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小推
每月一个行业内幕、一个犀利命题。

Album
主播:
女巫凶猛
出版方:
DaiquiriBlur
订阅数:
518
集数:
12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Life nudges, your monthly dose of discovery. 逢廿九(每月29日),必有好推送。在月月交替之际助推一个生活灵感。于一次真诚的分享和讨论中,向自我的深处多挖掘一寸。 这里,你可以接收三种推送: 第一推:「我的一位朋友」 — 邀请一位「行内人」,打破光环与滤镜,聊聊真实的行业地形、陷阱&捷径。助你看透一个职业的真相。 第二推:「你知道吗」 — 分享一个有用的信息点,可能是理财技巧、某个生活解法,或是身心健康的科学建议,帮你打破一个信息茧房,让有用的信息高效流通起来。 第三推:「我们聊聊」 — 深聊那些被日常琐碎淹没,却真正塑造我们内心的事。我们选择一个人人都会遭遇的成长命题(比如:如何面对孤独、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希望能像一面镜子,帮你照见自己的情绪,在共鸣中安放一份自省与从容。 欢迎加入听友群,廿九小憩。和一群同样好奇心永不熄的“推友”相遇:每个月底小憩片刻,交换灵感与感受,分享微小而确定的欢喜。群里还会定期推送书单与信息包,组织阅读会,陪你在片刻小憩中,遇见更辽阔的世界。
廿九小推的创作者...
廿九小推的节目...

别急着聊婚姻,我们能不能先把「婚礼」搞明白?

廿九小推

现代女性与婚礼有着格外紧密又复杂的关系: 我们渴望它,社会默认我们渴望它,金钱再次塑造我们对它的渴望,而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反思它符号下的历史糟粕,令渴望和审视始终并行。 于是,我们被置于一个奇特的夹缝中: 一边是3岁时就用床单当婚纱的浪漫憧憬,一边是对婚礼之后人生责任的无措和畏惧; 一边享受着难得的华服聚光灯,一边怀疑这盛大的仪式是否是对自己独立人设的“背叛”; 一边被社交媒体上的白色婚礼淹没,一边在女性主义讨论中反复获得“觉醒”。 所以啊,「婚礼」之于我们,它到底是什么?庆祝结合的浪漫仪式?“女明星一日体验卡”?家庭的社交符号?步入婚姻的第一份考卷?消费主义糖衣包裹的社会规训?一场盛大的自我表达? 今天我集结了四个观点迥异的现代女性,必须把「婚礼」这个东西聊明白了:还能办吗?要不要办?怎么办? 本期推友: * Chloe: 35岁走进婚姻,刚被三场横跨中美的婚礼“榨干” * 梦晨:3岁开始策划梦中婚礼,给婚庆团队发了10个Excel表和ppt * Lynn:拍过数百场婚礼的摄影师,专治各种新娘焦虑。 * Franka:“不「婚礼」主义者”,但逢婚礼必感动流泪 本期赏味关键词:现代新娘虚构、备婚避雷清单、女性主义伤感、后女性主义、东西方婚礼差异、鸡飞狗跳的婚礼 (From 梦晨:目的地新中式婚礼) (From Chloe: 美东城堡婚礼) -- 时间戳 -- 02:00 推友入场 03:23 一个心理小测试:你会如何应对意外事件? 05:18 六场婚礼中的鸡飞狗跳:哪些是你的噩梦? * 仪式前蛋糕倒塌 * 婚庆公司临阵暴雷 * 铁路罢工、试妆翻车 * 小岛婚礼轮渡停摆 15:33 婚礼中新娘真的有时间享受吗? * 她在慌乱后的平静时刻 * 只属于俩个人的早餐和夕阳 * 散场后随意的共舞 * 三场婚礼一顿饭都没吃上? 19:57 童年梦中的婚礼我们实现了吗? * 年龄带来松弛了吗? * 别不信,她从3岁就开始筹备婚礼了 * 婚庆公司,颤抖吧:10个Excel表,3个PPT * 梦想遭遇现实的极致意象:走下楼梯时她忘了穿昂贵的婚鞋 * 其实是实现妈妈的婚礼梦想 25:26 真实的「实用主义新娘」:婚纱下套运动鞋 27:09 中美婚礼文化差异 * 婚礼摄影师观察:美国婚礼看新人,国内婚礼看“大局” * 婚纱风格的迥异 * “女明星一日体验卡” * 长辈女性的华服体验日 30:44 我们如何优化婚礼仪式 33:19 思维真空层:女性主义来也 * 婚礼之于现代女性残存的意义? * 我逃避的不是婚礼,是家庭和生育责任 * 现代女性困惑:享受传统幸福是否代表我不够“觉醒”? * 女性主义感伤主义&新自由女性主义 * 家庭vs.职场中的女性意识 * 我们都在清醒地“服美役”? * 如果新郎也想主导婚礼? * “不婚礼主义”,但总婚礼陪哭 * 成年人的婚礼:时间轴上的情感锚点? 49:12 婚礼筹备经验分享:既然要办,那就好好办 * 婚礼协调员至关重要 * 踩坑很难避免,心态最重要 * 婚礼筹备第一站:网络vs.线下资源 * 爆雷避嫌:婚庆合同敲定细节、合缝章至关重要 * 面对行业水分,制定预算是王道 * 大胆启用顶级vendor的副手:也可能是e人特供经验 56:09 节目传统:30岁的我们给20岁的一句经验 如果对本期的阅读书单or婚礼筹备贴士感兴趣,欢迎留言询问或加入听友群(wechat:AmbitiousHer01)。

