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 今天是2025年10月24日,两位主播共同迎来了做播客后的第一个生日!🎂 本期生日特辑,是一期非常主观的年度盘点。从去年生日,到今年生日,对于如此特别的年份尺度,我们想聊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一年,我们眼中的外部世界、个人生活的探索、旅行中的见闻,以及做这档播客半年来的种种感受。 我们也期待,未来每年生日都能做一期这样的节目,那就会累积成一套独一无二的、属于这档播客的个人编年史。 在这期非常私人化的分享中,我们聊得很尽兴,也希望你能喜欢~ 【本期时间线】 00:24 撒花!两位主播分别迎来了30岁和48岁生日! 话题一:外部世界 06:28 琼瑶、大S去世:引发大量讨论,重新认识她们 12:15 叶嘉莹、许倬云、杨振宁去世:一个知识分子时代的远去 16:24 严重交通事故勾起回忆,对安全的敬畏之心 19:50 AI变成电子闺蜜和心理咨询师,人类未来的奇点 23:03 当电影,成为一种越来越小众的娱乐形式 话题二:个人成长 31:57 一个关于噩耗、懊悔与警醒的故事 39:39 “学会拒绝”的练习 43:30 输入和输出:年度目标实现情况,“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46:08 手帐N年生的“冥想盆”:用记录捍卫个人经验 50:59 观看体育赛事,生活中情感浓度最高的时刻 话题三:旅行见闻 56:56 和女儿的记忆溯源之旅:一切都和记忆中的不一样 62:19 来到了要为参加婚礼,固定留出假期的年纪 话题四:做播客 67:26 筹备阶段的心理活动:圆梦;摸索规律和定位;先坚持做下去 77:10 做播客半年的收获:持续注入养分;成为播客受众 81:31 后续计划做更系统性的专题 84:05 最后:简单总结这一年,并期待新一岁 【本期聊到的作品】 剧集 * 《又见一帘幽梦》(2007) * 《流星花园》(2001) * 《转角遇到爱》(2007) * 《泡沫之夏》(2010) * 《渴望》(1990) * 《我的阿勒泰》(2024) 书籍 * 鹿桥《未央歌》 * 岳南《南渡北归》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 [英] 克里斯滕·迈因策尔《开始做播客》 * [挪威] 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电影 * 《流浪地球》(2019) * 《罗拉快跑》(1998)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 * 《F1:狂飙飞车》(2025) * 《奈德》(2023) 播客 * 西西弗高速 * 展开讲讲 * 快乐亚军runner-up * 疲惫娇娃CyberPink * 美西螈与东方巨龙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Shoffy - Cat Cafe * Jusqu'à Grand-Père - Auspicious sign * JIDA,Rachel Lim - Autumn Breeze * 方大同 - 才二十三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本期想聊一个我们生活中常会碰到,却又很难说清的话题:“受害者叙事”。 从伴随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多年的“受害者”标签,到我们自身的经历,我们洞察到一个关键矛盾:受害者的自我感受,和外界对他们的看法,中间总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我们会讨论这种局面如何形成,又有哪些深远影响。 此外,我们也会讨论一种受害者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受害者心态。它指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而回避个人责任,且感到无力改变现状的心态。我们探讨受害者走出这种困境的可行性。 本期,我们还引入了一个坐标模型(见下图),以“第三象限”中个体而细微的创伤为入口,窥见我们与“受害者叙事”的复杂关系。 *收听预警:本期节目会涉及暴力、心理创伤等可能引发不适的内容,请大家酌情收听。 我们的日常互动就是一个极好的起点。我们知道,大多数性侵犯和性骚扰的幸存者最初都会告诉自己身边的人。朋友、家人、同事和导师会成为特定类型的“第一响应者”。心理学家金伯利·朗斯威将首次披露的时刻称为“分岔路口”,因为幸存者信任的核心圈成员会在暴力事件的后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就是这些受到信任的人。我们确实可以做得更好。——德博拉·陶克海默《我们为何质疑受害者》 【本期时间线】 00:37 从泰勒·斯威夫特的“受害者”标签说起 话题一:受害者叙事的发生 04:15 我们感到受害的个人经历:家庭、校园、职场中的几个例子 13:42 划定受害者叙事的四类场景 17:03 立足个体幽微的创伤,也窥见叙事的流动 话题二:个体经验与集体关联 20:29 当中女话题、原生家庭话题,成为公共议题 24:38 警惕将代表集体的选择,变成强制要求 话题三:受害者被承认 29:22 《初步举证》:以性暴力为例,受害者身份有多难获得承认? 