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夏季高温,注意防暑 进入7月,气温逐渐升高,这时是中暑高发期,如果中暑后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并发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中暑则会威胁生命。 引发中暑的常见诱因 当外界气温持续超过35℃时,人体内的热量几乎都要通过出汗蒸发。如果长时间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散热障碍,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导致人体体温异常升高而发生中暑。 除上述因素外,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体质弱也是中暑的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易发。 中暑的症状 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严重的可导致昏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的基础治疗 1.解除高温环境 立即将病人转移到阴凉环境中平卧,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解开其衣服,同时使其双脚抬高,这样有利于增加病人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 2.补充淡盐水 如果病人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一些淡盐水,有助于预防脱水。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3.物理降温 可用冷毛巾或者冰袋冰敷额头、腋窝、股动脉等处。同时,可使用扇子、电风扇等协助降温。当病人体温降至38℃以下时,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4.药物治疗 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水、清热解毒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重度中暑时建议及时就医。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高温热浪攻击,慢性病患者的防暑攻略看这里 夏日持续的高温、强热天气会造成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高温天气易引起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波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是夏季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 慢性病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生理调节机能减退,对高温的感知与调节功能较迟钝,容易导致体内热量蓄积而发生中暑。 国家疾控局发布了《高温热浪公共健康防护指南》,其中强调了高温天气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防护知识:及时补充水分,减少运动、充分休息,适当补充电解质,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 高温天气下,患有基础慢性病的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维持自身良好的健康状况,健康快乐度过炎炎夏日。 1.坚持规律服药,监测血压血糖 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仍应坚持规律服药。 高血压患者在温度波动幅度较大时,应注意血压的监测,以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应注意严格控制冰淇淋、含糖饮料的摄入,保持健康血糖。 2.高温天气,科学运动 建议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近期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度锻炼即可。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日常锻炼可在早晨或傍晚较凉爽时,选择散步、太极拳或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3.均衡饮食,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时,人体散热增多,消化系统血液分配减少,胃肠道功能相对减弱。 慢性病患者建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减少油腻辛辣的食物摄入。日常多吃水果蔬菜,补充微量元素,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但避免喝冰水。 4.夏季常备防暑应急药物 居民可以在家中准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等防暑降温药物,以备不时之需,正确使用可起到清凉散热、提神醒脑的作用。但是身体不适较严重时,应当及时就医。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伏天,养生茶喝对了吗? “三伏天”到了,很多人想调补一下身体,除了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更方便的中药茶饮方也是很好的选择,不同的体质可以选择不同的茶饮。 1.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表现为阴阳气血调和,精力充沛,体形匀称,面色红润,目光有神,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好,纳食佳,二便正常。 养生保健:饮食节制,忌食生冷及肥甘厚味,保证睡眠,心情愉悦,加强锻炼。 推荐茶饮:绿茶、菊花茶,以清热、提神。 2.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阳气不足,精神不振,肌肉松软不实,怕冷、常感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不喜冷饮。 养生保健:可多食生姜、韭菜、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香蕉等生冷寒凉的食物;多晒太阳,晚上用温水泡脚,水温保持40℃,泡30分钟左右。 推荐茶饮:肉桂姜茶、红枣茶,以温阳、驱寒。 3.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表现为阴液亏少,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总想喝水,体形偏瘦,皮肤干燥,容易失眠,鼻微干,喜欢冷饮,经常便秘。 