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8】德国留学干货集锦|学费低≠压力小?来德国读大学到底值不值?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8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本期《德国八分熟》,我们系统聊一聊德国留学: * 德国大学申请流程怎么走?APS和DSH考试是什么? * 学什么专业好找工作? * 德国留学到底值不值?学费和生活成本真的低吗? * 德国药学专业怎么读?药剂师真有前途吗? * 还有真实爆笑的“洗脸洗成卸妆”故事,以及“德国到底适不适合长期生活”的诚实回答。 如果你也在考虑出国留学,或者想了解德国职场、教育、生活的真相,这期千万不要错过!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6:00 德国的硕士用时几年? 06:58 Erasmus (Erasmus Exchange Program)适合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年内去其他国家的高校学习 15:42 来德国到底值不值得?出国与不出国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9:10 出国之后突然理解 什么是祖国 什么是思乡 出国之后才体会到: 一台春晚所承载的,不只是表演,而是一种温暖,一种归属感。 它是这一年辛苦生活后的慰藉,是连接故乡与游子的情感纽带。 20:46如果想出国,需要的考试都有哪些? 1. APS 审核:APS = Akademische Prüfstelle(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学历审核) 官网:https://www.aps.org.cn/zh/ 2. 语言证书:DSH 2 以及Testdaf 24:16 DSH全称: Deutsche Sprachprüfungfür den Hochschulzugang是德国大学为国际学生设立的一种德语语言能力考试,主要用于评估非德语母语的申请者是否具备在德语授课的大学课程中学习的语言水平。 通常来德国留学的学生会集中一年时间到语言班备考 DSH,语言考试压力还是蛮大的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找中介一条龙服务 32:36 德国莱比锡大学 Uni Leipzig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经就读莱比锡大学,主修物理学。这所大学创建于1409年,位于德国萨克森州,是德国第二古老的大学 官网:https://www.uni-leipzig.de/ 34:48 德国大学是不参加全球大学排名,不靠排名来证明自己 36:48 洪晃老师在她的播客节目【歪打正着】中讲到:欧洲的大学与美国大学的区别 39:26 德国境内大学申请,材料统一提交到 【Uni Assis】 官网:https://www.uni-assist.de/ 德国分为冬季和春季入学,请大家看好自己学校的录取时间 40:28 德国最难得不是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而是抗抑郁能力 45:48 德国大学大部分依然是免费的,只需要交注册费200欧上下 50:00 德国大学毕业外国人好找工作吗?签证与工资挂钩?哪些专业相对好找工作? 52:00 德国大学药学专业简介 专业药剂师走国考路线, 药剂师助理走双元制路线 59:05 选学校看哪些方面最重要? 62:52 德国药店的药剂师必须具有药剂师资格证 德国药店采用全自动化机器人取药? 65:24 在德国高学历≠高收入? 69:16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哪个国家更推荐去留学?

76分钟
92
1周前

【EP27】盘点德国奇葩美食:从生肉面包到脚气奶酪的味蕾挑战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7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这期节目,我们带你一口气吃遍6种德国“奇葩美食”,有让人三观震碎的生肉馅面包、有浓得化不开的“脚气味”奶酪,还有德国版的东北魂——翠花儿上酸菜! 你会听到: 🥩 生猪肉为什么能直接吃? 🧀 什么奶酪能让你当场吐出早餐? 🥬 德国人怎么吃茴香根和酸菜? 🌶️ 奶酪塞蔬菜、风干香肠能不能拯救德国料理口碑? 🤣 以及我老公居然把饺子馅当抹酱抹面包的真实名场面… 从“文化冲击”到“真香打脸”,这是一场味蕾与心理的双重挑战,也是一场充满笑料的美食冒险。 德国人眼中的美味,到底是“高级享受”还是“黑暗料理”?听完你就知道! 欢迎收听,欢迎吐槽,欢迎留言分享你吃过的德国奇葩食物!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48 本期节目第1个奇葩美食:生肉洋葱夹心面包 【温馨提示】德国对食品安全和卫生有着极为严格的食用标准,并不是德国的所有猪肉都可以生食。只有这种标着mett的猪肉馅。而且只能吃当天做的鲜肉馅。 买回来是这样一坨肉馅,形象欠佳但是味道确实还可以,一定要去买调味料调好的肉馅: 09:34 国内也有很多生吃的菜肴,比如生腌醉虾,各种海鲜生腌,包括日本刺身 13:42本期节目第2个奇葩美食:茴香根儿 15:57 茴香根儿做法一:香橙茴香沙拉 茴香根切丝,橙子切块,剩下的橙子挤成汁儿浇上去,加橄榄油,盐 16:56 茴香根做法二:煎茴香根儿,搭配三文鱼,土豆等 20:54本期节目第3个奇葩美食:脚气奶酪 AlteSchwede 德国人吃臭奶酪的底层逻辑:中国人吃臭豆腐 24:56 挪威脚气奶酪惊魂:臣妾无能,牲口都能吐的奶酪,我。。。吐了。。。 27:58 小萨很爱吃德国这边的一款奶酪:Morzerella 水牛奶做的奶酪 30:00 本期节目第4个奇葩美食:蔬菜塞奶酪 德语:Gemüse gefüllt mit Frischkäse 第一张图 左:口蘑塞奶酪 Champignonköpfe gefüllt mit Frischkäse 第一张图 右:口蘑塞甜椒 Paprika mit Frischkäse 下面是:泡椒塞奶酪 34:43本期节目第5个奇葩美食:风干零食香肠 Salami 德国本国有大约1500种不同的香肠 37:00 欧洲本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风格的SALAMI香肠,香肠所放香料也不同 41:06 本期节目第6个奇葩美食:德国版翠花上酸菜 德国的酸菜叫 Sauerkraut 发酵白菜的魅力,跨越了国界 吃酸菜这件事儿,东北跟德国高度统一了。

