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永生(博尔赫斯)

新来去

永生,是值得追求的境界吗?本集中的小说,似乎在回应这个哲学问题。但那只是小说的一重面向。 它是关于“无限”的故事——个体面对无限时的惶惑,和反动——放弃人的意志;关于“文本迷宫”——博尔赫斯擅于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营造诡谲“迷宫”,并且乐此不疲;关于语言文字,以及别人的文学——一位早先时代的文学家(公元前多个世纪的高人)会干涉这个故事,甚至,会隐隐附体其上! 博尔赫斯的《永生》又译《不朽者》,出自1949年时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阿莱夫》。当时,作者50岁。博尔赫斯显然已经死掉了,但其作品极有可能进入了不朽的状态。 本次谈话会持续近一小时。首先,要和人在广州的伙伴黄文杰闲话几句。他曾经和净土宗的和尚云游,因此我想请他谈谈佛教的基本立场——关于“非生非死的存在”——说完小说的内容后,我们还会聊到那个话题。 我们也会聊些吃力的东西,如“永生”、“意识”、“生命”和“无限”之间的关系。实话实说,我和黄文杰的的脑子绝对无法招架这类思考,所以那方面的议论会浅尝辄止——多说下去,或许会让你感到反胃。 我会试图控制聊天的节奏——虽然险些失控。而黄文杰好像更加意乱神迷……一度有些恍惚。 后来我知道,他不太喜欢博尔赫斯的这个故事。其实我也谈不上喜欢它,觉得这故事用力过猛,但也觉得,它肯定是厉害的文学作品——对于书呆子而言,更会加分(在小说的靠后部分,科幻设定和哲学探讨已经淡退,作者开始大谈特谈语言和文学,凸显了其自己和古代作家之间的灵犀)…… 我不是书呆子,我不想永生,我也不想很快就死。我想继续聊聊虚实之间的事情。我认为到死的时候,我肯定没有聊完……也希望我的podcast和这个公号会有稳健的、坚忍的生存力!——请网友捧场😄! 本集还会谈及E.M.埃舍尔的版画。那是关于无限的美术, 看上去有点美,再看看,兴许会觉得不太舒服。——这位版画家超级厉害。 《永生》中有个大段,描述了令人作呕的永生者之城。我要说,文中所言,和这版画家的作品有点神似。 本集节目中出现的音乐:1)Jeff van Dyck - Journey to Rome Part II;2)Philip Glass - Metamorphosis Ⅱ;3)Philip Glass - Metamorphosis Ⅳ

57分钟
99+
5年前

28-莫尔文山(石黑一雄)

新来去

《莫尔文山》出自2009年时出版的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也许,它有点“平淡”。我愿努力一下,去讲出它的妙趣。 表面上,该故事线索清晰,内容单纯:由一位回乡的年轻人充当故事里的“我”,徐徐道出见闻,述说了志不能伸的苦闷,也表达了对理想的坚信…… 然而,细看下来,就会发现别的了。 故事中,确实充满了让“我”(那个虚构的青年)忽视,或误会的信息!我们(读者)的感受力,也许会超过故事中的“我”——那时候,故事的趣味将浮现出来! 那个“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他封闭在一厢情愿的世界里,确实还是很小的小青年。 而你和我,也许也很无奈地,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且又认为,自己和世界紧紧接连为一体! 石黑一雄很善于制造这类人物!他从容地,写出偏狭的、无法看清局面的、受制于自我的形象。他慢慢处理这些形象,让故事变成一个艺术品。 在他的长篇小说里,上述特色更为鲜明! 在《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里,每个故事都会显露出一些“运作音乐”时的特殊效应(需要懂得一些音乐,才能体会到那些)——石黑一雄在年轻时玩过乐队,会有很多真切的生命经验。 他恐怕会晓得:重奏小组(演奏团体)的内部,会有很多不调和。——这一点,也会在《莫尔文山》之中渗透出来。 然而,无论如何,音乐又会给人以慰藉,也应当成为许多人的事业——即便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本集所用音乐是爱德华·埃尔加的《爱的礼赞》(吉他演奏家杨雪霏的独奏),埃尔加的故乡就在莫尔文山那边(小说中提及了这位作曲家)。 本集开头,我会略说几句现实中的辛酸和无奈,而后说明《莫尔文山》的“表面线索”和“内部意蕴”,将点出两种故事中的效应,再详说情节——情节本身乍看起来很是平淡,却又隐含着许多褶皱,我会努力说出一些,并遮住另外一些。 在38'20''后,我和黄文杰会展开讨论——时间有限,很多事情将点到为止。 望有余韵。

58分钟
63
5年前

25-象的失踪(村上春树)

