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er离群点
试图分享个体生活中的独特体验

Album
主播:
Outlier离群点、沙丁魚与鱼
出版方:
Outlier离群点
订阅数:
520
集数:
21
最近更新:
4个月前
播客简介...
大家好,这里是Outlier离群点,是一档新兴的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试图分享个体生活中的独特体验。 欢迎加入我们的旅程,一起分享有趣的观点,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Outlier离群点的创作者...
Outlier离群点的节目...

EP21 AroAce: 无浪漫爱和无性恋的认识与和解

Outlier离群点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一起走进了无浪漫关系谱系(Aro)与无性恋谱系(Ace)这两个常被误解甚至忽视的群体。我们聊到了什么是无浪漫爱和无性恋,拆解“爱无能”、“性无能”的偏见,探讨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形象,以及一些现实场景如柏拉图式恋人如何在没有性的连接下区分爱情与友情。 在现代社会,性往往被视为亲密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反思了这一观点:性解放与性主导的关系霸权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对许多无性恋者而言,爱情和亲密并不一定与性绑定。面对社会中强制的性欲文化——无论是受宗教、人口压力,还是社交媒体和约炮文化的影响,Ace群体经常被边缘化和误解。对于无性恋者来说,异性恋者似乎理所当然的吸引力体验,对许多Ace来说像是个无解的谜题。他们好比被迫参与一场规则未知却人人参与的游戏,感受到与主流文化的疏离感和孤独。 同时,社会告诉我们,浪漫爱情是“终极”联系。Aro群体不是“不了解浪漫”的人,而是看到浪漫、理解浪漫,但以不同方式体验它的人,并在不同种类的联系中找到更多意义。对于他们,深入的友谊、智力的纽带、无私的宠物、宽容的家人、纯美的大自然等等一切的爱同样重要,甚至更有意义。不需要一段罗曼蒂克关系也能让生活充满爱。 我们还讨论了AroAce群体在自我认同上的复杂历程。从曾怀疑自己是同性恋,到怀疑自己是跨性别者,男性难以摆脱刻板印象中的性主导,女性难以摆脱世俗框架下的性客体。承认自己是无性恋或无浪漫者,实际上是一种对抗社会刻板印象的勇气。 最后,如果认同无性恋和无浪漫爱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那是非常珍贵的。如果不是,也无需焦虑,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自我感受和选择自由。 无论身份如何,最重要的是拥抱真实的自我,在爱与被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意义。 你将听到: 01:39 什么是无浪漫关系谱系和无性恋谱系 06:40 无浪漫关系是“爱无能”,无性恋是“性无能”吗? 13:50 表现无浪漫爱和无性恋群体的影视作品 21:50 如果爱没有性,柏拉图恋人如何判断那是爱情而非友情 29:17 性是亲密关系的必须吗 30:34 性的解放VS性的霸权 35:23 无性恋可能跟顺直人群恋爱吗 44:58 无浪漫爱关系和陪伴合作关系是一样的吗 48:20 无浪漫爱只是因为没有遇到真命天子吗 54:00 标签就像衣服,不需要的时候就应该脱掉 相关内容: 影视:《不恋爱的两人》《不恋爱的雀斑小姐》《心跳漏一拍》 书籍:‘Ace : WHAT ASEXUALITY REVEALS ABOUT DESIRE, SOCIE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YouTube:jaidan animations 采访 aromantic asexual光谱

