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聊
一个探索人文艺术、心灵疗愈与生活哲学的随身聊天室

Album
主播:
万物皆允AllisOK、一根书枝、Lia莉亚、汤包点心
出版方:
万物皆可聊
订阅数:
1,858
集数:
31
最近更新:
3个月前
播客简介...
这里是一个探索人文艺术、心灵疗愈与生活哲学的随身聊天室,由三位女性高校青年教师兼新媒体内容创作者共同创建。 🌟每两周周日更新,欢迎订阅🌟 听友群:Yamadaosan (微信搜索入群) 关注我们,了解自己,询问世界,解答宇宙。 也欢迎大家在我们的【小红书:@万物皆可聊】留言,我们会不定时发布问题征集帖✍️
万物皆可聊的节目...

Vol. 30 一期掏心窝子的分享:寻找自我,从青春符号到存在主义——一场关于成长、性别与精神觉醒的对话

万物皆可聊

有什么书影音是你看过5次以上的?我们有...超级多! 本期播客从《小时代》的青春符号聊起,穿越《向前一步》的女性成长思考(打破完美主义,寻找榜样力量),再潜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天命”追寻与福柯著作带来的思想震撼。随后,我们借《重庆森林》、《星际穿越》、《千与千寻》、《老友记》等经典影音,探讨身份、存在、关系与乌托邦。最终回归声音本身,思考播客的意义并鼓励每个人勇敢表达——在流行文化、哲学思辨与自我探索的交汇处,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穿插音乐:NCT DREAM《北极星》 & Willie Nelson《Fly Me to the Moon》) 【Timeline时间线】 00:00 本期主题:如题 00:59 🎵北极星 - NCT DREAM 02:08 书分享 2:42 95后青春印记《小时代》- 郭敬明,想象的共同体——长大的模样,物质符号的堆砌,对某些品牌的执念。 10:18 人物传记之个人成长《向前一步 lean in》- 谢丽尔·桑德伯格:女性应坐在桌上,勇敢的表达自己。 女性成长的内在障碍:女性更容易低估自己;外在障碍:性别的刻板印象,女性榜样数量有限, 13:29 你的榜样是谁?(母亲、领导、老师、导师、明星、偶像、公众人物等)- 影响价值观与判断标准 23:47 Lia口误,是韩国的梨花女子大学 24:58 女性处境的解法;以及完成好过完美,完美是女性最大的敌人之一;不要身还在,心已远。 “我们期待女孩儿完美,却期待男孩勇敢。” 28:30 女作家的影响,也是榜样的一环。 29:51 现代圣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保罗·艾略特:给人以答案,书中定义“天命”为“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是灵魂深处的原始冲动。 “当你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吸引力法则” 38:34 带来冲击的理论之作《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福柯:看完后,这个世界和以前的世界都不一样了 40:10 在觉醒后再去看一些书,可能有些书给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42:00 驯顺的个体 45:00 🎵Fly me to moon - Willie Nelson 46:00 影音分享 47:21 《重庆森林》摄影风格、人的符号化、时间概念的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脆弱、对于现代性的再次思考 48:41 《星际穿越》人的存在、人的时间空间维度 50:10 《黑客帝国》红药丸与蓝药丸、我是不是也是一串代码? 52:30 你喜欢看的内容,书影音,都还原了你 “我和世界的关系,本质上面来说是我和我的关系。” 54:19 《千与千寻》抹去名字的千寻,名字与人的关系、另类的英雄主义电影(东方含蓄版) 1:00:35 《老友记》的安全感、现实可得的乌托邦、24小时可解决的矛盾、永远的后盾、自我的心理投射、情节分享 1:12:48 音频分享 1:13:40 播客在很多人人生占比中逐渐加大 1:14:40 鱼不存在 1:15:23 录制播客时的成长,以及推荐大家都可以录制自己的播客

