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90
一档关于“养老”的播客

Album
主播:
大吉大利的_大吉、加薪Jess
出版方:
Z_kpd6
订阅数:
3,925
集数:
31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两个90后,创建的一档关于“养老”的播客。主播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老年学”专业;主播加薪,资深新闻人,曾供职于财新等多家媒体。 所谓“老派”,不是刻板守旧,而是想理解老年一派,想提前站在80岁自己的面前,说些或做些什么。有一天,我们会不畏惧老去。
老派90的节目...

S2特辑|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又能怎?

老派90

阿尔茨海默病(AD),看到这个词你会望而却步吗?希望这一期内容会给你很多力量。很多研究表明,在AD确诊前的10-20年,大脑里就已经悄悄出现了变化,只是我们常常没有察觉。 今年的 9·21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我们请到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的创始人汤彬,和我们一起聊聊关于“预防与早筛”的第一手干货: 健忘和痴呆的区别:哪些忘记属于正常,哪些要引起警觉?日常生活里,有哪些“小细节”能帮你发现风险?医院里的检查、社区的工具包,普通人可以怎么用?年轻人要不要担心? 30岁开始就要预防吗?如何更科学地保护大脑? 当我们更早关注、更多了解,才能在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时少留遗憾。 本期嘉宾:汤彬,剪爱公益创始人、理事长 📝 Show Notes: 1:17 临床前期(“小火星”阶段),才是干预的最佳时机 如果我怀疑家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AD),我能怎么办? 7:06 健忘和AD的区别是什么? 11:14 家人有了病症:去医院前应该干什么?自测/他测(链接jianai-brainhealth.nn.cagoe.com)+社区资源 微信搜索“认知障碍症筛查小程序”( #小程序://认知筛查/nRHUihsihLeo3pd) 18:45 去医院看什么科?何时需要做脑脊液穿刺? 如果我是AD家属或感觉记忆力变差,如何早筛? 23:41 早筛,能筛到多早? 24:57 30+的我:话到嘴边,突然忘记,咋办? 26:09 年轻人记不住,很可能是“数码痴呆症” 28:05 AD不是脑疾病吗?为何需要中高强度运动? 30:16 基因筛查有必要吗?准确性?贵吗? 32:50 是基因对AD的影响大,还是后天干预的影响更大? 33:21 中年期的十大AD风险因子 如果发现“小火星”,咋办? 34:16 一个神奇的抗AD食谱:Mind饮食/ 心智饮食/ 彩虹饮食法🌈 39:13 干预口诀:芬兰的finger研究 & 北京宣武医院的“五字诀” 如果家人得了,如何陪伴和干预? 43:08 一个原则和三个步骤 49:24 纪录片《我只认识你》 51:34 居委会书记带妈妈“放电”的故事 54:38 我回到姥姥老家开家庭会议,寻找“古怪行为”的答案 1:03:44 真正的药方竟在家人手中 1:04:42 最有力的对外求助方式是什么? 【本期主播】 加薪,资深新闻人,曾供职于财新等多家媒体。 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老年学”专业,前资深媒体人。 【听友交流】 ⭐️听友微信群:plcz2023 欢迎加入“老派 90”听友群,日常分享养老相关信息,如书籍电影、政策发布、行业信息等。 封面:剪爱公益(张奶奶作品) 背景音乐:阿兹海默 - 粥粥和小伙

