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如何快速有效地介绍产品?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23日星期二,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几天小颖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我如何在给别人介绍产品的时候,能够非常快速的、并且能够契合的、从他聊天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点,然后切入到产品,并且让他觉得小颖对这个产品挺了解的,这个产品确实能够解决到我的问题。” 小颖问的是如何在聊天过程中介绍产品的问题? 然后我给她回复了两个字,我说:“日更。” 小颖当时就愣了一下,我说的是销售方面的问题,你为什么说日更?这两个有什么关系呢? 我说:“假设你是要卖日新月异运营俱乐部,你每天都把关于日新月异俱乐部的某一个卖点、某一个功能、某一个细节都写一篇文章。那你觉得你对日新俱乐部这个产品的熟悉度是不是就会非常大?” 你每一个卖点你都写1000字并且深入思考,那你和这个卖点的连接度就会非常的强。 这时候当你在聊天中再遇到这样的对方提了一个什么一句话,或者说一个场景,你就立刻能想到这个场景可以联系到日新月异俱乐部,你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给别人介绍产品,它不是我单纯地我用一个什么方法,我用一个技巧就能够把产品介绍的很好。 而是我真的日常我就对这个产品非常的熟悉,我日常我就每天都在想这个产品,我从100个角度把这个产品想了很多遍,所以无论对方从什么角度来聊聊,聊到一些需求,聊到一些问题,我都能够切入到日新月异俱乐部,这就是功夫在台下,日常的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就拿我来说,我日更了1500多天,我写了大概有至少100篇关于日新月异俱乐部的文章,所以说我对日新月异俱乐部的了解就非常的强,我从至少100个角度写过俱乐部能够带给别人的一些帮助和价值。 这时候,如果在聊天过程中,当对方真的提到某一个点,我就能够快速的想到,原来我写过日新月异俱乐部,确实从某个角度可以和他刚才讲的这个点联系起来,这时候我就能够非常快速的给他讲出来。 我发现你这个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那我是怎么解决的?然后我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什么。 其实在日常俱乐部里有哪个环节或者是哪个模块的什么什么内容,可能是课程、可能是金句、可能是打卡,能够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就会比较自然。 所以说当我们想要在一个场景下比较快速地把这件事情给想出来,讲出来,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中,你每天都在这件事情上花大量时间的思考,花大量时间去做一些准备。 当你真的在遇到那样的场景的时候,就能够做出来,这就是熟能生巧。 就好像为什么有些演讲高手,他可以随时在每个场景都很自如地、灵活应变地把这个讲出来,任何话题。因为他日常的积累太多了,所以他就能够非常快速的灵活变通出来。 然后当我讲完这个以后,小颖说了一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就想到之前看李笑来老师的一本书里面提到一句话,叫做“当你遇到一个问题,问题的解决答案从来都不在这里,而是在其他地方。” 这个问题刚好就可以应用到我们小颖的这个问题。小颖问的是销售聊天的过程中我如何介绍产品,那我给的答案就是日更。 就是你每天深入思考,并且把你思考的关于介绍产品的环节它写下来。这时候当真的在聊天过程中有人问到,你就能够快速的解答出来,这也是一个我觉得问问题,但是答案在其他地方的一个场景。 OK如果你也发现,你也遇到一个类似的问题,那不妨思考一下,有哪些事情是你在日常中就已经可以做到,然后日常的这个积累可以帮你在临时遇到哪个问题的时候,更好的解决掉。 OK。谢谢各位,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5分钟
53
1年前