31:48 有损受害者的三种反应机制:不信任、指责、漠视 37:46 完美受害者:社会文化与法律的不公平期待 43:20 被承认是重要前提,且创伤不分大小 45:01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持续且难以觉察的家庭影响 话题四:走出受害者心态 52:47 《爱的暂停键》:一次重新爱自己的心理练习 58:36 “每一段问题关系背后,需求和价值的平衡已被打破” 【本期聊到的作品】 歌曲 * Taylor Swift - The Fate of Ophelia (2025) 电影 * 《初步举证》(2022) * 《爱的暂停键》(2024) 书籍 * [美] 德博拉·陶克海默《我们为何质疑受害者:论可信度》 * [美] 斯蒂芬妮·胡《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长文章 * 《不喜欢自己的人》(李松蔚) * 《对伴侣生理性厌恶,不是不爱了,而是你忽视了这个危机》(武志红)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刘柏辛Lexie - FFFFF * j'san,Pandrezz - A Day at the Beach * Brock Berrigan - The Art of Small Talk * IU,金昌万 - 너의 의미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庆祝“霉霉”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即将于10月3日发行她的第12张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 如今,Taylor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巨大的流量效应。比如,8月26日,她在Instagram上官宣与橄榄球运动员特拉维斯·凯尔西(Travis Kelce)订婚,几乎造成社交媒体的瘫痪,引发各圈层的营销联动,也引起全世界粉丝与非粉丝之间就女性议题、婚姻议题的诸多探讨。 无论你是不是她的粉丝,或许都会感到好奇: 她为什么能这么红、这么有流量? 而且,她为什么可以一直红了近20年? 本期节目中,我们将Taylor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时代”:乡村新星时代、流行转型时代、名誉重塑时代、独立民谣时代,以及世界巨星时代。每个时代,我们会从她的个人形象入手,聊一聊她在这一阶段内的个人定位,并探究她的个人形象与时代之间的互动。 作为粉丝与非粉丝的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进入这一问题的不同视角。这既不是一期完全客观的文化批评,也不是一场彻底属于粉丝的内部狂欢。 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定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故事之一。 【本期时间线】 00:29 开场:从泰勒·斯威夫特的“流量体质”说起 06:41 时代一:2006-2010年,乡村新星时代 07:32 家庭与童年:父母托举与主动追梦,缺一不可 12:26 面对狭窄的、两极分化的年轻女歌手形象,卡准创作型定位 21:16 选择乡村音乐,改写乡村音乐 24:34 与侃爷漫长纠葛的开端,无形中强化了受害者形象 29:47 时代二:2011-2015年,流行转型时代 30:16 “出村儿”:青少年偶像向成年歌手的转型 32:55 恋情争议:对女歌手的性别双标 35:18 女性友谊争议:一次笨拙的女性主义尝试 38:38 想要长红,必须不停突破与转型,这是所有女歌手的危机 46:08 时代三:2016-2019年,名誉重塑时代 46:32 “撒谎”事件:形象崩塌,一场对完美女性的仇恨狂欢 53:34 风格大相径庭的两张专辑,见证更坚定、更强大的人格 59:37 纪录片《美利坚女士》:对过往问题的真诚回应 61:42 “一美元”事件与政治出柜:打破沉默,是投机,还是必须去做? 72:22 时代四:2020-2021年,独立民谣时代 73:49 民俗姐妹专:惊人高产背后,对严肃艺术的追求 83:56 格莱美年专数量第一人:精明地玩转规则,何尝不是一种褒奖? 86:13 版权战争与重录专辑:以个体肉身,对抗音乐行业的权力结构 96:23 时代五:2022-2025年,世界巨星时代 97:54 时代巡演:有史以来,全球收入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演唱会? 104:16 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成为“万能神” 110:29 再谈订婚事件:我们与偶像的关系 116:25 私心时间:喜欢泰勒·斯威夫特的三个理由 【本期聊到的作品】 歌曲(均来自Taylor Swift) * Teardrops on My Guitar (2006) * You Belong With Me (2008) * Fifteen (2008) * Innocent (2010) * Welcome to New York (2014) * Bad Blood (2014) *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2017) * London Boy (2019) * The Man (2019) * Miss Americana & the Heartbreak Prince (2019) * You Need to Calm Down (2019) * exile (2020) * no body, no crime (2020) * But Daddy I Love Him (2024) 播客 * 疲惫娇娃 CyberPink:《036 | Taylor Swift的时代和我们的青春 Modern Girlhood through Taylor Swift and Her Eras》 * 热可可:《9. 特朗普VS泰勒·斯威夫特,谁是真正的美国偶像》 长文章 * How Big Is Taylor Swift? (The New York Times) * Anne Hathaway Will Be This Annoying at the Oscars (The Atlantic) * Taylor Swift Leaves Her Comfort Zones Behind on the Head-Spinning, Heartbreaking 'Folklore' (Rolling Stone) * Aiting《没什么是 Taylor Swift 的演唱会做不到的》 * TIME Person of the Year 2023: How We Chose (Time) * The Startling Intimacy of Taylor Swift's Eras Tour (The New Yorker) 电影 * 《她们自己的联盟》(A League of Their Own, 1992) * 