59分钟
99+
1个月前

我们年纪轻轻,是否就该四大皆空?

廿九小推

“我能看见你的痛苦,你不要急” 今日嘉宾Monic,逃不开的标签:北大,斯坦福,波士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这期对谈的标题,我取了一个自己也很想问的问题:我们年纪轻轻,是否就该四大皆空? 当然,这不是说要看破红尘、出家为僧。而是当我们被“绩优主义”、成功学、还有长辈投射的生存焦虑压得喘不过气时,内心那种想要“全部看空”的冲动——看空内卷,看空社会时钟,看空永无止境的竞争和抓取。但这种“看空”,是指躺平吗?年轻时就不再有执念,是否意味着人生会无趣? 8月来廿九小推和「我们聊聊」的是Monic。她是普世意义上的“精英”,从北大到斯坦福,再于30出头的年纪获得终身教职。但过着这样看似“顺遂无忧”的人生的她,却因为内心无法承受的痛苦,选择从头开始、瓦解和重塑自己。经过10年的探索,Monic终于在各种疗愈方法中总结出能真正带给她内心自由的方法论,带她走过 停止麻木 --> 正视痛苦 --> 解构执念 --> 内观重建 这四个阶段,从而回归“本自俱足”的真正自由。 这种方法论到底是什么?怎么获得这种内心的自由?适用于你我吗?而我们追求的自由,是指要四大皆空放弃一切吗?还是要重建脑回路,构建一种积极的做事逻辑,可以不借助外物而快乐,也可以快乐走向万物? Let's find out! -- 时间戳 | 欢迎来戳 -- 我妈的生存焦虑书写了我的前半生剧本 * 00:23 名字与性别认同 从名字来源说起,“我从小被当男孩子来设置让我讨厌是个女生” * 02:43 精英标签 vs 内心渴望 名校、tenure 的社会身份背后,其实渴望“自由”。 * 04:06 阵痛与代际焦虑的触发 什么时候痛到不得不改变? 家庭投射、父母焦虑与生存恐惧。 我试遍了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心理治疗和疗愈方法 * 08:36 疗愈探索的阶段 心理治疗 → 群体治疗 → 禅修 → 内观,逐步整合。 * 10:52身体觉察的实操案例 失眠时如何把注意力从脑子拉回身体(body scan)。 * 13:36 内观后的明显转变 不再急躁、愿意放下执念,甚至不需要那些“曾以为离不开的工具”。 自我疗愈 = 持续练习强化那个健康的「脑回路」 * 15:47 自足与自由的体验 “我本自俱足”,内心安稳而非外界抓取。 * 21:14 与他人、社会关系的变化 对朋友、社交媒体、金钱捐赠的全新态度:我已足够、还能助人。 * 27:27 年轻人也可以「四大皆空」吗? 「本自俱足」不代表躺平而是重构真实的做事逻辑 此刻的我再看性别、种族身份 & 移民焦虑 * 32:53 种族、性别与移民身份的觉察 代际观念、文化愤怒如何被看见与转化。 * 37:47 我看见了「白人」们的业力 富足与精神自由 的冲突与思考。 * 43:52 你的身体就是你的家,跟我「回家」吧! “我能看见你的痛,你不要急。” 「廿九小推」Life nudges, your monthly dose of discovery. 逢每月二十九日,必有好推送。在月月交替之际nudge你我一点灵感,向自我的深处多挖掘一寸。 欢迎加入听友群「廿九小憩」(微信@AmbitiousHer01),成为我们的推友。听友群也将每月更新阅读包&每期相关咨询,请接收✉️。