养生保健:可食用百合、银耳、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牛肉、辣椒、瓜子等性温燥烈之物;禁忌桑拿浴,防止损伤津液。 推荐茶饮:枸杞子茶、麦冬茶,以滋阴、清热。 4.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元气不足,肌肉松软不实,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容易疲乏,自汗。 养生保健:可食用红枣、山药、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少食萝卜等耗气之品;可时常艾炙足三里,以鼓舞正气,古人云:“要想身体安,三里久不干。” 推荐茶饮:黄芪茶、人参茶,以补气、增强体力。 5.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往往体型肥胖,肚大腰圆,腹部肥满而松软,多汗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质,鼾声如雷,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厚味。 养生保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冬瓜、荷叶、白萝卜等。经常搓热手心摩腹,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应坚持适量散步运动,适当减肥。 推荐茶饮:茯苓茶、薏苡仁茶,以利湿、健脾。 6.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脾气急躁,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 养生保健:饮食宜清淡,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苦瓜、黄瓜、芹菜、莲藕、薏苡仁、苦丁茶等甘寒的食物;适当运动,调整情志;口苦口臭者,可用佩兰叶(或霍香)咀嚼嗽口;皮肤骚痒者,用马齿苋(或茵陈)煮水擦洗。 推荐茶饮:菊花茶、荷叶茶,以清热、利湿。 7.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人往往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情感脆弱,常伴有胸闷,失眠,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 养生保健:可多食海带、山楂、黄花菜、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中药调理可服用逍遥丸;注意多参加群众性的活动,调畅情志;中医按摩四开穴,即两个合谷穴,两个太冲穴。 推荐茶饮:柴胡茶、茉莉花茶,以疏肝、解郁。 8.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胖瘦均见,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眼睛有红血丝,牙龈易出血,失眠健忘,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养生保健:饮食以素食为主,可食用山楂、葡萄酒等活血化瘀之品,少食肥肉滋腻之物;中医养生可以适当地刮痧,以改善血液循环。 推荐茶饮:丹参茶、玫瑰花茶,以活血、化瘀。 9.特禀体质 特禀体质往往是过敏体质,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等过敏,常表现为哮喘、咽痒、鼻塞、喷嚏、皮肤起疹子、荨麻疹,引起全身瘙痒等,部分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 养生保健:饮食可食用何首乌、灵芝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少食荞麦、蚕豆、芒果、菠萝等致敏食物;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推荐茶饮:防风茶、黄芪茶,以固表、防过敏。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炎炎夏日,不妨来点薄荷提神醒脑 薄荷,其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疹瘙痒、肝郁气滞等疾病。薄荷的食用方法很多,或是泡水代茶饮用,或是与其他食材一起煎炒烹炸。佛山市三水区疾病防治所为大家介绍两款薄荷美食: 1.薄荷银花粥 做法:将银花加水煎煮10—15分钟,去除药渣。加入大米,煮至米烂时加入薄荷,煮3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适合上火的人食用,降火效果佳。 2.柠檬薄荷水 材料:柠檬1个、薄荷叶6片。 做法:将薄荷叶洗净后,用白开水浸泡30分钟。然后将柠檬对切,挤出柠檬汁。将柠檬汁倒入薄荷水中,即可饮用。 功效:能够除烦止呕、健脾消食、美白养颜。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天热流汗后,一定要做好6件事 1、要少量多次地喝水 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水,但要少量多次,喝两三口,停下来,一会儿再喝,也不要喝冰水和饮料,避免电解质失衡和胃肠痉挛。 此外,还可以喝些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薄荷茶或薄荷柠檬茶,但一定不要大量饮用冰镇饮料。 2、出汗多要避开凉风 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内应先擦干再吹空调,不要对着空调直吹,以免温差变化太快诱发心脏和脑血管收缩异常。 3、出汗休息后再洗澡 洗澡前,也应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后再用温水洗澡。 洗澡要控制好水温,一般以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 4、衣服湿透要及时换 “有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换之属是也,多伤人肤腠。”这句话出自《景岳全书》,详细描述了湿病的成因。意思是当人们因为活动或环境因素而大量出汗,如果汗液未能及时蒸发或被衣物吸收,导致衣物湿透,且未能及时更换干爽的衣物,这种情况就会对人的肌肤造成伤害。下雨天要尽量减少外出,不穿潮湿的衣服,洗完澡及时擦干,晚上头发吹干再入睡等等。 5、擦汗尽量用温毛巾 擦汗时最好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汗,不要用冷毛巾擦汗。体温上升,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用冷毛巾擦汗,皮肤受冷刺激,毛细血管收缩,体表温度迅速降低,可能会影响散热,甚至引发感冒。 6、多吃点含钾的食物 平时出汗较多的人,要多吃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钾含量丰富的食物。还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夏季大汗淋漓后,别着急做这些事! 夏季炎热,一场大汗淋漓后,有人习惯吃点冰饮,有人喜欢冲个冷水澡,还有人习惯对着空调吹。但有些贪凉一时爽,后悔伴终身! 大汗淋漓后,别着急凉快,当心身体受不了。 