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当我们旅行时,究竟在享受些什么?

能量实验室

本期播客是一次和东与北,日以继夜播客主理人的串台,聊聊当我们旅行时,我们究竟在享受什么? 独行侠VS结伴游,哪种旅行更胜一筹?阿黄与骏子现身说法,带你从深夜华山论剑聊到广州美食探秘。独自旅行的自在vs结伴同游的乐趣,两大主播亲身经历大起底!广州的市井烟火vs深圳的摩登活力,不同城市各有风情,哪个更能打动你的心?带上耳朵,和我们一起启程,探索旅行的意义,不止是风景,还有那些鲜活的生活故事。 主播 / 石大将军嘉宾 / 阿黄(日以继夜)、骏子(能量实验室)02:09 探索华山之旅:普通人的爬山体验与惊险之旅 04:25 游览华山的体验:险峻与风景的双重挑战! 08:50 广州游记:繁华天河区与美食天堂海珠区 13:17 广州与深圳:年轻与自由的对比 17:41 旅行中的独行与结伴:探索自我,感受不一样的快乐! 22:08 内心强大的人与需要他人肯定的人:人际关系的差异 26:34 游走非洲的惊奇之旅:毛里求斯和马达加斯加的印象派31:00 与海豚共舞:一次令人难忘的浮潜经历 35:27 天南海北,聊天到早上五点多!厦门之旅的不平凡之旅!39:53 上海南京路:繁华背后的神奇感受与有趣经历 48:45 你的怪癖是什么?博物馆、球场还是其他?来分享你的独特兴趣吧! 连接骏子,加入能量实验室社群:huohua06

54分钟
99+
18小时前

100 近视手术到底值不值得做?500°半飞秒术后心得

能量实验室

本期播客中,骏子真诚分享了做近视矫正手术的全过程,9.12日昨晚手术之后,带给我一个月纯粹的快乐!这是我2024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本期播客包括手术种类的选择、具体的花费和亲身感受。详细描述了手术前后的准备和恢复事项,还给出干货指导,帮助每个有摘镜计划的朋友顺利迈出第一步。纯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 /具体聊到/ * 飞秒手术是我24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 手术带来的视野焕然一新,甚至有些后悔没有更早进行手术!!!!! * 手术的种类很多,我该做哪一种? * 近视手术第一视角全过程描述 * 近视手术带来的生活习惯改变,让我更快乐了 /时间轴/ 00:02:00:【近视手术揭秘】价格、医院选择、手术过程及感受!全程解析! 00:04:02:飞秒手术全程解析:眼部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和费用 00:06:27:如何选择正确的近视手术?流程、风险和后遗症解析 00:09:39:怎么做近视手术?全飞秒还是半飞秒?先了解你的眼部情况! 00:12:57:“全飞、半飞、晶体移植:揭秘近视矫正手术的多样性” 00:16:12:半飞秒手术:矫正近视的有效方式,但术后需要注意保护 00:19:27:揭秘近视手术:全飞、半飞、晶体植入的区别与恢复效果 00:22:41:晶体移植手术:一种成熟的矫正视力方式 00:25:54:近视手术全过程揭秘:痛苦与效果是否匹配? 00:32:25:视力修复手术后,如何正确使用眼睛?专家给出建议! 00:35:39:近视手术倒逼我改变生活习惯,没想到我竟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连接骏子,加入能量实验室社群:huohua0618

