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声嗲气
分享社会创新项目NICE公社的见闻

Album
主播:
Ellen10、鸡蛋、陆洲洲
出版方:
Ellen10
订阅数:
5671
集数:
104
最近更新:
2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嗲声嗲气是由嗲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读博士和辍学博士共同主持的泛设计类播客,以社会创新项目NICE公社为据点,与大家分享我们在这里发生的事和遇到的人。
嗲声嗲气的创作者...
Ellen10
鸡蛋
陆洲洲
嗲声嗲气的音频...

vol.100_地铁上的两小时,我用画笔记录都市生活的另一面

在繁忙的上海地铁中,许多人行色匆匆,有些人面容憔悴,大多数人都在玩弄手机,却也有人正在用独特的视角和画笔记录着身边的过客。 本期播客邀请到了这位地铁中的“画师”,目前任教于纽约大学的艺术家MOMO。她和许多沪漂打工人一样,每天有着漫长的地铁通勤时间,于是她将这段“无效时间”转化为创作的灵感源泉。MOMO随身携带口袋本,记录下地铁中形形色色的人们:打哈欠的工人、穿着夸张的时尚达人、专注刷手机的白领,甚至是睡姿各异的乘客。这些瞬间被转化为生动的线条,成为她观察城市生活的独特视角。 MOMO的这些小画片不仅仅是简单的速写,而是在用写实与想象交织的笔触捕捉都市人的百态。起初在地铁上作画时担心被注视,却发现现代人沉浸于手机世界的“冷漠”反而给了她自由。除了上海的地铁,她也回忆了巴黎地铁的感人气味,以及留学哥本哈根时目睹同学逃票的惊险一刻,对比不同城市的地铁生态。她坦言,画画不仅是打发时间,更是一种对抗手机成瘾的方式,帮助她“夺回对时间的掌控感”。 MOMO的“地铁千人速写计划”还在继续,未来或将以展览或画册的形式呈现,透过她的笔尖,地铁不再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成为一座流动的美术馆,承载着无数平凡却鲜活的都市瞬间。 Highlights: 04:19 别人通勤刷手机,我刷我的速写本 07:26 地铁车厢是我的人类观察实验室 13:33 中外地铁迷惑行为 20:12 巴黎地铁生存指南 26:44 初衷竟是为了对抗手机瘾 39:58 当记录成为习惯,提笔就是故事 44:14 学生二创故事,速写成偷情剧本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MOMO(小红书@MOMO脑图)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克·奥热(Marc Augé)所著的一本别开生面的人类学研究随想录。本书以巴黎地铁为背景,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探讨了地铁这一特殊空间中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在他的眼中,地铁“充满日常生活的人性”,“没有任何东西比地铁线更具有社会性”,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观察场所。 I am the subway/我是地铁 韩国插画师金晓恩( Kyoeun Kim)作品,这本书以首尔地铁2号线为背景,通过地铁的视角,讲述了它在日出到日落之间迎来送往乘客的故事。书中细腻地描绘了377个人物,以及7个特定人物的故事,作者以铅笔、水彩及传统韩国墨水作画展现了首尔市民的日常生活。 BGM: 江玲 - Yum Yum Cha Cha 窦靖童- Blue Flamingo

57分钟
99+
2周前

vol.99_「纽约没有归属感,但Gelato有」一场海归女创业者的反向奔赴

本期嘉宾Cece在前年也做客过本台,当时作为新晋老板娘的她,和另外几位Gelato狂热爱好者朋友一起分享了关于Gelato的小故事,如今进入创业第三年,已经从单店发展到了四家,也从上海衍生到了北京,今年也会继续在门店数量和城市上做加法。 不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这两年一定都没少听到“大环境太差”、“消费降级”之类的抱怨,而疫情后从美国金融白领华丽转身为手工冰淇淋店创始人Cece,却将品牌从上海一家小店发展到京沪双城布局,果然“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然而一路开挂的故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跨城扩张至北京时,她遭遇供应链管理、南北口味差异等挑战,初期甚至因人手不足熬夜亲自制作,对身体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伤。好在,擅长反思和善于观察的特质,让Cece把这些经历构建成了属于自己的经营哲学,在坚持品牌“天然食材”的DNA同时,摸索出了更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发展计划,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有一天,在我们身边的大街小巷都能够吃到她的冰淇淋吧! ILDG冰淇淋实验室:上海衡山路店、上海前滩太古里店、北京三里屯店 Highlights: 00:01:16 从上海到北京,意料之外的大受欢迎 00:08:13 只有好原料才能有好味道 00:14:29 好吃好看你也不一定好卖 00:23:54 如何传承品牌的纽约DNA,又能迎合本土需求 00:42:54 Gelato的千店想象真的可行吗 01:00:22 不害怕未知,不吝啬改变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Cece 设备支持: iphone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亜蘭知子 - Midnight Pretenders Kelly Clarkson / Ariana Grande - Santa, Can’t You Hear Me