1、大汗后吃冰淇淋解暑,结果“脑结冰” 浙江28岁的王先生在烈日下行走,身上出了很多汗,热到不行,在路边买了一个冰淇淋解暑。第一口冰淇淋入口时,王先生感觉非常凉爽,接着又往嘴里送了一大块,却突然感到前额部往后抽筋一样疼痛,整个大脑被“冻住”似的。3分钟后,头痛症状才慢慢减轻。王先生赶紧到医院就诊。有一种头痛叫“冰淇淋头痛”,与快速食用冰冷食物有关。一是将冷饮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对口腔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二是运动或劳作后出汗,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诱发头痛。当一种冷物质接触到口腔顶部(上颚)或喉咙后部,导致这些区域的小血管收缩,然后迅速扩张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有专家认为“脑结冰”在偏头痛患者中更易发生。 2、大汗后洗了个冷水澡,突然心梗了 浙江48岁的李先生(化名)结束了一天工作后感到疲乏,在出了一身大汗后,用冷水冲了个澡。6个多小时后,他逐渐感觉到胸闷,开始以为是中暑,没有重视。结果胸痛一直未缓解,伴随着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样疼痛,呼吸也越来越费力。就诊发现,是急性心梗发作,心脏前降支血管完全堵塞了。 为什么冷水浴会引发一名壮年男子心梗发作?在高温时人体的毛孔是处于开放状态,便于汗水的排出,有效降低人体的体表温度。但当开放的毛孔突然遇到冷刺激,就会突然关闭,不仅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危及生命。 “我们常常能看到游泳的运动员,他们在下水之前会提前做一些准备运动,将泳池水拍拍四肢和胸前,也是为了提前适应水温。” 3、大汗淋漓直接吹空调,急性心肌梗死 42岁的黄先生是一位厨师,骑电瓶车去工作的路上经历暴晒后汗流浃背,到了自己饭馆,就赶紧站到了空调前。吹了不到10分钟,家人发现他捂着胸口蹲下,不住喊疼,连忙呼叫了120。黄先生也不明白,自己身强体壮,为啥吹个空调就倒下。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血管内的斑块容易脱落,堵塞血管。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怎样处理伤口才能不留疤?皮肤科医生教你几招 夏季衣着单薄,皮肤裸露部位多,很容易发生意外,形成不同的伤口。如何避免留疤是女性非常在意的事情。 目前伤口处理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研究表明,湿性愈合的速度快于干性愈合,且伤口疤痕不那么明显。 干性愈合就是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保持干燥,或者用传统纱布包扎,等伤口慢慢结痂后自然脱落。湿性愈合的重点在于“湿”,使伤口部位保持湿润或处于封闭的湿润环境中,愈合过程中几乎不会形成痂皮,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软膏、敷料等。 湿性愈合大致分四步 1、清洁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冲洗至伤口没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为止。如果没有生理盐水,也可以用自来水替代。伤口没有太大污染的情况下可以不消毒,如果你摔倒的地方比较脏,可以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在伤口和消毒剂充分接触后静待几十秒至几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涂软膏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等;另一类是油性软膏,如凡士林、湿润烧伤膏等。用棉签蘸取软膏在伤口处薄薄涂一层,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清洁,避免厚痂形成,同时也便于时刻观察伤口情况。 3、贴敷料 敷料的首要目的是维持创面环境的湿度,摔伤推荐用伤口敷料和水胶体敷料。伤口敷料可以保持伤口湿润的愈合环境,同时吸收渗液速度快。在伤口愈合中后期渗液逐渐减少时,可以用水胶体敷料,这种敷料可吸收渗出物,适用于少到中等渗液量的伤口。 4、视情况换药 换药要每天清洁,尤其前2~3日可能会有黄白色渗出,需及时清洁,一日1~2次,或者观察敷贴上渗液较多时也可以更换。观察伤口及创面,如果伤口基底和周围红肿伴疼痛,或者有异常分泌物出现,可能需要考虑创面合并感染,建议尽早到医院处理。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入伏热浪滚滚,老年人切勿对“烤”验掉以轻心 连日高温,街头热浪滚滚。高温天对年老体弱者实属“烤”验。医生同时提醒,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更是务必要注意控好波动的血压、血糖。 不舍得开空调,抢救室接连收治热射病老人 “刚走了一名老人,送来情况就很不好了,热射病。”在医院急诊抢救室,护士遗憾说起刚有一名老人因热射病离世。 “这个温度真是把我‘蒸’服了”“早上出门三分熟起步”……普通人体感难受,对年老体弱者更是严峻挑战。在医院急诊抢救室看到,床位已全满,基本都是老年人,急诊大门外救护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来,医生、护士的救治工作一刻不停。“我们有老人送进来体温计已测不出体温了,因为身体温度太高!高温本身对老人的身体就是一种消耗,可能出现各种严重问题。” 从7月上一波高温至今,医院急诊抢救室已经收治6名比较严重的中暑患者,包括多例热射病。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老年,都是七八十岁的年纪。发生严重中暑是由于两种情形,一是在户外行走,被高温炙烤,引发热射病;二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送来的老人不少住在医院周边的老城厢,大热天,老人不舍得开空调,犹如在高温蒸笼里,等到被小辈发现送医后,情况已不乐观。”“别小看中暑,严重中暑到热射病的程度,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受损,直接危及生命。因为我们建议市民一旦自己感觉中暑或遇到他人中暑,尤其是已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要马上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通过凉水冰袋等给予物理降温。” 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中暑风险更高 急诊抢救室里,老人病情棘手还因为多种原有的慢性病在高温“烤”验下开始发威。医生提醒,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朋友来说,高温天要避免外出,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疾控中心专家也提醒: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发生中暑的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从尿中大量丢失,容易引起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炎热会刺激交感神经,加重心血管负担。