39分钟
99+
18小时前

101我看见的世界丨AI教母李飞飞: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能量实验室

本期播客是一档读书博客,分享近期给我注入巨大能量的人物传记:杰出的 AI 科学家李飞飞的自传《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被誉为 “AI 教母,她主导创建了ImageNet被誉为 “深度学习革命基石” 的大规模图像数据库。从移民儿童成长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在这本书籍中展现了李飞飞在男性主导的科研领域的破局之路,也描绘了他和父母之间非常动人的温暖故事。她成长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她的父母会像其它的东亚家长一样鸡娃吗?她怎样找到自己的科研方向?在计算机视觉研究的道路上突破了哪些困境?在她的人生重要节点上,会怎样做决策? /具体聊到/ * 谁是李飞飞? * 《我看见的世界》:一部华裔科学家的奋斗史+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 李飞飞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 * 什么样的老师可以成为她一生的精神导师 * 李飞飞怎样走上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道路 /时间轴/ 00:02:18: AI教母李飞飞自传《我看见的世界》的3个标签 00:05:35: 李飞飞是谁?为什么突然网上很火? part1 :艰难的移民之路 00:08:52: 有点“不合时宜”的原生家庭:大孩子一样的爸爸,坚定捍卫自己价值观的妈妈 00:13:52: 咱们的妈妈会支持看奇奇怪怪的课外书吗? 00:21:44: 贫穷和压抑,是李飞飞这样的移民家庭去不掉的标签 00:24:47: 目睹校园霸凌,也许下一个被打的就是自己 00:28:27: 李飞飞的人生之光:精神导师萨贝拉先生 女性破局之路 00:36:13: 移民的身份,家境的困窘,即使是普林斯顿也没能让李飞飞融入美国 00:41:29: 超越师生的友谊,看了让人泪目 人文AI之路 00:44:50: imagenet原来是AI的超大型分类图片数据库 /本期提到/ 李飞飞(Fei-Fei Li): 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华裔科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主任,并曾担任谷歌云 AI/ML 首席科学家。她被誉为 “AI 教母”,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主导创建了ImageNet—— 这一被誉为 “深度学习革命基石” 的大规模图像数据库 ImageNet 的核心价值与运作机制 ImageNet 是一个视觉 - 语义关联的知识库,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图像数据教会机器理解人类对世界的分类逻辑。它基于普林斯顿大学的词汇数据库 WordNet 构建,将 2.2 万个语义概念(如 “德国牧羊犬”“抱枕”)与 1400 万张标注图像关联,形成层级化的视觉本体13。这些图像通过搜索引擎抓取并经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Mechanical Turk)平台众包标注,由来自 167 个国家的 4.8 万标注者完成三重验证,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19。

57分钟
99+
18小时前

102 P人亲测!手机戒断50%,生活却多了200%

能量实验室

本期专治自由职业者的时间黑洞和P人注意力涣散症! 主播骏子——10年自由职业老鸟、资深ENFP,曾日均刷屏6小时+,却因一场近视手术意外解锁手机戒断秘籍。如今专注力原地起飞,工作沉浸4小时不断档。 用一个简单的戒断SOP,从早晨不再刷手机,到时间记账,再到设置手机使用倒计时,帮助自己慢慢找回了平衡。 /具体聊到/ 早晨刷手机就像是“焦虑启动器”? 如何用“老人机”解锁新习惯,远离手机诱惑? 通过时间记账来直面自己的时间幻觉 给自己设置手机使用倒计时,掌控“刷手机”欲望 自由职业者如何在屏幕时间管理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时间轴/ 03:00 晚上不带手机进卧室,早晨不刷手机——这招能立即见效? 05:30 早晨刷手机带来的“清醒幻觉”,你是否也中招? 08:20 看手机拖延工作,甚至工作!这个问题你也有吗? 12:00 早晨醒来不刷手机,借助“老年机”开启全新觉醒方式 14:00 沉迷短视频?干脆把刷视频当成任务!有效遏制你的“无限刷屏”欲望 16:00 记一笔时间账,建立对时间流逝的感觉 22:00 用AI分析时间花费,给时间流失留个清晰账单 25:00 给自己设置手机使用倒计时,来试试驯化多巴胺的欲望吗 28:00 改变生活节奏的三个小方法 30:00 总结:如何在数字世界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本期提到/ 《纵横四海》Melody播客 《时间记账》高效管理方法 Grok AI时间分析工具 📚 《深度工作》 连接骏子,加入能量实验室社群:huohua0618