48分钟
82
2周前

【EP26】奥地利深度攻略(下)|逃离城市,冲进山野—高山亲子探险记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6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本期节目,小萨继续带大家探索奥地利及德国南部的高山亲子乐园!从阿尔卑斯恐龙公园、刺激好玩的1160米高山滑道,到童话风满满的家庭乐园,我们为你规划了一条非常适合带娃的德奥边境亲子自驾线路。不仅孩子能玩得开心,大人也能在自然美景中彻底放松。除此之外,这期节目还加码介绍了隐藏版宝藏地——奥意瑞三国交界小镇 Nauders以及这个美丽小镇周边的绝美徒步线路。带你领略奥地利高山小木屋的有趣见闻,快来听听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亲子目的地吧~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22 小萨这期节目介绍的【第一个亲子游线路】 德奥边境亲子游线路 地图概览 03:06 【第一天】Trassic Park 高山恐龙亲子乐园 地址:Alpegg 10, 6384 Waidring, Österreich 网址:https://www.steinplatte.tirol/de/der-sommer-im-triassic-park.html 04:06 第一张图片:小萨拍摄于【高山恐龙乐园 徒步线路】 05:34 夏季水上戏水区,竹筏 07:27 【第二天】 Fiberbrunn山峰高山亲子游乐园 游乐园名称:Timok's Wilde Welt 蒂莫克的野生世界 高山滑道:Timoks Alpine Coaster:长达1160米的高山滑道,孩子和大人都能滑,速度可控,安全又刺激 滑道网站: https://www.fieberbrunn.com/alpinecoaster 11:40 【第三天】 德国边境的童话乐园:Märchen Erlebnispark, Marquartstein 中文翻译:马夸特施泰因童话游乐园” 非常适合低龄儿童和学龄阶段孩子,非常温馨、充满童趣、节奏舒缓的家庭型公园 13:09 动物触摸互动区 14:52 乐园有童话故事橱窗,格林童话故事 17:20 小萨这期节目介绍的【第二个亲子游线路】 奥地利 Tirol 地区: 奥地利 瑞士 意大利 三国交界小镇: Nauders 18:09 Kaiserschmarrn 皇帝煎饼,类似松饼的感觉的甜点,可以当午饭吃 19:01 奥地利国民美食【维也纳炸小牛排】 Wiener Schnitzel 23:21 意大利湖畔小镇 Graun im Vinschgau 24:22 我们住在Nauders山顶的一个小木屋,屋主是一个非常淳朴的奥地利老爷爷 注意:住在这里需要自己生火,屋子的取暖全靠木头在壁炉里生火 29:18 我们小木屋推开门的景象,原图无PS 34:08 奥地利冷知识 1. 奥地利差点成为德国东巴伐利亚 34:16 德国巴伐利亚传统服饰:Dirdl 35:22 红牛饮料的创始人是奥地利人 35:52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咖啡馆在维也纳:贝多芬莫扎特也打卡过 37:16 世界上第一个明信片在奥地利发行

