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不敬
婆媳对于生活的挖掘

Album
主播:
YT03、明子03
出版方:
YTYT03
订阅数:
1,511
集数:
40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我想和我的婆婆聊聊
三三不敬的创作者...
三三不敬的节目...

038.「这点爱,别的不够,结婚也许够了」

三三不敬

三三读书会汇报篇。除了第一次共读体验,我们又谈了关于这本书的感受。 以下分享我们三期共读会的bullet points: * 制度中立:生/不生关键在“谁决定”,女性必须是生育的第一决策人 * 成熟度>年龄:早晚选择是感性理性融合后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年龄评判 * 婚姻三角形:性爱-生殖-抚育被制度绑在一起 * 双系抚育≈理想:目前仍是母系实操,父亲不参与=父亲缺失,也是他的损失 * 早恋爱/晚生育:给身体冲动留空间,给理性规划留时间 * 后悔当妈:“我还没准备好”,激素+社会压力≠个人失败 * 社会脚本在变:90后签“育儿协议”、80后丧偶式育儿、60后“生就是使命”—同一制度下的三代差异 * 个人解法:经济独立+情绪稳定+持续自我成长=无论婚育与否都能“核心稳定” * 家庭的核心功能:“把个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因此天然存在个体自由 vs 社会约束的冲突,亲子冲突只是这一根本冲突的集中表现; * 社会化抗争:个人自我意识觉醒后对社会规训的反抗; * “父母不是绝对权威,而是社会派来的代理人”—意识到这一点冲突会软化; * 打或不打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父母对社会化手段的个人理解; * 家庭应是与孩子并肩面对社会的“安全基地”; * 父母焦虑往往源自自身价值感不足:把孩子成就当成自己的“人生成绩单”; * 家长先解放自己、丰富人生,孩子才有真正的“解药”; * 持续自我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行使什么角色?”可减少养育撕裂感; *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每个人都有“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人始终在“诗与远方”和“柴米油盐”之间拉扯。人生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中,行为常受未来预期影响。父母常将未实现的理想投射到子女身上,父母常将“理想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成为“再来一次”的工具 * 共生与契洽:共生:生物层面的互惠互利契洽:思想层面的共识与认同亲子冲突往往源于“共生”有余而“契洽”不足 * 亲子关系的分离与独立:尼采:“要飞的,终于飞了”。父母之爱是指向分离的:「一般的爱是为了占有,父母的爱是为了远离」。父母的爱最终是为了让孩子独立,而非占有。亲子关系的本质是解决“生物断隔”与“社会绵延”的矛盾,社会性断乳是“不得不做却不愿做”的手术。 本期推荐 当然是:费孝通《生育制度》

47分钟
99+
1个月前
三三不敬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