34分钟
99+
18小时前

103游戏改变世界丨拿捏人性!游戏化思维让现时更美好

能量实验室

人生是场混沌游戏,而你是自己的规则设计师。 一个从来不玩游戏的人,从《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中获得的灵感,10年自由职业者+ENPF简直摆烂buff叠满,因为3分钟热度屡屡弃坑,直到这本书关于act like a gamer,用游戏化的思维去过一生的感悟瞬间击穿了我。把瑜伽垫展开就算练了,运动达标就奖励自己吃喜欢的甜食,把小学生小红花奖励机制复用到高中生身上竟然依旧有用! 回忆一下不论是小时候玩的马里奥,还是丢沙包,再到现在的剧本杀,王者荣耀。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完全不需要自律的情况下,竟然做到了全神贯注?这就是游戏的魅力,游戏就是心流的过程! 如果换一种视角,了解游戏的本质之后,是否也可以做自己人生的游戏设计师?重新设计人生体验?让一个个枯燥困难的关卡变得瘾起来。 / 具体聊到/ 🎯 目标篇:把「好好瑜伽」拆解成「铺开垫子算练了」的无耻胜利 ⚖️ 规则篇:巧克力配额制,一遍奖励一边惩罚戒断甜食 💡 反馈篇:让高中生为「小红花」拼了 🕹️ 自愿参与篇:用爱发电3年了,播客和自媒体账号,就是我的人生游戏 /时间轴/ 00:00 现实已经破碎,我们用游戏缝补! 02:52 豆瓣两极分化的“神书”到底写了啥,先啃前 100 其实就值了 05:45 哲学家警告:人生有限,爽感无限,你选哪个模式? 12:44 目标篇:把“好好瑜伽”拆成原子目标,比如 30 秒头倒立+标准四柱支撑 16:25 规则篇:手机不进卧室=自动触发早睡 19:26 反馈篇:班级优化大师小红花,让职高生为幼稚小游戏疯狂 23:58 自愿参与篇:播客=骏子的无尽副本,课代表总结直接泪奔 30:32 Act like a Gamer,做自己人生的头号玩家! /本期提到/ 📖 《游戏改变世界》简·麦戈尼格尔 🏆 小红书爆款:班级优化大师 APP 🎙️ 骏子两档播客:「能量实验室」「不止瑜伽」 🔗 加入骏子 AI 教育实验室,(蝴蝶好/小某书同名) 连接骏子,加入能量实验室社群:huohua0618

40分钟
99+
18小时前

104 不用懂技术!普通人6件小事真正拥抱AI

能量实验室

🎧 本期播客简介 AI听起来高大上,算法算力大模型?骏子作为一个零技术背景的文科生、十年自由职业者,把自己从“AI小白”到“AI重度用户”的实操经验浓缩成6件零门槛小事。就算不用懂技术不凹那些听不懂的属于,零门槛就能把AI变成咱们的私人助理、学习搭子、情绪树洞甚至生活教练。听完这期,你会发现: 用AI,才是学AI的最好方式。 🔍 具体聊到: * 学习加速:用AI实现费曼学习法,20天考下教师资格证 * 工作提效:把AI当实习生,造句、写show notes手到擒来 * 生活决策:让AI帮你做SWOT分析,告别选择困难症 * “AI是一个特别好的倾听者,我说什么他都会听。” * “我把AI当成我的外挂,帮我平衡理性与感性。” * “不要被AI焦虑贩卖割韭菜,有用的学习是解决具体问题。” ⏰ 时间轴 01:41 零技术文科生如何吃上AI红利? 02:28 第一件事:,先下载十几个AI软件再说! 05:13 我真的会和AI认真聊天,它比真人更懂倾听情绪 07:38 第二件事:用AI学习,20天考下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08:53 费曼学习法+AI=深度学习外挂,知识再也不会“狗熊掰玉米” 12:09 视频太长看不完?网课背靠友好!让AI总结重点 14:22 第三件事:把AI当实习生,高频低效场景全部外包 17:11 播客show notes效率提升90%,我是怎么做到的? 20:49 “今天我该练瑜伽还是躺平?”——让AI做SWOT分析帮你决定 23:41 第五件事:开会录音转文字,通义听悟免费真香! 25:35 飞书妙计+通义听悟,打工人开会摸鱼神器 26:21 第六件事:跟AI“交底”,让它变成你的Soulmate 27:54 我是ENFP,理想主义、感性决策…AI如何帮我补短板? 31:00 警惕AI焦虑贩卖!真正有用的学习是“用起来” 🔗 提到的工具/概念 * ChatGPT / DeepSeek / 豆包 / Kimi / Monica / 通义听悟 / 飞书妙记 * 费曼学习法 / SWOT分析 / 多模态AI / 提示词工程 * 《思考快与慢》/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 深度研究模式 连接骏子,加入能量实验室社群:huohua0618