155|如何让自己一整天保持能量充沛?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这两天我在线下上斯坦福人生设计课的一个课程,里面提到一个词叫能量地图。 它讲的是你会不会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做一个统计,就类似于可能我去读书这件事情能让我能量提升,那你就把它给标成一个象限、四象限或者两象限,能量提高的你把它画到上面,能量降低了你把它画到下面。 ·比如我有时候可能会觉得,写文章的时候,会偶尔会觉得怎么这么难、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会觉得内耗、它就是消耗我的能量,把它放到下面。 ·然后有时候运动肯定是能量提升的,我把它画到上面,画一个柱柱状图。 ·然后可能有时候聊天聊的比较累,我觉得有点消耗能量,我就把它放到下面。 用这样的方式,当你能够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这样挨个标注到一个图片上,你会发现有些事情会让我能量提高,有些事情会让我的能量降低。 那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让我们多做能量高的事情,或者说少做能量低的事情,又或者说能不能够用一些方式让我们在做能量低的事情的时候,也能够慢慢的把能量提升。 有时候我们可能遇到一个项目、或者说写文章、或者说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关系,或者说事情的沟通上让我们感到很内耗、情绪低落或者说不开心。 那如果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就是遇到一个问题,我又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我又能够和别人保持关系,能够让我对他更了解一分,能够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个时候这件事情,就变成了一个能够让我学到东西,并且能够让我能量获得提升的一个方式。 当我们能够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这样梳理一遍,并且把那些消耗我们能量的事情给它重新解读。 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让它变成能够滋养我们的一件事情、能够让我们能量提高的一件事情,你会发现你自己每天都是开心的、愉快的、喜悦的。这个时候你的工作效率,你的和周围人的关系一定会变得非常好,那你的赚钱它就一定会是稳步的提升。 这让我想到《纳瓦尔宝典》里的一句话,它说:“生来为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责任并且有义务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就是我们要想尽办法通过不同的诠释方式,让所有的事情都变成能够让我们心情好的事情,而不是这件事情让我心情不好,那心情不好就心情不好,我也不去想着怎么调整它,这种就是叫做我想到一个词叫做破罐破摔,或者说不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来了情绪,我就跟着情绪去走,我也不去想着我要怎么用一种方式让这件事情变成一个让我能够获得能量、获得开心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能够把自己每天的事情这样罗列一遍,并且让你多做能量高的事情,以及通过合理的价值观或者是思维,让你重新看待那些能量低的事情,让这些能量低的事情变成能量高的事情,那你的每一天都会变得非常的开心和幸福,以及你的人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Ok今天是新的一周,加油。

4分钟
97
1年前

154|多去看看宇宙,你会更幸福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21日星期日,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昨天我去参加了一个斯坦福人生设计课的线下课,里面有谈到一个人生观,人生观里面有一个问题叫『你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宇宙发生了一些事和你有什么样的关系?』」 然后我当时看到邻桌有一个同学,他讲了一句话,叫做『当我看到世界,当我看到宇宙,当我看到社会发生这样的一些事,让我感觉到自己很渺小。』」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就觉得非常的幸福,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我当下可能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不如意、遇到一些挫折,会觉得好焦虑、好迷茫、好失败、好没自信,我们会觉得这个太痛苦了,我的痛苦真的太大了,我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 但事实上你知道我们这个宇宙上有多少颗恒星吗? 可能有几十亿颗,以及我们当下的今天是宇宙已经存在了几万亿年才生产出来的,所以和整个地球相比,和整个宇宙相比,我们就是非常小的一粒尘埃。 那为什么当我们能从这个角度,就发现原来我在这个地球上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尘埃。那这个时候你就会有一种豁达的感觉,原来我这么小,我的存在、我的痛苦、我的得意、我的好的事情,我做的不好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个很小的事情。 有一句话说叫做渺小化自己,你会感觉很幸福。 也就是,当你平时愿意去多看看宇宙,多看看蓝天白云,多看一看怎么有这么多这个世界这么大。 你就会发现,原来我当下的这一件事情,它只是在人生中是非常小的一个东西,这时候你就会能从一个更宽容、更扩大的一个角度看待当下发生的这一件事,你就不会觉得很痛苦、很纠结,这也是一个可以帮我们很快调整心情的一个方式。 以上也推荐给大家,就是当你发现自己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或者说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去看看看宇宙、看一看蓝天、看一看大海、看一看草原、看一看这些比较宏大的事情。 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我这么渺小,这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原来宇宙这么大,那我要更好地珍惜每一天。 我们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在这么大的一个宇宙中,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当我们能把视角从自己身上挪开,挪到全宇宙,挪到全地球上,很多事情都会自然而然的变得微不足道。 Ok谢谢各位,祝各位有一个好心情。

