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几有空
听我们讲故事 你一定会在某个点有共鸣

Album
主播:
考匹拉Olaf、你的陈小爱
出版方:
考匹拉
订阅数:
567
集数:
46
最近更新:
5天前
播客简介...
“我们很多地方很像,但我们又很不一样”。 漫长岁月,能遇到同频的人,像是生命馈赠的礼物。双鱼座的Olaf遇到了金牛座的陈小爱。她们GOD DAMN聊得来!在临近30岁的这一年,她们决定做一档播客来记录每一次聊得来的Deep Talk。《下周几有空》?你准备好聊天了么?
下周几有空的创作者...
下周几有空的节目...

EP46: 放下面子,撑起里子:一种更高级的活法

下周几有空

欢迎加入听友群「下周几有空来玩」~ 这期从无厘头的闲聊开始,聊到一个很真实的话题:我们常常为了维护“面子”而陷入疲惫的追逐——购买超出能力范围的物品、强撑不合适的场面、坚守毫无价值的固执。 这背后是深深的焦虑与不安全感,让我们为一种虚假的社交货币付出了高昂的真实代价。然而,当我们鼓起勇气,选择主动“放下面子”,将焦点从他人的评价转向内在的成长与真实的需求时,反而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这不仅解放了我们的钱包和时间,更能让我们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吸引同频的伙伴,从而在事业、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上,迎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好事与机遇。 本期时间线: 4:07 Olaf的无厘头人生,陈小爱:“如果是发生在你身上,我就觉得很正常”。 5:14 你在生活中,有为“面子”买单过么? 27:03 30岁之后,开始敢于SAY NO了,有一种I don’t care的心态。 30:37 你会主动约前老板吃饭么? 34:11 时间的复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 37:17 30岁之后,懂得了connection的重要性,很多时候“资源”就在身边。 49:32 Ready is not a feeling,it‘s a choice 51:25 外婆回归帮忙带娃,陈小爱:“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BGM:Sapphire(蓝宝石)—— Ed Sheeran

65分钟
32
5天前

EP45:Olaf的两日带娃体验卡 🎫,原来独立带娃是这种感觉…

下周几有空

好久不见大家~这里是你的老朋友 陈小爱 & Olaf。 两位主播也是真的 long time no see,终于在金秋十月底借着小爱给宝宝办派对的机会,再次线下相聚 🧁🎉 这一次,小爱决定给 Olaf 姨姨送上一份“特别福利”—— 两日独立带娃体验卡 🎫 (下滑收获满满快乐📷!) 未婚未育的 Olaf: “原来独立带娃,是这样一种体验……?” 带娃这件事,到底累在哪?甜在哪? 为什么“生过孩子的人,都不会劝人生孩子”? 能独立带娃的妈妈,为什么真的都是战士? 这一集,让我们从 30岁未婚未育的视角 出发,重新看见带娃的责任、甜蜜、辛苦,也看见每一位妈妈的力量。 --- 🧠 本期你会听到 - 24小时独立带娃:为什么 陈小爱反而精力更充沛? - 带娃需要“专注力 + 共情力”:缺一不可 - 哪个瞬间会让你觉得:带娃真的太累了 - 为什么妈妈总觉得“这是我的责任,不好意思麻烦别人” - 哪个画面会让你突然觉得:有一个娃,真的挺好的 🌞 - 独立带娃四个月后,小爱到底快乐多还是责任多? --- 🕒 时间线 4:28 - 24小时独立带娃后,陈小爱居然能量满满? 9:57 - 未婚未育Olaf,两日带娃后的真实感受 28:35 -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带娃真的好累 32:12 - 为什么带娃总像是“妈妈一个人的职责”? 44:50 - 哪个画面会让你觉得:有个娃真好 50:51 - 小爱独立带娃四个月:快乐多还是责任多? --- 💛 最后我们想说 生孩子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独立带娃也从来不是一场美好滤镜。 生活中夹杂着酸甜苦辣,但你永远不是孤军奋战。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在疲惫中发现温柔, 在责任中长出力量。 请好好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60分钟
33
1周前