33分钟
99+
18小时前

105 巴厘岛女生独自旅行SOP:从丢证到自救全攻略

能量实验室

本期是骏子在巴厘岛乌布与仓古的一次“滚烫实录”:用手机、在风声虫鸣与摩托声里,边疗伤边旅行。前半段给独自旅行的女生可直接照抄的吃住行与安全清单;后半段则是三连暴击的“倒霉合集”:身份证掉在飞机上、脚趾甲当场报废、小范围社会事件引发的精神崩溃与自救。希望你听完既能拿走实操方案,也能收下那句“你是安全的”。 /Part 1 旅行干货:女生独行巴厘岛的吃住行与安全感搭建/ * 行程与预算:10天不冲浪等高消费项目,人均约1万元可打住。 * 吃:避开路边小摊,选面向游客的正规餐厅更稳。一人一餐约50–100元人民币 * 穿:日间27–28℃、阵雨型。推荐“轻薄长裤+清凉上衣+防晒外搭长袖”物理防晒优先。 * 住:乌布常见“农家乐式独栋/小别墅”每晚约250–270元;青年旅社(如COSTONE)女生八人间约120–130元/晚, * 行:无公共交通,短距用Grab叫摩的最高效,城际打车参考:乌布—仓古约150元/2小时。 * 支付与预订:Visa/Master畅通,银联部分可用; * 安全提示(超实用):野狗多,不摸不逗不靠近院子;夜间少外出、尤其独行女生;证件与电子设备分散存放、带锁;出门可只带一张卡或手机NFC支付,护照等锁柜。 Part 2 三件事把人逼哭,也把人练硬:证件、指甲、情绪自救 Part 3 给独行女生的“保命与安心SOP”:从防坑到复原力 * 出门前清单:证件双备份(电子+纸质/驾照不与护照同处);主副卡分离;常备小药与创伤包;下载Grab与航司/领馆App,离线地图与关键电话清单。 * 到地操作:住处优先选“可上锁的个人储物+前台24h”;出门只带当日所需;夜路不走、陌生邀约不去、群聚地绕行。 * 突发处置:先止损(保住人/证/通讯),再记录(照片+时间线),最后联络(保险/航司/使馆)。疲惫状态暂停处理高风险事项。 * 复原力心法: “不要在最糟的状态里,处理最重要的东西。” 长痛与短痛,都是痛;能当下解决的,就别把未来绑三个月。” 旅行观校准:少一点浪漫滤镜,多一点可执行的安全感,快乐才可持续。 /时间轴/ 00:00 用手机录音的巴厘岛现场:风声虫鸣、摩托呼啸,女生独行能不能来? 03:12 一万元10天能打住吗?不冲浪的预算拆解 05:18 乌布=瑜伽与稻田,仓古=网红与社交,怎么选? 07:06 吃饭防“脏水病”?选店法则与人均50–100元实测 09:45 27–28℃还要长袖?物理防晒比防晒霜更顶 11:20 住乌布小别墅还是仓古青旅?安全感来自密码柜 14:03 乌布交通有多堵?为什么Grab摩的>汽车 18:05 野狗真多!别逗、别摸、别靠近院子 19:28 “别在最糟的状态里,摸最重要的东西”——身份证在飞机上丢了 25:36 指甲盖当场报废:观察还是拔甲?长痛vs短痛 28:50 在乌布做了个小手术:局麻、包扎、止痛与术后防水 31:22 不能练强度课怎么办?改练冥想与Beginner Yoga 33:10 刷到雅加达示威后,我如何走出“灾难化”? 35:27 48小时决定法:留还是走,给自己一个窗口期 37:05 打给中国驻登巴萨领馆:“电话正在转接中,请稍后” 40:27 独行女生SOP:住、行、信息与夜间安全四条线 42:12 长痛短痛都叫痛,今天能解决的别留给三个月 43:20 不美化旅行:快乐之前,先把安全做厚一点 /本期提到/ * 打车/外卖/出行App:Grab * 订房:Booking.com(到店付)、青年旅社COSTONE(仓古) * 航司工具:东方航空APP“失物招领/无忧行李” * 机构与信息源: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关注公众号/电话备份) * 练习建议:Beginner Yoga、冥想与低强度伸展(术后替代方案) /给正在路上的你/ 当你在异国他乡听到“你是安全的”,那一刻不只是被安慰,而是重新拿回选择权。愿每一次出走,都以更稳的安全感,换来更长久的快乐。

44分钟
99+
18小时前

106 一遇事儿就崩溃,自我效能感不是天赋是能练的!

