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说储能

Album
主播:
虫虫说电
出版方:
虫虫i
订阅数:
1,231
集数:
294
最近更新:
5天前
播客简介...
储能这片蓝海之下是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去探索!
虫虫说储能的创作者...
虫虫说储能的节目...

Vol296.零碳园区,远不止于电

虫虫说储能

国家级零碳园区示范的政策出台以后,个人感觉是“冷热不均”,反应最热烈的是新能源行业,大家觉得似乎大机会来了。比较热烈的是一部分园区管委会,零碳园区一方面有政策引导,有资金和金融政策配套,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部分园区招商引资,扩大投资。相对冷静的反而是碳相关专业的人士,很多人觉得真的要在短期内,相当数量的申报园区,要达到国家级示范政策要求的目标,难度比较大。 零碳园区的排放目标首先我们看下国家级示范园区的零碳目标是什么?有两大指标体系,一是核心指标,基本上是硬性指标,二是引导指标。 核心指标:零碳园区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是园区验收评估的首要条件,按照园区年综合能耗规模分为两类。达不到核心指标要求的园区,原则上不得申请验收。 引导指标: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发挥路径引导作用,同时也作为园区验收的参考指标。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开展相关工作的园区,可在申报材料中说明原因,相关指标将不纳入验收要求。 零碳园区排放指标的构成零碳园区的排放指标,由两部分排放构成,一是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二是工业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这两部分在不同的零碳园区比例也不一样,但是不能认为只解决能源活动的碳排放就能实现零碳园区。再进一步,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中包含了三部分。 电力只是E-间接排放的一部分,不能认为园区解决了100%绿色电力的问题,就等于零碳园区了。那么电力占到园区(受入)能源的比例是多少呢?每个园区的情况不一样,我们看个全行业平均值:2025年9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了《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5》等6本智库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已达30%。所以我们再捋一下零碳园区的排放构成情况。 也就是说,对不少园区来说,即使100%解决了园区绿色电力问题,在零碳园区的总体碳排放里,也只是相对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难度之一在于:园区所有的能源消费中,90%的清洁能源,比如很多园区还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油、气,这些传统的非电高碳能源如何实现90%清洁能源,电能替代是非常好的一条路径,但是目前技术手段无法实现电能对上述化石能源的大部分替代。也有非常多的其他技术减排手段,比如掺氢燃烧,CCUS等,这些也是零碳园区非常重要,甚至比绿色电力更为重要的减排措施。因为不同的园区排放结构迥异,实现零碳的路径是不同的。某种意义上,绿色电力对相当数量的,电力消费对应的碳排放占比不高的园区来说,只能算“配菜”,真正的主菜是工业过程减排、非化石能源减排,乃至全生命周期的减排。再往下说,无论是绿色电力的减排措施,还是其他,对园区入驻企业来说,需要满足绿色+经济+安全的三重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绿色需求。减排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如何?企业是否愿意为零碳园区的减排措施买单?这种买单措施如何形成零碳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举个例子,某工业园区曾经通过第三方投资,建设了集中式工业固废焚烧处理中心,并且实现了余热发电,燃烧灰渣的循环利 用,向区内企业收取一定的固废处理费用,但是不少企业认为处理费过高,宁可自行处理,甚至对园区的半强制要求颇有微词,最后园区的固废处理中心利用率偏低,余热发电机组无法实现经济运行,还需要增加外购燃料成本。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引导性指标要求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有些园区也在考虑建设类似的集中式固废循环利用中心,那么能否避免上述的情况出现?这还不算很多已建成园区在规划时并未考虑零碳需求,在土地、管廊、环保、外部配套等方面需要重新审批和修改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比如绿电直连项目涉及到的电力线路走廊的征地、审批和建设。所以,零碳园区从概念上看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需要面临诸多挑战,对新能源来说虽然有非常多的机会,但是不能“拿着榔头看什么都是钉子”,用卖方思维而不是买方思维去理解零碳园区,更不能把零碳园区建设简单等同于园区新能源、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概念。零碳园区是一个运营重于建设,技术经济性重于技术先进性,系统性重于单项因素的,需要考虑20年长周期可持续低碳商业模式的综合系统工程,每个园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路径设计,需要的是任重道远探索,尽量避免某些PPP项目的失败教训。

