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锅端
讨论、吐槽或推荐文化展览

Album
主播:
万年青QingCheng、雨非就是Lonely鱼
出版方:
艺锅端的万年青
订阅数:
965
集数:
19
最近更新:
1天前
播客简介...
茫茫节目中相见,感谢你的好眼光! 《艺锅端》是一档由艺术、建筑、设计等泛文化领域从业者为固定成员的对谈聊天节目,聚焦讨论、吐槽或推荐泛文化类的展览、活动或现象,为大家的日常文化生活增点乐子! 交流与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艺锅端的节目...

【艺锅端005】上海玻璃博物馆的一场“退火”,颠覆我们对玻璃的认知

艺锅端

两个月前,艺锅端主播们第一次参观了位于上海宝山区的玻璃博物馆,面对这个博物馆围绕玻璃主题展开的馆藏、常设展、临展与亲子活动,我们赞不绝口。当然,吸引我们终于探访这座博物馆的正是在那里进行的当代艺术展览项目“退火”,本期“退火”由中国当代艺术家宋冬、尹秀珍以及他们的女儿宋儿睿(小宋)共同完成,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本次特展展品的丰富维度、艺术家们为作品投入的无限精力与创造力、以及博物馆全力支持而呈现出的高质量效果。这个展览,算得上是2023年上半年我们在大陆地区看到的最棒的当代艺术展览。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上海玻璃博物馆参与展览筹备的阳昕与沁韵(Sherry),从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的发展,聊到宋冬、尹秀珍老师这个艺术家庭筹备本次展览的故事,再到“退火”项目未来的规划,展览还在持续,向大家安利这个好展览! 展览内容: 宋冬:《退火不退火》 尹秀珍:《涟漪应力》 宋冬、尹秀珍、宋儿睿合作展览:《筷道:品光》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9日-2023年10月8日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 H18展厅 【噗噗噗主播】 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 上海玻璃博物馆 学术研究经理 阳昕 上海玻璃博物馆 新媒体运营经理 沁韵Sherry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4:20 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什么要做当代艺术尝试?什么是 “退火”? 14:20 “退火”项目如何找寻合作艺术家? 18:00 以玻璃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筹备过程给博物馆从业者带来无限“不确定性”。 22:00 宋冬、尹秀珍作为艺术家夫妻,在退火项目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29:00 Lonely鱼在玻璃博物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宋冬”。 37:00 宋冬在展览里给观众设了“人生的一道坎”。 41:50 宋冬的两件户外作品,参观时候不要遗漏。 44:00 尹秀珍展览布展的复杂度为观众观展带来了极致的视觉冲击,记得在二层展览空间抬头看“108口气”。 48:00 玻璃制成的大体量、具有肉身质感的《大喇叭》与《潜喉》,是尹秀珍独创的色彩,也有她独创的细腻、柔软质感。 51:50 宋冬与尹秀珍两人的创作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 55:00 宋冬、尹秀珍以及他们的女儿小宋共同完成的2023版“筷道”。 1:01:00 “退火”项目艺术家委任作品,为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未来留下了丰富的馆藏。 1:02:00 重要预告:接下来,上海玻璃博物馆将为过往“退火”项目的作品设立常设展览。以及下一个在玻璃博物馆“退火”的艺术家是梁绍基。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意大利威尼斯贝伦戈当代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 Berengo) 上海玻璃博物馆 http://www.shmog.org/ 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 http://www.shmog.org/exhibitions/#annealing 宋冬、尹秀珍共同项目《筷道》 【片尾音乐】 回家(萨克斯演奏版)

66分钟
99+
1天前

【艺锅端006期 x 城记播客】寻访南京北极阁,当代艺术展览如何讨论这个气候危机的时代?