44分钟
99+
2个月前

从红圈所到亚马逊:我们是否真的爱成功、是否真的爱自由?

廿九小推

第一次和Thia见面,我就嗅到了她身上半打现实、半打梦想的同类气味。她一路走在康庄大道: * 澳大利亚全国演讲亚军、 * 东京大学/澳国立双学位、 * 红圈律所、咨询、科技大厂 但在光环之下,更加丰富动人的是她的上下求索。她的人生好像把各种引发冲突的问题早早甩给了这个年轻的脑袋:8岁独自搬去澳洲,成了夹缝的1.5代移民;上了6年女校,透过玫瑰色的滤镜看这个世界;走上了真实的社会,又被「不想要的生活」追着跑了一路。一直在正确道路上的她也有着我们所有人的命题: 为什么感到格格不入?为什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我真的能承受自己理想的生活吗? 我们和生活的交锋往往不是惊心动魄的一场战役,而是持久的、沉默的、反复的拉锯。它并不会浪漫地结束于一首高歌,从此happily ever after;而是与生命等齐,汇无常于始终。而坚持交锋的我们,都是默默无名、推巨石上高山的英雄。 所以,这是一期给Thia的抒情诗,也是给我们所有没放弃「折腾」、没放弃「求索」的人的一首赞歌。 当然,还有很实用的职场技巧+面试求职技巧。它们格外可信可用,尤其出自亚马逊面试官之口😃 --- 时间轴 --- 1:20 从红圈律所转咨询,再转亚马逊大厂:别人眼里的光环,我的一路逃离 03:32 1.5代移民的文化归属难题 * 8岁独闯澳洲:连英文都不会说 * 我是那个唯一的「异类」 * 两种文化身份的交锋,让我在第三种文化中找到庇护 * 我曾经因为自己的母语自卑 * 我用「归属感」的命题作文获得澳大利亚全国演讲亚军 * 从寻求归属,到在纽约接纳无需定义的自我 * 多元文化的背景成为我的职场社交利器 18:11 在女校中长大,我如何实践「女性主义」? * 揭开女校的神秘面纱 * 女校里神奇的科目 * 从女校进入真实社会:重新认识自己的「第二性」 * 在日本律所实习:男律师+女秘书 * 我如何在职场偷偷托举女性? * 在职场,女性应该减少微笑吗? * 每个亚洲女性都需要一个白人男性导师?? * 男老板 vs. 女老板? 34:10 多次跨领域找工作,我的经验之谈 * 我犯了年轻女孩都会犯的错误 * 没有什么是不能靠学习掌握的 * 女孩啊,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信」 * 两大求职黄金技巧:间接的个人故事 + 招聘者的痛点 * 如何避免求职心态困境 * 求职 = 销售自己 47:52 手边有钱,心中有诗 * 我爱在路上的不可控 * 但也不能完全不可控 * 成年人世故的理想:有点成功、有点自由 * 找到「人生野心」需要不断自我问诘 * 从「我不要什么」到「我要什么」:不再让恐惧追着我跑 * 人生的荒诞和永恒的英雄 55:22 她给10年前的自己一句话 * 13岁的她写在时间胶囊中的两个词:Be Confident * 你,喜欢自己吗?