77分钟
99+
1个月前

S2E10 | 中风:头号杀手的预防与救治—神经外科权威高亮30年经验告诉你

老派90

全球第二大死因,中国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中风,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近?为什么连死亡学教授都会说,相比癌症,它可能更具摧毁力?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神经外科权威——高亮院长,为我们解答关于中风的大小困惑:如何用“BE FAST”口诀一秒识别预警?中风发生时哪些错误千万不能犯?从漫长康复路上那些被忽视的心理创伤,到作为医生和儿子,他如何为至亲做出“无怨无悔”的治疗抉择。 这是一期能让你真正听懂、学会,并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科普,干货满满别错过。 本期嘉宾:高亮 * 现任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学术院长 * 2013~2025任同济大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 2004~2013华山医院上海市神经外科急救中心常务副主任 * 博士生博士后导师,30年临床神经外科神经重症救治经验,国内一流神经外科专家 📝 Show Notes: 🎙️Part 1:中风科普 一、中风是什么? 中风,医学上称“脑卒中”,脑子里的血管要么“堵了”(脑梗塞),要么“破了”(脑出血),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性疾病。 6:33 两大常见类型: *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 *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9:01 中风会带来哪些后果? * 偏瘫、失语、脑疝、死亡等 * 卒中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 二、高危因素 * 11:50 ⚠️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控制血压是重中之重) * 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对脑血管损害极大 *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 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 * 其他:睡眠障碍、工作压力过大、情绪剧烈波动 三、被严重忽视的后果 * 15:57 心理障碍:大量病人出现心理障碍,睡眠障碍,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融入社会困难。家属支持和专业干预非常重要! * 21:34 引发认知障碍?没错,例如血管性痴呆 * 23:16 居然会带来“慢性疲劳” 四、如何预防 25:30 严格控制高血压,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9:29 识别预警信号:牢记“BE FAST”口诀 家人突然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别犹豫,马上打120!时间就是大脑! * B - Balance(平衡):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头晕、平衡失调 * E - Eyes(眼睛):突然视力模糊、视物重影或眼前发黑 * F - 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 A - Arm(手臂):一侧手臂无力、麻木或下垂 * S - Speech(言语):言语含糊、说不清楚或无法理解别人的话 * T - Time(时间):立即记录发作时间,并紧急送医 特别提醒: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上述症状短暂出现后又完全恢复,是中风的重要前兆,绝不能忽视,必须就医筛查。 五、黄金救治时间窗 34:57 缺血性中风:通过溶栓或取栓救治 * 溶栓:黄金时间为发病后 4.5小时-6小时 * 取栓:最佳时间窗为 6小时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但越早效果越好 36:54 出血性中风: * 同样需要分秒必争,尽早到医院控制出血和血压 六、突发中风,家人怎么办? 38:53 急救三步曲 * 第一步:让他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口水、呕吐呛到 * 第二步:立即打120,清楚说明地址和症状 * 第三步:带上患者医保卡,并准备好告知医生患者身体基本情况(身高体重、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用药史(如阿司匹林、降压药,包括中成药、保健品等)和过敏史 七、中风后如何康复? 42:25 早期和延期康复无缝对接:家庭康复不仅要延续身体康复,还要增强病人的心理支持 44:27 二级预防:落实医嘱,监督服药,定期复查(轻度:3-6个月,遵医嘱!) 45:48 预防意外:洗手间等做适老化改造 48:47 关于“保健品”的忠告:不推荐!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切勿本末倒置,陷入营销陷阱 🎙️Part 2:中风患者的“失去”与“重建” 51:23 中风病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的“乐观”与“悲观” 55:07 极端情况下高亮教授的选择——DNR(Do Not Resuscitate)全称为“不施行心肺复苏术” 1:00:27 当母亲变成患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只要对得起四个字——无怨无悔。” 1:05:56 什么情况下家属应该考虑放弃?脑死亡 1:14:42 从失去到重建:手指、舌头微小的动弹让人感动 1:15:56 中风家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实用工具】 全国卒中中心名单 卒中地图 【本期主播】 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老年学”专业,前资深媒体人。 【听友交流】 ⭐️听友微信群:plcz2023 欢迎加入“老派 90”听友群,日常分享养老相关信息,如书籍电影、政策发布、行业信息等。

80分钟
99+
1个月前

S2E9 | 放弃高薪,出国读“老年学”(下):好就业吗?收入高吗?适合自学吗?