41分钟
78
3周前

【EP25】你是哪种国庆人?人挤人、份子人、还是搬砖人?巧了,德国竟然也放国庆节!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5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国庆假期你是哪一类人?植物人?人挤人?份子人?社交达人?还是正在搬砖的你……本期《德国8分熟》小萨和小树从一条有趣的热帖聊起,分享各自国庆的状态,也带你快速涨知识: * “国庆”一词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 德国也有国庆节?为什么是10月3日? * 东德和西德的分裂与统一,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东德真的“很差”吗?还是被历史简化了? * 欧洲旅游热情有多高?德国人放假都去哪儿? 轻松对谈中穿插高含金量冷知识,小树小萨带你假期不无聊,德国中国知识都不少!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13 你是哪种国庆人?😄 A. 人挤人 B.份子人 C.植物人 D.社交达人 E.搬砖人 06:51 国庆快问快答环节: 1.“国庆”一词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2. 国庆小长假是哪一年开始的? 3. 开国大典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 4. 油画 【开国大典】是谁画的? 5. 五星红旗上,那颗最大的五角星代表什么? 6.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升至多高? 7. 中国国徽的设计者是谁?现在收藏在哪? 15:28 德国国徽的启用时间以及设计 16:34 德国国庆日是10月3日 - 也是德国孩子秋假的开始 17:54 德国国庆节的由来: 1. 二战之后哪些国家占领了德国? 2. 德国被分裂成东西德: -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法兰克福以及慕尼黑两个城市曾经是美军占领区的城市) -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DDR) (东柏林,以及萨克森州,图灵跟州等等) 23:21 1989年东西德结束分裂:柏林墙倒塌 柏林墙遗址,Berliner Mauer 旅游打卡景点 25:40 柏林墙围绕西柏林建立,为什么人们要逃亡西柏林? 26:50 小萨的东德亲朋展示很多真实当年图片跟历史: 大家印象里会产生东德穷,西德富的感觉,但是实际上: * 东德失业率接近0% 大家都有工作,计划经济 * 东德民众是很满意东德时代 * 东德很早实行托管服务,孩子1岁开始托管,女性就业率远高于西德 31:16 历史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胜者书写的单线叙述 31:58 1990年的10月3日,东西德合并,实际上两德统一日是德国的国庆节 33:16 回到国庆话题,小萨的国庆是比赛人+旅游达人 😄

