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

Album
主播:
伴行青年、伴行振中、又要取名字好烦
出版方:
伴行青年
订阅数:
3,573
集数:
15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是由伴行青年发起、旨在陪伴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播客。在大学逐步高中化,考公考研“高考化”的当下,就业困境也许会让我们发现“上大学就好了”只是一句空话和高考前老师给的安慰。当大学的滤镜破碎、当上大学不等于有好未来,那我们还有哪些选择?在大学我们如何规划?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想通过本档播客节目与学长学姐等过来人对谈,和你一起打破信息差。 在这里,你将听到大二学生宿舍开花店如何从0到1,实现经济独立;从高考失利到保研985;再从放弃大学和社团到通过参军、社会实践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等等,这些故事的背后不仅是信息差,还是对大学的不同状态,更是每一种选择背后的人生可能,进而让大家让大家看到更多的生活可能性后,尽早规划、尽早行动。 除播客外,我们也编写了《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也推出了「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等项目,旨在更系统、更全面的支持大家发展。欢迎关注伴行青年公众号了解。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的创作者...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的节目...

Vol.15 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指南:用日常分享+价值交换+及时反馈,让弱关系变强链接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

我们发起的【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已上线,不只是打破信息差,还有每日复盘、学长笔记和社群互助,具体详情可下滑了解。 本期播客邀请了牛油学姐(国画专业艺术生),围绕大学生社会化成长展开对谈,从大学 “滤镜破碎” 后的社交探索,到通过旅居、休学、公益实践提升社会化能力,核心分享 “社交的价值交换逻辑”“低门槛试错方法”“打破学生思维” 等关键内容,里面的内容都是i人同学所必需的。 另外我们编写的有26万字的《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也十分推荐,覆盖综测保研、班委社团和大学出路等内容,扫描二维码进行咨询了解(也可给小助手说要加入听友群)。 【Timeline】 07:11 如何通过社交(联系学长学姐)了解学校信息的方法 09:51 剖析社交底层逻辑:价值等价交换 16:13 探讨不同社交模式,分享积累存在感的社交技巧 19:45 建议内向者利用自身特质(观察力、共情力)开展社交 29:22 线上重新建立深度联系的的方法 36:54 从社团转向校外公益组织(蓝信封、C公益)的故事 53:15 做饭技在社交与生活中的作用 01:00:26 分享通过多尝试发现个人长处的方法 01:04:16 区分主动尝试与随大流(考公考研考编) 【本期金句】 * 1.社交的底层逻辑是价值的等价交换,不是你给我钱、我给你钱的功利,而是 “我有诉求、你有诉求,通过社交互相交换所需”—— 哪怕是让舍友帮忙倒垃圾,下次帮他带饭,也是一次成功的价值交换。 * 2.不要把每次社交妖魔化,觉得 “说错话就完蛋了”,把它当成小小的尝试,哪怕只说一句 “你好”,也是迈出了关键一步。 * 3.学校里教的很多知识没用甚至有害,真正有用的是 “和人相处让别人舒服”“解决实际问题”“找到自己的长板”—— 这些才是走向社会的核心能力。 * 4.所有人的终点都是失败(比如死亡),中间的尝试不用看得太重,没戴红领巾、没考上好大学、没找到好工作都不会天塌,别被 “恐惧” 推着走,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主播介绍】 振中:伴行青年发起人,北大硕士在读,《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编写者,专注大学生成长与信息差打破,希望通过播客、手册以及大学陪伴计划,为学弟学妹“撑一把伞”,探索大学生活的更多可能。 【本期嘉宾】 牛油:南开大学国画专业(艺术生),大学 5 年含 1年全国旅居、1 年休学,即将赴澳开启 WHV。大学期间跳出社团 “过家家” 模式,加入蓝信封、C 公益等公益组织,从零技能积累职场硬技能,同时也是运营社区食堂、兼顾家教/导游/教培的多领域尝试者。 【关于我们】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是由伴行青年发起的专注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播客类节目。通过和学长学姐等过来人的对谈,与你一起打破信息差、看见象牙塔外的多元路径,发现在大学的100种可能。关注伴行青年公众号,获取《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了解“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等项目。 【本期制作】 剪辑:小睿 【主播介绍】 振中:伴行青年发起人,北大硕士在读,《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编写者,专注大学生成长与信息差打破,希望通过播客、手册以及大学陪伴计划,为学弟学妹“撑一把伞”,探索大学生活的更多可能。 【本期嘉宾】 李健:民办高校法律老师,同时在番茄小说网创作小说、运营个人公众号。出身现在都没有信号的山村,曾因异地高考返回家乡求学,历经军队服役、教培创业、法律行业实践、两次考研失利,最终深耕法律教育领域。 【关于我们】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是由伴行青年发起的专注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播客类节目。通过和学长学姐等过来人的对谈,与你一起打破信息差、看见象牙塔外的多元路径,发现在大学的100种可能。关注伴行青年公众号,获取《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了解“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等项目。 【本期制作】 剪辑:小睿

