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网友判案,死刑起步”有什么问题?

劳东燕·法与远方

🎧 本期内容 近些年的舆论场上,“死刑”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调侃这种现象是“网友判案,死刑起步”。为什么公众讨论中的戾气越来越重?“死刑”真的越多越好吗? 另一方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确实符合大部分人传统朴素的善恶观,而且许多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所作所为的确称得上罪大恶极。在这样的案件中,死刑是否能起到“报应”的作用?废除死刑是全世界的潮流,但废除死刑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吗?无差别杀人事件频发,死刑能减少类似案件吗?本期节目会将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 收听提示 “人均死刑”的社会现实 02:46 社交平台上,公众迷恋用重刑 03:37 社会环境不宽容 04:37 “一命还一命”的传统观念 05:17 可以给所有拐卖者判死刑吗? 05:49 拐卖会发生的根本原因 09:13 乡村单身男性与彩礼问题 10:58 我绝对不会犯法,那么违法的“坏人”能通通判死刑吗? 我国法律上对死刑的相关规定 13:52 目前的死刑制度 14:40 哪些罪名会判处死刑? 15:50 和其他国家比,我国的死刑执行得多吗? 16:47 我国的死刑如何执行? 17:05 为什么过去让人观看死刑? 17:54 现代国家的权力,不需要通过赤裸裸的暴力来展现 重庆姐弟坠亡案 19:15 案情介绍 21:12 死刑在案件中起到了报应作用 23:16 死刑真的能预防犯罪吗? 从影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看死刑 27:25 剧情介绍 31:10 刑事诉讼不能停止在死刑这一步 31:34 “精神病”杀人凭什么不犯法? 34:21 社会中频发的无差别杀人事件 35:40 死刑不能阻止无差别杀人事件再发生 37:02 新闻报道是为犯罪者开脱吗? 38:30 恶性事件发生时,公众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讨论? 39:16 公众朴素的直觉弥足珍贵 40:00 “很多人觉得文科门槛很低” 41:40 恶性案件中的仇恨 45:10 全世界废除死刑的潮流 45:53 “看到太多人性中的黑暗,有时也无法那么理性” 48:05 如何减少恶性犯罪? ✒️ 制作团队 策划|劳东燕、看理想 统筹&对谈|小田 音频编辑|加绒、香芋 监制|ruicen、jiajun 视觉设计|唐z、大夹子 🙋 欢迎互动 劳东燕微博 看理想微博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节目已经在看理想、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同步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50分钟
3k+
2天前

154.从金鸡奖争议到东京“撕奖”疑云,电影节奖项到底有没有“黑幕”?

