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就这样》
《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

Album
主播:
中国企业家
出版方:
中国企业家
订阅数:
1.23万
集数:
31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在这里,听懂商业世界的另一面。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企业家就这样》的创作者...
《企业家就这样》的节目...

对话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11年开1863家店后,我取消了所有门店的考核

《企业家就这样》

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一起聊聊他对企业管理的新思考。 2018年,周强接触到海底捞旗下管理咨询机构微海,开始学习和导入海底捞的师徒制、赛马制,周强将海底捞视为他创业的启蒙老师。2014年,米村拌饭(以下简称米村)成立。凭借合伙制、师徒制、赛马制这套机制,创立11年,便开出了1863家店。 但今年开始,周强决定不再用考核机制来管理门店了。在4月举办的米村11周年年会上,周强当着与会4000多名米村伙伴的面,宣布正式取消考核。在年会现场30分钟的演讲中,谈到考核带给大家的压力时,周强数次落泪。去年10月,米村出现了一起27位店长集体刷好评的弄虚作假事件,其中不乏跟了他将近10年的店长。这让周强意识到,米村内部“生病”了。 对一家有2万多名员工的餐饮企业来说,取消考核之后,团队如何管理?没有考核制度,如何去对抗人性里可能冲出来的“恶”的那一面?周强选了一条鲜少人走的路,也是条难走的路。这条路正确与否,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他说,过去半年重新找回初心后,他又找回了刚创业时的那种幸福感。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周强(米村拌饭创始人) 时间轴: 01:07 为什么公司名字叫“米村拌饭” 05:58 从这里开始了解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 20:58 开美食小档口如何挣钱 27:11 周强对加盟的思考 39:49 对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打骂顾客零容忍 43:07 和海底捞学师徒制和赛马制 57:36 为什么要取消门店考核 62:24 赛马制让所有人很卷很受伤 78:21 取消考核后怎么管理门店 83:58 米村的哥姐文化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94分钟
1k+
1周前

独家对话麦刚:我为什么在2012年,投资泡泡玛特王宁200万?

《企业家就这样》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到两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近日,泡泡玛特旗下核心IP——LABUBU,凭借其丑萌形象和盲盒、毛绒玩具等各种产品风靡全球,就连在欧美的泡泡玛特门店也出现排队数小时的抢购热潮。泡泡玛特股价在2025年累计上涨超过191%,市值甚至在6月10日突破3600亿港元,一度超越格力、伊利等传统企业。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麦刚做客《中国企业家》小宇宙。他深度揭秘了当年决定投资王宁与泡泡玛特的底层逻辑,更完整讲述了从种子轮孵化到助力品牌成长为中国潮玩独角兽的全周期创业陪伴历程。 本期嘉宾: 嘉宾: 麦刚(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 赵东山(《中国企业家》资深记者) 时间轴: 12:15 细节抓住了我的眼球促使我想见王宁一面 16:36 投资界很长时间有一股不是追寻本质的风气 28:30 独自创业的经历是我非常宝贵的财富 30:35 吸引国际人才是泡泡玛特选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34:34 产品形式绝对不能基于基于盲盒 44:05 所有的IP背后就是人格化 46:08 泡泡马特的市值不超过2000亿,我是不考虑退出的 51:34 王宁的故事在VC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56:04 泡泡玛特是一一家值得期待的公司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58分钟
1k+
1周前

对话冯唐:创业后发现自己在做一件违背人性的事

《企业家就这样》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再次邀请到了冯唐,一起聊聊他创业两年以来的新感悟。 过去这两年,每周工作时间近100小时,他的忙碌程度回到了从业史上最高点,“我去洗手间,基本都是跑步去。除了睡觉,基本没什么时间休息”。今年2月,面对《中国企业家》,身形瘦削的他谈起这段日子,自诩“创业老狗”。 大部分时间,冯唐人在伦敦,“隔空”指挥。他充分相信并授权团队,因为他强烈意识到,如果双方思考有差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应该听团队的。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现年53岁的冯唐与年龄“和解”的表现。“你总觉得年轻人不行,这是年岁大的人的问题。”他说。 带着“成事学”上路的冯唐,立志于打造“宇宙第一管理学堂”。两年扛下来,他的“事”成了吗?作为成事不二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的冯唐,会如何持续维系公司、组织与产品的生命力?世故与天真并存的冯唐变了吗?当外界质疑与内心冲突一起袭来,他会如何自处?一起来听听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冯唐(成事不二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时间轴: 00:25 时隔两年,再谈为什么做创业这件九死一生的事儿 06:30 管理不是一件小众的事情,管理是日常 14:31 创业两年,团队里的95后00后都没离开 22:38 让冯唐感到有点失望的一件事 28:38 冯唐觉得自己缺少促进社交的催产素 32:53 人在伦敦,冯唐如何管理在上海的团队 35:32 总觉得年轻人不行那是岁数大的人自己有问题 49:13 冯唐的产品搭建逻辑 74:56 冯唐在想要是塌房了怎么办 84:02 冯唐是如何分享《资治通鉴》的 93:40 《资治通鉴》里的牛人为什么输了 93:52 刘邦和项羽比为什么能赢 106:12 冯唐最推崇汉光武帝刘秀的管理哲学 114:08 中年男人最容易抑郁的原因之一就是总想干大事儿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122分钟
4k+
1周前
喜欢听《企业家就这样》的人也喜欢的播客...
《企业家就这样》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