39分钟
99+
1个月前

【EP24】在德国,这些小事居然犯法?!聊聊德国魔幻生活法则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4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本期节目,小萨上线,带你走进德国法律的“高压线”!从后院被马蜂窝袭击,到打死一只野生黄蜂可能被罚5万欧,再到地上果子不能随便摘、垃圾丢错颜色可能被罚款——这些你以为的“小事”,在德国统统有法可依,违反了就是违法。还有狗狗必须上税、拍照必须经过同意、晚上10点后必须“闭麦。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生活在德国必须知道的法律现实。本期节目带你了解德国那些“你以为没事其实犯法”的生活细节,也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踩过哪些法律雷区! 除此之外,小萨还为大家深入讲解了德国法律雷区背后的历史根源,带来一段鲜为人知的法治背景故事。为什么德国人对“数据保护”如此执着?为什么拍个照都要签协议?原来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德国纳粹时期和东西德分裂时期的极端社会监控历史。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50 在德国,马蜂或者黄蜂受到《联邦自然保护法》的保护。尤其是马蜂,属于特别受保护的物种。 杀死、伤害、或故意干扰马蜂,最高可被罚款 5 万欧元(具体金额因联邦州而异) 06:24 德国黄蜂靠啃咬腐朽的木头、树皮、栅栏、家具等材料,将这些木材咀嚼成一种纤维浆状的混合物。 09:28 最后把这些木屑和自己的唾液混合,形成类似纸浆的物质,逐层建造蜂巢。 蜂巢通常看起来像纸一样,有点像手工纸雕艺术。 照片拍摄于2005年夏小萨家院子里小木屋房顶 11:10 “蜜蜂酒店”其实是供野生蜜蜂和其他昆虫栖息和繁殖的人工结构。它们通常由天然材料制成。 照片拍摄于德国森林公园中 13:08 如果你摘取街边的果树不属于你本人或未获许可,哪怕只是一个苹果,也可以被视为“盗窃行为”。 14:48 德国禁止大规模采摘韭菜,国人为了享用韭菜美味佳肴,疯狂采摘导致被警察叔叔领走 德国本地韭菜被称为【熊葱】如图:宽大的枝叶跟浓重的韭菜味 20:04 在德国,未经明确同意,绝对不可以拍摄他人的清晰正面照,尤其是 儿童、学校、幼儿园 ,绝对是 “高风险区。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就是德国常听到的datenschutz-数据保护 * 照片本身被视为“个人数据” * 对于儿童数据的处理(包括拍摄)更加严格,未经许可不可采集、存储或传播。 * 幼儿园如果要使用孩子的照片,用于幼儿园教学意图,必须跟家长签署同意书。 24:40 强大的数据保护法不仅保护普通人,也保护了嫌疑人 - 嫌疑人不等同于罪犯 警察没有权利去调取嫌疑人个人信息,所以要去向国外警察机构调取数据 28:40 为什么德国人过度的对数据,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1. 纳粹时期的监控机制 * 纳粹政府靠着庞大的情报和监视系统控制整个社会。 * 人们的信仰、种族、言论、交友圈、职业背景全部都被详细记录。 * 太多的人在那个时代,因为被“举报”或“监听”而失踪、被捕、送进集中营。 2. 东德的斯塔西(Stasi)——历史上最密不透风的监控机关 * 全称:“国家安全部”(Staatssicherheit),简称 Stasi。 * 监控对象不仅是“嫌疑人”,而是几乎所有公民。 * Stasi培养了无数线人、邻居互相举报,连家庭成员都彼此监视。 * 每封信件、每通电话、每次外出都有可能被记录、分析、存档。 *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秘密警察系统” 31:14 原东德秘密警察博物馆 - Stasi Museum: 这些真实的历史并不是遥远的过去,在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的Stasi国家安全部博物馆,至今保留着大量东德时期的监听文件、乔装工具、间谍相机和审讯室等原景复原展览。小萨亲自打卡过这个博物馆,也在节目中为大家还原了那个充满恐惧与不信任的社会氛围。 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让德国社会在统一之后,在立法上特别强调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警方、检察机关,甚至是国家级情报机构,要想获取嫌疑人的IP地址、社交账号记录或手机定位,必须通过法院严格审批流程,甚至连嫌疑人的姓名和正面照片也受到法律保护,媒体不能轻易公开。 这一切看似“过度保护”的做法,其实背后藏着德国社会对“自由”与“尊重个体权利”的深刻反思。 34:29 狗必须上狗税:新买的狗必须在14天内向当地政府部门(如治安办公室)申报注册。 39:56 在德国,住宅必须配备烟雾报警器 43:28 垃圾分类不合规,是违法行为,可被罚款 47:39 在德国,晚上10点之后必须保持“绝对安静” * 德国的“夜间安静时间”是法律强制执行的(通常是22:00–6:00) * 不可以吸尘、洗衣、装修、弹琴、派对等等,否则邻居报警可罚款。 * 每个周日及法定节假日全天都是法定安静日,禁止家庭装修、草坪修剪、建筑施工等噪音活动。

53分钟
99+
1个月前

【EP23】交换生活的温度|你在追老剧,我在读死亡,你的烦恼我共鸣,我的片刻你在场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3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这一期,我聊了最近在听的播客、喜欢的书、追的剧,也分享了我对容貌焦虑、短视频沉迷、亲子关系、运动恢复、还有慢生活的感受。 从杨笠那句“不洋气但不丑”聊到老剧《越狱》《Friends》,从《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到余华的《第七天》,也终于被邻居拉去上了一次休闲拳击课——大汗淋漓的那种。 日子看似平常,但交换着别人的故事,也在不断照见自己的生活节奏。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18 1. 洪晃老师的【歪打正着】:小萨跟小树的精神搭子 03:40 2. 姜思达 x 杨笠【言之有理】 延申话题: 04:34你有容貌焦虑吗? 10:42 3. 李静的【你,静不下来】学会放手 - 嘉宾:黄沐尔 14:20 50+ 更年期的激素变化 18:20 4. 【半拿铁】商业浮沉浮录 24:42 5. 【菠萝因子】健康类播客 43:56 6.【声动早咖啡】一个十五分钟的清晨播客节目,同步日常生活与商业播报 27:26 📖 《第七天》 作者:余华 《第七天》是一部由“死人”视角展开的小说。主角杨飞死后进入灵界,却因为生前没有买骨灰盒,无法入土为安。于是他在死后的七天里,在这个灵与肉分离的“中阴界”中游荡,回顾自己的一生,也目睹着这个世界种种荒诞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光影。 小说以轻盈甚至幽默的笔触,描绘死亡,但讲的却是生——是生而无依,是贫穷与孤独,是荒唐与无奈,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残存的温情和善意。 30:34 📚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 一部用极为温柔又深刻的笔触,记录北方森林民族——鄂温克人一生的长篇小说。故事以一位年迈的鄂温克族女性为叙述者,从她的童年写起,横跨几代人,讲述了她所在的游牧部落如何在时代巨变中慢慢消散。 在驯鹿、森林、雪原与火堆的背景中,小说呈现出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生命质感,却又细腻入微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爱与失去、生与死、迁徙与坚持。 它不喧哗,不激烈,但读完会有一种久久不能平静的沉思。 如迟子建自己所说:“这本书,是我献给森林的情书。” 36:34 回顾经典美剧【越狱 prison break】青春总是那么美好 38:04 在短视频时代,我们越刷越空,信息密集却毫无沉淀,渐渐失去了专注与真正投入的能力 42:02 【武林外传】的回忆