EP29: 专注力复利时代|你缺的不是时间,而是专注。

下周几有空

结尾附详细的实操版专注模式进入指南,时令研究室亲测有效❗️ 请耐心听到最后哦~ 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新栏目|时令研究室 把人生当成一个实验室,尝试不一样的选择,观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更了解自己,更享受生活中的每个瞬间。 本周的“我发现…” 2:20 陈小爱和Olaf的morning routine(7-10点) 陈小爱:7点起床→ 刷手机10min → 发布视频10min → 喝水+吃早饭至9点 → 9点进入专注写日记时间,大约30min Olaf:7点半起床 → 刷手机20min → 专注工作20min(7点50-8点10) → 分心工作至8点半 → 早餐 → 9点20重启工作 总结下来,陈小爱早起的专注时间在写日记的半小时;Olaf早起的专注时间在20min 时令研究时本周Olaf的观察报告: 9:19 陈小爱:允许自己剩饭(咖啡喝不完就倒掉),破除「浪费焦虑」 11:49 Olaf:专注力三定律 1. 时间感知定律:超级专注时忘记看表(如7点50-8点10无意识沉浸) 2. 能量阈值:超级专注极限2小时,无意识分心式专注(分心+工作)可达4小时 3. 频率进化:通过刻意练习,每周深度专注频次从2次开始提升 15:06 POP quiz:百分之多少的时间里,人们在走神?—— 答案是47% 18:55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惧怕没有完整的专注时间,而选择不开始或是拖延 20:44 没有人能够一直完完全全的专注,我们要刻意练习让我们的专注时间可控 25:38 对于常常能顺利进入专注模式的J人陈小爱来说,开始是一大难题? 29:08 而对于P人Olaf来说,常常在多任务堆积时,会难以进入专注模式? 29:57 固定时间法则:寻找每日固定时间,进入专注状态,不限时长,但要反复可以练习,行程惯性,其他事情尽量避开“专注时间” 32:20 避免时间“碎片化”,才是进入专注的关键。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的时间block(新生儿宝妈特殊案例分享,有的时候确实没法改变一些行程,需要寻找平衡点) 37:51 有意识的研习《自我专注力使用指南》 41:05 擅用专注力后的好处是,不会在畏惧浪费时间,可以随时切换专注模式 42:46晨型人 vs 夜猫子,Olaf意识到原来也是晨型人?? 45:37 常见误区:我们要在意的是专注的时长,而不是单纯时间的长短! 时间再长,专注力不够也是不能高效的。 47:28 Multitasking到底work不work? * 多任务切换非常损害你的效率和智力 * 多任务切换会造成40%的效率流失 49:59 专注的价值❤ 陈小爱:专注 = 自由 + 自我认同 Olaf:专注 = 抵抗多变社会的秘密武器 + 时间复利杠杆 59:32 进入专注模式的小tips(体验总结+科学依据): Olaf版: ✅ 安静环境 ✅ 气味锚定(咖啡香触发专注模式) ✅ 目标具象化(以终为始画终点线) 陈小爱版: ✅ 环境“欺骗术”(咖啡馆白噪音/people watching,制造伪分心时刻,trick大脑,刺激专注) ✅ 【科学版】番茄时钟法(25min专注+5min休息) ✅ 【科学版】手边管理法(整理桌面,高危区、中危区、低危区) 总结: 专注力本质其实是可训练的技能,而非天赋。我们都可以通过练习而获得。 专注复利:专注时长 × 有效时间 = 人生质变指数📈 代偿机制:允许分心,允许专注时长有限,反而保护专注力。要细心观察自己,慢慢练习专注这项技能

71分钟
99+
1周前
下周几有空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