能量实验室

本期播客献给所有和我一样的「高敏感星人」和「易崩溃体质」姐妹。作为一个经常遇到突发状况就容易慌神,脑补出一百种灾难结局的E人,前段时间在巴厘岛独旅时,我结结实实地经历了一连串“水逆”——异国他乡丢身份证、身体受伤接踵而至。 从最开始的极度沮丧、惶恐,到后来慢慢拿回掌控感,我发现原来「遇事不慌」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可以像肌肉一样练出来的! 本期我把这次“巴厘岛历险记”作为案例,复盘并分享5个在关键时刻能“无脑启用”的急救锦囊。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情绪风暴中心快速冷静,从“完蛋了”切换到“怎么解决”,把每一次倒霉事都变成我们心理健身房里的杠铃。 /具体聊到/ 当杏仁核“劫持”大脑:为什么给情绪贴标签这么管用?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对话,把自己当成最好的闺蜜来安慰 解决焦虑的本质是调查问题 停止灾难化想象,“如果-那么”计划让焦虑落地 拥有“人生错题本”,把倒霉事变成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时间轴/ 00:00 高敏感人在巴厘岛的“崩溃实录”:丢证件、受伤,心态崩了 02:22 《头脑特工队》没骗人!第一步:先给你的情绪起个名字 03:50 警报拉响!当“情绪脑”劫持了你的“理智脑” 05:00 凌晨2点的巴厘岛,在出租车上疯狂找身份证的我 09:52 第二个锦囊:“旁观者清”,开启上帝视角 14:19 密歇根大学研究:用第三人称和自己对话(别再说“我”,试试喊自己的名字) 15:34为什么这本《毛选》让我醍醐灌顶?调查问题,就是解决问题本身 17:47 大脑自动驾驶,疯狂脑补最坏结局是我们的本能 19:23 担忧爆棚的时候,尝试把它写在纸上,显化让情绪不再混沌 24:36 第四个锦囊:预演路径,用“如果-那么”句式套牢困境 28:17 把10分的焦虑控制在2分,剩下的8分留给快乐 30:33 成功的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31:49 建立你的“人生错题本” 34:51 “怂人”心得:胜任力不是天生的,都能练! /本期提到/ 🎬 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 📚 书籍《毛泽东选集》 🧠 理论:杏仁核劫持/执行意向/元认知 🧑‍🏫 心理学家 阿尔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 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者 🧑‍🏫 心理学家 伊桑·克罗斯 (Ethan Kross) - 密歇根大学教授 🧑‍🏫 心理学家 彼得·格尔维策 (Peter Gollwitzer)

36分钟
99+
18小时前

107 就爱买资料+囤网课?你不是学习,只是"假装努力"