71分钟
99+
2周前

Vol.14 出身无信号山村的大学逆袭经验:你做的每个尝试都应该拿到结果,成为你进步迭代的阶梯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

我们发起的【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已上线,不只是打破信息差,还有每日复盘、学长笔记和社群互助,具体详情可下滑了解。 本期播客邀请到高校法律老师李健学长——分享他从至今都没有信号的山村走出,历经参军、教培创业、考研失利到深耕法律教育的成长之路,拆解大学生如何突破信息差、应对自卑、筛选社交圈,找到人生方向的核心逻辑。从农村求学的“信息荒漠”到大学的自我重塑,从法律行业的实践试错到教育理想的坚守,他的每一步经历都拿到结果为下一步铺路。另外我们编写的有26万字的《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也十分推荐,扫描二维码进行咨询了解(也可给小助手说要加入听友群)。 【Timeline】 03:53 无信号山村的求学艰辛与成长挑战 06:34 谈农村学生在城镇学校的群体认同困境及解决方式 16:23 城乡信息差及对认知的影响 19:56 大学初入的心理落差与自我认知调整 23:20 分析自卑感来源及提升自信的路径 26:28 讨论班干部角色对成长的价值 29:27 从兼职到进入教培再到自己开工作室的转型 36:41 参军的体验、物质收益与精神提升 48:01 两次考研失败的备考反思 54:42 法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律师、法务的职业路径 01:03:28 给大学生尝试新事物及法学专业多元发展建议 【本期金句】 你做的每一件事,要么成为向外宣扬的资本,要么成为自己的经验教训——要么成功,要么学到东西,这是做事最该有的“成长思维”。 农村与城市的最大差距不是穷,是信息差。你不知道有竞赛、有好中学,连坐出租车按车次付费都不懂,就要多付时间和金钱的“认知税”。 考研不是唯一出路,如果有不错的工作机会,别死磕考研——考试要抓重点,学习要打基础,二者逻辑不同,别被“名校执念”困住。 【主播介绍】 振中:伴行青年发起人,北大硕士在读,《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编写者,专注大学生成长与信息差打破,希望通过播客、手册以及大学陪伴计划,为学弟学妹“撑一把伞”,探索大学生活的更多可能。 【本期嘉宾】 李健:民办高校法律老师,同时在番茄小说网创作小说、运营个人公众号。出身现在都没有信号的山村,曾因异地高考返回家乡求学,历经军队服役、教培创业、法律行业实践、两次考研失利,最终深耕法律教育领域。 【关于我们】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是由伴行青年发起的专注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播客类节目。通过和学长学姐等过来人的对谈,与你一起打破信息差、看见象牙塔外的多元路径,发现在大学的100种可能。关注伴行青年公众号,获取《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了解“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等项目。 【本期制作】 剪辑:小睿

77分钟
99+
3周前

Vol.13 “上大学就好了”也许是我们在大学的最大误区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

由伴行发起的【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已上线,不只是打破信息差,还有每日复盘、学长笔记和社群互助,具体详情可下滑了解。 本期播客邀请到医学博士在读的覃覃子学姐——分享她十年学医路上的选择与成长,从学医窥见大学生活平衡的秘诀。从高考时因政策意外踏入精神医学专业,到临床实践中坚定成为精神科医生的目标;从兼顾学业与志愿者服务,到用舞蹈、书法化解学医压力,也许看似漫长的专业道路,能在热爱与规划中找到节奏。另外我们编写的有26万字的《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也十分推荐,扫描二维码进行咨询了解(也可给小助手说要加入听友群)。 【Timeline】 * 02:23 精神疾病不是“异类标签”,更像需要调理的“心灵感冒” * 08:33 学习平衡秘诀:按职业规划分配时间,志愿者服务与兴趣爱好都是“充电方式” * 12:43 有效休息在于接触自然+匹配性格,避免“躺平式刷手机”的无效放松 * 18:56 社团选择上,想走管理岗选学生会,练特长找兴趣社团,拒绝“盲目跟风加群” * 23:21 “高精力人群”的真相是“目标明确+合理拆分”,而非“天生能扛” * 27:58 学精神科让我学会“共情不内耗,客观看问题” * 39:32 上大学就好了可能是我们的最大误区 * 47:15 身边同学的努力、老师的提醒,都是打破迷茫和信息差的“机会” * 52:02 选调生、考研等机会,要提前准备而非“等公告” * 01:06:34 考研建议:选学校还是选课题组?先明确“你要的是学历还是科研” 【本期金句】 1. 精神疾病就像感冒,只是暂时和社会有点“脱节”,通过专业调节能重新融入——我们不该给它贴“不好”的标签,更该学会接纳这种正常状态。 2. 学医不是“熬时间”,而是“找适配”:我在临床发现,自己的性格能耐心听患者说话,这才坚定要做精神科医生,热爱是慢慢试出来的。 3. 平衡不是“两边都顾全”,而是“按目标分轻重”:想做科研就多泡实验室,想考公就去学生会练能力,别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忙碌”上。 4. 休息不是“啥也不干”,内向的人写写字、晒晒太阳是放松,外向的人跟朋友打打球也挺好——关键是找到能让你“暂时忘了压力”的事,还得有度。 5. 大学的“功利”不是坏事,它是“目标感”:知道自己要考公,就提前当班委;想发展兴趣,就去书法社团——明确想要的,才能抓住有用的。 6. 信息差不是“命”,是“懒”:身边同学的努力、老师的提醒、甚至播客里的经验,都是打破迷茫的机会,就看你愿不愿意主动伸手。 7. 实习不是“走流程”,是“试错”:你以为自己喜欢当医生,去门诊待一周可能就明白;以为自己不适合科研,进实验室试试才知道——实践比空想有用。 【主播介绍】 振中:伴行青年发起人,北大硕士在读,《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编写者,专注大学生成长与信息差打破,希望通过播客、手册以及大学陪伴计划,为学弟学妹“撑一把伞”,探索大学生活的更多可能。 【本期嘉宾】 覃覃子: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医学博士在读,本科阶段意外与精神医学结缘,硕士接触老年医学后仍坚定回归精神科方向,擅长用专业视角解读精神疾病,也能用“过来人”身份拆解医学生的学业与生活平衡难题。 现在她既能在诊室里帮患者梳理情绪,也能在实验室里专注科研,更能在舞蹈室、书桌前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节奏,可以说是“专业与生活不脱节”的医学生范本。 【关于我们】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是由伴行青年发起的专注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播客类节目。通过和学长学姐等过来人的对谈,与你一起打破信息差、看见象牙塔外的多元路径,发现在大学的100种可能。关注伴行青年公众号,获取《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了解“大学陪伴——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等项目。 【本期制作】 剪辑:小睿