宇宙尽头小酒馆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蛐蛐金鸡奖! 刚刚结束的金鸡奖,可以说风口浪尖!就连很少关注金鸡奖的主播,在得知四字弟弟易烊千玺(《小小的我》最佳男主)和《好东西》获奖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和女配),开开心心关注了一波,没想到如此争议频出一言难尽! 众所周知,金鸡奖的提名和获奖名单年年有争议,有人认为ta是没有含金量的水奖,有人说ta圈地自嗨,那么,对于金鸡,我们有哪些想吐槽的?以及在这并非满意的基础上,又有哪些颁的尚且合理的? 且近期我们发现,大家对电影奖项的讨论前所有未有的高,你甚至能看到东京电影节吵上我们的微博热搜...... 从辛芷蕾拿到威尼斯影后,到东京电影节白百合六字谜语人微博,再到郝蕾怼天怼地被截图出来的朋友圈,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撕奖”“运作”和“黑幕”的讨论,可以说是八卦和阴谋论齐飞! 今天咱们就再次邀请到了秦婉老师,从金鸡奖聊起!聊聊电影奖项的这些瓜: “撕奖”到底啥意思?国际奖项存在运作吗?东京电影节“黑幕”传言从何而来?金鸡、东京、戛纳、威尼斯...这些奖是怎么颁出来的? ps.本期充满吐槽/偏见/爆论等主观发言,以及嘉宾从媒体角度的颁奖背后的思路分析, 以及在此前提下,本期节目聊天的两点共识: 1.关于金鸡奖:这个奖含金量有限,但不妨碍在此提名基础上,我们可以讨论下谁是实至名归,不代表对整个奖项全肯定 2.关于电影节颁奖:评委内部可能有博弈,和外界操纵运作是两码事 —————— 本期嘉宾 @秦婉 - 资深媒体人,影评人 本期主播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新手数字游民、擅长打杂 —————— 时间轴 00:52 金鸡奖与金鸡影展 05:53 金鸡颁奖结果:谁被质疑?谁成乐子?谁是实至名归? 07:26 张艺谋的颁奖思路:balance!这是精心策划的端水艺术! 12:50 易烊千玺获最佳男主,是实至名归吗? 17:06 陈思诚拿最佳导演,是我们没想到的展开 21:23 金鸡奖含金量之谜:评选逻辑、提名思路 24:12 奖项设置上的落后:把“最佳导演处女作”改一下很难吗...? 29:38 宋佳、钟楚曦一起拿奖,为何争议巨大? 31:42 在《好东西》与《出走的决心》之间,被制造的对立 48:15 陈思诚与邵艺辉的圆桌直播大吐槽! 52:09 东京、戛纳、威尼斯...这些奖是怎么颁出来的? 55:37 东京电影节“黑幕”传言从何而来? 01:11:09 金鸡金马,不如关注金碗! —— 本期提及作品 《小小的我》《好东西》《出走的决心》《唐探1900》《破·地狱》《繁花》《少年的你》《师父》《哪吒之魔童闹海》 —— 相关节目 074.为什么戛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电影节? 145.闲聊辛芷蕾获奖:口出狂言野心家的逆袭爽文! 132.闲话2025戛纳:狂野时代讲了啥?风林火山很难看?谁是下一个华语电影紫薇星?! 118.《好东西》 不是小妞电影,而是大女人上桌! 124.从《还有明天》聊起:什么样的女性电影,才是我们想看的好东西? —————— 关于我们 两个女生的都市闲聊/影视漫谈/生活方式讨论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小红书@蛋黄酱酱酱) @梁梁 - 数字游民、擅长打杂(小红书@梁梁喝茶不加糖) 找到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梁梁喝茶不加糖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77分钟
99+
2天前

37.热点速递丨稀土的「权力游戏」:从分离技术壁垒到大国博弈筹码

中欧基金

市场热点轮动不断,稀土,显然是近期一大亮眼板块。今年三季度以来,稀土产业链全线走强,相关指数半年内几乎翻了一番,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不过,不同于 AI、医药等热点,许多听众对稀土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比较陌生的阶段——稀土是一种土吗?在哪些场景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何能成为今年中美贸易博弈的一张「王炸牌」?这轮稀土行情背后,是短期博弈还是长期价值?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专注于稀土等有色资源品的研究员王颖俐,用数据说话,一步步揭开稀土的神秘面纱: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话语权是如何建立的?为何海外难以赶超? * 这轮行情背后真正的逻辑,是基本面驱动还是估值溢价? * 如果我们想要投资稀土板块,有哪些关键指标值得关注? 聊天的人 王颖俐,中欧基金宏观周期组研究员,专注有色研究 欣悦,中欧基金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从 0 到 1 认识稀土:无处不在的「工业维生素」 01:36 稀土不是土,是 17 种金属元素的总称 02:08 钕铁硼磁力最强的磁铁,从冰箱贴到新能源车无处不在 05:03 轻稀土「量大面广」 vs 重稀土「量小精贵」 06:12 稀土矿并不稀缺,难的是大规模工业化分离 Part 2:从「有矿」到「有权」,中国在稀土上的绝对话语权从何而来? 07:35 中国的四个「全球第一」 08:05 从采矿、选矿、分离到提纯,中国是唯一建立了完整闭环产业链的国家 09:08 冶炼分离产量占全球 96%——为什么中国的产业路径难以被复制? 11:30 海外萃取纯度突破难:0.1% 的纯度差异,成本可能相差一倍 Part 3:作为中美博弈的核心,稀土这张牌还没出完 14:10 2010 年对日断供:稀土这张牌的第一次「亮剑」 15:51 今年出口管制升级,产品范围扩大,且穿透至最终出口地 16:38 海外车企受影响最大,7 月磁材补库需求大增 17:53 中国目前的稀土牌还没打完,进可攻退可守 Part 4:稀土投资缺少「估值锚」,还能关注哪些数据? 18:53 7 月以来稀土大涨,有两大驱动因素 20:55 美国兜底本土产品价格,也抬高了中国市场的预期 22:43 2021 年的稀土牛市由新能源车需求主导,今年供给侧还有收缩 25:31 追踪稀土的两个关键维度:价格影响基本面+中美关系影响估值 27:14 下一个需求增量来自人形机器人,单台稀土用量接近新能源车 29:03 稀土投资缺少「估值锚」:交易难度大,但对冲价值突出 节目中提到的专业名词解释 稀土:17 种化学元素的总称,可分为 7 种轻稀土(镧、铈、镨、钕、钷、钐、铕)和 10 种重稀土(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轻稀土:原子序数较小,在地壳中相对更丰富,主要用于永磁材料(如钕铁硼、含镨和钕)和催化剂等,「量大面广」。 重稀土:原子序数更大,资源更稀缺,提取难度更高,主要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各高科技领域,「量小精贵」。 钕铁硼:第三代永磁材料,是应用范围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性能最优、性价比最高的磁性材料,被誉为「磁王」。钕铁硼磁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箱包搭扣,大到新能源车的电机,都含有这种材料。 串级萃取:可以理解为一个非常精密的筛选流水线,核心原理是不同稀土元素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的溶解度会存在微小的差异。徐光宪院士团队构建出了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的萃取单元,让稀土混合物在这些体系中反复筛选,减少杂质的比例,提高目标稀土元素的纯度,最终实现高纯度的分离。 - 中欧基金出品 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30分钟
7k+
2天前