3分钟
47
1年前

153|主动解决问题,一切皆有可能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今天的分享的关键词是「主动性」。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每天都要喝西芹汁,所以我一般都是在超市提前买好,但是有时候超市的供货量会不足。就比如我今天可能买到三个才能够我的一天西芹的,但有时候他只剩下一个,或者说只剩下两个,那我就要去另外一家超市买。 而不同超市的西芹质量又参差不齐,所以说如果随便换一家买,就会出现那种这个西芹怎么这么破,就是它会出汁率不高,还比较粘,而且还会有点叶子多,反正就是之前我比较常去的那家店的西芹质量会不一样。 我最近在的一家超市叫做永辉超市,一直在这里买。但前几天我就发现,怎么突然没货了?本来我就想着,超市没货了那怎么办呢?那就换一家呗,总不能去让超市每天帮我一个人买。但是想想要不试一试,于是我们那天就专门给永辉超市的客服打电话,我说:“你们这个西芹什么时候上架?” 他说:“我们可能要三天才买一次。” 我说:“那你们一次买多少?” 他说:“我们一次买五六个。” 我想你一次才买五六个,我一个人每天都买三个。 然后我就问他:“你们可以每天帮我多进货三个吗?” 他们说:“可以。如果你每天都要买的话,那我就给你定上。” 我说:“可以,那就谢谢你,麻烦你帮我每天都除了你之前的六份,再帮我额外多买3份。这三份我几乎我每天都会来买。” 然后对方说:“那没问题。” 于是过了两天我就发现真的西芹就上架了。 我就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不可能的事情,但当你去试着主动去做一下,发现也没那么不可能。 还有一件事是上周也是我买西芹,我在另外一家店买西芹,买了以后我买了四把,但是到了以后只发了一把,所以我就给那个客服打电话,我跟他说:“你的量不太对。” 他说:“对不起,那我给你退款。” 然后我等了一会,发现他只退了我四块,但是让我买的四把西芹总共花了有25块钱。也就是说正常退的话,他可能要退17块左右,但他只退了四块多。 于是本来我也想着,太麻烦了,不就是十几块钱,又要打电话,万一各种麻烦。本来我也想着算了,但是我后来又给那个商家打电话,说:“你那个退款数量应该不对。” 然后他就问:“哪里不对?” 我说:“你只退了四块,按理应该退17块。” 然后他说:“退了四块吗?我以为退了17块。” 然后他就说:“对不起,是因为我对美团后台操作不太熟练。本来是一把西芹退三块,然后一把西芹退四块,那三把加起来可能会有十五六块的样子。” 然后他就帮我再顺便一下就退了四把,一下就让我多省下了十几块钱。 这也是一个主动去多沟通一下,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它就能够变得很顺利,也能够帮我们赚到钱,省下钱、省钱不就是赚钱吗? 所以不要觉得麻烦,怕麻烦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但我们不怕麻烦,任何事情都去主动沟通一下。 在这过程中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其实我们都能够学到一些东西。 Ok祝各位都能主动地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祝各位周末愉快。

4分钟
61
1年前

152|打造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19日星期五,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今天主要想分享一句话叫做多维度成长。 因为前几天我们俱乐部内部开会的时候,我发现我现在对于从全局角度看待一些事情,看待一些项目、看待一些活动的能力变得很弱,就是同样一件事情,我可能只能从一个从写作的角度,或者说从逻辑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但是比如说根源老师,他就可以从用户的角度、从公平的角度、从转换的角度、从消息的角度、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把这件事考虑的更全面。 我就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因为我自己学东西的时候,就是一种“这个东西我擅长,感觉我喜欢。Ok那我就愿意在这方面花更多的时间。” 因为擅长,所以做起来就轻松,然后做起来轻松也容易做好,所以就越做越好,就越做越喜欢。 那些不擅长的,相反是一些其他角度的,我因为没做过,所以就会觉得很费力。一费力我就更加不愿意去做,于是不去做,那就更加不熟练。 所以就导致同样一件事情,我就不太可能从更多的角度来把这件事情考虑的很全面,或者说更完善一些。 我就想到就像我有时候写一篇公众号文章,因为我在写作这件事情上花的时间足够久。就是我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思考,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可能锻炼逻辑思考能力、 -可能是带货、 -可能是突破自己不愿意写的的心理、或者害怕被别人评价的心理、 -或者说是我想要梳理自己的情绪。 我写一篇文章,我可能会从十个角度来思考这篇文章的意义。但可能有时候我也会碰到一些评论,他会讲这篇文章某某地方写的不好,或者说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你还可以改进一下。 这个时候我一般都不会觉得他讲的不对,或者说讲的不好,而是我知道他只是从他的角度,从某一个角度看这篇文章。 但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可能是有产品、有运营、有营销、有销售、有情绪、有成长,有知识的融会贯通,我是从很多不同的维度来做这件事情的。 所以你看当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他们做出的思考、他们做出的选择、他们一些行动就会完全不一样,能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件事情,他考虑的角度会更多,那他做这件事情的效率就一定会更高。 因为他做一件事情,他能获得很多个不同维度的成长,这也让我想到之前李笑来老师的一个概念,就叫做「多维度成长」。 他说:“如果单一维度的话,大家比的就是一条线。如果多点两个维度,大家比的就是平面,三个维度比的就是立体的优势。” 如果我只会一个维度,但你会两个维度。即便我这个维度达到90分,但你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只有50分,那你就是可以做到2500分。 就拿写作来说,单纯的会写作其实竞争力不大,但是你如果会写作、你也会懂用户、你也懂销售、你还懂私域、你还懂如何把产品能够介绍得很好,那你就一下子能够更快地获得变现,这就是一个多维度成长很直接的案例。 因为赚钱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事情,它不是一个单一技能就能够做好的事情。所以就单纯从大家都想要的赚钱角度、比较功利的角度,我也会推荐大家学多个学问,学多个技能,让自己的技能站变得更全面一些。 这时候你会发现同样一件事情,别人只能从一个角度,比如他就只会写文章,但是你可以做到写完了以后,还可以去和给你文章点赞的人去沟通、去交流,去增加信任,去进行关系经营,然后慢慢就能建立一些成交。 或者说你学会产品,你就知道如何设计一个自己的产品,或者说一个小的社群,这时候你能够获得变现的方式就会比单一技能的人要多很多。 以及你看待事情就不会那么极端,不会说这个是什么一直在日更,他这个日更有什么用? 当你的看待事情的维度更多,你就不会随意的评判一件事,你就不会觉得这个事情怎么是这样呢? 当你的学问、当你学的东西越单一,你的思维就会更极端。因为你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待一件事情,你就更会产生批判,但如果你学的东西更多,你的包容性就很强,你的格局就一定也会提升。 Ok这是今天的分享,祝各位都能够打造自己的多维竞争力,ok加油。