能量实验室

小伙伴们,你们的网盘里是不是也躺着上百G的课程?微信读书里收藏了无数本"总有一天会读"的书?买课的那一刻觉得知识已经是自己的了?但夜深人静时又总在想"我好像什么都没学会"反而越来越焦虑了? 本期播客,骏子作为一个曾经的"囤课狂魔",深度剖析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课、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越来越焦虑?从10年自由职业者的真实经历出发,分享如何从"假装努力"到真正开始行动,摆脱知识反噬带来的焦虑和瘫痪。 /具体聊到/ * 读书是学习,使用更是学习 * 完美主义=懒惰的伪装 * 拥有知识≠掌握知识的残酷真相 * 学习金字塔:被动听讲5%留存 vs 教授他人90%留存 * 输出倒逼输入法:Learn in Public ⏱️ 时间轴 02:30 知识反噬预警:为什么知道太多反而更焦虑? 07:40 数据残酷:80%在线课程完成率不足15%,你看到第几课? 09:20 完美主义=高标准?其实只是懒惰的伪装 11:45 准备了100页PPT,却翻车的新手老师,从上课中,学习怎样上课 18:00 输入≠学习,为什么你囤了那么多课还是废? 20:15 学习金字塔揭秘:听讲5% vs 教授他人90%,差距惊人 26:50 报了ip陪跑班,屁用没有,硬练,硬发,硬做就是最有用的! 30:10 完美主义患者自白:新播客筹备7个月,纯纯浪费 33:25 工具一:72小时行动法则——今天穿上跑鞋就算成功 36:40 工具二:输出倒逼输入——想学写作?先开个公众号再说 39:20 工具三:反囤积系统——一进一出,月度库存盘点 42:50 Dan Koe的元技能:先做再学,项目驱动学习 45:30 想学商业?别考MBA,先去演唱会门口摆摊 💎 本期金句 "买书的那一刻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你产生'我已经在进步'的错觉" "完美主义只是我们给自己的懒惰找的一个借口" "你不能在PPT中去锻炼上课的能力,你必须在课堂上和学生的每一句交互中去练习"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选《实践论》 "你永远无法通过'准备'变得准备好,只有通过'开始'才能真正开始" "不完美的行动,胜过完美的等待" 🔧 本期提到 📚 理论支撑 *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 康奈尔大学2018年《消费者研究杂志》研究 *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学习金字塔理论" * 2014年《科学》杂志:主动提取 vs 被动阅读 * 费曼学习法(Feynman Technique) 👤 提到的人物/账号 * Dan Koe(油管知识博主) * 播客:无人知晓 孟岩 (播客主播) 💼 骏子的真实案例 * 2016年初三学生首课翻车记 * 2021-2024做视频的三年拉扯 * 英语培训工作室10年运营心得 * "不止瑜伽"播客7个月未开播事件 * "骏子AI教育实验室"视频号实践 🎤 互动话题 评论区作业(超轻量级) 听完播客,在未来72小时内,你要以"不可失败"的姿态行动起来的那一件事是什么? 📮 联系骏子 🎙️ 播客:能量实验室(小宇宙/喜马拉雅) 📱 视频号:骏子AI教育实验室 📕 小红书:骏子AI教育实验室 💬 微信:huohua0618

40分钟
99+
18小时前

108 反向假期|取悦世界300天,这7天只想和自己在一起

能量实验室

你是不是也曾在假期最后一天刷着朋友圈,看着别人在雪山比耶、海岛潜水,而自己却选择“家里蹲”?你其实不是一个人。 这期节目中,ENFP快乐小狗·骏子和你聊聊:为什么一个“外向人”会主动拒绝社交、选择独处? 如何通过「感官唤醒」「信息降噪」「无用之用」三大实验,把假期过成一场高质量的能量疗愈?作为一个标准E人,我却选择了哪也不去——这绝对不是社恐哈,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能量回收实验。这期播客想给所有在假期感到FOMO(害怕错过)的你一个许可:不出门,也可以活得很酷很充实。 /具体聊到/ E人≠永远精力充沛,社交电池也会耗尽 身体维度:猫式伸展+叹息式呼吸+正念早餐 心理维度:写反思日记,创造输入输出闭环 情感维度:学会享受无用之美 “热闹是我的保护色,独处是我的充电桩。” “我们向外吸收的能量,只有通过独处才能沉淀下来,变成真正的养分。” “无用之用,是对情感最好的滋养。” /时间轴/ 01:58 E人能量真相:热闹是保护色,独处才是充电桩 02:53 巴厘岛青年旅社的"小联合国"之夜:高强度社交后我累了 05:00 靠记账+收拾屋子,我充上了满满的电 07:44 高质量独处VS低质量摆烂,区别到底在哪? 10:42 叹息式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跟着做一遍) 12:31 遛狗时竟然也能进行觉知练习 13:56 正念早餐=20分钟无屏幕+一颗煮鸡蛋+细嚼慢咽 14:30 信息过载了,就会特别累,短视频越刷越累 18:08 反思日记写作法:2万字旅行见闻变成可用养分 21:04 做没有目标但纯粹快乐的事,是最棒的情感滋养 24:24 那一刻我理解了爸妈为什么喜欢种菜的快乐 27:00 高质量独处=身体感官唤醒+心理信息降噪+情感无用之美 /提到内容/ 📚 反思日记写作法 🧘‍♀️ 感官唤醒练习 / 叹息式呼吸法 🐶 宠物陪伴疗愈 🌳 自然接触 / 家庭园艺疗愈 🍵 正念饮食 / 姜汁撞奶DIY 🎬 电影《F1》(布拉德·皮特主演) /找到骏子/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处充电秘籍” huohua0618(备注“播客听友”)