46分钟
99+
1个月前

【EP22】高效的秘密:学会利用【时间管理神器】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2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本期主播小萨分享了她如何在工作、育儿、家务三重夹击下,依靠一套极致的时间管理系统,把每天切成高效“色块”,实现生活的高效运转。从iPhone自带的日历App开始,聊到日程分类、多次提醒、夫妻协作,再到如何预制食材节省做饭时间——没有广告,全是干货! 小树在高强度工作中焦头烂额,而小萨用一套“可视化时间管理思维”努力实现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别忘了查看show notes 中的小萨日历截图,一起开启属于你的时间掌控感。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 04:16|神器登场:iPhone日历时间管理如何拯救我的生活 * 小萨的生活完全依赖时间管理 App 纯爱分享,苹果自带日历的超能力介绍 * 建议听众搭配 show notes 图表收听,不然容易迷瞪 06:14 【第1张show notes】日历设置截图 小萨一日时间安排 🧩 06:15|如何拆分时间?四类事项+色块管理法 * 07:01每天的时间都是被切割的小方阵 * 13:05四大时间分类: * 高效不是干得多,而是统筹得巧 13:25【第2张show notes】日历方阵分类色块 提示:因为我自己是德语系统,所以给大家翻译了一下,大家自己可以找中文系统讲解 🔔14:08|生日提醒功能设置 · 小萨很重视生日提醒功能设置 · 我希望让我的朋友们准时得到我的生日祝福 · 14:54沿袭了德国人的生日祝福传统 🔔 18:59|设置提醒与重复事项,打造“自动化生活” 19:21【第3/4 张show notes】实操设置提醒,重复频率 * 19:48 举例说明如何设置两次提醒 + 重复频率+ 地址导航 * 24:25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前期麻烦换来后期顺畅 * 日历可以设置:每日提醒,每月提醒,每年提醒 *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 即时提醒,提前5分钟提醒你,提前一小时提醒 * 22:38 人一定要趁年轻时候建立时间管理习惯 ♑ 25:35|摩羯时间观:前期准备 vs 后期执行 * 摩羯请抠1,哈哈,代表小萨的自我剖析 * 29:44宁可前期麻烦一点,做好规划,保证后期执行畅通无阻 31:51|小树的即时清单app 适合没有时间限制的事项排列 33:32|每个人选对适合自己的工具,自己建立适合你 的时间管理系统 ,达到高效 34:43|小红书关于iphone时间管理app介绍一大堆 36:15|iphone,ipad,Mac多段同步功能 【第5 张show notes】小红书iphone日历管理贴 37:06|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借助iphone限时功能,到时自动关闭游戏app 38:30|刚接触电子产品的时候,必须给孩子立规矩 41:28|双职工五老人帮衬,如何提高烹饪效率 ?烹饪时间管理流程思维 43:20|周六集中采购→提前预制食材→ 到家直接开炒 45:01|德国孩子睡觉早→运动量较大→ 入睡快 48:30|【最后1张show notes】一天日程安排 :夫妻协助勉强维持目前生活的运转 ❤️最后给大家演示一下【生日提醒】的整个设置页面❤️

