 牛肉火锅店自己调配的沙茶酱 豆酱煮红花桃(梅童鱼) 撒了胡椒粉的鱼露 只用鱼露没用盐的猪杂粿条汤 普宁豆干蘸韭菜盐水 虾枣蘸金桔油 梅汁血鳗 生腌膏蟹蘸辣椒白醋 卤鹅肠蘸卤水 虾酱排骨蘸沙拉酱 炭烤响螺蘸混合了沙拉酱的虾酱 【本期配乐】 Tchaikovsky - Waltz of the Flowers
我拿着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帖子问朋友: ——「这条说不黄的淡奶油肯定是植物奶油,对吗?」 ——「不对。大概率是奶源问题,明治、总统都比较白。」 ——「抹在手上不化或者放在水里不化的,肯定就是植物奶油,对吗?」 ——「不对。我们在打发奶油的时候加了白巧克力也不会化,白巧克力比动物奶油贵多了...」 甜品这东西不是从小就吃,长大了一般也不会常吃,商用和家用的原料技术差别又大,认知门槛就是有点高哈!想吃好的,但搞不清什么样是更好的。 就着这些流行的原料分辨方法,我们打开了话匣子,浅浅地讨论了半天烘焙。首先在烘焙原料好不好这件事上,消费者和店家可以达成一致吗? 【时间轴】 1:34 甜品店会用到的原料都包括哪些 2:48 用进口原料的迷茫 8:59 原料价格的波动 12:23 选择淡奶油和黄油的迷茫 17:56 兼顾甜品口味的迷茫 21:46 使用水果的迷茫 24:38 在历史长河里如何看待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 35:04 抹茶粉、金箔、樱花、洋甘菊、竹炭粉、鲜花在甜品中的违规风险 42:10 想吃甜品,但不想太甜 47:49 想吃甜品,也想健康 48:49 想吃甜品,最好别太贵 【本期鸣谢嘉宾】 一位匿名的甜品店老板。 【本期提到的部分食材品牌和种类】 总统黄油 ÉCHIRÉ艾许黄油 铁塔淡奶油 蓝风车淡奶油 明治淡奶油 kiri凯瑞奶油奶酪 安佳黄油 宝茸果茸 法芙娜巧克力 丸久小山园抹茶粉 【本期参考数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本期配乐】 Evil Plan - Kevin MacLeod
年后好啊各位!不知道大家新年有出行计划吗? 我本人计划多到时间都不够用了,不夸张地说,吃完年夜饭就开始蠢蠢欲动...也就是今年过年酒店机票人流都太夸张,稳住自己在家多呆了几天。 关于出行和食物的记忆在过年期间逐渐复苏,从前按季节寻找觅食目的地的能力像寄养的小狗回了家,热烈地扑向了我。在出门过个晚年、吃江鲜、吃野菜还是原地吃春饼之间纠结了一会儿,小狗鼻子说这个季节的腌笃鲜已经灵了,还没特地去吃过呢!走起! 不过话说腌笃鲜这种家常菜式,有必要专门跑一趟吗?当然吖!在「厨此以外」听完腌笃鲜每个环节的小秘诀,回自家厨房就可以实践啦。 【时间轴】 0:00 既熟悉又陌生的腌笃鲜 4:12 咸肉晒红了,笋也冒了尖,有了腌笃鲜 7:49 腌笃鲜用什么肉才鲜 10:38 现在吃腌笃鲜不用等到春天了 11:24 腌笃鲜用什么笋才鲜 20:21 腌笃鲜怎么「笃」才鲜 23:35 现在吃腌笃鲜也越来越容易了 28:39 本来不想说的小秘诀 【本期鸣谢嘉宾】 响马老黄,杭州「花房私厨餐厅」老板。淘宝店「虞府的厨房」,微店「百年虞府-响马老黄」。 【本期提到的部分食材名称】 出缸肉 砻糠笋:砻(lóng)糠指稻谷经过砻磨脱下的壳,利用砻糠的保暖和肥效可以促进笋的生长。 【本期参考图片】 「花房私厨餐厅」店里挂着的「雪舫蒋」火腿 用来炖腌笃鲜的出缸肉 当年的出缸肉,骨头位置是鲜红的 咸鸡也可以做腌笃鲜哦 午市前,店里明档大锅里的腌笃鲜,汤色还清 腌笃鲜刚上桌的时候,汤的浓度还不够 风味和浓度刚刚好的腌笃鲜,会在嘴里挂壁 土猪油炒的冬笋和泡儿菜 【本期配乐】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Spring
大概2012、13年左右,我还是一个刚刚在北京安家、每天朝九晚八的上班族。每天只够挤时间给自己做一顿早餐,但已经非常喜欢食物和烹饪了。苦于没有足够好又足够多的途径和信息源来了解这一切,到处搜寻社交媒体和一些旧书,仍然觉得不够满足。 《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4期《乡愁里的潮汕味道》和2013年第5期《最想念的年货》给当时的我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信息全面又系统,看起来也特别好吃!像老鼠掉入米缸,我绝对是在那之后彻底沦陷的,从此更更更更更喜欢食物了。 「厨此以外」平时聊得多的是食物背后的故事,今天想聊一聊食物背后的故事的背后的故事。 顺便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新春快乐,大展宏🐰! 【时间轴】 0:00 我和嘉宾、以及和《三联生活周刊》美食刊的结缘 4:25 一本经历了10年的美食刊是如何开始的 10:45 爱吃、会做、懂行,都不一定是最合适的采访对象 28:14 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美食记者 34:12 这10年里,美食选题经历过哪些变化 37:33 了解的信息和呈现的内容会有一些差距 1:01:55 我们各自分享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美食选题 1:05:48 不止要深挖美食沃土,也要开发美食荒漠 【本期鸣谢嘉宾】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美食方面代表封面报道有「环球寻味」、「年里美味」、「夏日美食」等系列,出版有书《中国味道》。 【本期提到的部分地名、人名、餐厅名】 殳俏:美食家、作家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Jason:北京Ling Long餐厅主厨 赶场子:北京贵州菜餐厅 陈梦因:美食作家、食评家,曾用笔名「特级校对」,著有《食经》等 陈纪临,方晓岚:美食作家,陈梦因先生的儿子、儿媳 邓达智:时装设计师 裕德孚,金生隆:均为北京涮肉餐厅 新荣记,禾苑:均为北京台州菜餐厅 风筒辉:广州烧烤大排档 轧轧闹忙:北京本帮菜餐厅 止观小馆:北京东北菜餐厅 张新民:美食家,潮菜研究会会长,著有《煮海笔记》等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参考图片】 家里的几本《三联生活周刊》新年美食刊 丘濂和《陕北,一场杂粮之旅》 丘濂和《“慢食”皮埃蒙特: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 丘濂和《上山下海,寻找夏威夷那些奇异食材》 【本期配乐】 Pastoral - Asher Fulero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