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而已

Album
主播:
发光的邵邵
出版方:
邵邵_drx1
订阅数:
4,285
集数:
42
最近更新:
1天前
播客简介...
平凡女孩的一档随性聊天节目,话题包含个人成长、职场进阶、消费心理洞察、社交技巧指南等,欢迎大家积极订阅 如果漫长的更新让你想念我,请积极给我留言或者关注我的公众号:发光的邵邵 这样就不会错过我的任何动态啦 三十岁,活出精彩的自己
我三十而已的创作者...
我三十而已的节目...

42.认怂不是输,坦诚才是赢

我三十而已

哈喽听友!消失 1 个月的我带着真心话回归啦~ 不灌鸡汤,只聊最真实的生活与感悟! 你是不是也这样?职场上硬扛着不切实际的目标,明明做不到却不敢说 “怂” 心里超爱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却怕被贴 “卷王” 标签不敢承认 生活里揪着掌控欲不放,一点失控就焦虑到失眠? 作为一个职场牛马,这一个月里我被 “做行业标杆” 的目标压到太阳穴疼,也因捡不起运动习惯陷入失控恐慌,更在人际交往中因过分坦诚被说 “傻”。但这 1 个月,我彻底想通了: ✅ 坦诚面对掌控欲才从容 —— 人际交往中不用猜来猜去,坦诚沟通既能筛选同频的人,又能省时省力,连家长都成了愿意主动分享的 “铁杆支持者”! ✅ 坦诚认怂不是软弱 —— 承认 “做不到行业标杆”,转而聚焦教学效果与家长需求,产品推进更顺,还收获了不少家长的正向反馈;健身时认怂高难度动作,不跟别人硬比,反而坚持得更久,收获了健康与松弛感; ✅ 坦诚爱工作不丢人 —— 那种看着特殊孩子一点点进步、被家长信任的充实感,是刷手机、躺平都给不了的治愈; 原来成年人最顶级的智慧,是对自己坦诚。不用硬撑、不用伪装、不用内耗,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活得舒展又有力量~ 这期播客,我会拆解 3 个坦诚心法,分享我在工作、健身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真实故事,带你一起告别拧巴,找到属于自己的舒服活法!

20分钟
99+
1天前

27.打破思维困局:用〈认知觉醒〉重塑你的操作系统-上

我三十而已

这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有说它是神作,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有说它是各种观点拼凑而成的毒鸡汤,你怎么看? 本书共有12.7万字,我本期逐字稿1.2万字,明显我只提取了精华部分,比如我会分享我是如何对待焦虑,如何进行知识匹配、如何深度学习以及跨领域的知识关联,这几个能力让我这两年的学习力迅速提高了一大截。还有为什么写作是超级生产力,当然一定避不开的就是元认知这个概念了,其他未提到的在章节推荐大家自己去翻阅。 本期内容如下: 1、重新认识你的大脑: * 憨厚的老大-本能脑 * 敏感的老二-情绪脑 * 聪明又最弱的幼崽-理智脑 * 正视焦虑:完成焦虑、定位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和难度焦虑 2、元认知-人体之外的智能指挥中心,人类终极能力 * 元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 如何获得元认知能力?从过去中学习、元认知动态监控当下、去输出(反馈的重要性)) * 上帝视角和第三视角的区别 3、学习力7讲:匹配、深度、关联、体系、打卡、反馈、休息 * 匹配: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 深度:学习金字塔和阅读金字塔 * 关联:新知识需要缝接才能为我所用 * 体系:知识体系≠认知体系、“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区别 * 打卡和休息:建议自己理解 * 反馈:无反馈,不学习,持续正向的反馈是产生学习差异的关键。“跳过原理、直接实操”是可行的 4、人生五件套-写作:巨大的生产力 * 费曼技巧:用自己的语言,且是最简单的语言去表达一件事 * 1)别人没理解我们所说的那一定是我们的表述有问题 * 2)学习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人类只能通过已知事物解释未知事物,类比就是连接他们的桥梁。 5、为什么《认知觉醒》的评价会两极分化? * 期待、认知水平、实践程度和个人经历不一样 6、“看书讲究缘分”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 看书确实讲究“缘分”,但这种“缘分”并不是玄学,而是时机、状态和成长的结合

28分钟
99+
6天前

40.我们正被“富裕”压垮:聊聊筛选力这件小事

我三十而已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睡前刷手机,明明只想看 10 分钟,却不知不觉耗掉 1 小时,头脑被信息塞满,回味时却只剩空虚;面对满屏招聘信息、收藏夹里的干货文章、衣柜里的衣服,明明选择很多,却总陷入 “不知道选什么” 的焦虑? 我们活在一个信息、商品、机会都极大富足的时代,可这份富足没带来从容,反而让 “选择困难” 成了普遍困境。本期播客,我们就来拆解现代社会的核心悖论,聊聊破解它的关键能力 ——筛选力。 它不是简单的 “做选择”,而是你人生的 “建筑师” 与 “守门员”:帮你筛选进入大脑的信息、走进内心的关系、值得投入的机会、稀缺宝贵的注意力,更帮你找到所有筛选的底层标尺 —— 价值观。 我会带你看清:为什么父辈不需要筛选力,而我们却离不开它?信息爆炸、算法喂养、消费主义如何偷走我们的筛选能力?从信息、关系、机会、注意力、价值观五个维度,又该如何刻意练习筛选力? 更会和你探讨:过度筛选会不会让我们变得狭隘?真正的筛选力,该如何平衡 “主动建构” 与 “智慧开放”? 最后,我们还准备了超具体的行动挑战,帮你从 “知道” 筛选力,落地到 “做到” 筛选力。 如果你也受困于信息过载、选择焦虑,渴望在繁杂世界里找回从容,这一期,一定别错过。

44分钟
99+
1个月前
我三十而已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