6分钟
59
1年前

151|33%成交率的销售是怎么样练成的?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呀,今天是2024年7月18日星期四,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上周在我的一个押金群里,莉莉老师她写了一段文案,就是推荐她的产品,让我帮她看一看这个文案写的怎么样? 然后我就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这个文案是按照我在课程里讲的那个框架来写的,还是你按照自己的本能写的? 然后她说:“按照本能写的。” 我就说:“你按照本能写的,怎么还有还有胆来让我给你提建议呀。听了课,但是不按照课程的方法去做。那怎么可能会有好的效果呢?” 相反,还有另外一位同学也是在前天的写作变现训练营的最后一节课。是罗拉。罗拉她也在群里发了,她是如何给别人介绍产品的一段对话,我看完这段对话,我就发现写的真好。 她就是完全按照我在直播课上讲的那一套逻辑来写的,然后她不仅这样做,她还会去看根源老师在星球里销售的案例的一些框架、一些话术去模仿、去不断迭代她的话术。 然后那天我还问了一下:“那你用这个话术,你聊了几个人,然后有几个人给你付费。” 她说:“聊了六个人,两个人都给她付了费。” 其实乍一看才从数据上来看是感觉没什么,但是你算一下,六个人,有两个人付费。 这是1/3,33%的成交率,这是一个最顶级的销售员才能够做到的。 所以你看,同样的事情,你开始学一个新的技能,或者说做一件新的事情,当你能够听话照做,那你成功的可能性一定会比按照本能去做要大得多。 虽然本能很轻松,我用怎么思考,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写一下就能写完,但是它效果一定不会好。 就好像一个人要改变,那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想法、之前的思维、之前的一些理念去做,它就不太可能会获得一个新的改变。 爱因斯坦都说过一句话叫做:“什么叫荒谬?荒谬就是一个人一直按照相同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却期待获得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在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无论是写作、沟通、销售、还是演讲、运营产品,一定要按照你新学的方法、或者框架、或者是一些思维去重新梳理你做事的逻辑,而不要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 用本能就不太可能获得真正的改变。 OK谢谢各位,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 加油。