这些都会增加中暑的发生风险,加之患病所导致身体机能有所退化,体质相对虚弱,对高温的感知与调节功能变得迟钝,容易导致体内热蓄积而发生中暑。 此外,慢病人群需长期服药控制病情,药物副作用也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夏季还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并发症高发的季节,针对连日高温,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因为随着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血液浓缩,伴有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另外,由于气温升高,人体血管会扩张,血压会降低,但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被“血压下降”的假象迷惑,疾控专家特别提醒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不能擅自停药或间断服药,否则会造成血压的过度波动,引发险情。 根据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高温天气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及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为1500—1700毫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夏季饮水量应为平时的1.5倍,即2250—2550毫升。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者,应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 第二,减少运动。不进行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 第三,适当补充电解质。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 第四,保持联系。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儿童烧烫伤如何急救处理? 儿童烧烫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烧烫伤发生率仅次于交通事故和溺水。孩子烧烫伤后很多家长不能保持镇定,病急乱投医,步入烧烫伤急救处理的误区,轻信所谓的“偏方”或“土方法”。那么,儿童烧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有哪些? 第一步是迅速脱离致伤源。如果是火焰烧伤,应迅速熄灭火焰,切忌呼喊、奔跑呼救,以免增加头面部、呼吸道损伤;若是化学烧伤,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剪开或轻柔地脱去被浸染的衣物;发生电烧伤时,须立即中断电源,切忌未中断电源时接触伤者,以免自身受伤。 第二步是冷疗。小面积烧烫伤可以用流动水冲洗,或用冷水持续浸泡烫伤部位15至30分钟,可迅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不仅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减轻余热对皮肤的进一步损害。等患儿疼痛明显缓解后,再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伤口并及时送医。 小面积的浅度烫伤,烫伤部位没有出现水疱,只是皮肤发红、肿胀,大多能自行恢复,但是如果没有正确有效处理,恢复时间会延长。但要注意,如果是深度烧伤,烫伤部位出现皮损、皮肤屏障受损,容易受外来细菌入侵,引发伤口部位出现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局部感染症状,则需要立即送医救治;全身大面积烧烫伤,或合并骨折等严重情况,也不宜长时间冲泡冷水,应尽快送往有烧伤专科的医院救治,就医途中可适当饮用含盐饮料,可减少休克的发生,但应避免大量饮用白开水、矿泉水,以免造成急性胃扩张等不适症状。 必须提醒的是,大家千万不要使用酱油、红药水、紫药水或者麻油、蛇油等涂抹患处,这会使创面着色,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干扰治疗方案,且这些涂抹物并不是无菌的,会增加创面感染的风险。还有些人认为白酒具有消毒作用,烫伤后用白酒给伤口消毒,不仅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甚至引起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带您了解唐氏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是很常见的出生缺陷的病种之一,又称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是由21号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一种染色体疾病。全世界不论国家、种族、性别,患者的面部特点都非常相似。据统计,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在活产新生儿中为1:600到1:800。 唐氏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或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导致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也有研究表明,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有关,孕妇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如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可达1/350。此外还与孕期感染、接触致畸物质(如放射线、农药、某些药物)等相关。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伴发畸形。 1.智力发育迟缓是该病最突出和严重的表现,绝大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障碍,随着年龄增长而越发明显。 2.该病的患儿在出生时即有明显的特殊面容伴有表情呆滞,表现为眼裂小,双眼外侧上斜,内眦赘皮,面部扁平、鼻梁低平、眼距宽、外耳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此外,头小而圆、颈部短而宽、常见贯通掌纹。 3.在出生时身长和体重较正常儿低,体格、动作发育均迟缓,身材矮小,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 4.