74分钟
99+
1个月前

Vol.12 大二女生宿舍开花店月入5000,她用热爱不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拓宽了自己的世界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

本期播客邀请某校大三学生雯琪,一个把“热爱”活成具体行动的00后。她分享了高三时因鲜花缓解高考压力与花结缘,大二凭借宿舍大阳台的契机,用零花钱作为启动资金,靠学校表白墙宣传开启“寝室花店”,通过稀有小众花材和提升个人审美等,如今已能凭手打花束实现“旅游自由”,节假日单日营收最高达千元的创业故事。同时她也回顾了从初中自卑到高中主动改变、建立自信的成长转变。希望通过她的分享能让我们看到在大学如何用“热爱”找到生活的可能。 另外我们编写的《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已发布,涵盖大学现状、保研综测和实习校招等内容,共26万字,以及我们“大学陪伴计划——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即将上线,扫描二维码进行咨询了解(也可加入听友群)。 【本期金句】 1.热爱是最强大的内驱力,因为喜欢鲜花,就算一开始亏本,我也不害怕这些困难——毕竟就算不卖花,我也会因为热爱去买花。 2.期望太高就容易失望,我最初的目标只是"买花自由",有人支持我就很开心,抱着这样的心态,反而能让事情稳步发展。 3.卖花看似小事,实则能体现大能力,从选品、审美、定价到客户服务,每一步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4.大学的试错成本最低,别只盯着排名焦虑,你今天比昨天的认知更丰富、经历更多彩,就是有价值的成长。 5.一个人的"运气"是可以被设计的,通过展现靠谱和认真,赢得他人信任,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形成正向循环。 6.成长它本身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你需要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你需要去接触新的人、做新的事儿,然后去遇到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断地去克服,不断地把一些新的变成旧的,它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7.我通过自己的探索,即便是我在找不到工作,现在我其实也在为我的未来铺路。 Timeline 01:45 高三压力与鲜花结缘,从买花到研究花的热爱萌芽 04:42 大二寝室大阳台成为契机,通过表白墙开启创业 10:52 创业中进货渠道、选品策略与定价逻辑是怎样的 13:55 如何通过审美差异和稀有花材与校外花店竞争 21:47 从亏本到盈利的转变,以及促销活动的运用 25:10 创业初期的挑战,如何应对订单不稳定与处理急单的压力 32:01 对考研与出国深造的思考与选择 41:10 抓住契机,从自卑到自信的个人成长转变 53:42 大学里“学习不好”是否就等于“没有未来”? 【主播介绍】 振中:伴行青年发起人,北大硕士在读,《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编写者,专注大学生成长与信息差打破,希望通过播客与手册,为学弟学妹“撑一把伞”,探索大学生活的更多可能。 【关于我们】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是由伴行青年发起的专注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播客类节目。通过和学长学姐等过来人的对谈,与你一起打破信息差、看见象牙塔外的多元路径,发现在大学的100种可能。关注伴行青年公众号,获取《大学生存和发展手册》,了解“大学陪伴——跟着北大学长上大学”等项目。 【本期制作】 剪辑:小睿

55分钟
99+
1个月前
大学生活的100种可能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