老派90

“老年学”接着聊:32岁的大吉放弃了一份大厂里薪水优渥的工作,选择去新加坡读一个极其小众的专业——老年学。 她的同学们背景各异:有医生护士、企业高管,甚至还有 60 岁的退休大叔。和他们同窗,会是怎样的体验? 国内高校有没有类似的神奇专业?国外的情况又如何? 当然,还有听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一股脑抛给了她:学费贵不贵?好不好就业?收入如何?能不能自学? 也欢迎相关专业的朋友们在评论区来喊话,让我们把关于“老年学”的话题聊得更开! 本期嘉宾: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老年学专业研究生 📝 Show Notes: 1:08 南洋理工老年学学生背景: 5:39 是退休大叔,也是 我的同学/ 与退休大叔做 同学是怎样的体验? 9:13 高管同学,下课就拎行李箱出差了 11:11 在新加坡,兼职读个书,竟然很平常? 14:44 听友提问:学老年学,好就业吗? 17:57 还有哪些学校开设“老年学”专业? 19:15 综合性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20:28 湖南女子学院: 太平养老定向培养 24:58 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里的养老专业 26:26 研究生领域的老年学方向 27:15 美国南加州戴维斯分校:全球最早、最大规模的老龄研究院 30:48 新加坡南洋理工:更综合;新加坡社会大学:更学术 32:18 听友提问:老年学适合自学吗?有书目推荐吗? 33:43 听友提问:是创立了“老派90”之后才想去学“老年学”的 吗? 38:11 未来十年里最担心或最乐观的变量是什么? 43:54 如果在国内开设老年学,你会有什么想法? 47:42 喊话“老年学”专业毕业生:来和我们聊聊吧! 50:36 南洋理工“老年学”学费具体多少? 【本期主播】 加薪,资深新闻人,曾供职于财新等多家媒体。 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老年学”专业,前资深媒体人。 【听友交流】 ⭐️听友微信群:plcz2023 欢迎加入“老派 90”听友群,日常分享养老相关信息,如书籍电影、政策发布、行业信息等。 背景音乐: McEwan's Export - Average White Band

52分钟
99+
1个月前

S2E8 | 放弃高薪,出国读“老年学”:我到底在想什么?

老派90

32岁的大吉放弃了一份大厂里薪水优渥的工作,选择去新加坡读一个极其小众的专业——老年学。 为什么要做这样“不划算”的决定?一年高强度的学习,她到底获得了什么?从病房里的生死差别,到自然带来的启示,她又如何重新理解衰老与死亡? 本期,大吉从主播变身嘉宾,分享这段求学经历,以及老年学带来的不同人生答案。 本期嘉宾: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老年学专业研究生 📝 Show Notes: 03:21 日本水族馆里的沙丁鱼表演:“看,那条鱼群之外的小鱼。” 06:48 本要放弃,却做出意料之外的选择 11:33 除夕夜的病房,当“老”第一次击中我 19:00 老年学学什么? 20:43 《亚洲老龄化》居然还要学文学? 22:36 《生理与生物学》 提示1. 跟老年人讲话“压低声调”才正确; 提示2. 老年人常出现“非典型症状”,例如得了肺炎不发烧。 27:39 《老年艺术》我带轻度阿尔兹海默症老人来写诗 38:04 《死亡学》我的“死亡雷达”响了;台湾葬礼上居然会有性感舞蹈?! 50:58 《精神与灵性》尝试把精神对话融入ACP (Advance Care Planning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1:07:56 《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与全球化》跨国家庭中的情感流动与断裂 1:11:27 当“身份”像落叶一样凋零,从父亲、丈夫到自己,Close Reading在增强读者的同理心 1:18:46 你会害怕自己老去吗?当衰老化作一条洄游的红色鲑鱼 1:29:17 哪一刻突然觉得,老了也挺酷? 【本期主播】 加薪,资深新闻人,曾供职于财新等多家媒体。 大吉,新加坡南洋理工“老年学”专业,前资深媒体人。 【听友交流】 ⭐️听友微信群:plcz2023 欢迎加入“老派 90”听友群,日常分享养老相关信息,如书籍电影、政策发布、行业信息等。 背景音乐: McEwan's Export - Average White Band One Summer's Day - Joe Hisaishi

92分钟
5k+
2个月前
老派90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