57分钟
99+
1个月前

【EP21】聊聊德国墓地文化,西方人如何解读“死亡与告别”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1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这一期,我想和你聊聊“回不去的故乡”、聊聊“在异乡成长的那个自己”还有如今对“生死观的理解”。 最近看了《陈鲁豫漫谈》和易立竞的一期节目,看到她在镜头前落泪的瞬间,我也突然破防。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小孩——那个曾经为了梦想义无反顾离开家、孤身闯荡世界、在异乡一步步学会坚强的自己。 从2008年初到德国,到现在的这些年,我经历过冷清的圣诞夜、种族歧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痛哭的夜晚,也在德国的葬礼上,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死亡”和“告别”的意义。本期节目,我想和你聊聊故乡、漂泊、成长,还有我们终将面对的“死亡”。或许你会和我一样,从村上春树的小说里,重新理解那些年读不懂的句子;也或许,当你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会想到你曾经走过的那条不容易的路。如果你也是那个“带着情绪活着”的人,欢迎来这里一起交流。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02 陈鲁豫慢谈 - 嘉宾: 易立竞 老家是你离开之后才拥有的地方,故乡是你离开之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03:44 我也不知道我还会心疼那个小孩,我以为早就翻篇了 06:15 在异乡的生活并不容易。那些来自歧视的冷眼、深夜想家的疼痛,有时候会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全涌上来,眼泪止不住地落下。 09:52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真的是一种不会被时间冲淡的情绪。 10:00 40岁这年,我终于读懂了《挪威的森林》- 年少不懂死别,中年才懂村上 11:13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13:02 我第一次感受到人是一瞬间离去的:一个骑车少年突然倒下,我开始思考死亡 17:15 【德国墓地文化】在德国,墓地是⼀道亮丽的城市⻛景线 21:42 玫瑰、墓园、月亮代表我的心:关于一场德国葬礼的记忆 25:26 【德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比较豁达与平静,正面与积极 26:57 德国家长会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提前写好遗嘱 】 29:25 在花香与鸟语中安眠,逝者仿佛仍在感受世间美好,这或许就是人生最温柔的告别 32:41 生活逼你长大的过程,但也是生活馈赠给你的一种能力 【片尾曲】 德语歌曲 Für dich (为了你) 歌手:Yvonne Katterfeld 插播公告: 欢迎收听:小萨的德语歌播客节目【声动德国】 这里有很多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德语歌单,欢迎大家一起来我的小小德语音乐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轻松与惬意。

39分钟
99+
1个月前

【EP20】爱是向下传递的吗?为什么我们把更多的爱给了孩子而不是父母?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20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在这一期,我们聊了一个让无数人心有戚戚焉的话题:“爱,真的只能向下传递吗?”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说起,主播小萨和小树分享了各自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真实相处与情感挣扎。我们为什么总是倾尽所有去爱孩子,却对父母的爱变得节制甚至冷淡 ?爱为何总是“流向”下一代?是本能的选择,还是情感的惯性?是精力有限的无奈,还是心理学上的沉没成本?我们也聊到了关于丁克、后悔与否、育儿带来的价值感,以及养育是否真的拓展了我们对“爱”的认知。这一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次关于“爱如何流动”的深刻对话。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2:13 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是平衡的吗?你同意 爱是一种向下传递的情感 这句话吗? 06:17 慢慢失衡的爱 我们小的时候,曾经是那么全心全意的依赖我们的父母; 我们长大之后,为什么总是倾尽所有去爱孩子,却对父母的爱变得节制甚至冷淡? 08:58 爱向下传递,不只是情感,而是写在基因里的本能:向下传递DNA是最根本、最本能的需求 11:19 育儿与信息压力剧增,严重压缩了我们照顾父母的时间与精力 13:49 人类是一种倾向于投资感情的生物: 越是为孩子付出多,就越在乎; 而父母的爱来得太容易,反而容易被忽略 17:23 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爱有恃无恐 17:52 父母在亲友离世、子女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情感难以倾诉→老一代沟通障碍加剧了他们的孤独 →更想抓住子女 20:14 爱本质是无限的,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情感资源是有限的 面对亲情之间不同方向的爱,要做出选择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做出取舍,但是我们无论取舍哪一边,对另一边都是不公平的 21:39 你是否有过后悔要孩子的念头? 28:04 孩子是你对抗虚无感的一种力量 29:12 看到孩子有时候像看见了自己;养孩子仿佛养育了一次自己;也会看到曾经的父母 父母在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他么也是摸索着学着做父母的 不当父母永远无法体会父母的感受 31:46 丁克的选择没有对错,而是像围城,同样的这条路,我们不能重活一次 35:28 孩子常常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点亮你前行的方向 我们有时候是在依靠孩子 42:22 生育这件事,应该出于个人真实意愿的选择,不应该被外界舆论所左右 你如果没有体会过当一个生命叫你妈妈的心动和震撼,没有走进过这个角色,那你就不应该轻易的告诉别人这个不值得 45:49 忙于工作、生活、孩子的同时,给父母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告诉他们我们还在乎你们