《贝隆夫人》(1996) * 《悲惨世界》(2012) * 《美利坚女士》(2020) * 《坠落的审判》(2023) * 《初步举证》(2022) * 《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2023)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开场曲:Taylor Swift - Dear Reader * 中插1:Taylor Swift - Love Story * 中插2:Taylor Swift - Welcome To New York * 中插3:Taylor Swift - ...Ready For It * 中插4:Taylor Swift - cardigan * 中插5:Taylor Swift - Bejeweled * 结尾曲:Taylor Swift - Clara Bow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近两年,社交媒体上经常会看到一个词:中女。 中女,即“中年女性”的缩写。随着这一词汇被创造、使用与讨论,中女背后的社会语境和叙事方式,显然在极速发生变化。 人们为什么要创造这个新词汇? 中女议题,如何藉由流行文化愈发显形? 崭新、具体的中女们,正在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我们欣喜地发现,可供我们参照的中女样本,越来越多了。我们要聆听她们的声音,讲述她们的故事,也衷心祝福所有女性:在任何年纪,都有勇气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一种文化叙事不仅试图证明无视年长女性的合理性,而且,当我们这些中年女性试图以无法被忽视的方式行事时,我们还会被污名化。现在作为道德上的替罪羊,中年女性被要求保持沉默,不良行为也被归咎于这一群体,在别的群体里被视为独立、自主、有力量的特征,在中年女性这里就成了罪责。——维多利亚·史密斯《看见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 【本期时间线】 00:45 社交媒体上,中年女性正在变为“中女”? 第一部分 当“中女”成为现象 中女话题火热:2024-2025年 04:38 影视剧角色大爆发: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与“宋佳年” 07:42 时尚杂志看见中女:2024年10月中文版《VOGUE》群像封面 09:38 女性主义脱口秀崛起:小鹿专场《我的中女时代》与房主任出圈 节点事件回溯:2019-2023年 12:49 海清发表女演员宣言:“这是我们的野心” 18:02 《乘风破浪的姐姐》:不再以母亲、妻子、女儿身份登场的30+全女综艺 19:16 60岁的杨紫琼,成为首位亚裔奥斯卡影后 22:49 电影《芭比》经典台词:“做女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中女”创造的语境 28:41 年龄边界拓宽,社会时钟后移 29:31 词性纠偏:剩女、大妈到凯伦,有多少描述中年女性的词被污名化? 33:09 不同代际的女性之间,也能建立连接 第二部分 中女时代的多样人生 41:59 中女的内核,一种通透明朗的精神状态 49:18 亲密关系:恋爱不是必选项,婚姻也不是大结局 53:32 职业与事业:我们佩服敢于没有答案、能够穿越周期的中女 62:04 家庭责任:有能力从具体的事务和角色中抽离 67:27 外貌:当美丽的标准,不再等于同年轻 74:07 学业与爱好:愿意自我投资,是中女阶段的美好特权 81:45 我们女性,要活得足够长,要去经历一切 【本期聊到的作品】 剧集 * 《我的阿勒泰》(2024) * 《山花烂漫时》(2024) * 《小巷人家》(2024) * 《闲人马大姐》(2000) * 《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2018) * 《苦尽柑来遇见你》(2025) * 《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1995) 电影 * 《出走的决心》(2024) * 《好东西》(2024) * 《瞬息全宇宙》(2022) * 《芭比》(2023) 长文章 * 《陈冲、刘嘉玲、邬君梅、颜丙燕、赵涛,中女坐庄了》(VOGUE) * 《在影视剧市场上,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年女性叙事”?》(新京报书评周刊) * 《说好的“不惑”,你矫情个甚!》 综艺 * 《脱口秀大会》(2017-2022) *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2024年起) * 《乘风破浪的姐姐》(2020年起) * 《妈妈是超人》《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闺女》 * 《豫见她们》《陈鲁豫·慢谈》(2025) 线下演出 * 《我的中女时代》小鹿 书籍 * [美] 阿曼达·蒙特尔《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 [英] 维多利亚·史密斯《看见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 * [英] 娜奥米·沃尔夫《美貌的神话:美的幻象如何束缚女性》 * [日] 吉见俊哉《“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播客 * 岩中花述 * 展开讲讲:《79.对话鲁豫:我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于贞 - 她和她和她 * SIX - Six: The Musical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8月,时值暑期旅行的旺季,我们想聊一个十分应景的话题:旅行文学。 在中文语境中,旅行文学(travel literature)或旅行写作(travel writing),仍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你可能也会问: 什么书可以算是旅行文学? 