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编集室
在 DCP 的办公空间,录制的播客节目

Album
主播:
daclod、iiiyz、一知羊、开放编集室
出版方:
daclod
订阅数:
1,791
集数:
17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开放编集室 OPEN COFFICE,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本节目,是在这个空间内诞生的同名播客。 我们热爱自然,也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们会在这里持续分享一切让我们在这个空间内得到舒展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我们自己的出版物、创意项目、商业实践。 以下均由 DCP 出品。 💡 小红书:地球的周末、开放编集室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开放编集室的节目...

16. 我们在第一个曼谷气候周,看到了这些好东西

开放编集室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 十一假期前,我随地球的周末编辑部刚到曼谷。那时候,东南亚第一个城市级气候周刚刚开幕。两百多个活动在整座城市铺开,从大学、文化中心,到酒店、商场、公园。 在这片一年四季都像夏天的地方,气候变化这个话题,也不再只是冰冷的科学。它变成了仓库里的展览、森林公园里的音乐、文化中心里的互动游戏,还有金融、能源等领域那些具体又细微的解决方案。 和我们一起抵达的,还有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来的两位观察员。一位是从荒野寻马归来的作家依蔓,另一个是常驻伦敦、专注环境报道的记者崔绮雯。 带着不同的期待,也带着同样的好奇,我们决定在气候周的尾声,坐下来聊聊这一周看到的事,那些来自不同人的智慧,还有让我们意外的体验。 🪏 引子 00:17 这期节目在曼谷录制——东南亚第一次城市级气候周,一场既严肃又热闹的节庆。我们聊聊气候周的好玩、奇怪与动人之处 🇹🇭 第一部分 像节日一样的曼谷气候周 02:08 为什么气候周在曼谷看起来更像音乐节? 03:33 带着什么问题来到这里?每座城市的气候周,重点都不同。 07:23 除了金融议题与解决方案,曼谷气候周最打动人的是面向公众的参与感——为什么这场气候主题的交友活动(Speed Dating)能让每个人聊得停不下来? 10:54 “洪水来了,你会带走什么?”“也许是🍺...”——从纪录片到个人经验,气候议题不再是远方的灾难,而是日常的镜像。 15:25 这个桌游可以让人品尝了权力的滋味 ✨ 也让人立刻理解,落到执行层面的能源政策得有多细...... 20:38 我们个人真的能做些什么吗?真的能! 🎲 第二部分 从游戏到公园,气候议题的现场体验 25:32 拥有 1334 棵(*节目中口误多说了 9 棵)树的 Benjakitti Forest Park(班加科特森林公园) 把海绵城市理念具像化了,它的作用不止于对抗洪涝,还有更多层面的启发🧽 33:02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核心”?虽然你一定没想过,但我们可以向核废料管理团队取经 36:42 请听绮雯在曼谷气候周看到的小众创业赛道 🧹 服务于巨轮的船身清洁机器人,竟有助于减碳?! 40:11 依蔓去了曼谷城郊的仓库:仓库接收被砍下的树木,为它们“再造生命” 🪾 🌾 第三部分 可见与不可见的自然 48:37 自然界没有废物,所有生命都在循环中延续 ♻️ 51:13 为什么绮雯会从写硅谷明星公司,转到环境相关的写作?依蔓的寻马旅程,解锁了怎样看待自然的目光? 58:17 也许,你也发现了,“再野化”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人知晓 59:26 我们此行收获的“最大冲击”是什么?“当我们能感受,就能改变” * 地球的周末 🌍 关于曼谷气候周的内容分享 从伦敦到曼谷,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办气候周? 你的下一个曼谷旅游线索可以是:气候 在曼谷,一段用影像讲述的气候故事 更多内容,将在地球的周末(小红书、微信公众号)、荒野气象(小红书、微博)陆续发出! * WWF 邀请来曼谷的观察员 🐼 从现场发出的消息 🚢 绮雯: 曼谷有个屋顶农场,吃掉了整座商场的厨余 从本地人嘴里淘到了泰国社会企业咖啡馆 真的不跟他们玩了吗 那些离麻烦更近的人,现在活得怎样? 📒 依蔓: 他告诉我,这棵树被砍下的时候,它还不想死 花两个小时,做一座城市的能源决策者 在曼谷森林,遇见给大树治病的“树医生” 被曼谷交通堵哭了😭,怎么破? * 对话中提到的书 📚 《荒野寻马》 《Deep Time Reckoning》 * 对话中提到的名词 🔗 🧽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通过修建城市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有效应对洪水和水短缺风险,同时提升水生态、水环境和可持续性。 它不仅是工程解决方案,还融入文化层面,旨在构建更韧性的城市未来。 🌳 Benjakitti Forest Park(班加科特森林公园),曼谷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最大的公共游憩空间,通过生态修复手段,设计将场地转变为了可提供全面生态系统服务且富有韧性的生态系统,可以拦截瞬时暴雨积洪并降低其破坏力、净化被污染的水体、调节旱涝,以及为野生动物提供亟需的栖息地,也为其他类似城市公共绿地设计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低维护、模式化途径。 🌊 SEAPUNK,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通过叙事工作坊和艺术实践,鼓励创作者共同构建乐观的愿景,对抗气候悲观主义。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崔绮雯、依蔓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69分钟
99+
2周前