BBC六分钟英语|哪些方法能增强免疫力?

英音听力|BBC & 经济学人等

Can we boost the immune system? Georgie Hello, this is 6 Minute English from BBC Learning English. I'm Georgie. Neil And I'm Neil. In this programme we're talking about the immune system, which is the body's natural defence against getting ill. Now, Georgie, is there anything you do to boost your immune system? Georgie Yes. I try to eat lots of oranges, which apparently have lots of vitamin C, and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people do to try to improve their immune system, and stay healthier, like eating certain foods, taking vitamins, or even activities like swimming in cold water. We'll find out how useful some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in today's programme. Neil But first, Georgie, a question. We all know the common cold – now, that's the illness that makes you cough and sneeze, have a sore throat and headache. But how many colds does the average adult get in the UK each year? Is it: a) 2-3? b) 4-5? Or c) 7-8? Georgie Eight would be a lot. I'm going to go with a) 2-3 colds a year. Neil Well, we'll find out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me if you're right. Now, many people can become ill over the winter with diseases like colds, flu and Covid-19. Host of BBC Radio 4 programme Inside Health, James Gallagher, gathered some experts to talk about immune systems, and he started off by asking whether they'd had more illnesses than usual this winter. James Gallagher Hello! [Hi.] Right, how has everyone been this winter? Because I've had a rotten one and I have felt constantly ill since about November. John? John Tregoning I have not had anything yet, touch wood. James Gallagher OK, let's see what I can infect you with by the end of the show. Margaret? Margaret McCartney I was pretty unwell in September. I had what I presume to be Covid. But I've been alright since, mild snuffles aside. James Gallagher Eleanor, I really need someone to back me up. Eleanor Riley No, sorry, I've been absolutely 100% tickety-boo. Georgie Unlike James, Professor John Tregoning hasn't been ill. John uses the expression touch wood, which is an informal phrase said in order to avoid bad luck. Neil Doctor Margaret McCartney was unwell in September but has only had a few snuffles since. Snuffles is an informal word used to describe minor illnesses that affect your nose. We can also say sniffles. Georgie Host James is surprised that nobody has been ill, and says to Professor Eleanor Riley 'back me up'. If you ask someone to back you up, you are asking for them to say something which supports your opinion. Neil But Eleanor has had a healthy winter too. She's been tickety-boo, which is an informal phrase meaning everything's fine or in good order. Georgie Throughout the winter, many people try different techniques, like taking supplements or eating certain foods to boost their immune system, to improve their body's natural defences against disease. Host of BBC Radio 4's Inside Health James Gallagher asks doctor Margaret McCartney whether some of these products are successful. James Gallagher OK, quick-fire round, Margaret. Echinacea? Margaret McCartney No. James Gallagher Turmeric? Margaret McCartney No. James Gallagher Ginger shots? Margaret McCartney No. James Gallagher This is a very, very good quiz! What about the stuff you squirt up your nose when you're at the beginning of an infection? Margaret McCartney Interesting, but not any better than normal saline spray – just salt water. Neil In fact, according to Margaret, there isn't enough evidence that many popular health products can actually change the way your immune system works. Georgie Another popular health trend in the UK is cold water swimming. People who swim in cold water say it's good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they also believe it makes them less likely to get ill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Neil But scientists aren't sure about the benefits of cold water swimming for the immune system yet, as Professor John Tregoning explains to BBC Radio 4's Inside Health. John Tregoning The social element actually is really important. It probably is beneficial to do. You reduce stress and cortisol dampens the immune system, so actually if you're stressed then maybe you are more prone to infection. And that may be why that benefit of being with people, nice people that you like in nice places, is helping. But I don't think it's unique to cold water swimming. I think you could probably get it from dancing or singing or going for a run. Georgie John says that cortisol, a chemical associated with stress, dampens the immune system. Here, dampens means makes weaker. We also have a common expression 'dampen someone's spirits' which means to make them less enthusiastic about something. Neil John says that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eople who are stressed are more prone to infection. If you're more prone to something, it's more likely to happen to you. 📝 字数限制,完整文本、词汇表、翻译及pdf见公众号【琐简英语】,回复1可加入【打卡交流群】