旅行文学如何随着历史演进而动态发展? 当代最值得了解的旅行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在旅行越来越快速直接的今天,旅行写作及其代表的旅行精神,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本期,我们会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察、了解与感受。愿你对广阔世界永远怀有好奇与渴望,祝你旅途愉快! 我们在圣彼得堡的一栋混凝土大楼入住。这座城市有着宽阔的道路、破旧的无轨电车、颜色柔和的古典建筑、态度粗鲁的售票员,散发着一种既扣人心弦又充满敌意的感觉。它既丑陋又美丽,既令人生厌又引人入胜。我打定主意,再也不会来这儿了,但我回到赫尔辛基不久就买了一些俄语教材。——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我曾驾驶我的飞机从内罗毕机场起飞过一千次,但每当机轮滑过陆地进入半空,我都能感觉到飞机的不确定与兴奋,就像是开始第一次冒险旅程。——柏瑞尔·马卡姆《夜航西飞》 【本期时间线】 话题一:我们看旅行文学 04:27 我们最早接触的类旅行文学及其非虚构性 12:53 欧美旅行文学发展线索:地理大发现、壮游与旅行写作的系统化 19:51 中国旅行文学历史脉络:不鼓励流动却自发兴起的文化传统 28:00 现当代欧美及中国旅行文学:主要人物、作品和奖项 34:13 旅行文学在经历与目的地上的稀缺性 38:37 为什么最好的旅行文学,往往来自最艰难的旅程? 42:25 专业的学科训练,拓展旅行写作的纵深和对文化的追问 44:10 旅行文学判断小测试 话题二:详聊两部作品 47:26 《中亚行纪》:人类学家的问题意识与幽默的语言风格 59:27 《夜航西飞》:殖民时代非洲的女性与未经驯服的野性美 话题三:时代与旅行精神 68:52 旅行信息分发的去中心化 71:37 旅行文本的目的:服务于身体 vs 服务于心灵 73:43 捍卫旅行中的个体体验 77:31 带一本书,是与打卡式旅行的无声抗衡,也是保留对世界的好奇心 83:56 建立自己的旅行坐标与审美体系 【本期聊到的作品】 长文章 * 韩少功《谁一手制造了“文科误国”论》 * 《避雷、打卡和疗愈,如何毁掉你的旅行?》(刀锋时间) 书籍 * [美]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 [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 * 陶立夏《分开旅行》 * 郭子鹰《最好的时光在路上》《理想国度》 * 陈宇欣《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 猫力《猫力乱步》 * 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 余秋雨《文化苦旅》 * 李娟《我的阿勒泰》 * [挪威] 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 [英] 柏瑞尔·马卡姆《夜航西飞》 * 蒋勋《吴哥之美》 * [匈牙利] 哲尔吉·康拉德《客居己乡》 *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 [法] 安德烈·纪德《窄门》 文献 * [清] 程庭《春帆纪程》 * [意]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 * [土库曼斯坦] 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鲁赫纳玛》(灵魂之书) 电影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 * 《走出非洲》(1985) 旅行指南品牌 * 孤独星球 * Bradt, Moon, Rough 【本期旅行文学线索备忘录】 *注:本期播客梳理旅行文学发展脉络时(18:13-33:40),提到了大量文献、作品、人物与奖项名称,本部分整理成文字清单,以供查询。 欧美历史 * 地理大发现与航海日记:[英] 詹姆斯·库克《库克船长日记》、[法] 米歇尔·德·蒙田《航海日记》(Journal de voyage) * 18-19世纪英国旅行创作繁荣:[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英]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英] 查尔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 中国历史 * 先秦两汉:《山海经》《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西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 魏晋南北朝:谢灵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东晋] 法显《佛国记》 * 唐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唐] 柳宗元《永州八记》、[宋] 陆游《入蜀记》、[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明清:[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明] 张岱《陶庵梦忆》、[清] 袁枚《随园食单》 * 近现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郁达夫《屐痕处处》 欧美现当代 * 简·莫里斯(Jan Morris, 1926-2020):英国历史学家、旅行作家,代表作《世界》《欧洲五十年》《的里雅斯特》等。 * 保罗·索鲁(Paul Theroux, 1941-):美国旅行作家,被誉为“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代表作《在中国大地上》《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火车大巴扎》《美国深南之旅》等。 *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1969-):汉名何伟,美国记者,代表作“当代中国的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奇石》等。 * 罗伯特·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 1976-):英国旅行作家,擅长自然写作,代表作《念念远山》《荒野之境》《古道》《深时之旅》等。 * 爱德华·斯坦福旅行写作奖(Edward Stanford Travel Writing Awards) 中国当代 *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编“远方译丛”系列,著有《从大都到上都》。 * 刘子超:旅行作家,代表作《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血与蜜之地》。 *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陈绮贞 - 下个星期去英国 * WILD - Summer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本期,我们想和大家聊聊“文科”的话题。近一两年来,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社会上弥漫着对文科的普遍焦虑情绪。而且,随着AI技术发展、整体就业困难,以及我们过去深信不疑的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等因素,人们对文科的质疑和焦虑,也在变得愈发强烈。 作为在不同年代接受教育的文科生,我们对此现象既敏感又关注。一方面,我们好奇,如今人们对于文科的种种忧虑背后,是怎样的集体性心理在支撑;另一方面,我们也想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回应当前有关文科的种种问题,并提出我们的思考。 *说明:我们选择在7月份录制本期节目,适逢各类考试和报志愿结束,而新的学年还未开始的窗口期。我们深知,文科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宏大的话题,它囊括了历史发展、国家制度、教育问题、个体的经历与选择,等等。我们无法覆盖文科问题的所有方面,也无法帮助任何人做出“我究竟应该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的抉择。但是,希望我们作为不同人生样本的经验,可以为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再没有比文科或者说人文社会学科在“价值”如何确立这一问题上花费如此多的精力进行探讨的知识领域了。终极理由,是因为其研究对象就是我们自身。追问自身,带有反思已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之事这一动机。对此一直坚持不懈展开思索的学问,正是人文社会学科。——吉见俊哉《“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本期时间线】 话题一:舆论中的文科焦虑 03:33 “全球文科倒闭潮”:高校大面积裁撤文科 08:12 “文科失业”:文科生找工作难与文科主导行业的衰败 13:07 “文科无用”:精英过剩与文科的自证陷阱 19:25 小结:短期内显著攀升的文科焦虑,恰恰说明文科曾经好过 话题二:什么是文科 21:31 历史上,文科怎样产生?自由七艺与文人取仕 24:46 文科代表的不同维度:知识、思维方式、文明功能 26:31 高考的应试科目 vs 大学的研究领域 31:47 狭义的人文学科 vs 广义的人文社科 34:29 作为兴趣的文科 vs 作为科学的文科 话题三:作为文科生的我们,经历了什么 40:12 1980年代:全社会都是文学青年;诗人备受追捧 45:56 1990年代:记者是理想职业;长篇小说繁荣 48:18 2000年代(及2010年代早期):新闻与纸媒的辉煌;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韩寒、郭敬明爆火的影响;因为爱文学的“人设”学了文科 57:01 2010年代:无知懵懂地依据兴趣学文科是种“特权”;“预制大学生”的焦虑 59:15 2020年代:行业式微;文科生们的迷茫与“出走”;下一代也爱文学,但深知“当作家是要饿死人的” 64:26 小结:纵有时代沉浮,文科有自己的长期主义 话题四:对文科的再次思考 66:45 吐槽:理科对文科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69:40 文科的有用,不在于完成目的,而在于创造价值 72:12 文科思维的多种优势,能够应对不确定性 74:23 作为文科生的我们,也要正视自己的价值 76:18 专业选择与就业前景强绑定,是远视还是短视? 78:22 如果我们可以重新选择,还学文科吗? 82:38 跳出文理科的二元划分 【本期参考资料】 书籍 * [日] 吉见俊哉《“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长文章 *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南风窗) * The End of the English Major, The New Yorker * 《文科缩减,全球蔓延》(新民周刊) * 《读汉语言文学到底是个什么体验?》(知乎) * 《我们为什么要读中文系?》 