15. 零废弃,真的现实吗?东西陪我们更久一点,它就会变得现实

开放编集室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是本期的主持人,一知羊。 “零废弃”这个词,听上去就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个人做起来已经挺难的,更别说企业、社区、城市,甚至整个世界。可偏偏,就是有人在做。 本期节目的嘉宾橘子,就是其中之一。从 2023 年开始,她和伙伴们去了无人的海滩、辽阔的牧区、热门的景点……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她们最近的一次尝试,就发生在北京亮马河边。 那里正在举办一个展览,名叫:永续剧场。从“零废弃”的角度切入,把海洋、城市和荒野放在一起,也让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垃圾”,打量自己的日常和更广阔世界的关系。这个展览由 SEE 基金会和蚂蚁森林基金会主办、由我们 DCP 策展。所以,今天我就借着这个契机展开聊聊。 零废弃并不是要求所有人按照某个完美的标准行事,而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待生活。落到日常的生活舞台上,一个小小的选择很可能就像涟漪一样,改变我们和自然的关系。 第一部分 零废弃 = 不丢垃圾? 01:15 北京亮马河边,一个把海洋、城市、荒野放在一起的展览,开启零废弃的奇妙入口 03:14 “零废弃”≠不丢垃圾,而是更聪明地消费、使用、回收 05:45 捡垃圾,可能是离普通人最近的环保实践 ♻️ 但它的影响,可以远不止于此 08:06 海滩上能捡到什么?除了贝壳,还有旧沙发、冰箱 🛋️ 09:10 垃圾的旅程 ≠ 从垃圾桶到垃圾处理场,还有可能横穿中国,甚至跨洋漂流 第二部分 谁在实践零废弃? 12:37 塑料回收的真相:为什么干净的矿泉水瓶能被再用,而奶茶杯却惨遭嫌弃? 18:03 不仅是城市养娃家庭,远到三江源的牧民家庭,也正在因为“健康”开始关注零废弃实践 20:47 城市、牧区、海岛——三种截然不同的垃圾难题 23:54 从“干粮店”到青浜岛的“循环杯”试点,零废弃相关的实践正在默契地在全国展开 26:14 岛屿上,面对本地人、游客与海漂垃圾,零废弃是一场多方协作的挑战 第三部分 小小的选择,可以汇成改变世界的涟漪 28:17 行动者与守护者:展览里的两个角色,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 30:00 每天的早晚,其实都能做一个零废弃的小决定 34:59 太便宜!蚂蚁森林的 300 克能量,能为线下真实的净滩行动出一份力 42:52 垃圾并不只是“脏乱差”,它也有被善待、被再利用的可能✨ 永续剧场——零废星球·净滩行动公益展 🎫 展览无需预约,无需门票 📍展览地点:启皓中心河岸剧场(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 8 号) ⏳展览时间:9 月 20 日至 29 日每日上午 9 点至晚上 7 点 🎁展览福利:打卡互动可领取回收再生原料制成的环保袋 欢迎大家前往亮马河观展!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王珏(橘子)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45分钟
99+
1个月前