另外,约50%的患儿可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消化道畸形等。 唐氏综合征目前临床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亦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做好孕前遗传咨询及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够减少风险。因此,通过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对唐氏综合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至关重要。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扳手腕输了事小 肱骨“折”了事大! 扳手腕是一项在青少年人群中十分盛行的较力游戏,甚至在世界各国均有专业的赛事组织者定期举办竞技扳手腕比赛。不过,可别小瞧了扳手腕的力道,扳手腕输了可不只是丢面子。随着“咔嚓”一声脆响和一阵剧烈的疼痛,失败者的胳膊可能会被扳成一个奇怪的角度,这便是扳手腕中常见的并发症——肱骨干骨折。 扳个手腕怎么会骨折? 扳手腕可以导致多种骨关节损伤,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等,但其中最常见的还是肱骨干骨折。 扳手腕导致肱骨干骨折的机制与肱骨本身的解剖特点和比赛过程中各肌肉群力量的不平衡有关。肱骨中段为圆柱体,向远端逐渐延伸为扁平的三角形,肱骨由圆柱体转变为三角形处较为薄弱,对肱骨施加扭转应力时最大的应力负荷也集中在此处。 扳手腕的过程中,对手会通过比赛者的前臂施加给肱骨远端一个外旋应力。比赛者本人在对抗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内旋肌群向肱骨近端施加强大的内旋应力,巨大的扭转应力在肱骨最薄弱处释放,造成肱骨干骨折。 手腕会不会折 与对手强弱无关 由于存在共同的受伤机制,扳手腕导致的肱骨干骨折表现极为相似。这类骨折几乎都是肱骨远端三分之一螺旋形骨折,半数伴有蝶形骨折片,可伴有桡神经损伤。 扳手腕导致肱骨干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反复扳手腕运动史(大于2年)、饮酒和赛前缺乏热身。与我们认知不相符的是,长期扳手腕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肱骨干骨折。这可能与他们在长期的比赛和训练过程中上肢肌肉过度发达和不均衡发展有关。 此外,扳手腕是否容易发生肱骨干骨折与对手的强弱无关,与比你强大、弱小或水平相似的人扳手腕发生骨折的风险是相似的。 肱骨干骨折 有多种治疗方案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多种方式。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可对患肢进行悬垂石膏固定或行闭合复位后使用上臂U型石膏固定,2至3周后解放肘关节,使用功能支具固定10至12周。 由于扳手腕导致的肱骨干骨折几乎均为肱骨远端三分之一螺旋形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不适合这类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是这类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方式需要考虑患者的骨折类型、损伤程度、功能需求等多种因素,因此,患者应咨询专业骨科医生后决定具体治疗方式。 非要扳手腕 送你四个“护腕” 对于专业的扳手腕运动员来说,尽管该运动风险较高,但避免该运动是不现实的,因此,规范正规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想尝试该运动,应做到以下四点: 1.赛前应充分热身。 2.斜向发力,减少肱骨所受的扭转应力。 3.肘部紧贴身体,身体随手臂一同转动,这在专业比赛中也是被允许的。 4.加强锻炼,增加骨骼强度。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五步”防暑,让你在这个夏天“热”不思“暑” 随着夏季的到来,烈日与炎热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日常。然而,隐藏在这份热情背后的中暑风险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不仅对健康造成威胁,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家医“五步”防暑法,让你安心一夏。 知晓中暑 中暑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体温调节系统失衡,体内产热超过散热时所发生的一种疾病。它可以由高温、湿度、直接阳光照射或热风导致。 识别中暑 1.先兆症状: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胸闷等; 2.进而出现面色潮红、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3.严重者肌肉抽搐或疼痛、极度虚弱、肌肉痉挛、晕厥、干燥无汗、意识模糊甚至死亡。 儿童中暑晕厥 中暑预防“5措施” 1.避免高温:科学安排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到下午的时间。 2.充足水分: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等。 3.穿着适当: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宽边帽子。 4.适应环境:逐渐让你的身体适应高温环境。 5.充分休息:在阴凉处或空调环境中休息,减少身体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 预防中暑小措施 中暑急救“5步法” 1.脱离高温: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环境处。 2.迅速降温:脱去或松开衣物,使用冷水、湿布或冰袋散热,尤其是头部、颈部、胳膊和腿部。 3.补充水分:如果病人意识清楚,可以给予少量冷水、糖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缓慢饮用。 4.启动呼救:如果病人出现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继续降温措施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5.转运就医:要使用担架,不要让患者走路;尽量使用冰袋;注意体位,头偏向一侧;无意识无反应者,开展心肺复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暑药物。 中暑救急休克昏迷,拨打120 中暑作为夏日里的隐形“杀手”,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威胁。 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让我们在这个夏天,“热”不思“暑”,携手远离这个季节里的隐形“杀手”,共享健康、快乐的夏日时光。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