新来去

庞大笨重的老大象住在镇上,一度拉拽着“我”的心思意念,忽而一日,旧有的平衡被打散了——象失踪了,蛛丝马迹都不留下,此后不复得见。 大型动物失踪时的某种奇妙动态,被“我”隔空看见。“我”的生活,随之呈现变数。“我”的想法和行为,都仿佛变得顺溜了一些——不再被一些重力干涉——或者说,“我”更具“协调性”了。 以上状况,出现在村上春树的《象的失踪》中。该故事的强音,在于“失踪”二字。若要讨论“象”之所以存在?或者辨析“象”象征着什么?那么,可能会进入思维窄路,会让小说的趣味衰减许多。 象,确乎就是一头象;它的存在不是要点,失踪的动态,才是妙趣所在。 本次录音,谈这篇村上春树的早年作品。无论是村上粉,还是不待见村上的家伙,或许都不容易喜欢本集——因为,我要自顾自地聊许多;尽量轻盈,然后,或许没有达成所欲。 我还是笨笨的、重重的。我的“象”,没有进入它应该进入的场域。我应该更加从心所欲,也该知道我的场域在哪里。 本集节目在崇明岛上进行录音,邀请好友人黄文杰参与连线,但我说了太多,使得节目近乎于变成独白了。谢谢好友帮助,没有嫌我烦🤭…… 不晓得你是否可以耐受本集中的“笨重”的东西,并听见许多“轻逸”的动静。 将会谈到:社会可能有点重,但小说是轻的东西;卡尔维诺的“减轻重量”和村上春树的“飞行梦”;如同音乐的文章——用耳朵修改;让重而大的东西去应该去的地方;上海动物园里的明星大象(母象版纳,她已经离世)的奇怪姿态…… 本集所用音乐有:1)伦敦爱乐乐团低音提琴声部 — 大象;2)Niels-Henning Ørsted Pedersen - Giant Steps。

58分钟
52
5年前

19-凶僧(冯梦龙)

新来去

介绍并讨论笔记小说《凶僧》。 文本出自冯梦龙的《古今笑》(又名《古今谭概》)。 冯梦龙是苏州人,生于明朝,经历了改朝换代,写了诸多故事,包括《三言二拍》。 《凶僧》不好笑,很淫暴,也含有善意。 与谈人:黄文杰,人在广州,在书店打工,曾随和尚云游,常去中越边境,也写小说。 在录音中,我与友人文杰会翻译文言,并讲述”凶僧“所引起的内心反应。 我们将详细说明这一短小的故事所激发的心灵涟漪…… 可能会涉及内心的黑暗(/情欲/善美)深渊…… 本集节目可能让你感到不安。 本集所用音乐:谭盾的《鬼戏》。 附上《凶僧》的原文: 僧慧林谈经吴门。村中有孀妇,素佞佛,制禅履馈之。僧疑妇悦己,夜持刀逾垣而入,直逼妇榻。妇不从,斩妇头,及其一婢,复逾垣而去。适妇死之前一日,有族伯索逋税,与妇閧。邻疑伯之杀妇也,讼于太仓丞陆楷。陆讯之急,遂诬服。索其首不得,苛掠不已。伯之女方十四,痛父甚,乃自经,嘱父断己首代之。时妇已死月余,女首淋漓若生。陆讯其故。伯不得已,以实对。陆心悸,遂发病,梦有神告曰:“古刹慧林。”以其名访之,果谈经僧也,已逃矣。遣捕密侦,获于镇江,自云:“已杀女子五十辈矣。”搜其囊,得妇首,漆而与俱,每兴至,则熟视。其淫暴如此。

43分钟
75
5年前

18-阿威罗伊的探索(博尔赫斯)

新来去

介绍并讨论短篇小说《阿威罗伊的探索》(Averroes's Search),作者是阿根廷人博尔赫斯。故事写于1947年(作者当时48岁),被收录于短篇小说集《阿莱夫》。(2020年5月,我在逐一阅读《阿莱夫》里的故事。) [博尔赫斯的阿莱夫.jpg] 与谈人:黄文杰,人在广州,在书店打工,曾随和尚云游,常去中越边境,也写小说。 《阿威罗伊的探索》可能会令人犯晕,因为这故事类似一种迷宫——但我试图将其说清楚。请听音频。 故事里的主人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位生于西班牙的,阿拉伯世界的大学者。他翻译了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他的翻译又被转译成拉丁文——如果没有阿威罗伊,古希腊的许多智慧将无从传承。 在故事里,阿威罗伊有一种迷惑,他不知道怎么理解古希腊人所谓的“喜剧”和“悲剧”。在他的思维体系里,没有“表演”的概念。在故事的靠后部分,他忽然有所领悟——但非常遗憾,他完全想错了! 博尔赫斯非常厉害,在故事的最后,作为作者的他一下子跳出了整个故事。他置身事外,加了一段说明,那段冷静的表述相当关键,骤然间,让《阿威罗伊的探索》变得更为奇妙了——迷宫上升了一个维度! 我也在我自己的迷宫中,并试图把故事《阿威罗伊的探索》揽入我的迷宫…… 本集用到了两种音乐,均为吉他曲:1)阿拉伯风格随想曲;2)阿尔罕布宫的回忆

42分钟
3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