5分钟
99+
2天前

张睿:那一夜,晚期胰腺癌的我和医生深夜饮酒 vol.71

菠萝健康派

四期胰腺癌、平均生存 10 个月.....如果这就是你突然收到的人生剧本,你会如何面对? 我最近认识的清华校友张睿,正是这个剧本的主人公。但确诊一年半后,他的生活反而拓展出意想不到的宽度:陪家人旅行、坚持跑步、研究安宁疗护、重新审视生活和工作。 张睿说,他只是一个过好了精彩一生的普通人。我希望这个“精彩而普通”的人,能给大家带来力量。 本期参与 / 嘉宾 / 张睿,胰腺癌四期患者 / 制作 / 依瑾 小雨 📖当生活突然翻篇 03:59 没啥症状的四期胰腺癌,是怎么被发现的? 07:13 人生鸵鸟期,我一个月都在听评书 11:09 生存率10%?那就去逼近它! 16:54 那些关于化疗的误解 😷未曾料想的10小时手术 20:52 晚期胰腺癌不能手术?但我们决定试试..... 24:56 手术前怎么准备:去海南换个心情! 28:40 临时调整手术方案,时间翻倍! 31:07 医患信任,风险共担 🏃‍♂️活成拥有精彩一生的普通人 36:31 现在,我又开始跑 20 公里了! 39:26 不以“战胜”为目标,但我有拆解问题的能力 47:33 我的人生成就,是这场病本身 52:54 减肥、长跑、创业……生活重启 01:04:19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要怎么活 🎙️主播 * 张睿:胰腺癌四期患者 * 李治中(菠萝🍍):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微信公众号@菠萝因子) 制作 | 依瑾 小雨 🎵BGM 钟鼓楼 - 何勇(张睿专属BGM!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商务合作请+VX:xyusummer