3分钟
60
1年前

150|钓鱼奖励30万奖金,你心动吗?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17日星期三,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天我们中午吃饭有伟哥妈妈做了一条鱼,那条鱼真的大。阿姨说她当时买鱼的时候,她比了一下,把双臂展开,这鱼这么大,当时他们五六个人共同把这把那条鱼分了。 然后她分享了一个故事,她说有一个钓鱼比赛一等奖,可以获得30万元的奖励。我们当时听到就觉得非常的了不起,钓鱼比赛第一名,竟然还有30万。当时有伟哥开玩笑说:“我要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的钓鱼技术了。” 我当时也开玩笑的说,有些红利是不可以乱追的,有可能当你一年之后,你把自己的钓鱼技术锻炼好了,这个钓鱼的比赛或许可能就没有了,或者说他的机制变化了,喜欢钓鱼人又去做另外一件事了,都有可能。 我当时突然想到这句话,是因为我在想那些钓鱼能够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他们真的是因为知道钓鱼这件事情,我有比赛,我可以获奖,我可以获得30万元或者说10万元,所以才去认真学习钓鱼的吗? 其实大概率不是。 而是这些人他们本身就喜欢钓鱼,他们可以从钓鱼这件事情里面感受到幸福快乐或者说安静。 所以他们会认认真真练习自己钓鱼,去研究如何抛鱼饵,如何在什么时间点下水,然后什么时间点把那个线收回来,他们是真的沉浸式地喜欢做钓鱼这件事,所以他们就能够日复一日的去叫做精进这项技能。 于是他们的钓鱼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后最终可能某一个巧合发现,这里面有一个钓鱼比赛,那我去参加一下,于是他就能够获得第一名的奖励。 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我确切知道这件事做完,可以获得一些确定性的奖励,我才去做这件事。 就好像我当时的公众号,我是因为我知道写作一定能够赚钱,所以我才去写吗? 当然不是。 因为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单纯是为了赚钱我才去写,那我写上一、两个月发现没赚到钱,我早就放弃了。 是因为我知道写作这件事,它就是一个底层技能,我写的过程我就是为了先让自己成长,每写一篇文章我都会感觉到很开心,自己就能获得无论是知识思维、还是情绪上的一些变化。 正因为我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会感受到滋养,所以我就会持续不断的做下去,我就会不断想尽办法让自己每一篇文章写得更好。于是写着写着发现文章写的越来越好了,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慢慢的就能够接广告。 当我写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那我就可以做自己的课程、做自己的社群、或者说做CPS,那我的变现它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 我从来不是因为确切的知道这个事情可以变现,我才去做这件事,而是认认真真地做好这件事,最终这件事情带给我一些很大的收益。 这件事情带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去追逐一些红利,看到别人做这件事情赚了钱,无论是小红书、AI还是爆文、还是抖音,如果是因为这个想法选择去做这件事,大概率是做不好的。 因为你的想法,你做这件事情的第一天,你就想着我要赚钱,那你的心态一定是你不会认认真真地去想着我要怎么把这个知识点学好、我要怎么把这个技能多练几遍。 因为你脑袋里的想法都是我要赚钱、我要变现、我要获得30万的奖金。那你钓鱼的时候,你就很难静下心来去认认真真的,我等三小时我把这条鱼钓上来,你很可能就没有这个耐心。 所以做一件事情,起心动念很重要,当你能够用一个更长期的角度,更高维度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能带给你这个人什么样的收获?能够沉淀到自己身上哪些底层的能力?或者说这件事情他是不是一些长期主义的人都在做的事情? 如果是,那你去做这件事情,就一定会带给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这个事情能赚钱我才去做,不能赚钱我就不去做,那这种情况下其实大概率做不好这件事情。 相反如果你用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比较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做一件事,反而你这件事情会更容易做好。 那些事情做好了,能力提升了,那变现的结果反而是更容易获得的。 Ok谢谢各位,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6分钟
26
1年前

149|读书是一个套利行为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16日,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今天我想要分享一下读书这件事对我们的意义。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它里面提到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的有启发,它说读书其实是一个套利行为,它可以帮我们从时间中套利。 什么意思呢? 我们小时候肯定都听过一个故事是讲统筹学的,就是一个人他想要喝茶那怎么办?他要去泡茶,他要去烧水,他要去洗杯子,那这时候他有几个选项。 第一个选项就是他先把水壶洗好,然后灌上凉水,然后放在那个火炉上,然后等待水开的时间里,他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然后倒开了就直接泡茶喝。 第二个方法是他去洗水壶,然后洗茶叶茶杯,然后把茶叶泡好,然后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开始灌水,然后烧水,然后等水开了然后泡茶喝。 我们很明显就能看出来,第一种方式比较省时间,因为他把事情拆开了,他等开水烧开的时间段,他已经把一些其他事情给做了。 我们把这个思维也会转换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思维,你的学习会变得更轻松一些。比如语文你应该放在最优先的,因为你的语文如果学的好,你的理解能力强,那你读数学题的时候就会解得更快。 因为数学题还有应用题、选择题,如果你能理解能力更强,那你数学的分数就会更高。也就是学好语文是对你提高数学的一个加成。 你数学学的好,你的物理一定能够学得好。因为物理要算数,你要算重力、算速度,这些都需要数学来支撑。所以当你数学学得好,你的物理就大概率会学得好。 也就是,当你的数学成绩变得很好,这其中有可能有十分都是语文在加成的。当你的物理成绩做的好,其中有可能有十分也是数学在加成的。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你就会知道读书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读书也是可以和其他的事情并行。 就比如你想要去写作,那这时候怎么办? 我一定不会一开始就写文章,我就会读书,读各种写作的书籍,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用什么样的思维、用什么样的逻辑、用什么样的方式写,然后我去参考他的方式去写,我的写作的效率一定会更高。 再比如我想要去调整情绪,我一定不会按照本能去调整情绪。我会去读一些书,看看别人都是按照用什么样的方法,可能是心理学、可能是认知科学、可能是脑神经学,按照这种方式去调节。我按照这些方法去调节,也会让我的效率变得更高。 再或者我想要去赚钱,那我就会去看一些商业类的书籍、或者说销售类的书籍,它就会让我们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事情,当我们书读的越多,我们知道的方法就越多,我们的见识越多,我们看待同一件事情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角度,我们的情绪也不会那么波动特别大。 因为我们知道,当你看的书足够多,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理解,因为那就是世界的一个常态,所以读书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查理芒格说,他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聪明的人不读书。查理芒格就是一个行走的读书的机器,他自己这样评价自己。 所以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善于从书里面学到一些知识、思维、智慧、价值观,我觉得可以让人生的效率变得更高。 所以如果你也对读书有兴趣,但之前读书的时候总是感觉比较有卡点,读了很多书,但发现可能并没有什么效果,那欢迎你来参加我们俱乐部最新一期的读书创富行动营。 不仅会带大家读书,更会带大家思考,并且把梳理的内容结合到自己身上去应用,让知识真正地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一些效果。 Ok谢谢各位,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5分钟
85
1年前