83分钟
99+
3个月前

Vol.29 越丑越买,越贵越疯:Labubu的“成人幼稚化”狂欢

万物皆可聊

Labubu,这只“丑萌”的小怪兽,何以席卷全球成为现象级IP?它仅仅是又一个被炒作的盲盒潮玩吗?本期节目,我们穿透表象,从社会学、心理学与文化研究的深层视角,解码Labubu热潮: 颠覆与反叛:Labubu如何继承柴郡猫的怪诞基因,用“暗黑可爱”颠覆传统的婴儿图式,成为内卷时代的“反叛慰藉”? 认知失调陷阱:为何“又贵又随机”的盲盒机制让人欲罢不能?剖析形象与消费逻辑的双重认知失调如何操控人心。 亚文化资本游戏:从小众狂欢到全民爆火,资本如何收编亚文化?揭示“知识壁垒-规则分层-消费循环”的残酷逻辑。 情感代偿物:为何成年人需要给玩偶取名、倾诉?Labubu如何成为都市人的“安抚物”,对抗疏离、焦虑与存在性孤独? 消费主义进化史:从泰迪熊、Hello Kitty到Line Friends、迪士尼,再到Labubu——消费主义如何日益精妙地将人类深层情感需求(温暖、身份、归属、梦境、慰藉)打包、定价、贩卖? 成人幼稚化症候:Labubu现象是简单的怀旧吗?不!它是高压社会下“战略性退行”的体现:一个永不背叛、零风险的情感投射对象。 自由的牢笼?:“幼稚化”真能带来解放,还是沦为消费主义精心编织的新牢笼? 塔罗启示录:在价值混乱的时代,如何区分“我想要”(欲望)与“我需要”(灵魂需求)?正义、宝剑七逆位、恶魔逆位三张牌,指引我们识破效率主义骗局、挣脱多巴胺奴役、在消费主义废墟上重建内在秩序。 Labubu是一面光怪陆离的镜子,映照出我们对独特性、归属感的渴望,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对纯粹慰藉的向往。这期节目,不仅关于一只玩偶,更是一场关于我们时代集体心理与消费主义操控术的深度剖析——理解它,或许是打破枷锁、寻找真正慰藉的第一步。 【Timeline时间线】 0:00 LABUBU之歌 - LABUBU 1:08 本期内容:社会学、心理学、文化视角下的LABUBU热潮 4:45 LABUBU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柴郡猫:暗黑、怪诞与反叛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柴郡猫) 6:35 对【认知失调】的探索欲: (1)形象上的认知失调:对婴儿图式的颠覆 (2)消费机制上的认知失调:价格、(伪)随机性 11:43 【亚文化资本】从小众到全民的现象级爆火:资本对于亚文化的收编 亚文化早期本质上是反叛主流文化。知识壁垒的仪式化(行业“黑话”的隔离) 18:15 循环本质: 玩家为获取亚文化资本而消费 → 资本通过规则制造阶层分化 → 新权贵重构标准巩固地位 → 底层玩家被迫继续消费试图翻盘 20:00 LABUBU真的好看吗? 21:33 将玩偶取名、玩偶的陪伴等-体现【泛灵论】:理性时代下的一次对于万物有灵的回归 22:31 LABUBU成为成年人世界的“安抚物”(Transitional Object),连接着现实与想象,提供一种可控的、非人际的亲密感,用以对抗都市生活的疏离和不确定性(Existential Anxiety) 24:00 泡泡玛特爆火的底层机制:【盲盒机制】=【赌】 27:08 毛绒玩具IP化在不同阶段下的演进 27:25 1900年左右-泰迪熊(对温暖、安全、稳定陪伴的需求,个人情感寄托物) 29:15 1970年左右-Hello Kitty(“无嘴的设计”=“无害的可爱”、“全球化的少女心”,是消费主义从满足功能转向贩卖“生活方式”与“情感氛围”的标志) 32:19 2010s初-Line Friends(购买它们,是为了在线上聊天中拥有更丰富的“社交面具”,也为了在线下拥有 “数字身份“的圈层划分) 34:56 2010s中后期 - 迪士尼IP (不仅是为形象买单,更是为 “迪士尼梦境”付费。它是 “体验的延伸”和 “情感记忆的实体锚点”) 36:45 2020s 不确定性与内卷加剧时代,Labubu的“暗黑可爱”提供了一种“反叛性的慰藉”。它不承诺完美的童话,反而拥抱怪诞和不确定性(盲盒机制本身也是不确定性的隐喻)-“疯感” 40:10 消费主义如何越来越精妙地捕捉、包装、贩卖人类深层情感需求的历史?(每一个欲望都可以转化为货币) 41:28 消费者是被制造出来的,你的欲望和需求可能也是被制造出来的 45:15 你的情感需求也是在被制造,我们购买的,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的、标好价格的“情感解决方案”。 45:30 【成人幼稚化Kidult culture】Labubu现象是当代 “成人幼稚化”(Kidult Culture) 的典型症候,其爆火绝非简单的怀旧情结,而是个体在晚期资本主义高压下进行的一场 “战略性退行”(Strategic Regression) Labubu作为“永不背叛的客体”,提供零风险的依恋体验——不会像人类一样拒绝你的情感投射(如“今天Labubu陪我加班”)。 48:40 幼稚化的悖论:沦为自由的牢笼 50:40 万物之中,辨识自我:Labubu的爆火,像一面光怪陆离的镜子,映照出我们时代的集体渴望与焦虑:对独特性的追求、对归属感的渴求、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对纯粹、直接情感慰藉的向往。 53:25 【S的指引】“现代个体如何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找到自己的真正想要?+未来会变好吗?” 答:正义正位、宝剑七逆位、恶魔逆位 在价值混乱中重建内在天秤: 手持天秤的正义女神要求你区分“我想要”(Ego欲望)与“我需要”(Soul需求)。 识破“效率主义”的逃离骗局:你试图用“优化生活”的消费填补空虚(买冥想App代替真正静坐/购Labubu治愈孤独却更隔绝)。 挣脱多巴胺奴役系统的仪式:打破物质枷锁,欲望的倒吊者解开脚镣。恶魔牌倒置象征看清成瘾系统的操控机制。 未来不会自动变好——但当足够多人用正义之秤称量灵魂,用折断的宝剑挖开消费主义地基,用解开的锁链铸造新工具时,我们将在大厦的废墟上看见真正的黎明。 1:00:00 Off the Record - IVE