78分钟
3k+
2天前

如何成为做决定的高手?神经科学家说,注意“快慢”切换

果壳时间

人每天都要做出无数个抉择,从早上睁眼那一刻起,是再赖床五分钟还是立刻起床?午饭是吃沙拉还是麻辣烫?在复杂的职场博弈中是选择激进还是保守?甚至是更宏大的命题——要不要结婚?要不要在一个城市定居? 哪怕是其中最简单的抉择,在你毫无察觉的时候,也经过了大脑的大量权衡与计算。本期节目的嘉宾杨天明一直研究抉择背后的神经科学,我们会从三个层次还原做抉择时的大脑活动,从最简单的实验室受控场景,到复杂社会活动中的幽微考量,或许,名为“道德”和“文化”的判断体系也是类似过程的结果。 著名的“快系统”与“慢系统”,是大脑在漫长时间里进化出的又精密又偷懒的机制。如果说做好抉择有什么诀窍,可能就是通过长期训练,让希望获得的能力进入快系统。 片尾有彩蛋:当被问及作为抉择专家自己如何做决定时,杨老师给出的答案竟然是——扔硬币? 🎁本期节目福利为杨天明新书《纠结的大脑:抉择背后的神经科学》5本,我们会在小宇宙评论区挑选发表精彩留言的朋友送出,11月27日前留言有效🎁 🌰本期人物🌰 杨天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 明月,果壳主编 🌰时间轴🌰 Part1 极限二选一,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 00:37 一起来扮演小白鼠,听声音辨左右 * 03:42 苹果从绿到红代表了成熟程度,那红绿之间的苹果到底好不好吃?这就需要收集反馈来判断 * 08:16 神经元的电信号听起来什么样? * 10:52 脑电波(EEG):站在比较远的位置,通过整个球场的声音,也可以大致知道比赛进程 * 14:00 如果一个生物不运动,就不会有复杂的神经系统 * 15:26 人和动物的巨大差别之一是,人类有非常发达的关联皮层 Part2 在真实生活中做出个人选择,快慢系统之间的转换 * 19:54 仅仅出去吃个饭,大脑其实已经快速给每种选择打了分,做了比较 * 22:53 慢系统很有逻辑推理能力,但缺省状态下大脑都用快系统做判断 * 27:57 相比猴子,人的前额叶变大了很多,出现了语言区和极额叶这样的高级区域 * 30:26 不是情感会影响抉择,而是情感本身就是抉择系统的一部分,它是抉择的结果而非原因 * 34:21 刻板印象、贴标签,当快系统犯错,就需要慢系统经过反复学习来纠正 * 38:38 晚睡的坏习惯到底怎么改?还是要养一个好习惯来替代 * 40:55 快系统可以学会处理非常复杂的任务,只要经过长期训练 Part3 在社会生活中做出复杂选择,你是考虑眼前还是考虑未来 * 44:50 人为什么会指鹿为马?决策不一定是根据客观事实做出的,还会考虑社会因素 * 47:16 道德并非凭空而来,也是抉择的体现 * 49:04 道德和文化相当于社会这颗大脑的快系统吗? * 51:32 人和动物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人关心的时间尺度可以很长,甚至超越几代人 * 52:10 神经细胞活动的随机性,可能某种程度上是自由意志的来源 * 55:37 “自我”不一定只有一个 * 57:19 达尔文和现代决策科学的共同做法:做决策时把优缺点列出来,不要在脑子里直接想 * 58:48 抉择专家的抉择技巧是扔硬币?! 本期嘉宾:杨天明 主播:明月 后期:尔尼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微博、QQ音乐、豆瓣、荔枝、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60分钟
1k+
2天前

13 项飙×梁鸿:面对“关着房门”的孩子,我们弄丢了什么?

