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感谢陪伴,2022年让我们继续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世界青年在中国

感谢大家在2021年的陪伴,这一年过的真的太快了。这一期只有潘潘一个人,想说的话都在这里了,彩蛋可以直接跳到22:36。2021年的最后一个日出,挺美的~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内容提要】 2021年的最后一期,又是我一个人,年尾想给大家交代三件事:【1】我为什么做了播客,【2】2021年我最大的收获,【3】彩蛋 【1】为什么做了播客 - 2020年养病的过程中听了无聊斋,成为了自己的快乐的源泉。播客治好了我,我也希望我能够回馈到这个community - 想做一件贴近自己本真的事情,希望能够表达。2021年春节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做博客,开始定期定时定量写作,为了获得更多的灵感开始看书,开始拓宽自己的边界 - 在写东西整理提纲的过程中,也慢慢发现了自己长处和局限,想要保证高质量的创作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想借这个机会解释一下为什么播客叫「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2】2021年最大的收获 - 亚历山大技巧中的 “no end-gaining”(https://www.alexandertechniquescience.com/general/science-of-inhibition-end-gaining/),不再为了一个结果而开始一个历程,变得松弛,不强求结果,但是追求尽可能高质量(trust the process)。试着自我归我,把自己放到最靠近中间的地方(centering yourself) - 我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没有杂音」的可以让我更好的「看清事物本来面貌」的状态 - 【杂音一】physical 杂音:听觉洁癖的我,生活当中大部分都是杂音,不停地在分散你的注意力,很难进入深度思考/高度集中的状态 - 【杂音二】mental杂音: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写作,处理数字,就算是放松/跟朋友聊天也应该是高度集中的跟朋友聊天,不要看手机,因为在social的过程中,有很多non verbal的信号,在不集中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pick up的 【3】彩蛋 (可以直接跳到 22:36),希望新的一年,大家每天都可以获得平静和清醒 - 今年的4-6月机缘巧合接触到了配音,可能是我的声音比较低沉,导演说我的声音适合纪录片,最后纪录片没有用我的声音,不过呢我竟然养成了一个慢慢大声读书的习惯 - 我想用这种方式来结束本次博客,我来读一段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中的一个章节《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Neil deGrasse Tyson, 第12章 基于宇宙视角的反思(选段) - 音乐:Sonnenstrahl - Dario Lessing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关注我】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 【联系我】 微博:@潘潘是小黑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39分钟
99+
3年前