65分钟
99+
1个月前

vol.98_修过周深的音,做过朗朗的麦,现在我只想给耳朵开非洲派对

本期的嘉宾CYCLE在不久前还是一名音乐工业的流水线上的顶级“声音裁缝”,虽然大学专业并不相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音乐的向往,自学了作曲、录音、混音等技能。在进入音乐产业工作以后也参与了影视综各类声音制作的环节,从现场收录到录音棚的修音、混音,甚至统筹发行,真的是哪里有砖哪里搬。尽管亲历了幕后的艰辛与不易,也见证了声音制作背后的复杂流程,CYCLE反而更深地体会到,要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就必须摆脱机械劳动的束缚,回归创作本身。 CYCLE的音乐旅程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一伙热爱说唱的热血少年一起梦想成为super star,如今已然被Afro充满自由感和生命力的音乐所深深吸引,认为其不仅能代表都市生活的多元性,还能唤起人们对阳光、海滩和自由的向往。辞职后的CYCLE,“每天窗帘一拉,不分昼夜地感受音乐”,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将Afro音乐的律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 这一段从音乐产业流水线“工人”到独立音乐制作人的转变之旅,虽称不上是逆袭,却是一次真实的自我探索,希望给同样拥有梦想的你带来一些勇气和鼓励。 Highlights: 01:59 高中至今未曾放弃的音乐梦 06:24 金曲背后的百万修音师,却是无名打工人 18:15 只有开不了的麦,没有拉不回的调 22:30 抖音神曲流水线日均生产200首DEMO的真相 32:14 了解、熟悉、爱上Afro来自非洲的自由律动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CYCLE徐志龙 (网易云音乐@CYCLE) 设备支持: SHURE-SM7B;neumann-TLM193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Afro 一种源自非洲的音乐流派。Afrobeats,也称为Afro-pop或Afro-fusion,主要来自西非和散居地,融合了多种风格。Afrobeats不仅是一种节奏律动,也是一种音乐流派,甚至可以代表整个非洲文化。它通过打击乐、舞曲、民俗元素与西方主流的Hip-hop、Funk、电子乐等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律动与氛围。 FOLI (there is no movement without rhythm / 无节奏则无运动) 一部展示非洲音乐舞蹈生活的纪录短片,展示了非洲人民如何在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场景中创造音乐,原视频来自于YouTube频道“Thomas Roebers” Vocal Comping 合成音轨(拼轨道) 使用多次重复录制的音频内容合成为一个独立的音频轨道,这是一种广泛地应用于音乐制作中的编辑方法。 BGM: Tyla -Water CYCLE - 消逝的多巴胺

49分钟
99+
1个月前

vol.97_草林野人:一场用鼻子“拓荒”的嗅觉冒险

当大多数人在用眼睛丈量世界的时候,本期的嘉宾周游,却选择了用鼻子去体验这个世界。心理学专业的她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视觉和听觉方面的研究相较于嗅觉要完善得多,于是便开始了一场野生的嗅觉实验,她像野采昆虫般搜集大自然中的气味,在新西兰标记松脂丰富的松树,制作独属于自己的一张“气味藏宝图”;偶尔也会在下厨的时候加入一些气味小心思,比如给猫研发的姜黄咖喱,用紫苏腌渍梨子,把鹰嘴豆饼煎出“伪鸡蛋香”,煮一锅白米汤,用最原始的谷物香气击溃城市小孩的挑食防线 而这些实验背后,是她的尖锐追问:当大量的植物原料只能炼出几毫升精油,香水瓶中装着的究竟是这些植物的精华还是尸骸?如果人类不能接受“动物剥削”,为何对植物的生命却可以视而不见?人类如何可以欣赏到植物整个生命周期的气味波动呢?或许你可以和周游一起试一试,让鼻子代替眼睛,建立与世界连接的全新方式吧! Highlights: 00:01:21 自然名「周游」的由来 00:06:35 嗅觉的实验室与田野 00:13:09 香水诈骗与气味霸权 00:25:38 植物是否也有生命 00:32:55 野生创作实验 00:40:18 自然教育中的嗅觉魔法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周游 设备支持: iphone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斐济果(Feijoa) 学名费约果,原产南美洲,果肉呈半透明凝胶状,口感酸甜,混合了菠萝、草莓和薄荷的香气,在新西兰,斐济果季节(3-5月)常被用来酿酒或直接鲜食,因其独特风味被称为“热带香气炸弹”。 西普调(Chypre) 香水领域的一种经典香型,得名于1917年法国调香师弗朗索瓦·科蒂(François Coty)创作的传奇香水《Chypre》(法语“塞浦路斯”)。它以复杂、深邃、略带湿润泥土感的气息闻名。 前调:明亮的柑橘(如佛手柑、柠檬); 中调:馥郁花香(玫瑰、茉莉)或果香(桃子、李子); 基调:潮湿的橡树苔(Oakmoss)、温暖的广藿香、沉稳的劳丹脂(琥珀感)和木质香,营造深邃的泥土与森林气息。 BGM: Quadro Nuevo - Tu Vuo' Fa' L'Americano Paniyolo - Mele Kalikimaka

60分钟
99+
2个月前
嗲声嗲气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