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父母学堂
家庭教育 父母育儿教育 儿童教育

Album
主播:
尹建莉父母学堂
出版方:
尹建莉父母学堂
订阅数:
954
集数:
34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家长,一个家长怎样做人决定了他(她)最后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尹建莉父母学堂的创作者...
尹建莉父母学堂的节目...

管理得了大公司,为什么我还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女儿?

尹建莉父母学堂

作者|复元伙伴 主播|程程 写在前面: 管理得了大几十人的公司,却在教育自己独生女这件事上屡屡碰壁,这对于一个以“成功人士”身份示人的中年父亲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讽刺。 他着实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从小由父母那里学来的教育方式,可以让自己从一个小镇青年奋斗到大城市的公司高管,但当他用这一套方式教育女儿时,却把女儿推向了抑郁、焦虑的深渊? 为了女儿的康复,李汉不得不搬出了家,暂时在外独居。也正是这一段时间,给了他几十年来最难得的一次看向自己的机会…… 在旁人看来,我是一个“成功人士”。年轻时候从小县城揣着1000块钱到大城市打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管理几十号员工,年收入稳定在七位数。成家立业后也给家里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从小我的父母就对我严加管教。作为一个男性,我觉得一定要有担当、有胆量、不服输。作为一个家长,我觉得在家庭里一定要树立权威,对于女儿,不能骄纵宠爱,那样只会害了她。 只有充满规则的教育和听从父母、老师的话,才能很好地成才。毕竟,父母不会害孩子。 这样的教育原则,在过去的16年里,让我坚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把女儿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直到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焦虑症…… ========================================== 时间码: 00:41 父亲金句:曾把抑郁当成“孩子故意作对” 01:13 目标:让更多家庭学会沟通、共情与安全感 01:24 标题抛出:能管大公司却教不好女儿 01:37 作者&背景:李汉,管理几十人公司,女儿却抑郁 01:56 困惑:当年“棍棒成才”的自己成功,却把女儿逼向深渊 02:13 无奈决定:为康复,父亲搬离家独居 02:26 成功人士的自述:小镇青年→7位数收入 02:45 传统信条:严父+权威+规则=成才 03:22 现实打击:16年信念被女儿抑郁症诊断击碎 03:32 丧偶式育儿:婴儿期全程缺位 03:48 早教干预:2岁起呵斥、立规矩,自认“有效” 04:11 升级冲突:因穿裙子争执,父亲动手 04:35 权威受挫:女儿首次强烈反抗 04:46 战场升级:筷子砸女儿,夫妻互怼 05:36 家庭氛围:随时开战的“法庭/战场” 06:19 初二确诊:重度抑郁焦虑、遗书、休学 06:49 父亲反应:不理解→自责→搬离 07:52 独居契机:第一次“看向自己” 08:36 中年省思:给钱≠给爱,物质换不回健康 09:14 求助:从“咨询骗钱”到走进咨询室 09:41 咨询收获:看见原生家庭局限 10:29 三点自省:自负、缺共情、教育方式粗暴 11:04 觉醒:父亲的伤害远大于学业压力 11:38 补课:读心理学、亲子关系文章 12:01 改变:减少指责,先听后说 12:48 初步回应:女儿愿多说话,分享爱好 13:17 感悟:有家不回的“可怜虫”换来理解 13:42 新价值观:孩子身心健康>成绩、豪宅 BGM:Roger Eno-Bells 结尾曲:Romy-Enjoy Your Life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尹建莉父母学堂 所有的育儿问题这儿都有答案

18分钟
75
2周前

6种隐形的“家庭病”,你家有哪一种?

尹建莉父母学堂

作者|天雅 主播|白白云 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充沛。按理说,养育孩子会变得更加容易,但我身边的家长朋友,却越来越困惑: 吃穿不愁,不打不骂,为什么孩子还是问题频出?比如孩子突然就情绪失控了,或突然就不肯上学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通过进一步探索、觉察,我发现: 因为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一些「隐形陷阱」。 为什么称之为“陷阱”? 因为它在家庭中,常常隐匿于看似完美的表象之下,却又会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导致孩子行为异常。 时间码: **提纲概要(基于音频播客转录文档)** 01:43 - 02:52 - 背景:经济发展下教育资源丰富,但家长困惑孩子问题频发 - 问题根源:家庭中的隐形陷阱,隐匿于完美表象之下,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02:54 - 17:42 - **六种隐形家庭病** 1. **替代性虐待 (02:54 - 05:15)** - 案例:母亲A责骂保姆,孩子目睹后产生内疚、优越感、恐惧感 - 影响:孩子心理创伤,行为异常 2. **完美主义 (05:17 - 08:01)** - 案例:母亲B对儿子高标准,批评不断,导致孩子自我否定 - 影响:家庭成员自卑、关系紧张,孩子内化自我否定 3. **家丑不可外扬 (08:02 - 10:05)** - 案例:父亲C家暴,警告孩子保密,孩子独自承担痛苦 - 影响:孩子自闭、绝望,可能自我毁灭 4. **三角化关系 (10:08 - 12:40)** - 案例:父亲D让儿子传递父母间信息,孩子深感内疚 - 影响:孩子习惯回避沟通,易形成被动攻击行为 5. **分裂式回应 (12:42 - 15:09)** - 案例:父亲E口头表达爱但行为疏远,母亲言语伤害却行动关怀 - 影响:孩子认知扭曲,无法辨别真爱 6. **鼓励容忍受虐 (15:10 - 17:42)** - 案例:单亲母亲F忽视女儿感受,鼓励忍耐痛苦 - 影响:孩子否认真实感受,易陷入受虐关系 17:43 - 19:37 - 总结:隐形陷阱的隐蔽性和破坏性,孩子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反映 - 建议:家长需审视行为,觉察问题,通过自我成长或专业帮助改变 - 鼓励:成人可回顾童年,寻找摆脱陷阱的方法,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19:47 - 23:58 - 参考来源:《小大人症候群》 - 作者介绍:天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绵阳倾诉APP倾诉师 - 结尾 BGM:Ken Verheecke-Kite 结尾曲:买辣椒也用券-空心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尹建莉父母学堂 所有的育儿问题这儿都有答案