017.PG创始人Yuan|健身就是带上你的Mind & Body,一起出来玩

世界青年在中国

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为什么」运动/锻炼。运动的本质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并运用自己的身体,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这些都是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Yuan,跟她简单聊了几句就感受到了她的强大信念和生命力,希望用播客让大家都了解到: Part I - Playground社群形成的故事 Part II - 在身体(body)受伤之后,意志(mind)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两者(mind & body)协同后我们的改变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内容提要】 01:24 Playground如何开始的 - 大家好,我是Yuan,北京运动社区Playground的创始人 - Playground是一个青年户外运动社群,play with our body, play with our mind,大家一起运动一起吃喝 - 2020年疫情爆发时没有办法去健身房创立了这个健身的社区,一开始只是为了自己健身,一个人带着音响手套在朝阳公园锻炼锻炼,后来慢慢发展到1500人 - 最开始Playground的活动完全免费,之后收费主要因为两个原因:【1】希望自己可以在云南大理 山区建立一个真正的playground筹款【2】进入冬天之后需要室内的场地,同时也需要更多人来帮助运营这个社区 - 最开始都是朋友来一起健身,后来很自然而然的吸引了朋友的朋友 - 健身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不一定必须发生在健身房。Playground的目标就是让大家可以把身边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当成健身的地方 - Playground不单是一个运动的地方,也是一个陪伴 - 运动的本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 运动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e.g.Sparta就是从一个后院开始的 - 在Playground健身的三个原则:you are at your own pace, give me a lot of “fives”(请给我很多“五”), make one friend 16:43 Playground壮大中给Yuan的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收获 - 最开始0-1的阶段很容易就收获了:好朋友,好身体,和更好的精神状态 - 但是在1-10的过程中经历了低谷:重要的伙伴离开了团队给Yuan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精神紧绷和身体的压力过大让Yuan直接受伤了 - 接受身体发来的信号:受伤之后带来的思考,慢慢学会了怎么更好的运用身体 - 自从受伤之后:对自己的作为进行反思,重新整理了Playground系统,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Playground的运营。同时自己也开始了正念冥想的课程,自己本来有焦虑和饮食失调,在休息的过程中也有时间观察自己的状态,不再有任何饮食失调,同时也获得了更饱满的精神状态 - 我们锻炼的终极目标:更高跟快更强,超越自己,让生命力绽放。奥运会从来没有要求参赛的人要“更好看”(任何体育赛事都不会),“更美”只是在锻炼的路上可以实现的一个小小的目标,不应该是锻炼的核心目标 - 锻炼身体和锻炼大脑都是锻炼 - 「受伤」是身体发给我们的信号:错误的运动会带来对身体更大的影响,先了解自己的身体,不能只追求形式美 - Mindfulness在健身中起的作用:e.g. 音乐学院的学生经常用到的神经肌肉问题,用「亚历山大技法」缓解(Alexander Technique),当你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身体,以及如何不过度使用你的身体 正念Mindfulness让你学会更好的与病痛相处:学会如何与病痛相处, e.g. UMass的Mindfulness课程 - Mind和Body需要一起使用才可以达到运动的最好的效果 - 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折射了你的心里变化,e.g.在做运动时候的表情是否松弛,而不是紧绷,如果可以更好地控制表情,放松肌肉,这些都会帮助自己更优雅从容地地完成运动 - Vicious flower: 意志 mind,身体语言 body language,情绪 emotion,行为 behavior 都连在一起,需要一个一个改变来达到最好的状态 - Playground记录了Yuan的成长:更多的「弹性」和「流动」 - 记住奥林匹克精神:「友谊」和「卓越的表现」(excellence)都需要有一席之地,跟着群体一起进步 - 北京的伙伴想加入Playground一起健身:WX公众号「Playground United」 - 最后送上美好祝愿:健身不是为了比美,健身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你的身体都可以做什么,祝大家可以身心健健康康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49分钟
99+
3年前

016.北大神经学博士格格 | 你的超能力使用指南:大脑,神经学,高级认知功能

世界青年在中国

这个世界上最宽广的路也许是你的“神经环路”。潘潘跟格格跨越了若干学科,只为聊清楚如何驾驭着一种人本来就具有极其强大,但我们却又一知半解的神秘力量 - 大脑。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同时探索自己。 【内容提要】 - 你好,我是苏日古格(格格),北大神经科学博士 - 我喜欢研究的是“神经环路”,关于记忆 - 神经元的互相连接让我们有了想法/认知/情感变化/行为 - 人的未来观 VS 小鼠的未来观(Place cell 位置细胞) -【海马体】的重要性,如何形成情景记忆 + 和其他脑区连接 - 记忆retrieve的过程,情感记忆(感性/杏仁核)和时间/空间记忆(理性)的调动 -【杏仁核】形成恐惧的地方,当然也有很愉快的记忆 - Nature和nuture对人脑带来的影响,critical period大脑可塑性非常强,聪明的人不是因为神经元数目多,是因为神经元链接多 - 如何有效“锻炼”大脑 - 如何联系,好好睡觉等等 - 格格:从生物入门,为什么大脑控制了我们的行为,于是选了动物行为学,非常喜欢神经环路 - 虽然很希望得到试验结果,但是很不喜欢伤害动物 - “你的大脑喜欢做什么事情,大脑就会支配你的身体去做什么事情,大脑只是把身体当成工具” - 探索自己=心理学上的探索 + 神经学上的探索 - 推荐阅读/公开课:György Buzsaki(大脑脑电波的研究),John O’Keefe(2013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大脑中的GPS) - 脑神经学科还停留在“发现“这个阶段 - 年轻的时候激活的大脑越多,之后可以运用的地方就越多,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继续锻炼,不然会生锈。大脑也是一直在清理内存的,我们生存不需要那么多信息,信息太多反倒会影响准确性 - 人这一辈子的潜力【约等于】大脑的实力 - 【前额叶】发展对孩子的重要性,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处理深度信息(比如说只看视频,不做思考),长大之后非常有可能只能处理浅层信息,不能进行全面深度的信息处理 - 工作中的“专业化”(单一)也变向地影响了神经的发展,因为在工作中人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信息,而是专注于一个process的完成 - 如何能更好的避免上述问题(工种单一,思维固化):欢迎主动接受更多挑战,把自己放到更混乱的环境中,处理更复杂的问题 - 欢迎大家在探索的路上继续运用哲学/科学思维观和探索态度 - 如果人的智慧是我们这一个物种的最高级的功能,我们是否运用好了这个功能 - 保护大脑,好好睡觉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65分钟
16k+
3年前