49分钟
99+
2个月前

【EP19】聊聊德国家长情绪稳定的底层逻辑|如何让孩子情绪更稳定?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19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为什么德国家长普遍情绪更稳定?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德国的街头、公园、餐厅里,很少看到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他们真的比我们更“淡定”吗?这背后,除了性格和文化差异,更有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环境支持等多重因素。 本期节目,我们从德国人的人格测试MBTI类型,以及家庭的日常生活习惯出发,聊聊德国父母如何通过情绪教育、自主信任、容错思维、以及对孩子的深度尊重,帮助孩子也帮助自己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情绪挑战。 大家可以一起来交流,怎么才能做“稳定的父母”怎么去培养“情绪健康”的孩子?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3:50 德国家长在公共场合是比较冷静的 很少对孩子大吼大叫 05:32 国内环境的噪音 → 分贝高低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06:28 德国家长会用【对话模式】来跟孩子进行沟通 07:04 德国的公共场所比如餐厅商场,常设儿童娱乐区,分散孩子注意力,减少吵闹 09:30 MBTI人格分析德国人的行为方式,以及情感的克制 12:10 德国人的葬礼:温馨、 尊重、 安静 、克制 → 情绪表达的态度是体面告别 承载德国人的情感是内敛的方式 15:52【德国的情绪教育】孩子最先学会的是表达 20:30 德国老师外出进修也不忘给孩子写信 → 完整提供情绪价值 22:54 德国父母及学校的【容错思维】犯错误是学习的必要环节 26:48自主性与信任感 → 德国家长更愿意放手→相信孩子可以完成任务 30:36 老一辈看孩子 → 极度保护 → 孩子情绪上来立刻安抚 → 打压吓唬 → 提前假设孩子会失败→阻止孩子尝试→导致孩子更逆反 37:48 国内老人看孩子是常态,欧洲孩子的世界里全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情感的依恋,是心理最大的依赖 → 孩子可以随时在父母面前排解情绪 父母陪伴的缺失会导致情感依附缺失导致情绪表达与管理障碍 40:36 德国孩子整体看起来为什么情绪更稳定?内心平和还是成长环境与文化背景得原因? 回望我们小时候→我们不是被娇生惯养的一代 44:36 欧洲的父母与孩子完全对等的互相尊重 53:12 德国人确实更重视与大自然相处 → 释放情绪 工作节奏慢 → 焦虑减少 → 更有精力 → 内耗少 55:02 德国人喜欢计划 → 让情绪在重大变动中更稳定 → 减少吵架提高效率→按照计划行事避免情绪失控→减少在小事上消耗自己 57:52 总结: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未被看见的需求 → 准确的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痛点→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 →走出这些负面情绪

59分钟
99+
2个月前

【EP18】奥地利深度攻略(上)|穿越高山湖泊,走进阿尔卑斯的精致与浪漫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18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奥地利,这个我去了8次却还念念不忘的国家,到底有多特别? 这一期播客,我和小树一起聊聊我心中的奥地利。一个“不喧哗却精致”的中欧小国。从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到阿尔卑斯山间的高山湖泊;从茜茜公主的夏宫,到适合亲子游的绝美徒步路线,从古典音乐天才莫扎特到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文化气质、音乐传统,到蒸汽小火车与缆车背后的亲子友好设计。我会用亲身经历带你走一遍“不踩坑”的奥地利旅行线路。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4:53 简短的奥地利地理知识介绍 08:14 第一站:古典音乐之都【维也纳】- 莫扎特的故乡 打卡景点:金色大厅,莫扎特故居,中央公墓等 大家熟知的奥地利名人还有谁? ⇨09:18 具有争议的奥地利人→希特勒→德国高速公路推行者-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 ⇨11:20 被大家误以为是美国人的→施瓦辛格→奥地利施瓦辛格博物馆 ⇨12:38 奥地利音乐神童→莫扎特→故乡萨尔茨堡→莫扎特出生地纪念馆 ⇨15:36 茜茜公主→美泉宫→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 18:18 奥地利山顶缆车沿线均有大型亲子娱乐区:丛林攀爬,探险寻宝等 20:53 瞭望奥地利最高峰大钟山的360度:【雪融峰观景台】 21:38 世界最美公路之一:【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全景公路】 23:44 近距离观看大钟山:Kaiser-Franz-Josefs-Höhe 奥匈帝国皇帝曾经瞭望大钟山的地方 26:22 瑞士同样很美,只是奥地利性价比更高,瑞士有007旋转餐厅 28:02 【海蒂跟爷爷】主题公园 位于奥地利海拔1875米的海蒂峰 小知识:这部展现阿尔卑斯山美景的动画片确是日本制作的动画片,动画指导是【宫崎骏】 30:24 奥地利沃尔夫冈湖区的舍夫山→始建于1893年的穿越高山湖泊的蒸汽小火车 34:05 奥地利山脉徒步登山没台阶- 可以方便行人推车带孩子 35:29 Chat GPT解答疑惑:为什么欧洲的山脉没有台阶,而中国的山脉全是台阶 文化传统:宗教圣地→修筑台阶→虔诚 地理不同:中国山地相对陡峭 VS 欧洲山脉大多连绵 美学理念: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台阶象征等级与礼仪地位 欧洲强调自然风光的完整,不修筑台阶破坏自然 最后给大家一些图片和线路,希望能帮助想去奥地利却没有头绪的听众 首先是播客说到的奥地利大钟山全景公路 (德语:Großglockner Hochalpenstrasse) - 节目片段21:38 全长48公里的蜿蜒山道,带你穿越阿尔卑斯的心脏,沿途雪山、冰川、高山湖泊交织,真的是一段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之旅。推荐指数爆棚! 还有节目中提到的360度观景台,观看大钟山的雪融峰观景台 导航:Edelweiss Spitze 接下来上一组位于奥地利沃尔夫冈湖区 Schafberg舍夫山顶壮丽山景。乘坐始建于1893年的蒸汽小火车上山 (Schafbahn) 收听片段30:24 网站:https://www.5schaetze.at/de/schafbergbahn.html 节目里还讲到一个海蒂跟爷爷主题公园 Heidi Alm Kindererlebnispark.公园坐落在以海蒂Heidi命名的海蒂峰上 海拔1875米 周围群山环绕, 到了会迷恋此刻的风景😀整个公园以动画片《海蒂跟爷爷》为主题.100多座雕塑人偶 还原动画片情景. 每个情景都有详细的动画片情景讲解 然后推荐一个非常棒的山顶免费游乐园,以及他1160米的高山滑道车(滑道车收费,其余攀爬项目均免费) 地址:Fieberbrunn 滑道名称:Timoks Alpine Coaster 营业时间:8:30-17:30 我跟小树还会抽时间再做一期奥地利介绍,很棒的山顶公园,依然免费