【本期提到的期刊与人物】 期刊 * 《收获》《人民文学》《啄木鸟》 * 《南方周末》《东方早报》 诗人与作家 * 北岛、舒婷、顾城、汪国真 * 方方、池莉、刘震云 * 莫言、苏童、陈忠实、格非、叶兆言 * 王安忆、铁凝 * 王朔、王小波 * 韩寒、郭敬明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Laufey - Beautiful Stranger * Taylor Swift - the lakes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5月27日,在第二届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以作品《泥潭》摘得虚构奖的青年作家刘楚昕,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他谈到了自己因为癌症去世的初恋女友,并在讲述完这段经历后说: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但是回首想来,都是传奇。”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想聊聊对苦难的理解。这是个听起来分外沉重的话题,但我们想用尽可能生动、真诚的方式,来描绘我们认知中苦难的不同面相,拆分它的意义与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你会喜欢本期节目~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开。——余华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期时间线】 00:50 近况更新:录两个月播客的改变 05:22 为何要谈“苦难叙事”?从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的发言说起 11:31 三种不严谨的苦难分类及我们的解读 话题一:个人奋斗型苦难 15:04 苏轼与贾谊:逆境中不同心境对照组 22:28 高考启示录:结果不能美化痛苦,也不会泯灭努力 30:31 心理学上,痛苦如何变成养分? 话题二:主动受苦型苦难 33:10 “苦难教育”让人反感,还有损健康 35:46 痛苦也可能有益,但必须私人而具体 38:16 吃苦文化产生于怎样的土壤? 话题三:集体性苦难的艺术表达 45:27 俄苏文学中的苦难: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阿列克谢耶维奇 55:23 我们如此不喜欢苦难,苦难却是文学的永恒母题 61:33 想要在宏大叙事中,获得个体的力量 65:35 两个例子:《我的阿勒泰》《我仍在此》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籍 * 刘楚昕《泥潭》 * 余华《活着》 * [宋] 苏轼《东坡志林》 * [奥]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 [加] 保罗·布卢姆《苦难的意义》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卡拉马佐夫兄弟》 * [英] 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罗斯文化》 *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 * [法] 维克多·雨果《九三年》 * [美] 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长文章 * 《小时候受过的「苦难教育」,仍在损害你的健康!》(丁香医生) * 《自我心理觉察——我不想看见自己》(知乎) 影视 * 《我的阿勒泰》(2024) * 《我仍在此》(2024)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Taylor Swift -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 于适 - 月光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讨论女性运动题材作品。我们仍把“女性运动”视作一个创作命题,去看看不同时代、语境和视角下,女性运动如何被影视创作者呈现,而它们又说明了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安利《吃饭,流汗,玩耍》这本书!它从理论和理念层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本期的作品讨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上集中“第一人”讨论的发展和延续——当运动只属于男性的壁垒被打破、当运动成为女性的“日常”后,女性又是怎样运动的呢?第二部分,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国产女性体育作品上,去聊聊我们国家的女性体育是如何发展的。 *剧透预警:本期讨论的所有作品都会涉及不同程度的剧透,如果你介意,可以先去看过这些作品后,再来收听本期节目,也非常欢迎你带着自己的视角,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 我不认为每个女人都必须为了快乐而参与运动,但我们相信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妇女和女孩都有权自由地、快乐地活动自己的身体,且不受别人的抑制、评判、压迫,用任何自己想要的方式运动。我认为这是我们解放女性的关键。我们越早打破这些障碍,妇女们就越快乐、越平等——我们会等到这一天。——安娜·卡塞尔《吃饭,流汗,玩耍》 【本期时间线】 一、先来推荐一本书! 