56分钟
99+
4个月前

EP20 我的天才女友

Outlier离群点

这期我们将一同深入探讨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女性友谊。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怎样独特的面貌?又如何滋养着女性的人生? 我们将从埃莱娜·费兰特震撼人心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中两位女性角色纠缠一生的情谊,来探讨女性友谊的困惑、深爱与无奈,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去。在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两位女性主角——莱农和莉拉,她们的命运如同藤蔓般紧密缠绕,从童年到暮年,历经爱恨交织、嫉妒与扶持。而李逸云的《The Book of Goose鹅之书》,这部作品聚焦于12-13岁女孩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友谊。它跨越了国界,无论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每一个青春期的女孩都可能经历那种混杂着不可名状的青春、深爱却无能表达的情谊,以及明知错过即是永远却不得不放手的无奈。女性成长中一直充满了矛盾与张力的情感。 从日本社会《昼颜》中展现女性一同在情爱与道德边界的大胆探索,到现代《欲望都市》中讨论已婚与单身女性之间存在战争吗?她们看似不同,实则相似,有伴侣陪伴回家固然温馨,但能与单身女友们共度时光,更是人生一大乐事。生活之外职场之中,《绝望的主妇》和《傲骨贤妻》以企业中盛行的“女性导师制”(mentorship)彰显了职场女性之间的互助与扶持。走向人生末端,《隔壁房间》则描绘了暮年女性互相照料、抱团养老的温情画面,这种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又能互相扶持的方式,无疑是女性情谊在晚年阶段的最好体现。 回到历史与社会学的范畴,《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The social sex》一书表示相比男性只是一起玩乐并把脆弱一面展示给亲近女性以维持男子气概,女性基本依赖朋友度过疾病、伴侣去世、养育孩子等等人生重要阶段。哪怕度过了学校时期,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也会以督导或者邻居等方式交友。这与男性“肩并肩”(shoulder to shoulder)的友谊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女性的友谊更倾向于“面对面”(face to face)。 女性情谊,远非简单的家长里短,它是一种深沉的情感纽带,是彼此支持的力量源泉,更是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共同成长的见证。

53分钟
99+
5个月前

EP19 衰败的花朵:走在边缘的青少年

Outlier离群点

在奈飞新剧《混沌少年时》中一直有个悬念:“jamie到底为什么?”这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拷问。 是什么让本该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少年,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是天生的邪恶,还是后天的扭曲? 父母的缺位、朋友的背叛、校园的霸凌、畸形的男性气概,甚至是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网络成为情绪的放大镜,当“女生越被羞辱,男生就越容易得手”的错误观念甚嚣尘上,青少年又该如何自处? 从震惊社会的“邯郸3名初中生杀人埋尸案”,到引发广泛讨论的校园霸凌事件,再到荧幕上触目惊心的《少年的你》和《黑暗荣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混沌中挣扎,在迷茫中堕落。 “How did we make her?The same way we made him.” 或许,每一个问题少年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家庭,甚至一个问题社会。意外怀孕、不被爱的童年、过高的期望、失衡的家庭关系,都可能成为青少年情绪危机的导火索。 面对这些复杂而严峻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破解青少年情绪危机的密码?医疗手段、学校教育、家庭关怀、社会支持,哪一种方式才能真正触及问题的根源?芬兰的“无竞争教育”、日本的“集体意识教育”,又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47分钟
99+
6个月前

EP18 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造梦者

Outlier离群点

童年时,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动画是动人的故事与震撼的视觉的结合,它们构成了想象的美好世界中最灵动、最新奇也是最感动的回忆。让我们乘坐时光机,重温那些充满爱与梦想的经典之作,从《海底总动员》的亲情与勇气,到《飞屋环游记》的爱与失去,再到《寻梦环游记》的文化探索,重拾记忆深处的纯真与美好。 从《玩具总动员》开创3D动画电影的先河,到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回顾这两家动画巨头的合作与创新之路,也可以窥见动画作品内核的转型。 其中蕴含有女性视角的革新,从早期《白雪公主》《灰姑娘》中等待王子拯救的女性形象,到《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中独立自主的女性力量,动画世界中女性角色也在随着时代觉醒与成长。 于此同时,大而泛的爱好像越来越不被重视了,甚至当所有的外在关系都被论述之后,人们回归到个体感受的抒发,和情绪的表达,动画世界也成为一切的答案的展示窗口。 本期节目,欢迎与我们一同走进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动画世界,感受爱与梦想,探索成长与自我。 本期你将听到: * 皮克斯如何用深刻的情感和普世的主题触动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的观众? * 从《玩具总动员》到《冰雪奇缘》,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动画技术和叙事方式发生了哪些变革? * 动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如何从被动走向主动,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在《头脑特工队》《心灵奇旅》等作品中,我们又该如何理解爱、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42分钟
99+
7个月前
Outlier离群点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