艺锅端

南京历史底蕴深厚,但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保守。游客去到南京,去的大多是中山陵、明孝陵、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等悲寥而严肃的场合。在金陵生活,总绕不开南京的城门和城墙。有人说,六朝古都南京的土特产是“失败”。如何使南京的城市叙事抽离保守的刻板印象,展现更加丰富和浪漫暧昧的一面? 近日,南京北丘当代美术馆“艺术与地理”项目第一回展览取名“有人弄乱了玫瑰花”,展览着眼美术馆所在地北极阁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其在中国气象学发展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邀请来自6个国家近20位艺术家与建筑师对这段历史进行访问,以他们各自的感性创作与理论研究回应气候危机时代的紧迫现实。 这是一期与《城记播客》的串台节目,我们与“有人弄乱了玫瑰花”展览的策展人刘林和杨乃天一起,聊了这个展览本身的内容,各自对南京的感受,以及作为个体的我们观察到的古人和今人对天气气象话题的回应。 展览名称:有人弄乱了玫瑰花 展览时间:2023年9月9日-2023年12月10日 展览地点:南京北丘当代美术馆 【主播】 城记播客:王越洲 艺锅端: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 刘林:写作者、策展人,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近期关注展览制作、技术理论,并试图通过与不同领域创作者合作的方式讨论“共同工作”的问题。 杨乃天:目前生活和工作于美国纽约市的建筑设计师。他着眼于建筑结构和材料提供的官能体验和其形式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探索信仰系统在人造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0:00 节目开始,串台介绍 00:30 本期嘉宾:策展人刘林、杨乃天的自我介绍 02:34 北丘当代美术馆不同寻常的地理位置:鼓楼、鸡笼山与鸡鸣寺区域的深厚历史 08:50 北丘当代美术馆特殊的展览空间:由废弃的人防工程改造而来 14:41 2022年末,刘林与杨乃天接到展览委托,确定做一个与天气、气象与现代科学主题的展览 20:40 展览诗意的标题 “有人弄乱了玫瑰花”与艺术家胡昀作品、作家马尔克斯小说的联系 26:30 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日记关于南京的部分记录被置于展厅的各个角落 29:24 策展人刘林与南京这座城市的“爱恨情仇” 34:50 艺术家子杰到展览现场布展,让作品在展览展陈中形成特别的效果 39:30 在展览现场会发现一些“乒乓球”串珠,这是什么隐喻? 41:00 展览委任创作的作品和展览主题、空间发生怎样的契合? 45:03 艺术家和科学家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形成《科学漂移》这件作品? 50:00 对科学中心主义的反思,对气象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思索 56:7 “云”的另一种解读 —— 数据云:艺术家贺子珂《乱码城市》解读 59:00 艺术家詹姆斯·班宁的《鲁尔区》在国内的第一次展出 1:09:00 大预告:展览相关的未来公共教育活动 1:15:00 做展览总留有一些遗憾:一些切题、但想得却得不到的作品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北丘当代美术馆 https://mp.weixin.qq.com/s/z9ULP3mQ0-L3Smbr7srFyQ 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https://mp.weixin.qq.com/s/s3CgpU0xJXtGdIVuOrXLlw

81分钟
99+
1天前

【艺锅端007】从上海公寓到福建古厝,对话策展人庞海龙:艺术不被打卡、不被看见都没关系

艺锅端

当下的我们追随名家、名师的作品,以一种”沐浴更衣“的礼拜心态,去往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并一定在这些白盒子展厅中与艺术品打卡留影、上传社交平台,却很少意识到,展览和艺术创作其实可以发生在城市、乡村和生活的各种角落,甚至不为人所见、不为人所知。 宅生记®就是这样一个探索在常规展览系统之外的”实验型“艺术项目。它的创始人庞海龙,是艺术家也是策展人,受一次在建材家居中心做展的经历启发,他开始思考展览和空间的关系,而后寻找除了美术馆白盒子之外的场馆,以生活的“日常性”作为切入口,以观众体验为核心,邀请艺术家进入这些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做作品。每次展览没有明确的主题,将空间作为创作与策展的方法。 宅生记第一回展是在2020年10月疫情期间,在庞海龙朋友、艺术家罗尔奇上海安福路的家里实现,之后的第二回发生在上海有着百年历史的瑞华公寓。今年10月开幕的第三回则出走上海,进入到福州旗山湖一处清代古厝里。庞海龙把自己比作牧羊人,不断地寻找新的牧场,而游牧的状态使他和他邀请做展的艺术家朋友们心态放松,创造更具实验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当下的艺术行业围绕着流量、IP和各种新技术变得越来越”卷“时,庞海龙不谈流量、也不追求具体的目标,宅生记只探讨最基本的东西:人与生活的点滴和生活发生的场域,在过程中获得了更多富有创建性的人真诚的参与,也把艺术行业的边界如他所望的一步步向前推进。 展览名称:宅生记®第三回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3日-2023年11月18日 展览地点:福州闽侯县上街镇旗山湖70号古厝 【主播】 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庞海龙 宅生记®创办人,艺术家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0:20 上海艺术季启幕,令人疲惫的美术馆、画廊看展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看展选择? 01:15 从上海到福州的实验展览“宅生记”, 欢迎本期嘉宾:策展人兼艺术家庞海龙 05:01 本次展览发生地:古厝,什么是古厝? 11:00 展览从居民区一路做到公园古建之中,宅生记的“宅生”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14:10 不被美术馆机构约束的展览,艺术家和策展人以空间作为主题、作为方法 18:05 从张新军的“蜘蛛网”与“蜂巢” 到尚一心的“投影树”:艺术作品在展览空间的“不易见”与自然生命赋予它们的新意义 30:00 宅生记这样基于空间的展览,展出的作品既有向艺术家借展的“现成品”,也有艺术家专门为此创作的作品 34:00 庞海龙以艺术家的身份与当地居民共创“大漆对联” 44:00 一南方一北方的两位策展人在这场福州古厝展览中扮演不同角色 52:40 因为迷人的公园空间和古厝空间,参观者们看不到艺术品也无所谓 56:00 对“岭南版”宅生记的规划 59:02 “宅生记”会冲破“宅”这个空间的概念吗?人民广场地铁站可能是宅生记的下一站 01:01:54 经过三个版本的“宅生记”,未来这样的展览会发展成什么样?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宅生记® 由艺术家庞海龙创办。以系列展览及多元方式展开的艺文交流平台。“宅生”出自唐张九龄的《上封事书》,意指寄托生命。致力于打破圈层定义与概念,探索和实践艺术在展览系统之外生发的可能性,倡导艺术赋能生活。 宅生记®第三回出现的部分作品如下: 宅生记®第一回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0eT3EAseFzhvvHEWHd2oA 宅生记®第二回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2WTdwKsbESl68_Rh-qh8g