24分钟
99+
1个月前

我在中学做心理咨询,见到无数伤痛的青春

尹建莉父母学堂

作者 | 李慧琪 主播 | 慧蓉 直到今天,陈轩还清晰记得佳怡坐在心理咨询室里的样子。 她耷拉着眼睛,全身僵着不动,手心和身上大量地出汗。她总忍不住哭,每次哭完之后又觉得愧疚。即使她小心隐藏,陈轩还是看到了她胳膊内侧触目的伤痕一一右胳膊一排二三十道,像是划完一个方向再转向另一侧,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夹角,伤口工整细密,还有血印,左胳膊也有几道。 她耷拉着眼睛,全身僵着不动,手心和身上大量地出汗。她总忍不住哭,每次哭完之后又觉得愧疚。即使她小心隐藏,陈轩还是看到了她胳膊内侧触目的伤痕——右胳膊一排二三十道,像是划完一个方向再转向另一侧,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夹角,伤口工整细密,还有血印,左胳膊也有几道。 “她的存在让我感觉像是,她只是来这个世界看看。她看够了,觉得没意思了,她要离开了。”陈轩回忆道。 陈轩曾是长三角地区一所私立中学的心理咨询师。看着坐在眼前的佳怡,陈轩感到,现实里任何一丝压力和焦虑的风吹来,她都无招架能力,像是这个世界在侵蚀她。 时间码: 《我在中学做心理咨询,见到无数伤痛的青春》时间码提纲 (已去掉毫秒,保留关键节点) 00:00-00:17 片头:教育的根本在家长做人 00:26-00:40 开场:今日主题与作者 00:43-01:35 案例引入:嘉怡自伤画面 01:38-02:05 咨询师陈轩的感受:青少年抗压力脆弱 02:15-02:55 数据:中国每年约10万青少年死于suicide 02:56-03:25 政策:抑郁筛查纳入健康体检 03:26-04:00 校园心理室=社区医院:第一道防线 04:15-04:55 课堂现场:初中生谈“能否suicide” 04:56-05:35 埃里克森:青春期身份危机 05:52-06:15 中学生三大压力源:人际、家庭、学业 06:34-07:25 互联网放大焦虑:全网“学霸”对比 07:26-08:00 筛查实例:1000人中有60-70人suicide倾向 08:01-08:35 报告:初中抑郁检出率≈30%,高中≈40% 08:36-09:25 脑科学:杏仁核早熟 vs 前额叶未熟 09:29-10:05 案例:家长拒绝长期治疗 10:22-11:30 家长否认伤真实性:划痕是“吓人的” 11:31-12:55 父母常见反应:成绩好=不可能抑郁 13:00-14:00 决定大于沟通:中国式家长特点 14:01-14:50 咨询师策略:先理解家长,再影响家长 14:51-15:50 个人动机:咨询师“治愈童年的自己” 15:51-16:40 校园心理室布置:隐蔽、玩偶、暖色墙 16:41-17:30 角色定位:老师≠咨询师,强调平等 17:31-18:20 去病理化:来咨询≠有病 18:21-19:00 学期三次筛查+心理健康周 19:01-19:40 情绪识别课:好-中-负,持续1-2周即介入 19:41-20:20 政策背景:2019-2022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20:21-21:00 教材缺口:内地无统一教材,老师自编 21:01-21:50 问卷误用:成人suicide量表直接用于未成年 21:51-22:40 转介断层:学校→医院→返校信息失联 22:41-23:30 香港对比:校社-医-家团队流畅联动 23:31-24:20 心理老师工作量:一天最多13例,周60h 24:21-25:10 学年节奏:3-4次筛查+5·25心理周 25:11-26:10 风险分级:高/中/低+shadow teacher 24h陪护 26:11-27:10 公私差异:私立重个案,公立重集体课 27:11-28:00 师生比:内地1:4000,香港1:200 28:01-29:20 离职原因:浩劫感、专业成长受限、24h心理负担 29:21-30:00 结束 BGM:Frozen Silence-New Home 尾曲:许含光-银色的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尹建莉父母学堂 所有的育儿问题这儿都有答案

