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TO ALL
关注独立纪录片,听有故事的人聊天

Album
主播:
凹凸TOALL
出版方:
凹凸TOALL
订阅数:
6,552
集数:
120
最近更新:
3周前
播客简介...
凹凸镜DOC 成立于2016 年,是纪录片领域的垂直自媒体,旨在“从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目前,由多位纪录片爱好者共同运营,致力于非虚构内容生产和传播,纪录片作品策展和放映,纪录片项目创作和制片等。 7年来,我们一直坚信“真实不曾失去力量”,一直探索纪录片自媒体平台的可能性,希望让纪录片在制作、传播和评论研究方面良性循环。
凹凸TO ALL的创作者...
凹凸TO ALL的节目...

张大磊的精神家园:相识9年,我们聊了聊记忆与创作凹凸TOALL第120期

凹凸TO ALL

张大磊导演是当代中国重要的青年电影创作者,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相识于2016年的台北,那次我在酒店里对他进行了专访,聊他的首部电影作品《八月》。在那次采访最后,我问起下一步创作计划,他说正在筹备一部叫《蓝色列车》的电影。采访后第二天,张大磊就获得了最佳剧情片大奖。四年后,《蓝色列车》首映。九年后,我们再度相约于阿那亚举行的海浪电影周,进行了第二次访谈。 我和张大磊导演很有缘分,在现场见证了他多部作品的首映。包括《黄桃罐头之夜》在金马影展的首映、《蓝色列车》在平遥的两场放映,《平原上的摩西》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与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放映,《星星在等我们》在上海电影节的放映,我都有幸在场。并深深着迷于他的影像世界。 《蓝色列车》是我的最爱,张大磊导演刻画的架空世界“库村”是我和东北朋友们无比沉迷的精神家园,浪漫、残酷而真实,吸引着我们随时拎包入住。《平原上的摩西》相比剧集更像超长电影,其影像质感经得起在大银幕反复观看。 这些年来,我一直很好奇,张大磊导演究竟是如何构建出如此鲜活的时空、地域与人物,又是怎样在拍摄中通过美术等方法构建这个世界的。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再次与他面对面做一次深聊,聊他的成长环境,聊他的创作理念方法,聊俄罗斯电影对他的影响,聊他的电影上映安排与新作拍摄计划。他告诉我,在创作时,相比资料与调研,他更依赖记忆,尽管记忆是具有选择性和不完全真实的属性。 主播: 汪金卫 嘉宾: 张大磊 呼和浩特人,曾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主要作品有:电影《八月》、《蓝色列车》、《星星在等我们》;剧集《平原上的摩西》;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我的朋友》、《我们为何要做梦》、《新年快乐莫德先生》。 主要荣誉: 《星星在等我们》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最佳影片(提名) 《我们为何要做梦》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最佳真人短片(提名) 《我的朋友》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短片(提名) 《平原上的摩西》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剧集单元 柏林剧集奖(提名) 《下午过去了一半》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 短片评审团奖 等 视频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08 在电影制片厂成长的特殊经历:生活与艺术的交汇; 04:09 电影与我:从小到大对电影的迷恋与探索; 06:21 电影与音乐的奇妙邂逅; 09:34 俄罗斯电影教育:电影史与独立思考的奇妙旅程; 12:46 艺术的震撼力量:解读塔可斯基作品中的情感与社会批判; 15::59 直觉与感觉:电影中的年代感与记忆之旅; 19:09 库村:一段理想生活之旅; 22:22 创作中的自由与限制:导演方法的差异与挑战; 25:34 创作的迷宫:记忆、现实与电影的交织之旅; 28:46 创作的源动力:探寻城市历史与记忆的短片创作之旅; 31:58 音乐传承与城市记忆; 35:10 音乐的力量: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弥补性作用。

38分钟
99+
3周前

我梦到了绝交十年的朋友 凹凸TOALL第119期

凹凸TO ALL

《完整》这部影片则讲述了一段复杂而真实的友谊关系。吴语梦见了一条很适合散步的路,她走在路上,不久身边出现了一个人,是她小时候的朋友,两人已断交多年。朋友急着想要走出这里,吴语却已经意识到这是梦境。在梦的这段“时间”里,吴语开始思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凹凸TOALL有幸采访了《完整》的创作者,阿丘、小梅,听听她们讲述《完整》背后的故事。 直面内心的思绪,因为那些想法是难以控制的。但不要回避那些“过意不去的瞬间”,以自己的方式说出来、表达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在生活里、在我们和世界的关系里。 主播: 陈紫嫣 嘉宾: 阿丘、小梅:均为30岁、普通女的。 视频剪辑: 陈紫嫣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02 探索人性:朋友关系的复杂性与个人内心的感受 04:03 梦境中的关系与现实中的感受:探索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06:04 你的身体还没反应过来?你的理智和你的梦可能已经绝交了! 08:08 表达情感与流行文化:探讨在其中寻找归属感的乐趣 10:08 互联网交流的挑战:勇敢表达观点的重要性 12:26 勇敢表达观点:探索自我并理解他人的路径 14:54 叙事与抒情的交织: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哲学思考 17:24 理解与困惑:探寻心灵中的复杂情感世界 19:52 平常心面对社交压力:理解自己的内耗与情绪波动 22:22 深入内心的探索:发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之旅 24:49 短片创作的挑战与机遇:五分钟是一部电影还是限制? 27:19 短时间表达观点:独立创作者的机遇与挑战