015.如果能「吃」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你愿意试试么

世界青年在中国

当你每次点外卖或者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最后有很多剩饭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不是跟我们一样感觉很复杂。 如果说你每一次吃饭的决定都间接影响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你还会愿意做一样的选择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和莫老师吃了一个星期的素,跟大家分享下这一个星期吃素的感觉。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同时探索自己。 【内容提要】 -(莫老师在录播客的时候正在吃晚饭) - 人类能吃到熟的且有味道的食品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 从「生存」到「只是觉得好吃」吃东西的过程 - Challenge:6天吃素(蛋奶素)看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1】自己身上的变化:吃素第一天「又轻又虚」,感觉填不满 【2】对「素食」朋友的看法转换:有的人吃素是为了健康,有的人吃素是因为环境问题(e.g.养牛不环保,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在国内吃饭,有点同情吃素的朋友们,感觉可能吃不饱 - 每顿都有肉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食品浪费的背后的环境代价 - 了解了动物养殖对气候和环境带来的影响,你还会用同样的方式消耗食品么 - 如果吃肉的话,起码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件“神圣”“恭敬”的事情,因为需要杀一个小动物的生命来让补充我们的生命,然而工业化的过程让你看不到这个过程 - 当你看不到这个过程,你就不会“珍惜”这些为我们牺牲的这些生命 - 个别国家的practice:乡村小肉铺,标记动物出自什么地方,如何养殖的 - 工业化养殖:带有激素和药物的养殖,并不是非常尊重自然的过程 - 「不吃肉」不仅仅是想尝试吃素,更多的是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支持「不浪费」和「慢养殖」 - 不过话又说回来,想买「慢养殖」出来的肉制品,都不知道哪里有的卖,强烈建议大家「少儿精」地吃肉 - 植物肉:肉就是肉,植物就是植物,可以理解对蛋白质的需求,但是不应该把“蛋白质”含量高的东西都叫做“肉” - 希望大家都能够有机会学习农业,当你看到这个过程你就会更珍惜农业带来的结果 - 不妨试试吃两天素?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36分钟
99+
3年前

014.(Shh莫老师这期不在)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一个人呆着

世界青年在中国

觉得自己是一张拼图,有的地方拼起来很连贯,很顺手,有的地方拼起来就要到处去找missing pieces。但是在寻找的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原来拼拼图这个过程才是最有意思的,这个过程不需要十个人手忙脚乱一起做,一个人慢慢拼就好。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同时探索自己。 【内容提要】 1/(我也不是个完全内向的人,但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一个人呆着? - 一切都开始于StrengthsFinder 34个才干的测试 https://www.gallup.com/cliftonstrengths/en/home.aspx(不是广告不是广告不是广告,大家有兴趣可自行探索) - 34个才干,四个维度Executing,influencing,relationship building,strategic thinking - 前10个才干的6个才干都是strategic thinking,这么偏科,我还有救么 - Coach说:你应该喜欢思考。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方式就是思考 - 生活中无处不在帮助思考的工具(productivity app,习惯等等) - 思维主导的人的短板:其实并不是你最缺少的才干,而是强项 2/一个人呆着有多开心? - 我留给自己的时间:家人/朋友/同事的时间=可能是1:1 - 如何使用我“一个人呆着的”时间 - 以思考作为乐趣的人都是在填满这两个部分:理性思维 + 感性思维 纯理性思维:工程师,金融,数学等 纯感性思维:画家,音乐家,艺术从业者等 - 在纯理性思维和纯感性思维之间的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这个配比 - 从小到大我的教育让我非常重视我的“理性思维”,但是忽视了我的“感性思维” - 「抢救」感性思维:去年获得了很多时间来激活和补充“感性思维”的部分 - 当感性思维被抢救回来了之后,一个人呆着变得无比开心 - 把时间安排在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包括自己呆着),为了可以无限逼近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we do what we do — > to become who we truly are ) - 获得无限乐趣: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真的是一件极度奢侈的事情 3/如果你跟我一样,应该怎么办呢? - 【Future oriented思考型同学】要记得要:让周围的同事朋友和loved ones与自己在同一个进度条上 - 【脑洞大的思考型同学】也要记得:思考不立result,也许intention更有帮助 最后想跟大家说 - 「世界青年在中国」也是一个「脑洞」引发的播客 - 我们的主旨: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 如果碰到了宝藏嘉宾一定会录一期 - 千奇百怪的想法可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深感荣幸 - 感谢各位的聆听,期待大家的留言~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30分钟
99+
3年前