30分钟
99+
18小时前

109P人应对拖延症邪修方法,其实你不需要意志力!

能量实验室

deadline前疯狂拖延,导致通宵赶工,事后疯狂自责?看到重要任务就想逃?总觉得"等准备好了再开始"? 别急着给自己贴"懒"的标签。这期节目,骏子用最硬核的神经科学+最接地气的亲身翻车经历,带你看清拖延症的真相:不是懒惰,不是意志力问题,是你大脑里的"权力游戏"。 从"为什么deadline前才有状态"的底层机制,到"2分钟原则骗过大脑"的实操心法,再到"允许自己搞砸三件事"的完美主义解药——这期播客会分享一套适合p人的上手可用拖延症自救系统。 /具体聊到/ * 大脑的"双CEO制":边缘系统vs前额叶,谁在关键时刻说了算? * 趋利避害的本能:你逃避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它身上的"负面情绪标签" * 2分钟原则:如何用"只做2分钟"骗过你内心那只“急躁的猴子”? * 目标原子化:把"我要减肥"拆成"找出最爱的杯子放桌上喝足水" * 允许自己摆烂:第一版必须粗制滥造,才能打破全或无思维 * 骏子的真实翻车:接到微课比赛任务时的崩溃与逆袭 /时间轴/ Part 1: 拖延症的真相——不是懒,是大脑在打架 00:38 坦白局:你有过这样的瞬间吗?deadline前一小时,可以做100件无关闲事 02:37 大脑的"权力游戏":短视的王总vs理性的李总,谁赢了? 04:36 神经科学解密:边缘系统为什么总能压倒前额叶? Part 2: 原因1——大脑单纯讨厌这个任务 06:25 冬天跳进泳池的隐喻:你逃避的是任务,还是它身上的"恐惧标签"? 09:00 最小化启动阻力——2分钟原则如何骗过爱偷懒的大脑 10:38 如何用"换上瑜伽服坐2分钟"无痛坚持运动一年? 12:26 快速启动工作状态授予,告诉自己:"只打开电脑写两行字" 14:00 屁股决定脑袋:为什么坐下来后,一切就自然发生了? Part 3: 原因2——目标太模糊太宏大 15:51 "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具体"——模糊性本身就是压力源 17:44 拖延到最后一刻,并且持续抱怨,但我就是不能开始 21:29 目标拆解三步法:锁定目标→阶段任务→原子化动作 22:45 错误示范:"我要减肥" vs 正确示范:"三个月后穿小黑裙去沙滩俱乐部" 24:59 如何把"健康饮食"拆成"找出最爱的杯子放桌上每天喝水"? 26:40 关键原则:每个行动都要简单到"我绝对不可能失败" Part 4: 原因3——完美主义背后的失败恐惧 28:35 防御机制:"不开始=不暴露无能“是最大的骗局 30:04 允许自己搞砸三件事! 34:19 有毒思维:全或无——要么100分,要么0分 35:49 一个"足够好"的方案,胜过被拖延到过期的完美方案 Part 5: 尾声——与拖延和解 36:19 为什么我们爱拖延?因为有些事真的"拖着拖着就没了" 36:56 真需要休息 vs 纯拖延,如何区分? 37:30 最好的办法不是硬刚,而是顺毛摸:哄着那只猴子,让它站你这边 本期金句 * "拖延不是道德问题,是大脑的权力游戏" * "你逃避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任务身上的负面情绪标签" * "2分钟原则:门槛低到不会触发杏仁核警报" * "屁股决定脑袋:坐下来,一切就自然发生了" * "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具体" * "允许自己搞砸三件事,才能打破全或无思维" * "一个足够好的方案,胜过被拖延到过期的完美方案" * "开始,永远比完美更重要" /能量补给站/ 听完这期,给自己定一个"绝对不可能失败"的小目标: * 不是"我要克服拖延症" * 而是"我要打开那文档,写两行字" * 或者"我要换上运动服,在瑜伽垫上坐2分钟" 记住:哄着那只猴子,让它站你这边。 下期见,拜拜~ 《能量实验室》:不卷不躺,主打陪伴。做你的精神充电站和赛博闺蜜。