146|沟通过程中,关注情绪更重要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12日星期五,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上周俱乐部的百问百答里有同学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有时候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对方老是抬杠该怎么办?怎么能够把这个问题给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我就发现日常我们沟通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想要把问题解决掉,但我们做的事情却没法帮我们达到目的。对方已经经常抬杠,每一句话他都会想要抬杠,我们却还是想要讲事情,这时候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因为你想一下,当对方抬杠的时候代表什么? 代表他是有情绪的,代表他当下的状态是不对的,代表此刻沟通的氛围,就不适合谈那个事情。 因为对方的情绪不好,当两个人情绪不好,或者说当某一方情绪不好的时候,这时候你无论谈什么事情都不会有结果的,因为情绪不对,人就不可能用理性思考。 情绪代表我们的感性大脑,而理性就是我们的理性脑,但情绪脑的力量会比理性脑要大几万倍。因为情绪脑已经诞生了几百万年了,但理性的只有不到几十年,所以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把情绪放在第一位。 当你发现对方可能生气、或者说不耐烦、或者说觉得不被尊重、失落然后伤心,这时候一定不要就事论事。 因为不可能在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你还能够把事情给讲清楚,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就是你要识别到对方的情绪,对方如果是生气,那你就说对不起,那这种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道歉,“对不起,我刚才的话可能让你感觉不舒服,让你生气了,然后给你道歉”,或者说“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挺为难的。如果是我,我也会感觉到一些不开心。” 当你能够理解到对方,对方也接收到他是理解我的,他的情绪就会慢慢降下来,然后这时候你再开始讨论事情才会有效果。 这是一个挺反常识的事情。因为要让我们在沟通的第一反应,是去照顾别人的情绪挺难的。 就好像一个朋友他工作失业了,如果他来找你倾诉,你第一反应一定不会是说“我能理解你”,“我能理解你这个情绪”,“我能理解你失业以后挺难过的。因为当下这个环境,没有一份工作也会让人没有安全感。” 因为我们人有一个天性,就是沟通的时候总会想要表现自己。 所以如果别人说我失业了,然后你会说:“没关系,不就是失业,再找一份,再找一份就工作就好了,不是什么大事。” 我们想要表现自己是一个关心别人的人,所以我们就会忍不住想要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但这时候往往不会有效果,因为别人已经是那样的情绪了,你还在否定他的情绪,你说:“没事,不,这都是什么事情,没必要这么生气。”那这就完蛋了。 所以沟通的时候很核心的一点,一定要先关注到对方的情绪,然后点破他的情绪,指出他的情绪,指出你可以理解对方的情绪。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我知道我刚才的话可能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这个是我不对。” 先道歉,先通过道歉的形式让对方的情绪缓解下来。因为我们先不讨论对错,如果你想要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好,想让事情的真正的结果变得更好。 要因为你的话让对方产生了情绪,那这个就是你不对,我们先不讨论事情,如果我们让别人产生了一个情绪,那先道歉,先让对方的情绪缓解,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对方的情绪缓解以后,这个时候再去讨论一些事情才可能有效果。 如果你在沟通中也会经常发现对方怎么就开始抬杠,开始和你对着来,你不妨去去思考一下,对方当下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然后去识别到他的情绪,然后点破他的情绪,接纳他的情绪,去体谅一下他,理解一下他。 当你能做到这点,你会发现沟通这件事情就会变得更顺利一些。 Ok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明天也是周末了,祝各位周末愉快,加油。