你好,陌生人 HelloStranger

本期嘉宾: 项飙: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 本期播客,我们将走进最贴近我们生活的 “精神现场”—— 当青少年关上房门、拒绝沟通,当家庭变成 “无声的战场”,我们该如何寻找光亮?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要有光》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老师,以及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研究所所长项飙老师,一起聊聊这本书背后那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困境与教育反思的真实故事。 梁鸿老师写下《要有光》,最初源于一位妈妈的焦虑 —— 看着青春期的孩子眼神从明亮变暗淡,她无能为力,却在自救中发现,中国 70% 以上的青少年存在抑郁情绪,这早已不是个体问题,而是席卷家庭、学校的社会困境。于是她用一年时间沉浸式采访,走遍大城市、中等城市、农村,记录下那些 “生病” 的孩子和他们背后 “生病” 的家庭:12 岁的娟娟被妈妈认定有 “网瘾” 送进精神病院,却哭喊着 “我恨妈妈”;数学天才吴用拒绝机械刷题,深夜在图书馆痴迷数学却被家长指责 “不懂规则”;还有把老师厕所隔断挪去学生厕所、坚守隐私的茄子…… 这些故事里,没有标准答案,却藏着最扎心的真相:孩子的 “病”,往往是家庭矛盾、教育焦虑的 “果”;而阿叔搭建的免费第三空间、家长的自我反思、医生的温柔介入,才是照亮困境的微光。 项飙老师从人类学视角戳破其中的关键:今天的青少年不是 “不爱学”,而是丢失了 “主体性”,他们被机械学习占据所有时间,没有机会思考 “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最终只能用沉默或爆发反抗。 当 “好成绩” 成为家长唯一的理想,我们该如何给孩子留一点空间,让他们找回生命的 “真实感”?无论你是家长、老师,还是曾在青春期挣扎过的成年人,这场对话都能让你看见自己的影子,也找到一点松动的可能。 00:02:50 你家有没有 “关着门的孩子”? 00:07:07 梁鸿为什么写《要有光》?从妈妈的焦虑说起 00:09:14 “要有光”不是“占有光”,而是“光存在” 00:13:30 阿叔的 “第三空间”:比医院更暖的地方 00:20:40 “呵斥性”为什么有时候很有效? 00:25:15 为什么三个截然不同类型的城市,最终导致的孩子问题却一样? 00:29:26 “这本书写给所有人看,希望从思维上对孩子有一点松动” 00:35:33 “希望”“理想”“生命力”:一种和外在叙述的扭打 00:53:33 “躺平”是因为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真实感 00:55:21 “吴用”的例子: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耐心? 01:05:28 从不同学科视角,如何理解非虚构? 01:20:19 《要有光》:让家长们勇于面对精神危机 作者: 项飙 / 刘小东 / 何袜皮 / 李一凡 / 刘悦来 / 沈志军 / 贾冬婷 / 段志鹏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 2025-5(点击链接即可下单) —————————————— “你好,陌生人”节目继续发起征集活动: 刚毕业的年轻人从合租到拼床,我们和陌生人相处的边界在哪里? 为什么非要社交,社恐的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我们能从网络中获得安慰? 同事可以做朋友吗? 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样的,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年轻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重新养自己? 你当下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第二季“你好,陌生人”将把大家真实的经历与故事收集起来。我们希望你提供的故事不仅是情绪性的抒发,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故事,包括: - 场景:在哪里发生 - 缘由:为什么会发生 - 过程:这中间你与他者产生了什么样的链接,行为或语言 - 结果:你的思考,你们共同完成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局 我们会筛选最真实,最具体,最有打动人的分享,邀请项飙老师回应大家,甚至跟项老师线上交流,并将分享与回应作为播客节目的内容播出。 参与方式: 1.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进行文字分享; 2.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注明“你好陌生人故事征集”,音频和视频可以网盘或链接形式附在邮件中,请保证链接有效性; 3.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内容笔记,带话题 #你好陌生人# 参与征集活动,更多参与方法请关注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账号进行查看。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丨“你好,陌生人”丨 三联人文城市与人类学家项飙联合发起“你好,陌生人”节目,这也是人类学家项飙的首档系列对谈节目。

85分钟
1k+
2天前

91. 做菜没啥技巧,买菜全是感情

厨此以外

本期节目由山姆会员商店及其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特约发布 做了十几年菜之后才惊觉!自以为长进了不少的做菜技巧,其实是因为食材越来越好而促成的结果。 Member’s Mark是山姆会员商店旗下自有品牌,以严苛选品打造高质价比商品,助力会员提升生活品质。山姆老客户欢迎点击链接,体验特色商品: 👉 MM泰国黑虎虾:活虾冷冻,肉质脆甜,单冻方便拿取 👉 MM返场低糖蛋黄酥:招牌返场小零食,咸香鲜甜 👉 MM榛子味威化饼干:78%榛子味夹心,5层威化脆,4层夹心酱 👉 MM法国进口勃艮第黑皮诺红酒:圣诞元旦新年必备吨吨吨 👉 MM进口无糖黑巧克力:量贩包装,精品品质 还没体验过山姆的朋友,欢迎点击链接开卡: 👉 点击开通山姆会员 【时间轴】 1:24 炒肉没啥技巧,肉好就好炒 7:00 肉越来越好了,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22:31 朋友,你盘过虾仁吗? 33:18 菌子长得不好,咱们得管啊 39:35 你说《甄嬛传》里为啥不喝果汁呢? 48:54 做菜好吃的餐厅,从种菜就开始操心 【本期鸣谢嘉宾】 雨前羽街,应该不会再买500块的日本蜜瓜了 【本期配乐】 Bizet: Symphony in CMajor, WD 33: I. Allegro - Allegro viv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田螺姑娘hhhaze 。