5分钟
12
5天前

Vol294.多家企业储能毛利率超20%

虫虫说储能

基于储能与电力市场收集的59家储能产业链典型企业的2025半年度报告。包含14家电池企业,13家新能源装备企业,25家PCS/电气设备企业,2家EMS&BMS企业,2家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和3家户储企业。 总营收前十名: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中车、上海电气、特变电工、阳光电源、东方电气、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金风科技 总营收增速前十名:明阳智能、华宝新能、国能日新、双杰电气、金风科技、阳光电源、禾望电气、卧龙新能、科陆电子、派能科技 企业毛利率前十名:国能日新、安孚科技、华宝新能、盛弘股份、德业股份、禾望电气、锦浪科技、阳光电源、艾罗能源、华塑科技 企业净利润前十名: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中国中车、特变电工、汇川技术、国电南瑞、东方电气、亿纬锂能、中天科技 储能相关业务营收前十名: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电南瑞、特变电工、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海博思创、阿特斯 电池企业储能相关营收前十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鹏辉能源、蔚蓝锂芯、德赛电池、欣旺达、南都电源(备注:比亚迪并未单独报道储能电池业务营收情况。) 2025上半年,59家企业总共营收12910.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共808.88亿元,平均净利率6.34%。 59家企业中,48家企业处于盈利状态,11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和去年同期相比,37家企业净利润正向增长,科陆电子、豪鹏科技、海得控制,增幅均超过200%。20家企业净利润缩减,南都电源、华自科技、鹏辉能源、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协鑫集成净利润降幅均超过200%。 43家企业明确储能相关业务营收,43家企业储能相关业务总营收1206.71亿元。22家企业储能业务相关营收呈正增长状态,部分企业储能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锦浪科技的储能逆变器、豪鹏科技的储能类应用场景新能源解决方案产品、天能股份的锂电业务、科陆电子的储能业务、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易事特的储能产品及系统营收增速均超100%。 34家企业储能相关业务保持正毛利率水平,其中17家企业储能相关业务毛利率超20%。17家企业中华宝新能、阳光电源、首航新能、艾罗能源、星云股份、科陆电子、阿特斯、锦浪科技8家的储能相关业务毛利率均超30%。 2025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营收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营收成为阳光电源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营收占比到达40.89%。 2025上半年,科陆电子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加579.14%;储能板块高速增长,营收12.8亿元,同比增长177.15%,营收占比达到49.83%。 EMS&BMS企业毛利率近50%,PCS/电气设备企业净利润平均增长35% 从营收来看,电池企业平均营收最高,达到498.92亿元,这主要依靠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两家头部企业的高额营收。除宁德时代、比亚迪营外,其他电池企业的营收均未突破千亿规模,多数位于300亿元以下。其次是新能源装备企业,平均营收322.14亿元,其中上海电气、特变电工、东方电气、晶科能源营收均在300亿元以上。 营收平均增速方面,户储企业营收增速最快,达30.39%。其中华宝新能、派能科技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43.32%、33.75%。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增速与户储企业仅相差不到1%,达29.52%,其中卧龙新能营收增速达36.38%。新能源装备企业平均营收增速最低,为3.31%。 从平均毛利率来看,EMS&BMS企业平均毛利率最高,达47.39%。户储企业和PCS/电气设备企业的毛利率均位于20%以上。新能源装备的平均毛利率最低,为12.82%。 平均净利润方面,电池企业平均净利润达36.22亿元。新能源装备企业的营收(322.14亿元)虽然远高于PCS/电气设备企业(64.83亿元),但平均净利润相比却更低,为7.4亿元,而PCS/电气设备企业的平均净利润达7.93亿元。 平均净利润增速方面,电池企业增速最快,达44.77%。户储企业位于第二位,净利润增速达25.32%。新能源装备企业平均净利润增速为-139.53%,净利润大幅缩减。其中晶科能源、协鑫集成、天合光能降幅均超过300%。 59个企业中,EMS&BMS企业国能日新毛利率最高,达61.37%;电池企业安孚科技其次,毛利率48.28%;户储企业华宝新能位于第三位,毛利率41.75%。 43家企业明确储能相关业务营收 华宝新能等8家企业储能毛利率超30% 59家企业中,43家企业明确储能相关业务营收数据,43家企业储能相关业务总营收1206.71亿元。2025上半年,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储能业务营收均超过10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营收增速方面,22家企业储能业务相关营收呈正增长状态,9家企业为负增长(12家企业未披露储能相关业务增速)。其中一些企业储能相关业务营收增幅巨大,反映出储能业务在部分企业中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锦浪科技的储能逆变器营收同比增长313.51%,豪鹏科技的储能类应用场景新能源解决方案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93.76%,天能股份、科陆电子、阳光电源、易事特、中创新航的储能相关营收增速也均超过100%。 储能相关业务销售毛利率方面,43家企业中,34家企业保持正毛利率水平,4家企业毛利率为负(5家企业未披露)。其中17家企业储能相关业务毛利率超20%。部分企业产品盈利能力表现突出:华宝新能的便携储能产品业务毛利率达41.29%,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毛利率达39.92%,首航新能的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业务的毛利率达39.85%。艾罗能源、星云股份、科陆电子、阿特斯、锦浪科技的储能相关业务毛利率均超30%。

8分钟
10
5天前

Vol279.比亚迪储能全场景新品闪耀ESIE2025

虫虫说储能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开幕。比亚迪储能携新一代大型储能系统MC Cube-T Pro ESS、全新一代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Chess Plus、首款一体化高压户储产品Battery-Box HVE和首款一体化低压户储产品Battery-Box LV5.0+及逆变器等全系创新产品惊艳亮相,全面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场景。 大型储能方面:MC Cube-T Pro ESS 作为本届展会焦点,凭借“安全稳定、便捷好用、经济高效”的核心优势,吸引了众多目光。新一代魔方系统深度融合更高容量的电芯和CTS超级集成技术,模块化分舱簇级安全防护,电池、电气和液冷系统解耦设计,从电芯到系统全栈筑牢安全防线;辅以电芯级实时故障预警和智能液冷温控系统,全方位保障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 工商业储能方面:比亚迪新一代产品Chess Plus,采用储能专用厚刀电芯,从电芯到系统构建全方位安全防线。ALL in One极简高集成设计,支持233kWh~1864kWh容量灵活扩展,用户可按需灵活增加模块实现便捷扩容,降低初期投资成本。Chess Plus搭载智能运维系统,通过AI算法预测负荷,生成智能化策略,结合本地与云端混合架构,实现光储充、微电网等全场景适配,为工商业用户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用户储能方面:本届展会亮相的Battery-Box HVE与LV5.0+,分别针对高压与低压市场实现技术突破。Battery-Box HVE作为首款一体化高压解决方案,厚度仅140mm,拥有超高空间利用率,支持双电量模块灵活组合,搭配比亚迪储能高压混合逆变器Power-Box SH系列,适配别墅、农场等复杂场景。Battery-Box LV5.0+以10年质保、1C超充放性能搭配全新低压混合逆变器 Power-Box SL系列,构建“储能+逆变器”一站式家庭能源解决方案,轻松应对高温高湿等多样环境。

2分钟
24
1周前
虫虫说储能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