33分钟
99+
1个月前

对谈性教育专家方刚

尹建莉父母学堂

作者 | 小猪猪 主播 | 陈卓 学堂: 先提几个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吧。 当孩子问“妈妈,我从哪里来”“妈妈,我是怎么钻进你肚子里的”,应该怎么回答? 方刚: 孩子通常在两三岁时就会问“妈妈,我从哪里来”。 这时告诉他“你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他就满足了,不再追问了。 孩子再长大一些,才会好奇“我是怎么进去的”。 这时你一定要如实告诉他性交的过程。 但又不是只给孩子讲授知识,你同时要在这场对话中跟孩子探讨性爱的原则。 不用想着你能隐瞒孩子什么,你不告诉他性交的过程,他也会偷偷从别的渠道探知,而那时,没人跟他探讨与性相关的风险和责任了。 时间码: 00:25-01:00 本期主题与嘉宾亮相:文章标题、作者“小猪猪”、专家方刚简介 01:20-01:45 中国性教育现状:羞于启齿、价值观茫然 01:46-02:00 全文五大板块预告 02:00-04:15 板块一 “妈妈我从哪里来” 02:00-02:58 “捡来的”等谎言危害;应如实回答“从妈妈肚子里来” 03:00-03:45 进阶提问“怎么进去”——必须讲性交过程并同步谈责任 03:50-04:15 异性父母共浴:鼓励自然了解身体,无硬性年龄上限 04:20-05:55 板块二 “孩子看色情片怎么办” 04:20-04:55 小学五年级已“全班看过”;禁止无效 05:00-05:55 家长策略:不骂、不吓;强调“不是教科书、不投射同学” 06:00-07:05 板块三 “发现孩子自慰” 06:00-06:35 三原则:私密、安全、悦纳 06:40-07:05 最大伤害是“觉得有害”的焦虑本身 07:10-08:05 板块四 “父母亲密尺度” 07:10-07:40 拥抱亲吻说情话可公开;做爱必须私密 07:45-08:05 被撞见后自然说明“成人表达爱意”,顺势补“自主、健康、责任”三原则 08:10-09:00 板块五 “性教育从0岁开始” 08:10-08:40 日常点滴=性教育:爸爸是否带娃、影视只呈异性恋、父母回应方式 08:45-09:00 多数家长把性教育窄化为“守贞教育” 09:00-11:30 板块六 破除“守贞”误区 09:00-10:00 守贞=规训非教育;性教育应是系统人格教育 10:05-11:30 方刚提出“赋权型性教育”:分享信息→推动思考→尊重选择 11:30-14:50 板块七 “爱情来了怎么办”——营队一日流程 11:30-12:00 四种选项:表白、暗恋、放弃、做朋友 12:00-13:20 分组讨论各选项优点、风险、补救方案 13:20-14:20 真实案例:女孩半年主动分手,因“已搞懂感情规则” 14:20-14:50 家长旁听感叹:若青春期上过此类课,不会糊里糊涂结婚 14:55-16:00 板块八 “安全套吹气球”争议 14:55-15:20 课堂发安全套+香蕉实操戴套 15:20-16:00 类比“灭火器”——会用法≠鼓励纵火;家长可旁听也可退出 16:00-18:50 板块九 “早恋”真实数据与对比 16:00-16:30 我国青少年首次性交平均15岁,有13岁案例且女孩主动 16:30-17:00 荷兰平均17岁:国家不禁止、只强调思考→反而更晚更谨慎 17:00-18:50 家长三问:禁止一定听?听了就成长?亲子破裂值得吗? 19:00-22:00 板块十 性行为讨论怎么教 19:00-19:40 问孩子:伴侣尊重你?防护做好?分手能承担? 19:45-20:10 现场发套实操;意外怀孕必须找正规医院+信任成人 20:10-22:00 目标:在知情评估后做自我负责的决定 22:00-23:10 板块十一 专家自家案例 22:00-23:10 儿子高一至高三恋爱,父母零打压,成绩未降还带女友一起写作业、旅游 23:15-30:00 板块十二 防性侵:身体权与性别平等 23:15-24:20 传统“快逃跑”远远不够;先给性别平等底气 24:20-25:40 两案例对比: A. 父母从小说“男女一样”→高中女生打跑歹徒并报警 B. 妈妈总说“你打不过男孩”→初中女生遇骚扰直接放弃 25:45-27:00 性器官≠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任何部位都是侵犯身体权 27:00-28:10 情景剧:若无法反抗→保命优先;生命权大于一切 28:10-30:00 亲密关系里的“半推半就”也需演练说“不”;自尊缺爱者难拒绝 30:00-31:00 结尾 BGM:re:plus-Evening cicada 结尾曲:みゆな-愛愛だな(日剧《爸爸,我,要跟这个人结婚!》主题曲)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尹建莉父母学堂 所有的育儿问题这儿都有答案

34分钟
99+
1个月前
尹建莉父母学堂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