14. 从庞贝到今天,我们都没逃出面包的掌心

开放编集室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是本期主持人,一知羊。 对于开放编集室来说,“编辑” 不仅是编杂志的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把知识、人物、故事组织起来,通过文章、播客、视频、展览,甚至实体书店呈现给更多人,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一旦人当过编辑,世界上很多工作都会变得一通百通。 今天的嘉宾小晰,曾经是一名美食图书编辑,如今带着出版社的经验,开始了新的实践。其中,就包括即将开幕的北京国际面包节。借着这个契机,我请她来聊了聊如何带着编辑眼光策划面包节。 以及,作为长期观察面包行业的人,小晰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正在发生的变化?又如何看待面包热度不断上涨、价格持续走高的现象? 如果你爱听的话,欢迎分享给同样喜爱面包的朋友。如果你最近吃到了什么了不得的面包,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 第一部分 面包,上桌了 02:34 从庞贝古城到今天的烤箱:重达 50 公斤、定价近 7000 元的《现代主义面包》太有料了! 04:24 2020 年,对于整个面包行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08:33 为什么“面包刺客”越来越多? 13:36 连锁面包房为什么接连陷入困境?稳定量产 V.S. 独立小店的灵活与创意 15:53 “面包是不可控的艺术”——从手感、气味到声音:揉、闻、敲,面包调动的是全套感官 🥖 第二部分 在面团里膨胀出来的创意 19:39 为什么今年以来,咸口、可以“夹万物”的恰巴塔大火? 23:22 广义定义下的面包,早就在世界人民的餐桌上了:中国人的包子、印度人的馕、纽约人的贝果,都是面包 23:51 近期最令小晰惊艳的面包 01:一只由面粉、水、酵母组成的黑乎乎的黑山吐司 28:17 近期最令小晰惊艳的面包 02:一家成都葡萄酒吧AHEM贰酣送的热法棍(这位从医学转行的老板,平日爱用显微镜研究酵母) 30:55 新鲜出炉的面包本该寻常,如今却成了现代人难得的奢侈 🥐 第三部分 现在,就是面包的黄金时代 35:13 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国内面包水平正在反超海外,越来越多的新品种与新口味出现 38:31 世纪坛里的“世界面包大团结”:发酵展、艺术装置与书籍联动 44:03 “我们不是面包脑袋,我们是面包袋”:城市里消失的小店与留下的痕迹(一个酝酿中的小策划~) 45:36 做出麻婆豆腐恰巴塔的成都本谷味、坚持一周只工作四天的北京考拉福福......都让我们看到,都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给小店留出了创作的余地 47:45 祝你在这次门票免费的北京国际面包节(9.19-21),尽情享受面包带来的快乐 02:34 1 世纪的庞贝面包 V.S. 现代面包师试图用猴子面包形式复刻庞贝面包 23:51 黑山吐司 45:36 麻婆豆腐恰巴塔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小晰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49分钟
99+
1个月前

13. 第一次去厦门是什么体验?就像是回到了世界的餐桌

开放编集室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 最近 Hannah 刚从厦门出差回来,我就立刻把她拉进了录音室。老听众应该还记得,Hannah 来自马来西亚。 而闽南一带,因为历史上华人下南洋的渊源,当地的食物与文化,始终和南洋有着剪不断的联结。所以,本来这期节目想叫:大马华人第一次去厦门,吃出了 “回家” 的感觉? 但聊完之后,我们发现,这种预设并不成立。与其说是吃出了 “回家” 的感觉,不如说吃到 “进化”、“开放” 的感觉——世界性,或许才是福建菜的精髓所在。 总之,这次 Hannah 的分享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希望这期节目同样地,能带你看见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引子 01:21 回家的信号,由身体率先发出:海岛长大的人,竟然一回家就会伤风(此处还有关于海风的顿悟时刻 🏝️ 第一部分 厦门的福建菜初体验 02:48 三日行程安排是什么样?从一片城市绿洲,到另一片城市绿洲 04:51 在鼓浪屿的酒窖里,吃到了此行最美味的一餐!别出心裁的五香卷、三杯鸡同款做法的河鳗......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容器 13:25 大马华人第一次来福建,有吃出回家的感觉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福州没有的福州面说起 22:17《一饭封神》里那道永春白鸭汤炖午鱼狮子头,让 Hannah 体会到何为“普通人形容美食的语言还是太匮乏了”! 第二部分 在味觉、城市记忆中,找到两种文化的联系 24:42 某种程度上,阿嬷做的饼(潮州粿、水粿、黄梨饼,等等)暗藏着现代美味甜品的线索 🤔 34:03 厦门的槟城道 V.S. 槟城的厦门巷,在酒店原地收获“回家”一般的体验 35:36 观鸟前,看白鹭就是看白鹭 🔭 观鸟后,白鹭、白头鹎令鸟人幸福感拉满,也让人看见了它们喜欢的湿地 39:43 “一杯敬世界公民、一杯敬永春白鸭汤、一杯敬午鱼狮子头”🥂 彩蛋 43:19 Adrian Brody 享用福建菜的餐厅是什么样的? 04:51 七尚榕舍餐厅里的“Windows” & 印有食器 emoji 的菜单 15:45 福建卤面(左)永春白鸭汤炖午鱼狮子头(右) 35:36 白鹭喜欢的城市 43:19 Adrian Brody 享用福建菜的餐厅,竟然已经排到了明年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Hannah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摄影:📸 Andy |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46分钟
99+
2个月前
开放编集室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