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阅读《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作者是[美] 詹姆斯·霍利斯。我详细解读这本书并探讨人生阶段与中年危机。深入分析了投射、亲子关系及个体使命,并提出了人格第二次成型的六个步骤,帮助听众更好地认识自我。 00:00:00 清理书柜,重读经典 00:01:58人生的四个阶段 00:03:47两个成年期的轴心区别 00:09:13 亲子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00:12:20撤回投射:中年之路的关键 00:15:19内在转变:亲密关系 00:20:30与父母的关系:超越父母情节 00:22:27工作和使命:寻找生命能量 00:24:43荣格的学说和观点 00:27:16第二次人格成型的六个步骤 00:33:14 人生需要超越中年之路 往期与“中年危机”相关的一些内容: ep01 分享一段年轻时的抑郁经历以及我是如何走出来的 ep02 对原生家庭的思考以及我的抗争 ep05 职业生涯发展及内心力量的成长 ep06 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磨难 ep10 人生是一场大型游戏,你要怎么玩? ep22 正念地面对压力,卡巴金《多舛的生命》读后感悟
本期我从导师视角深入探讨了导学关系,分析了师生各自的需求和常见问题,强调真诚、体谅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从导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提供了一些改善导学关系的建议。具体从基本人际关系、导师特质、学生特质、导学交互、以及问题处理几方面展开聊聊。希望有所帮助。 00:00:00 引言:导师视角下的导学关系 00:02:09 导学关系的本质:人际关系与利益关系 00:04:37导学关系框架:导师、学生特质及其交互 00:06:03 导师与学生的类型及指导风格 00:10:46 师生需求的真实内涵 00:15:35 导学关系常见问题及解决之道 00:19:23学生如何改善导学关系:及时反馈及有效沟通 00:24:57 总结:真诚、体谅,实现双赢 往期相关内容 ep16 一点人文社科科研经历及感受分享 ep17 科研写作心态建设及学术写作技巧分享 ep19 从导师角度聊聊优秀学生的品质
本期播客聚焦北理工师生恋事件,多角度剖析舆论场中的不同声音,并探讨师生关系中权力不对等、情感表达的边界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呼吁双方重建自我。 00:00:00北理工事件:舆论风波与多方观点 00:03:21 师生恋:结构性困境与社会性问题 00:06:04 舆论反转:深情人设与道德底线 00:08:47多重困境叠加:小镇做题家的压力 00:10:41 举报之后:重建自我与新的起点
本期探讨了婚姻、爱情与关系,我分享了作为未婚(大概率不婚)已育40+女性的独特视角,强调婚姻的多种形态,以及爱情中欲望与大爱的辩证关系,旨在帮助听众在关系中提升自我认知,女性们让我们首先爱自己吧。 放上我的结论(也是对自己下半生的期许):我认为有没有伴侣有没有婚姻有没有小孩其实都并不是那么重要。没有,我很好,有,我也很好。也许有或没有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好的结果的获得需要积累福报,需要在很久之前就浇灌培养善意的种子。无论何种情况,我希望自己包括所有女性去努力发展自我、提高心力和认知、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尽量不去受没必要的痛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清爽的人际关系清澈的内心,简单质朴地过完一生。 00:00:00 引言:不常聊的感情话题 00:01:55 婚姻的意义:灵魂对应与合作关系 00:04:43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提升 00:06:16 对爱的理解:狭义与广义 00:08:06大爱的产生与践行 00:11:10关系的本质:因缘聚合 00:13:24 女性在关系中应有的认知 00:16:12 提升自我,探索生命边界 00:18:24未来伴侣的形象刻画 00:21:16总结:因缘聚合,发展自我 往期相关内容: ep24 看再见爱人4对婚姻和感情关系的思考 ep23 从再见爱人4展开对父权制、女性主义、女性主体性以及养育女儿的一些思考 ep04 对于亲密关系、婚恋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今天想来探讨一个宏大的话题,关于人生的意义。我围绕《鱼不存在》这本书内容展开讨论,我探讨了在面对人生混乱时,如何寻找意义。我分享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以及如何在痛苦中保持平静,最终拼凑出完整的自我,度过一生。 00:00:00 引言:人生意义的宏大探讨 00:00:55 戴维·乔丹的人生三阶段 00:07:39 面对人生的混乱与变化 00:09:52 混乱人生中的平静之心 00:13:09 痛苦是通往开悟的途径 00:15:39 接纳命运,调整内心 00:21:12 感性体验:柔软的悲伤与淡淡的喜悦 00:23:35 五个触动内心的生活场景 00:31:19 总结:认清真相后的生活 往期相关内容链接: ep06 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磨难 ep10 人生是一场大型游戏,你要怎么玩? ep22 正念地面对压力,卡巴金《多舛的生命》读后感悟 ep39 如何应对中年危机?读《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ep37 人生各种棘手问题的某种解法《暗黑中,望见最美丽的小事》上 下 ep20 四十岁后明白和体悟到的十点人生真相 ep01 分享一段年轻时的抑郁经历以及我是如何走出来的 涉及到的书籍:
本期我们聚焦女性科研人员在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一起探讨女性在职场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行为模式,并分析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助力职业晋升,实现自我价值。 00:00:00 女性科研人员的现状与追求 00:02:40 心理建设:放过自己,接受不完美 00:04:15 克服对野心的负面认知 00:07:38 主动展现自身贡献与价值 00:10:26 重视人际关系与软实力 00:13:57 建立同盟关系,重视情感链接 00:16:17 争取自己与团队利益 00:18:07 克服完美主义,敢于行动 00:21:50 拒绝取悦他人,关注自身价值 00:24:20 总结与建议:扬长避短,心态平和 (我们有科研写作课程和咨询,欢迎咨询合作) 大家对内容感兴趣的可移步阅读这本书:
本期播客我们会围绕生命觉醒这个话题展开,探讨无常、小我、我执等概念。从佛陀的故事到“空性”的解读,分享了如何通过修行戒断负面情绪,活出内在觉醒。 00:00:00 自我觉醒:一个宏大的话题 本期播客围绕“自我觉醒”展开,源于对《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能断金刚》三本书的阅读。我并非佛教徒,而是因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挫折,以及对痛苦的敏感,对灵性觉醒产生兴趣。本期节目将串联三本书,分享从中学习到的、未来可能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技巧。 00:02:37 悉达多:从优渥生活到自我觉醒 讲述了佛陀悉达多太子的生平,他原本生活优渥,但出游时目睹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感受到人们的痛苦和生命的不自由。这种对“苦相”的感知促使他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最终选择出家,寻求超越痛苦的解脱之道。他尝试禅定和苦行,但都未能彻底解决烦恼,最终在菩提树下静坐冥思,觉悟解脱之道,即应对贪欲、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 00:06:57 什么是“我”:小我与痛苦的根源 探讨“我”的概念,特别是《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提到的小我。小我是人们因贪求外在事物而产生的对自身生命的错误理解,认为存在一个永恒的“我”,从而不断向外索取,害怕失去,导致各种烦恼。举例说明了养育孩子的一些感悟,比如孩子玩具被夺走这些痛苦并非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源于“我的思想”。小我包括拥有的东西、身体、职业、角色、知识、喜好等,它又分为内容和结构。 00:13:55 空性:理解事物的中性本质 阐述佛学中的“空性”概念,即外部事实、情境或选择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是中性的、空白的。引用《能断金刚》作者迈克·罗奇格西笔的例子,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中具有不同意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受到“业”的影响,即经历、动作、语言和想法会在意识中留下“铭印”。友善的行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而负面行为则会带来不快。行善若带有贪求回报和自私的心态,反而可能产生怨恨。 00:16:54 无我:放下执着,体验自由 阐述“无我”的概念,它建立在“无常”的基础上。理解身心无常,就不会执着于永恒不变的“我”。通过反观内心,认识到所有概念、想法、画面都只是念头组成,念头不断变化,并非永恒存在。因此,需要训练内心,放松、专注,有意识地捕捉变化的想法和思维。佛教认为,人们的烦恼源于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破除我执,就是要破除这些烦恼,达到自洽和自足的状态。 00:20:58 修行:戒断负面情绪,培养美好品质 讨论如何通过修行来戒断贪嗔痴慢疑等负面情绪和思维模式。佛教提倡布施(慷慨)、持戒(遵循伦理道德)、忍辱(拒绝生气)、精进(乐于助人)、禅定(专注)、般若(学习意识法则)、慈悲(培养慈悲心)。引用《能断金刚》中迈克·罗奇格西从经营管理角度提供的“金刚解药”,例如,财务状况不稳定时,领导应与员工分享财富;地位不稳固时,应放下身段,倾听员工心声。这些解药旨在通过改变行为和思维模式来改善企业经营。 00:28:11 业力法则:通往成功的基石 总结:想要得到什么,就先让自己成为想要实现的目标那样的人,并去做那样的事。个人的成功和工作的成功都是“果”,所有果都有其因。重复相同的因,就会得到相同的果。同时,种子成熟需要时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想意识,活出内在觉醒与目标的一致性。即使通过努力、投机取巧获得成就,若没有这种一致性,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喜悦,最终可能以痛苦告终。 往期相关内容: ep06 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磨难 ep10 人生是一场大型游戏,你要怎么玩? ep22 正念地面对压力,卡巴金《多舛的生命》读后感悟 ep31 安静的周末我们一起来读托利《当下的力量》上 ep32 安静的周末我们一起来读托利《当下的力量》下 对兴趣感兴趣的同学可阅读以下三本书:
分享一些小物,其实没啥特别的。随便聊聊。我分享了一些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物件,包括刮痧板、头部按摩梳、咖啡杯碟、香薰以及洗护用品,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放松和愉悦。 00:00:00 引言 00:00:56 各种刮痧板 00:07:29 头部按摩梳 00:10:02 咖啡杯 00:12:51 香薰 00:16:38 香香洗护用品等
本期探讨如何活出真实人生,从李雪琴在五十公里桃花坞的感悟出发,我分享了觉知念头、体察身体的方法,以及如何面对负面情绪,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自洽。 00:00:00 李雪琴 安全屋与虚掩的门 00:02:57 面对困境的两条真理 00:05:59《平常禅》标明念头和觉察身体 00:11:12 心理分析与实修的区别 00:15:07 如何与愤怒共处 00:17:48 转化痛苦,持之以恒的练习 00:20:48 体验真实人生,获得真正自由 00:22:11 自律与臣服,做真实的自己 往期相关内容: ep06 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磨难 ep10 人生是一场大型游戏,你要怎么玩? ep22 正念地面对压力,卡巴金《多舛的生命》读后感悟 ep35 中女困境:如何更健康地处理愤怒情绪 ep43 如果一切都无关紧要,人生意义何在呢? 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阅读:
本期我们来探讨优秀科研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我从理解解决问题、独立研究、把握领域脉络和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展开,随便聊聊仅代表个人观点。 00:00:00 科研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00:04:46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00:08:59 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 00:11:44 科研能力当然是可培养的 00:14:00 学术孤儿如何生存? 00:17:59 人脉关系的本质 00:21:33 找到并大力度发展最长板 相关的往期内容: ep16 一点人文社科科研经历及感受分享 ep17 科研写作心态建设及学术写作技巧分享 ep19 从导师角度聊聊优秀学生的品质 ep38 非升即走上岸,我的一点简单反思和回顾 ep40 如何处理好导学关系?这是一门艺术 (我们有科研写作课程和咨询,欢迎咨询合作)
这次我们探讨学业和职业规划的有效性,人们是否真的能有效地给自己或给孩子做职业和学业规划。本期中我分享了人生规划的关键步骤,强调感受内心、处理信息和持续反思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拥抱变化,探索自我,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00:00:00 开篇明义:规划学业和事业 00:03:53 学业事业:如何更好地行动 00:05:35 倾听内心:感受热爱和天赋 00:11:30 拥抱变化:热爱并非一蹴而就 00:15:57 勇于尝试:不惧怕不稳定性 00:19:40 人生哲学:接纳变化和不确定性 00:26:55 提升心力:应对人生不确定性 00:28:38 回归当下:父母或自己的支持 往期相关内容: ep05 职业生涯发展及内心力量的成长 ep06 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磨难 ep15 你有完美主义症结吗?我们来聊聊如何对治它 ep22 正念地面对压力,卡巴金《多舛的生命》读后感悟 ep43 如果一切都无关紧要,人生意义何在呢? ep47 如何自由自洽地活出真实人生 (我们有科研写作课程和咨询,欢迎咨询合作)
这是一次关于与真实自我链接的感悟分享,结合近期我所发生的事情,分享如何捕捉生活和工作中与真实自我连接的感受。内容涉及项目合作、基金申请、平衡工作与生活以及认识自我等多个方面。希望我自己和听众们与真实自我链接的感觉能不断扩大且深入。 00:00:00 与自我失联的感觉是什么? 00:03:32 最近发生的激发情绪的项目合作事件 00:05:33 最近发生的基金申请失败事件反思 00:09:57 高能量状态的本质 00:12:22 如何平衡金钱、自由和闲暇感 00:14:58 为爱发电的满足感帮助与自我链接 00:16:51 与真实自我链接的一些方法 00:20:13 区分可控和不可控的事情 00:22:30 辨别内心真正的需求 00:24:44 从终局倒推人生如何度过 往期相关内容: ep01 分享一段年轻时的抑郁经历以及我是如何走出来的 ep06 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磨难 ep15 你有完美主义症结吗?我们来聊聊如何对治它 ep22 正念地面对压力,卡巴金《多舛的生命》读后感悟 ep43 如果一切都无关紧要,人生意义何在呢? ep45 生命觉醒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ep47 如何自由自洽地活出真实人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