63分钟
99+
4个月前

Vol.28 恐惧不应该是我的出厂设置|从女性安全到社会安全的探讨

万物皆可聊

当“注意安全”成为女性的生存必修课,我们选择追问:恐惧为何被预装进“女性”的身份里? 为什么我们在深夜回家时会三步一回头来看自己身后有没有人? 为什么在密闭空间中与他人共处会感到不适? 为什么在一个人想要独自旅游时会被嘱咐“女孩子最好不要独自出行”? 为什么在住酒店时我们会有“被观看”的隐秘不安? 本期节目中,我们三位主播将从心理学与社会学角度,把个人与社会乃至制度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女性安全,以及女性安全议题从来都不只是性别议题,这是一个人类议题。 安全不该是生存博弈的筹码,而是自由生长的地基。我们邀请你,共同卸载恐惧的默认程序——因为真正的安全感,永远源于被尊重的权利,而非被施舍的保护。 【Timeline时间线】 0:00 OP🎵:李海珊 - Rose Vinyl 1:03 本期内容:「安全感」。为什么我们会追求安全与稳定?为什么不安全感会导致身心的不安与焦虑?为什么女性安全感的如此「脆弱」?如何搭建「安全感」? 5:32 「安全感」四大维度:身体/心理/社会/环境可控感 6:56 「不安全感」的警报系统——早期依恋关系+创伤事件冲击安全感(PTSD)+社会学习与观察(性骚扰、性侵犯、尾随等被害人多为女性) 13:24 社会学习的性别化烙印(“女性=脆弱、被保护者与被执行者”,“男性=力量、保护者与执行者”的暗示)【“挑战送一百位女生回家”的短视频热点】 19:35 社会困境:父权制结构对空间的系统性压迫(公共空间与产品设计的对女性不友好:女厕的排队与男厕对比、汽车座椅和安全气囊是以男性的体型来进行设计等) 22:57 女性需额外付出情绪劳动、认知成本与风险评估来“适应”社会 24:30 虚假的「女性友好」 26:55 法律的执行与社会的态度也能塑造「不安感」与「恐惧」——受害者有罪论、举证困难与社会污名化(【沉默的螺旋】沉默让施暴者肆无忌惮) 29:51 系统性压迫:不可预测性 和普遍性威胁,是女性群体性不安全感的核心来源,同时已经不仅仅只是女性群体。 32:18 「重建安全感」恐惧绝不是脆弱,觉察恐惧来源,承认自己所收到的伤害并将其内化成武器。 35:40 「搭建安全感(个体)」承认自己的直觉,不舒服就「不」,让自己感到力量感。 37:05 「搭建安全感(外界)」安全网的搭建、社群连结、寻求专业帮助。停止受害者有罪论,完善制度保障与执行。 41:06 男性同盟者 44:29 安全的本质是人身自由: 一个女孩不必因为性别而被反复告诫世界有多危险,而是被鼓励去探索、去冒险、去相信自己的力量;一位女性可以在深夜独自漫步回家,心中是宁静而非警铃大作;在职场、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因“人”的身份被尊重,而非首先被性别标签所定义和限制……这样的未来,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 46:55 改变始于我们每一次对不平等说“不”,始于我们每一次对受害者的支持而非质疑,始于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增强自信,始于我们参与社区讨论推动空间改善,也始于我们教育下一代关于尊重与平等的真谛。 48:32 【S的指引】魔术师 魔术师在此刻告诉你: 🔮 “安全感不是等待被赐予的盾牌,而是你用既有资源锻造的武器。桌上法器已齐备——请触摸它们,然后指向你决心改变的世界角落。” 正如播客所言:“安全感的建立始于每一次具体行动”。今天,就选一件“法器”启动吧——无论是给朋友发信息约定成为彼此“安全伙伴”,还是搜索附近的自卫术体验课。 魔法,此刻在你手中。 ED🎵:Another Day of Sun - La la land 图片来源:Pinterst

56分钟
99+
4个月前
万物皆可聊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