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
本期想聊一个我们生活中常会碰到,却又很难说清的话题:“受害者叙事”。
从伴随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多年的“受害者”标签,到我们自身的经历,我们洞察到一个关键矛盾:受害者的自我感受,和外界对他们的看法,中间总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我们会讨论这种局面如何形成,又有哪些深远影响。
此外,我们也会讨论一种受害者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受害者心态。它指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而回避个人责任,且感到无力改变现状的心态。我们探讨受害者走出这种困境的可行性。
本期,我们还引入了一个坐标模型(见下图),以“第三象限”中个体而细微的创伤为入口,窥见我们与“受害者叙事”的复杂关系。

*收听预警:本期节目会涉及暴力、心理创伤等可能引发不适的内容,请大家酌情收听。
我们的日常互动就是一个极好的起点。我们知道,大多数性侵犯和性骚扰的幸存者最初都会告诉自己身边的人。朋友、家人、同事和导师会成为特定类型的“第一响应者”。心理学家金伯利·朗斯威将首次披露的时刻称为“分岔路口”,因为幸存者信任的核心圈成员会在暴力事件的后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就是这些受到信任的人。我们确实可以做得更好。——德博拉·陶克海默《我们为何质疑受害者》
【本期时间线】
00:37 从泰勒·斯威夫特的“受害者”标签说起
话题一:受害者叙事的发生
04:15 我们感到受害的个人经历:家庭、校园、职场中的几个例子
13:42 划定受害者叙事的四类场景
17:03 立足个体幽微的创伤,也窥见叙事的流动
话题二:个体经验与集体关联
20:29 当中女话题、原生家庭话题,成为公共议题
24:38 警惕将代表集体的选择,变成强制要求
话题三:受害者被承认
29:22 《初步举证》:以性暴力为例,受害者身份有多难获得承认?
31:48 有损受害者的三种反应机制:不信任、指责、漠视
37:46 完美受害者:社会文化与法律的不公平期待
43:20 被承认是重要前提,且创伤不分大小
45:01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持续且难以觉察的家庭影响
话题四:走出受害者心态
52:47 《爱的暂停键》:一次重新爱自己的心理练习
58:36 “每一段问题关系背后,需求和价值的平衡已被打破”
【本期聊到的作品】
歌曲
- Taylor Swift - The Fate of Ophelia (2025)
电影
- 《初步举证》(2022)
- 《爱的暂停键》(2024)
书籍
- [美] 德博拉·陶克海默《我们为何质疑受害者:论可信度》
- [美] 斯蒂芬妮·胡《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长文章
- 《不喜欢自己的人》(李松蔚)
- 《对伴侣生理性厌恶,不是不爱了,而是你忽视了这个危机》(武志红)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刘柏辛Lexie - FFFFF
- j'san,Pandrezz - A Day at the Beach
- Brock Berrigan - The Art of Small Talk
- IU,金昌万 - 너의 의미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