5分钟
64
1年前

148|不要被动做事,而要主动做事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15日星期一,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几天我和小颖聊天的时候,她说:“我想要去休息一下。” 但是我发现她有时候休息的时候,手里会拿着手机,可能刷刷小红书,或者说刷刷抖音,看看朋友圈之类的。 然后我就在想,这种属于休息吗?因为我知道休息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运转,一再思考,比如刷抖音、刷小红书,就属于她就没有在休息。 那什么叫做休息呢? 就是我主动去让自己的大脑停止思考,停止做一些之前工作时候做的事情。我放空一下自己,去看一看天空、去做一做家务,这时候让自己其他事情上变得忙一些,让大脑不要运转,这种叫做主动的休息。 还有一种叫做被动的休息,就是说我看起来我在休息,但是我在刷抖音,这时候其实她没有休息,她的休息大脑还是在运转,这种休息我觉得就没有在休息。 再或者,我们有时候一种叫做主动聊天,一种叫做被动聊天。 被动聊天就是今天又不得不聊,今天我有一些任务,我必须要去和十个人聊天,这种的话我们心情就会很很不爽。 因为它是被动的、我必须要去做的、我被迫要去做的事情。 但主动聊天就是换一种心态,我要去主动选择和十个人聊天,我也可以和10个人深入交流,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点,我也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一些事情的一些看法。 你发现主动做一件事和被动做一件事,同样都是做一件事,他的状态就会不一样。但造成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我们是选择我去主动做这件事,还是被动做这件事。 就像写文章一样,有人是“啊我今天答应了我要日更,所以我是被迫的去日更,我不得不做,这种就叫被动写作。” 另外也叫做主动写作,我既然承诺了我要做好去做这件事,我要日更,那今天我就主动选择,我要在什么时间点,我要用多长时间,我要写多少字,这种属于主动的写作。 再比如上班,很多人就是上班的时候就被动的上班,被迫地我要去做一些事情,我要去完成一些工作,这种就会让我们心情很不好。 但什么叫做主动上班呢? 就是我选择了我要今天要主动做一些事情,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如何让我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好的成长。 主动做事和被动做事就会让我们的起心动念,让我们整个过程发生的不一样。我觉得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思考一下,我是在主动做这件事,还是在被动做这件事? 当你是主动的,你就可以选择我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我要用什么样的行为、要用什么样的角度去做好这件事。 被动的话就相当于是我们不会去思考,我们就是来了我们做、来了我们做,别人说什么我们怎么做,会是一种比较麻木的状态,这种就变成一种消耗了。 被动做事一定是一种消耗,主动做事是一种滋养。因为你可以主动选择,我要从这件事情里获得什么、我要从这件事情里面学到什么。 这是一个我觉得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好的价值观,就是主动选择做一件事,而非被动的去做一件事。 Ok谢谢各位,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4分钟
64
1年前

147|如何在每一件事情上,让自己脱颖而出?