38分钟
99+
18小时前

110 自由职业者,在婚恋市场上真的低人一等吗?

能量实验室

作为自由职业者,家庭聚会上,父母总会抢先用一套“美化”过的说辞介绍你,只为让你听起来更“体面”?因为职业“不稳定”,而被暧昧对象或男友“隐形筛选”,甚至被劝“考公考编”?在某些深夜,连你自己都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羞于坦然说出“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 你的感受我懂,这期节目,是一场10年自由职业者掏心窝子的坦白局。我将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因为“自由职业”标签,在亲密关系中经历的一次“断崖式分手”,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隐形伤痛”。这不是一碗教你“别在乎他人眼光”的鸡汤,而是一次真诚的向内探索。 我们将从一段失败的关系入手,层层剥开包裹在职业偏见之下的社会操作系统、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冲突,以及我们自己内化的不安与自卑。如果你也曾因自己的选择而受伤,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一个穿越低谷的拥抱,让你找到“在既受伤又在乎的情况下,稳稳做自己”的力量。 /本期金句/ * "我们可以做到一边喜欢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为他感到纠结和痛苦,这不意味着我们做错了选择,而只是证明我们是一个真实的人。" * "体制,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一个职业,它有点像一种种姓制度。" * "如果他的态度含糊不清,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任何的余量,含糊不清就是危险信号,含糊不清就是不同意。" * "这种让你缩小灵魂才能分配给你的爱,一定是虚伪的,也一定是不长久的。" /具体聊到/ * 做了十年自由职业,我为什么依然不敢在聚会上介绍自己的工作? * 当“自由职业”身份撞上对方的“体制内”家庭。 * 当另一半在社交场合“美化”甚至“篡改”你的职业时,意味着什么? /时间轴/ Part 1: 那个说不出口的身份:自由职业者的双重困境 * 00:45 “你是做什么的呀?”一个让我瞬间失落的日常问题 * 03:33 旷野的B面:外界的不解与内心的不确定,如何夹击着我们? * 04:18 不喝鸡汤,只想聊聊“如何在既受伤又在乎的情况下,稳稳地做自己” Part 2: 案例复盘:我和体制内男友,从热恋到分手的30天 * 07:01 突如其来的冷暴力,和一个改变一切的电话:“你要不要试试考编?” * 09:12 “我家人不能接受自由职业的女朋友,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也不能。” * 12:12 他享受了我时间的“便利”,却不愿承担我身份的“风险” * 14:55 早有预兆的饭局:当他把我从“独立英语老师”包装成“AI自媒体人” Part 3: 向内深挖:这不是情感问题,是一场社会身份的暴击 * 18:20 第一阶段的自我否定:“被分手,一定是我不够好,是我的职业不好” * 20:05 反思一:为什么说“体制”不仅仅是工作,更像一种“种姓制度”? * 22:04 反思二:“感情”在“社会资源重组与配置”面前,为何不堪一击? * 23:55 反思三:最残酷的真相——我自己,也内化了整个社会对自由职业的不认可 Part 4: 给自由职业女孩的恋爱避雷指南 * 29:05 血泪教训:聊得来 ≠ 价值观相同!这是两码事! * 29:50 方法一:前三个月进行“压力测试”,主动暴露你的不确定性,观察他的真实反应 * 31:25 方法二:见家长前必须对齐认知,记住:对方态度“含糊不清”=“不同意”! * 32:58 方法三:守住底线,永远不要为了留住一个人,去扮演那个“不是你的你” /找到骏子/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因“非主流”身份而在关系中遇到的困惑与故事。 huohua0618(备注“播客听友”),拉你进听友群,一起成长。

35分钟
99+
18小时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