58分钟
99+
4个月前

6000hrs心理咨询师|你有把自己「当个人」吗?

廿九小推

十年前,她因思乡和疗愈他人&自我的渴望,在从纽约大学心理系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国内创办了「一张心理工作室」。 如今, 她是在10年间完成了6000+咨询小时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她是从长期抑郁、暴食、文化撕裂中走出的自救者, 她根治于专业心理学研究、又深谙真实人群的心理需求 -- “治疗和疗愈似乎可以相辅相成、只要有用的就是好的方法。” 作为“紫老头”INTJ的她,在10年的成长中逐渐找到了让自己和他人都舒服的身份 -- 一个「用逻辑共情」的、温暖的咨询师,一个不再恐惧做领导者的强大女性、一个能欣然接纳期待的精神母亲。她的笃定和坦然,让听筒另一端的我也共感了这种独属于历练和时间的女性力量。 那么,如果让她分享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当下,如何守护自己的内心,她会说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个每时每刻、用智慧和感知与心灵对话的张煜宵。 ------------------------------- 时间轴 00:48 她的双重角色——心理咨询与运营 * Dora的一周行程:个案咨询(每周20小时)与工作室运营(课程设计、团队管理)。 * 转折点:疫情期间高强度咨询导致身心透支,转向团队赋能与品牌建设。 * 「一张心理」团队成长:90后咨询师逐渐独当一面,工作室业务多元化(青少年、婚姻、企业服务)。 05:54 心理咨询的边界与疗愈的多样性 * 传统心理咨询的强设置(时间、环境)对来访者&咨询师的保护作用。 * 疗愈的广义理解:日常场景(如餐厅氛围、等候区细节)也能触发疗愈感。 11:21 纽约大学毕业后她为什么毅然选择回国开诊所? * Dora纽约实习经历:中国城老年人对家乡的怀念、Bronx西班牙裔群体的创伤干预。 * 文化背景对心理咨询的影响:东西方差异与身份认同危机。 * 她的挣扎与自我觉察:抑郁、暴食、分离焦虑。 20:18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挑战与自我成长 * 从业初期如何进行高强度个案积累(6600小时咨询经验)。 * 她遇到过的最棘手案例:当来访者家庭成员都是“小孩” * 紫老头咨询师的情绪管理:用“逻辑共情”保护自我,接纳来访者的完整性而非“负能量”。 28:17 流派选择与MBTI的实用价值 * Dora的整合型咨询风格:结合EFT(情绪聚焦)与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 * 她是猜MBTI小能手:快速建立信任(F型)与逻辑分析(T型)。 * MBTI是可信的吗? * 心理学专业如何看待MBTI。 * “疗愈因子在于理解,而非定义” 37:10 她说:普通人心理健康存在两个底层逻辑 * “从把自己当一个人开始做起” * 停止自我物化:拒绝用数字(成绩、收入)定义价值。 * 回归身体感知:从“七分饱”到情绪觉察,避免意志力过度消耗。 * 实用建议:允许短暂休息,拒绝“摆烂式内耗”。 46:53 行业真相与转行建议 * 心理咨询收入现状:51%从业者月入不足5000元。 * 给新人的建议:从兴趣出发,积累个案与督导,保持“平和心”。 * 中年转行的优势与挑战 * 心理咨询“非速成” 56:02 她怎么看待年龄 * 她对“老板”的称呼从拒绝到欣然接受:接受他人投射,建立真实自我边界。 * 年龄的价值:20岁的创作冲动、30岁的职业底气、40岁的不可替代性。 * “年龄是岁月的歌,每个阶段都有独特光芒”。 1:06:30 她的未来愿景 * Dora的野心:身心整合疗愈深化、青少年休学干预机构建设。 * “所有选择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永远别责怪自己”。

75分钟
99+
5个月前
廿九小推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