76分钟
99+
1天前

【艺锅端008】跟着双年展逛韩国:光州到首尔的艺术野心藏在哪里

艺锅端

久违了,各位。时隔一年半,《艺锅端》正式回归。停更的日子里,我们沉淀、观察、行走——从光州双年展到首尔艺术现场,亲历韩国文化的野心与实验。今年起,我们决定以更笃定的节奏与大家重逢:每月双更,深挖艺术与商业的碰撞,探索更多文化生态议题。 2025年首期节目,我们聚焦韩国。23年、24年两次探访光州双年展与首尔多个艺术场馆的经历,触动我们解读韩国艺术文化场馆,尤其他们与商业生态完美融合状态的念头,却总因种种缘由搁浅。直至去年底——韩国政坛风波迭起,而光州恰是80年代民主事变的精神图腾——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震荡,终将这一选题推回议程。本期以双年展为切口,剖析韩国文化生态的野心与矛盾:当读懂邻居的AB面之时,或许也能照见我们自己。 「代号退场,真声相见」 蛇年首要大事,噗噗主播脱掉马甲,实名登场,2025真诚开聊 【噗噗新主播】 成卿(万年青)和邵雨非(Lonely鱼) 【噗噗时间线】 00:03 回归 01:21 Why 光州,Why 韩国 07:16 双年展初体验 10:55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 14:39 展陈设计:空间、作品、观众心理的高度契合 16:58 双年展30周年的失望 23:19 法国人的套路:在国内的法国艺术家展览、法国背景项目、西岸美术馆 26:39 东亚人解读东亚文化 29:06 光州城市探索以及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 36:12 “在韩国看世界”vs“让世界看中国” 41:47 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ArarioMuseum in SPACE):艺术创造文化交流生态 51:03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AmorepacificMuseum of Art):商业艺术综合体 53:24 非标商业:商场长得就该像商场吗? 56:56(没错,是咖啡洒了 57:47 首尔现代艺术博物馆(MMCA) 59:54(小预告:节目泄漏 01:00:22 震惊:PARADISE !!! 01:08:08 商业与艺术并不对立 01:10:57 正式预告 01:12:10 盘索里歌谣《水宫歌》(兔子画像选段节选) 上:14th及15th光州双年展海报 ©️Gwangju Biennale 下:(依次)光州双年展主馆 ©️Gwangju Biennale、14届主展览内景、15届主展览内景 主馆的坡道(上楼动线)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剧院及具本昌展览内景 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的楼梯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Amorepacific Museum of Art) 图片:Amorepacific Group 百乐达斯城(Paradise City) (依次)艺术馆、印第安纳数字雕塑及草间弥生的“南瓜” 【噗噗延伸小课堂】 盘索里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于朝鲜半岛南部,是一种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三省朝鲜族聚集区的曲艺形式。结尾的音乐节选自韩国盘索里歌谣《水宫歌》,内容讲述南海龙王得了一种只能用兔子肝脏才能治愈的疾病,自告奋勇的仆人海龟上岸并欺骗兔子参观水下宫殿。兔子得知真相后,向龙王撒谎,然后逃回了陆地。 相关阅读: Ocula 特写|第14届光州双年展:又是关于星球? 标准化不再有效:专访第15届光州双年展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闷响的“盘索里”:谈第15届光州双年展的失效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 从“零收藏”开始,韩国唯一的国立美术馆55年的开放之途 首尔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 / 大卫·奇普菲尔德 以人为尺度的空间秩序 - Arario博物馆/ Jo Nagasaka / Schemata Architects Copyright: 文中图片除标记外,其余均©️Yufei Shao

72分钟
99+
1天前
艺锅端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