61分钟
5k+
2天前

Vol.431|“居民医保每天限额报50元”的背后

第一财经

近日,河南新乡“居民医保每天限额报50元,职工医保每天限额150元”引发网友关注,一天之后,新乡市医保局公告自2025年11月12日零时起,取消门诊统筹日支付限额规定。 这短短24小时的反转背后,是一年 57 亿次门诊就诊、年底药店排队突击囤药、中草药诊疗监管的盲区、智能审核的短板…… 医保基金就像一块大家共用的蛋糕,既要防着有人违规多拿,又得保证真正需要的人够吃,这监管的天平到底该怎么摆?今天我们就来拆解门诊基金监管的两难处境:为什么基层会想出限额这种粗放办法?年底医保额度清零的传言到底坑了谁?基金安全和参保人权益,真的只能二选一吗?带着这些问题,本期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02 没有“门诊日支付限额”这一要求 01:58 一年57亿次门诊背后的监管难题 04:23 多地医保局公告严禁年底刷卡“突击花钱” 06:21 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保险意识未跟上 文字:郭晋晖 播客编辑:阿贵 孙陶然(实习) 监制:yoiyo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 ✨周六有约!第一财经全新栏目《无限进化》(Infinite Evolution)重磅上线✨作为第一财经旗下专注商业进化的深度访谈IP,它关注一切可让人获得进化的商业和事物!你有想听想聊的话题,也请留言发给我们,加入光荣的进化,下一期主题可能由你定义~

8分钟
2k+
2天前

1120 银行开始扎堆卖房、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文在寅当博主、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

资讯早7点

今天是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00:15 50城住宅平均租金年内跌超2%。(21世纪经济报道) 01:00 银行开始扎堆卖房。(中国商报) 01:38 每天约1.5家小贷公司消失。(界面新闻) 02:02 罗福莉已任小米MiMo大模型负责人,将亮相小米生态大会。(东方财经、澎湃新闻) 02:29 娃哈哈2025年实现5亿收入增长。(第一财经) 各地资讯: 02:58 11月20日起扩大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口岸数量至100个。(界面新闻) 03:27 山东出台普高与中职学生互转办法:互转不得跨市域,明年1月1日起施行。(界面新闻) 04:03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澎湃新闻) 🌍 04:33 72岁文在寅成韩国首位当博主的前总统。(海客新闻、新华社) 05:08 卢浮宫将安装100个监控摄像头并设置警察岗亭。(央视新闻) 05:53 韩国去年298名考生因有霸凌劣迹被报考高校拒收。(新华社) 06:27 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一画作卖出近2.4亿美元,为拍卖史上最贵现代艺术品。 🏅 06:47 全运会 *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山东队夺得金牌。本届全运会上,孙颖莎无缘金牌。 * 江苏女排战胜山东女排,时隔八年再夺全运会女排冠军。 * 马术项目场地障碍个人赛决赛,广西队骑手木拉得力携战马夺得金牌。 * 女子100米栏决赛中,刘景扬12秒81夺冠,吴艳妮12秒85获得亚军。 * 广东队“05后”小将施君豪获得男子200米冠军。 * 女子百米冠军陈妤颉再次斩获女子200米冠军。 * 男子110米栏决赛,“眼镜飞人”徐卓一以13秒12的成绩强势夺冠,上海队实现该项目的九届全运会冠军蝉联。 * 女子跳高决赛,湖北选手邵雨琪以1米90夺得冠军。 08:14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北青体育) 08:53 伊拉克获得洲际附加赛资格,有望时隔40年再进世界杯!(体坛周报) 📢 09:31 感官过载 * 感官过载,是指当环境输入超过我们大脑的处理能力上限时发生的一种状态。大约有30%的人具有高敏感特质。 * 感官过载会导致我们的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唤醒,而这正是诱发认知损害与不愉快情绪的生理根源。 * 噪音的本质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源。交通噪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大家可以尝试: * 设置物理空间边界; * 设置数字世界边界; * 有意识地减少多线程工作; * 刻意为自己创造无聊的时刻。 来源:科普中国 感谢您的收听,欢迎赞赏支持或者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我们明天再会~ 加听友群:wz812188