29分钟
99+
1个月前

当家政女工走上戏剧舞台,《阿姨》能否“回归自我”凹凸TOALL第117期

凹凸TO ALL

“我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一份工作,大家聊它的时候饱含了这么多的人生经验和情感。”(齐博) 《阿姨》描述了一幅在北京工作的家政女工的群像,她们来自中国各地,主要是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县级以下地区。他们远离家乡,漂泊在北京,用舞蹈抵抗孤独。到现在为止,齐博导演共拍了七部纪录长片,并两度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他的作品中,只有第一部《南》把镜头对准个体,其余六部都是群像记录,而拍摄群像最重要的是被观众看见,不能再将创作完成的片子放在硬盘里。 《阿姨》入围了第十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的齐博导演试图用社会学角度观察世界,他认为纪录片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提供给观众一个观察世界,分析理解世界,看到世界更多细节的一种途径。 家政女工不仅在城市打拼,还承载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从偶然接触到深入拍摄,本期嘉宾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群体的真实面貌。为什么他选择这个题材?又是如何走进阿姨们的生活,捕捉那些动人的瞬间?一起来聆听这份温暖与真实背后的故事吧。 以下是凹凸镜DOC专访《阿姨》导演齐博: 主播: 琮琮 嘉宾: 齐博 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创作方向,导演、摄影师、自媒体博主。 担任导演的纪录电影有《南》《房产销售员》《小镇》《农家女》等,曾两次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和瑞士真实影展电影市场。 2024年开始经营自媒体,在b站、抖音等平台以账号“齐小博子”进行纪实内容的创作。 视频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15 家政女工的背后故事:一份震撼人心的纪录片 04:19 家政工的心声:十年拍摄中的认知与变化 06:20 排练与演出:城中村拆迁背后的家庭故事——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挑战与收获 09:35 家政女工的扮演者是真实的家政女工——一个虚构故事中演员的真实挑战 12:47 城市中的家政女工:艰难生活与情感纠葛 15:59 纪录长片创作者的演变之路:从个体故事到群体关注 19:15 艺术节:春夏秋冬的故事 | 鸿雁机构的演变与阿姨们的放松空间 22:27 纪录片《阿姨》:让观众思考人生意义的感人之作 25:38 艺术节的震撼表演:一个纪录片团队的挑战与成功 28:52 纪录片中的影像再演:家政女工的故事引发的思考与共鸣 32:04 艺术节的表演:当悲情遇上温暖——纪录片中的情感碰撞 35:16 自媒体之路:纪录片导演的关注与互动之旅

38分钟
99+
2个月前

还俗当天遇佳人,缘来《夫妻一场》 凹凸TOALL第116期

凹凸TO ALL

一个充满艺术创业理想但快要破产的还俗的和尚+一个被抑郁症困扰的没戏拍的女演员=一场极致的青年爱情故事和疯狂的婚姻旅程。2019年,秦潇越导演和摄影师黄山第一次到宜兴见到了朴原博和李欣冉,朴原博滔滔不绝的倾吐和临行前李欣冉的一句“啊,我好想跟你们回上海”让秦潇越决定将镜头对向他们。她走进他们的生活,用镜头参与他们的天马行空、鸡飞狗跳,透过一对夫妻,观察着年轻的婚姻,观察着无数种不确定性。 2025年,他们终于将在大荧幕上与观众们相见。 这段极致的婚姻关系,是否会产生很大的争议,或能使观众产生反思和共鸣,同样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对于秦潇越到说,走进电影节,只是一个影片旅程的第一步,野生的纪录片们为此而高兴,但如何通过宣发获得走向市场、走向大众的机会,逆水行舟,孤蓬万里,她希望去挑战这些不确定性。 主播: 段昕彤 嘉宾: 秦潇越 2012年本科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Mass Communication专业,2014年研究生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Producing for TV, Film, and New Media专业。2013年的夏天,独自一人环游中国,拍摄一路上陌生人的生活理想,制作成了第一部影片《世界与我》。《巢》获得2023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夫妻一场》入围2025年FIRST青年电影展,另外,还有作品《在鹤岗安家》《何大的乌托邦》《我遇见的人》。 视频拍摄:张涵赛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02 从行为艺术到打坐冥想的转变与探索 04:05 他的经历与演艺之路:从崩溃到重新找回自我 08:11 从抑郁到家庭:欣冉在婚姻和孩子中找到自我价值 12:16 在救赎中寻找希望:抑郁症背后的逆袭之路 16:20 父母的性格冲突与孩子的成长: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家庭故事 20:27 纪录片中的创作难题:如何处理与拍摄对象的关系? 24:34 纪录片的受众与营销:如何吸引观众并产生共鸣? 28:39 身份转变与内心挣扎:主人公的现实生活困境 32:40 婚姻的不确定性:夫妻面对生二胎的焦虑与挑战 36:50 创业、争吵与和解:《夫妻一场》与《沙海月明》的相似之处探究 40:54 爱与坚持:纪录片中的真实情感与价值探索 44:57 纪录片拍摄中的挑战与情感纠葛:导演与主角的心灵对话

49分钟
99+
3个月前
凹凸TO ALL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