04:15《吃饭,流汗,玩耍:像女孩一样运动吧》 * 04:36 意外的童年回忆杀 * 07:02 启发之“掌控自己的身体” * 11:34 启发之“运动是自由与享受无目的的快乐” * 19:17 女性视角,是关注运动场下的女性,关注女性生命经验 二、女性体育“日常” 21:10 《百万美元宝贝》 * 22:57 在用伤害换取荣耀的拳击运动中,“保护”意味着什么? * 26:53 两个孤苦无依的人,彼此需要与被需要 * 31:12 与《百元之恋》《热辣滚烫》一起,构成残酷生活寓言三部曲 * 35:07 为什么是拳击? * 39:56 更多女性去运动,终究是好事 43:34 《性别之战》 * 44:18 像比利·简·金一样应战 * 48:31 男女运动收入仍有巨大鸿沟,虽然网球运动做得不错 * 50:18 我们为何 & 如何支持同工同酬? * 57:41 要钱,要权力,要尊重,要更多 59:05 《我,花样女王》 * 60:28 人生不如意,但要做女王 * 63:53 对女运动员形象、身材的狭隘审美 三、国产女子体育片 72:28 《体育皇后》 * 75:00 结合《运动场内外》,没想到民国体育发展得这么时髦 83:46 《女篮5号》 88:19 《夺冠》 97:28 由主旋律电影创作形式上的受限,安利一下《翻山海》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籍 * [英] 安娜·卡塞尔《吃饭,流汗,玩耍:像女孩一样运动吧》 * 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电影 * 《希曼与希瑞:圣剑的秘密》(1985) * 《百万美元宝贝》(2004) * 《百元之恋》(2014) * 《热辣滚烫》(2024) * 《性别之战》(2017) * 《我,花样女王》(2017) * 《体育皇后》(1934) * 《霍元甲》(1982) * 《女篮5号》(1958) * 《夺冠》(2020) * 《独自·上场》(未上映李娜传记片) 戏剧 * 《翻山海》(2024)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クリープハイプ - 百八円の恋 * Cliff Richard - Devil Woman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你是否意识到:“女性运动片”——这一过去很难被我们单独注意到,但现在又越来越难以忽视的作品类型,正在以密集而又千姿百态之势飞速涌现。 比如,单是在2024年,我们就看到了年初春节档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看到迪士尼以历史上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泳者特鲁迪·埃德尔为原型拍的传记片《女人与海》(Young Woman and the Sea),也看到了话剧九人聚焦民国时期中国首支女子篮球队的作品《翻山海》…… 于是,我们决定以“女性运动”为线索,搜集了一批值得讨论的影视作品。我们好奇的是:当她们走上运动场,要克服哪些困难,面对哪些挑战,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革。 在本期的“上集”节目中,我们会先聊一聊各自的启蒙作品与对这些作品的整体感受——如果把“女性体育”题材定义为一种类型,它具备怎样的特点,它如何影响了我们,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又觉得它有哪些不足。同时,我们还会聚焦描绘女性开拓者和“第一人”类型的作品,去看看她们突破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 *剧透预警:本期讨论的所有作品都会涉及不同程度的剧透,如果你介意,可以先去看过这些作品后,再来收听本期节目。但如果没看过,也并不影响收听本期播客,并且我们相信,它会更有助于你对这些作品产生观看的兴趣。 生命只有一次,狂野而珍贵,你打算怎么度过?——玛丽·奥利弗《夏日》 正是因为困难,才成就伟大!——《她们自己的联盟》 【本期时间线】 一、我们的女性运动启蒙作品与整体感受 05:02 《排球女将》承载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08:58 《她本天选》《野孩子》《雪场女孩》等欧美校园青春片,打开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13:14 吐槽与倡议:糟糕译名重灾区! 二、女性开拓者与“第一人”类型作品 23:05 五部作品的编排、选择与整体印象 25:42 《她们自己的联盟》 * 28:07 一个为了挣钱而成立的联盟,不妨碍女性运动员们对棒球的纯粹热爱 * 32:26 与异性一起运动需要练习(feat. Aiting接触棒垒球的经历) * 38:31 棒球场上,黑人也在抗争 40:03 《摔跤吧!》 * 40:32 “父亲的意志”究竟意味着什么 * 49:34 联想到《国王理查德》,这不就是美国版《摔跤吧!》?! * 53:26 第一代运动女性不仅有实力,还要背负一切 56:00 《后翼弃兵》 * 57:25 当“道德上有瑕疵”的女性成为作品主人公 * 62:18 鸿茹父亲对下棋的痴迷 * 65:31 从贝丝到《棋王》,会下棋的人总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72:41 《奈德》 * 73:30 极大地缓解了年龄焦虑 * 80:02 团队协作的力量,太科学了! 81:49 《女人与海》 * 82:51 伟大的女性群像 * 87:39 女性成功路上,男性毒性之剂量大小 * 92:10 我们都会遭遇黑暗无边、看不到方向的时刻 * 96:28 女性也有生理上占优的运动领域 【本期提到的作品】 *注:由于部分作品更广为人知的译名,实际上带有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与女性失权色彩,在此我们选用了更合适的译名,并括注作品原名,以便于辨认和理解。 剧集 * 《排球女将》(1979) * 《举重妖精金福珠》(2016) * 《她们自己的联盟》(2022) * 《后翼弃兵》(2020) * 《请回答1988》(2015) 电影 * 《她本天选》(2006, She's the Man) * 《野孩子》(2008) * 《雪场女孩》(2011) * 《她们自己的联盟》(1992, A League of Their Own) * 《42号传奇》(2013) * 《摔跤吧!》(2016, Dangal) * 《国王理查德》(2021) * 《奈德》(2023) * 《女人与海》(2024, Young Woman and the Sea) 书籍 * [美] 阿曼达·蒙特尔《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 阿城《棋王》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堀江美都子 - 燃えろアタック * Taylor Swift - The Man * Jade Bird - Find A Way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 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介绍】 3月21日,随着迪士尼全新真人版电影《白雪公主》的上映(和失败),官方认定的迪士尼公主中已有超过一半拥有了真人的样貌。 