14分钟
19k+
2天前

Vol.233 为什么爱尔兰会成为“避税天堂”?

商业就是这样

最近几年,硅谷大厂在欧洲面临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这种监管来自多个方面,包括数据安全和反垄断,以及税收。而一旦谈到“避税”的话题,爱尔兰就会成为关键词。过去数十年,这个欧洲岛国凭借宽松的财税政策,成为了跨国企业在欧洲最重要的据点之一——可以说,爱尔兰是很多“招商引资”政策的鼻祖。 但是,为什么是爱尔兰?所谓的“避税天堂”,到底政策是怎样的?本期节目,我们原本计划就着这两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科普,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另一个行业的名字不断出现——航空租赁。这个行业因爱尔兰的招商引资而起,至今也是爱尔兰的明星产业之一,并且其中不仅有政策的引导,也有个人的创业传奇。 所以,这期节目将是双线叙事:宏观的政策历史与微观的个人奋斗结合在一起,展现爱尔兰的招商引资历史。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资料整理 | 吴颖怡 | 时间轴 | 02:52 香农机场,世界上第一个自贸区 08:39 托尼·瑞安: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13:00 飞机租赁的核心商业模式 19:22 GPA兴起的宏观背景非常重要 23:37 爱尔兰招商引资的第二阶段 25:51除了低税率,爱尔兰还有哪些同样重要的利好政策? 30:24 眼看GPA楼塌了 37:23 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避税魔法 48:06 “欧盟区内唯一一个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 | 延伸资料 | Christopher Brown - Crash Landing: An Inside Account of the Fall of GPA 朱昊写字的地方 - 飞机租赁公司是如何赚钱的? 重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亚洲处 - 《爱尔兰香农:世界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第一财经 - 上海自贸区与爱尔兰合作力推飞机租赁 第一财经 - 世界最早自贸区香农:与上海自贸区加强航空租赁、物流合作 王雅梅,四川大学 - 爱尔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思考与分析 Leasing Life - A spectacular take-off and a crash landing: the story of GPA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秋秋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15k+
2天前

小米汽车等业务单季盈利,欧莱雅首次投资中国护肤品牌

声动早咖啡

本期早咖啡为你带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科技动态,你将会听到: * 小米汽车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 拼多多营收增速趋于稳定 * 欧莱雅首次投资中国护肤品牌 * 百度季度营收创纪录下滑 本期还有关于爱奇艺、百胜中国、Anthropic、谷歌和 Cloudflare 的新动态,欢迎收听! 主播 Mengyi 幕后制作 监制:Zelin、Stella 实习研究员:雨阳、板凳 运营:George 声音设计:沁茗 封面设计:饭团 营销内容策划:beibei 商业内容策划:茹雪、幸倍 声动活泼商业化小队:新新、秋杰、琳琳、迪卡、小夏(实习) 商务合作:声动早咖啡等节目商业合作持续招募中,点击链接直达 声动商务会客厅,或者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声动活泼目前开放内容制作、声音设计、商业发展等全职岗位,还在招聘内容实习生等,工作地点北京东城区,详细岗位信息与申请方式,请点击链接; 听众投稿:如果你了解身边日常现象的背后原因,欢迎投稿,你的发现可能出现在节目中。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跳进兔子洞第三季、吃喝玩乐了不起、不止金钱、泡腾 VC、反潮流俱乐部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朋友 * 本节目音频内容及文字版权归声动活泼所有,未经授权不得用于 AI 模型训练等用途

9分钟
82k+
2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