刷新自己

各位上午好,今天是2024年7月14日,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小颖最近在练习拍照,前几天的某一次晚饭上,因为刚上了米饭,所以她就拿手机去拍米饭。 如果是以前拍米饭的话,拍出来就是平平无奇,就拿起相机对着米饭啪拍一张。但是那天拍完我就发现,这张米饭的照片一眼看上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然后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这张照片会让我感觉它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照片、或者是平常看到的米饭不一样的。 然后我认真思考一下,就发现一个原则,叫做「想你拍的那张照片,属于从我们平常不习惯的角度看待这个大米。」 我们日常看待一碗大米怎么看? 放在面前看,端起来看。 但是小颖那张照片它是把相机怼到大米非常靠近的位置,类似于我们看大米的话,我们把脸贴到米饭跟前,把眼睛贴到米饭跟前,这个场景是我们平常不会去做的。 但是当我们把相机的镜头贴近大米,拍出来就会有一种,我以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到过大米,然后就发现那个照片的大米晶莹剔透,每一粒都泛着光泽也很大,所以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我们可以其实可以思考一下、或者回忆一下,我们平常看到那些好的照片,让我们觉得这张照片拍的真好的时候,为什么它会让我们感觉拍的正好? 有一个底层的逻辑,就是这张照片的角度,是我们平时人的角度不轻易看到的、我们不会刻意的从这个角度去看那张照片、去看那个景色。 所以,当我们用相机从我们不同角度的、平常不会去看的角度把这张照片拍出来,我们就会有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同样的当我们写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同样一个话题,如果我们就用平平无奇、每个人都能想到的角度去讲这个事情,你会发现大家看完就会觉得,那不就是这样吗? 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和日常不一样的角度,你去讲这件事,就会让大家觉得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个知识、或者这个概念、或者这个事情,就会让读者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再包括沟通,什么样的沟通会让对方感觉很舒服,就是意料之外,可能对方讲了一句话,日常如果普通人回应的话,就是照着这句话回应。 如果你能从中发现一个好的地方,然后给他一个夸奖,他就会觉得怎么我做了这么一件小事都能被夸奖,都能被关注到,他就会感觉很开心。 日常中很少有人会愿意主动去夸奖别人,赞美别人。但如果你能做到,就会让沟通对方感觉心情很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日新月异俱乐部的沟通金句,我们把它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希望大家每天去练的一个技能。 因为这个你练好了,就会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好,让你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很好。 再包括一些其他的场景,你如果能够日常多思考一下,我如何能在一个同样一件事情大家都是这么做,我能不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或者说大家日常相反的不一致的角度去做一下这件事情,它就会让你脱颖而出。 对,脱颖而出就是这样子的,脱颖而出,跳脱小颖的视角就能出来,当然这个是开玩笑了。 习惯性的思考同样一件事情,我该如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来做这件事情,就会让我们获得与众不同的收获。 Ok祝各位周末愉快。

4分钟
72
1年前

145|学习初期,不要做自己

刷新自己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几天我和小颖聊天,她因为当时正在发朋友圈,发完以后我说:“你可以这么这么发。”然后给她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然后小颖当时说:“我又不是你,我怎么能想的和你一样呢?我不可能每次都发的和你一样,发的角度、发的思维都和你一样。” 我说:“其实你说的对,我分享我的方法,并不是说你要发的和我一样,而是我在分享一个思维叫做模仿。” 这就像我一样,我最开始学习销售、学习沟通、学习如何和聊天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聊、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夸奖、怎么赞美、怎么接话题、怎么让别人能够喜欢、怎么样能让聊天的能量变高,这些我完全都不知道的,那我是怎么办的? 模仿。 就是我会完全模仿根源老师的聊天,他是怎么做的。因为最初阶段我在聊天这方面的经验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零。 如果我当时觉得不要做的和他一样,我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那我肯定完蛋了。因为我的方法一定是怎么说呢?它是不成熟的。 因为我之前在沟通方面就没有经验、也没有方法、也没有积累,所以如果按照自己的本能觉得这样是对的,这样是好的,那我就不可能进步。 所以我最初的练习沟通、练习销售的、练习聊天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像素级的模仿。 ·看到根源老师怎么聊,我也这么聊, ·看到根源老师是怎么夸奖,我也这么夸奖。 ·看到他是怎么样找话题,我也这么找话题。 当我这么模仿了有100天、200天的时候,或者说一个单纯夸奖我练了100次、200次以后,我发现慢慢我能找到一些自己的感觉了。 我知道这个场景我该怎么融入一点自己的风格,或者说融入一些自己的变通。然后发现这时候我就能够做到不按照根源老师的、不完全模仿他,我也能够按自己的一些风格聊得很好。 因为我已经在我前期在第一阶段的模仿,像素级的模仿过程中,我练习了很多的很多次。所以练习的次数足够多,我就慢慢知道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讲?它的底层原理是什么? 当我知道原理以后,我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场景,然后融合自己的一些风格去灵活变通。 所以如果我最开始的时候,我就一直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做,那一定是完蛋了。 因为我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我之前并没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我看来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模仿,不用觉得说我又做不到和他一模一样,他又不是我,所以我不要和他一样,我要找到自己的风格。 初期是做不到这点的,初期的学无论学习写作、学习沟通、学习销售、学习做网站、学习写文案、写朋友圈,都是模仿。别人怎么做,你就尽量像素级的去模仿。 当你模仿的次数足够多,第二阶段才是考虑我要如何融入一点自己的风格,我要如何灵活变通。根据自己的一些价值观、自己的积累、自己以前的经验,加入一些自己的故事,或者说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这是第二阶段才能够做,也是才能够做好的事情。 如果没有第一阶段的模仿,那基本上是很难做到。就是我一开始我就融入自己的风格,我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一篇很好的,那个不可能的。 所以一定要在初期大量的让自己放下本能,放下我一定要做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是先去模仿,前期的模仿会让你后面的做自己做得更顺利。 Ok祝各位今天能够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5分钟
81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