47分钟
99+
2个月前

【EP17】德国出发终点挪威|死守燃油还是拥抱电车?盛夏欧洲为何空调不“香”?

德国8分熟

大家好,欢迎收听【德国八分熟】第17期 【主播】小萨&小树 小萨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德国上山下山自力更生,工作生活17年的【80后北京大妞儿】 小树的自我介绍:一个在国内努力搬砖,认真吃饭的【80后东北yin儿】 【本期主题】 在上一期聊完自驾挪威的所见所闻后,这一集我们继续深入北欧旅程,带你看看那些旅途中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挪威奥斯陆街头竟然出现了中国品牌“蔚来”的出租车!这不仅是一个新能源话题,更映射出中挪之间在绿色出行上的深度合作。 * 为什么挪威出租车选择了中国的蔚来? * 蔚来的换电技术如何赢得挪威市场? * 德国,作为传统汽车强国,为何在电动车领域显得“力不从心”? * 中国与欧洲在新能源基础设施上的巨大差距,以及背后的文化、政策与消费观念差异。 我们在这一期还聊到了: * 为什么欧洲人即使热到抓狂也不装空调? * 几百年老房子的电路结构,根本吃不消现代空调; * 安装空调要花上千欧元、还得层层申请审批 听完你就会明白,欧洲不用空调,不是他们不怕热,是“想装也没那么容易”。 这是一场关于电动车、城市转型及空调文化引发的中欧差异的深度对谈,也是一段从旅途延伸出的思考。如果你对新能源、出行、欧洲生活方式感兴趣,赶快加入我们一起聆听,一起交流。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3:40 为什么挪威首都奥斯陆为何会抛弃德国电车,选择【中国电车品牌】蔚来作为官方出租车? 09:58 特别声明:本期节目未接受任何电动车品牌的赞助或广告支持,所有内容均为个 人真实的旅途见闻与体验分享。 13:28 中国汽车走出国门➔中国品牌被世界认可 15:27 德国作为传统汽车强国,为何在电动车领域显得“力不从心”? 【燃油执念】的背景 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标志着汽车工业的诞生。 19:26 德国充电桩覆盖率低于中国 23:30 德国许多百年老房受限于老旧的电力系统与建筑结构,无法轻易支持安装私人充电桩。 德国没有小区概念 24:56 德国法律对电路改动有严格规定,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电力系统的更改➔必须经过专业认证和审批流程 28:18 德国燃油执念➔ 消费观念保守➔ 新技术接受度较慢 31:06 德国车企觉醒太晚➔中国弯道超车 32:32 Made in China 是一个逐渐与高科技、智能化、品质感挂钩的新形象 37:30 为什么欧洲人即使热到抓狂也不装空调?真有上万安装费? 39:52 德国管道式移动空调 (如图)

48分钟
99+
2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