你是否与我们一样困惑:迪士尼干嘛一直揪着这些公主不放?这些经典作品的改编为何总是不成功?以及,我们真的还需要这些公主故事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迪士尼公主”系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细数迪士尼公主的发展史,回顾我们各自成长经历中受到迪士尼公主们的影响,聊一聊我们格外喜欢的迪士尼公主故事,反思现有公主叙事的问题,并大胆展望未来: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更好的、写给年轻女孩们的故事! 【本期时间线】 一、我们看迪士尼公主 03:47 什么是“迪士尼公主”? 06:14 生于77年、95年的两位主播,分别是怎样接触到迪士尼公主的 11:24 再看迪士尼公主发展史 19:09 由真人版呼吁:别再拍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的故事了! 二、展开聊几部影片 26:39 《花木兰》:忠于自我与“木兰式”女性处境 33:20 《魔发奇缘》:传统童话框架下的好故事 36:47 《勇敢传说》:叛逆公主与一位爱着公主的母亲 三、以年轻女性为主体的故事 45:31 反思公主形象:从“公主病”说起 53:40 迪士尼框架之外,中国有着怎样的公主? 63:24 我们还需要这些故事吗? 67:51 大胆畅想:好故事还没被写出来 【本期提到的作品和资料】 迪士尼公主动画电影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 《仙履奇缘》(1950) 《睡美人》(1959) 《小美人鱼》(1989) 《美女与野兽》(1991) 《阿拉丁》(1992) 《风中奇缘》(1995) 《花木兰》(1998)⭐️ 《公主与青蛙》(2009) 《魔发奇缘》(2010)⭐️ 《勇敢传说》(2012)⭐️ 《海洋奇缘》(2016) 《寻龙传说》(2021) 迪士尼公主真人版电影 《沉睡魔咒》(2014) 《灰姑娘》(2015) 《美女与野兽》(2017) 《阿拉丁》(2019) 《花木兰》(2020) 《小美人鱼》(2023) 《白雪公主》(2025) 《海洋奇缘》(2026) 更多电影 《冰雪奇缘》(2013) 《狮子王:木法沙传奇》(2024) 《白雪公主与猎人》(2012) 《摔跤吧!爸爸》(2016) 《热辣滚烫》(2024) 《青春变形记》(2022) 《古惑仔》系列(1996起) 其他作品 《木兰辞》《女驸马》 《哈利·波特》《魔戒》《米老鼠》 《西游记》《资治通鉴》 《格林童话》 《水浒传》 参考文献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中国女性》(Des Chinoises) 丽贝卡·海因斯《公主问题:引导我们的女孩度过痴迷公主的岁月》(The Princess Problem: Guiding Our Girls Through the Princess-Obsessed Years)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Aiting 音乐: Daylight - Alex-Productions Miss You - Hotham Thinking About You - LiQWYD & Waesto Mango Bay - Scandinavianz Summertime - LiQWYD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播客“文化1024”的先导内容。 我们希望在正式节目开始之前,可以专门用这样的一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决定做这档播客,以及我们会在这档播客里分享哪些内容。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大河,他们的故事全部静默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之下,只在某个瞬间,不经意地暴露出些许蛛丝马迹。我愿意备壶老酒,陪大家彻夜长谈。”——鸿茹 “我相信,如果说做播客存在任何的方法论,那第一步就是真诚地分享,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不去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不做伪装和矫饰,所以,我们首先要完成的就是一个打开自己的过程。”——Aiting 【本期时间线】 1.我们是谁? 00:50 鸿茹:从内蒙而来,爱这世间万物的文艺老青年 04:00 Aiting:以自己为坐标系的内容创作者 2.我们为什么想做播客? 08:33 Aiting:即便不安,也要进行个人表达 12:33 鸿茹:敞开心扉,分享与聆听故事 15:48 我们为什么决定一起做播客? 3.播客中会聊哪些内容? 19:38 文化事件与现象 26:13 新的或不新的作品与内容 30:18 与专业、有趣的人聊一聊 4.播客名字啥意思? 38:01 关于“1024”的三个答案 【本期提到的部分作品与人物】 电影 《泳者之心》(2024) 《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 戏剧 《翻山海》 书籍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刘子超《失落的卫星》 人物 萧红 苏青 潘张玉良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Aiting 音乐: Happy Hearts - Dirk Dehler Bright New Day - Sam Pablo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