013.给我来一杯创造力果汁「creative juice」

世界青年在中国

【建议安静环境收听】创造力果汁多喝多健康。之前一直说创造力多么重要,这一次我们来分享点实操层面的内容:我们是如何激发创造力的,同时推荐Julia Cameron老师写的培养创造力习惯的宝藏读物The Artist Way 。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同时探索自己。一切皆可聊,嘉宾来自各个国家,播客一定用中文录制,希望可以创造一个**中外沟通无障碍**的播放客频道 :D 【内容提要】 - (你听到的是清早第一杯咖啡的声音) - 什么是创造力果汁 - 我们创作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 莫老师的创作过程:想写曲子,进入flow state(不需要去想,身体和心灵是一致的状态,不再分析) - 潘潘的创作过程:养成习惯很难,dysfunctional belief - 给自己贴标签,我不是个艺术家,我做不了莫老师做的事情,当开始创作了之后就开始让自己创作更多 - 创作不是一个团体活动,是一个自己的时间,自己的quality time - 做一个事情不需要一百个想法,只需要一个想法,给想法生命的唯一方式就是“do it” - Julia Cameron的The Artist’s Way(莫老师翻译成了“道可道非常道”)是学习创造力的宝藏读物 - Julia老师教会我们: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因为有了它你就可以释放灵魂能量(Spiritual Electricity) - 克服Dysfunctional belief:【1】为时已晚,【2】不要等赚够钱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3】创造力是一个奢侈品。 - Julia老师给了我们两个实现创造力的工具: morning pages (雷打不动每天写三页)& the artist’s date(艺术家之约:独处). - 坚持 + 不评判 = 创作的基石 - 你有什么好的artist date的建议么?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42分钟
99+
3年前

012. Wonder&Wander(好奇地浮游着)也许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世界青年在中国

欢迎来到新一期「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的世界青年在中国。本期潘潘和莫老师用了一个新的录制方式(边走边聊更健康)讨论了下表面上关于「wonder」和「wander」,骨子里关于「order」和「chaos」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也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一直在反思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在庞大复杂的系统生存之余可以轻松自在地作自己」。一些简单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感谢关注和收听。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同时探索自己。一切皆可聊,嘉宾来自各个国家,播客一定用中文录制,希望可以创造一个**中外沟通无障碍**的播放客频道 :D 【内容提要】 - 为什么「wonder」很重要 - 对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学习能力 - 为什么「wander」也同样重要 - 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让自己多长见识(完全可以低成本实现) - 这两种看似很简单的能力「wonder」「wander」其实是我们处理「chaos」(混沌,混乱)的能力 -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有具备处理「chaos」的能力呢 - 寻找隐藏高潜力机会,能够更好把持未来方向(各个学科,专业都可以在chaos中发现机会) - 关于中和「chaos」的能力 - 主动让自己具备“接受”的能力,尤其是接受“随机事件”(spontaneous event) - 我与「想象力」和「chaos」共处:我们做了一个线下的「想象力Workshop」- 音乐作为输入,文字作为输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的把抽象思维的能力提拔起来 - 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变化多端,没有定数 + 想象力作为第一生产力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34分钟
99+
3年前

010.(沉浸式)逛森林,找到我们该有的节奏

世界青年在中国

【介绍】 **想听森林的声音,可以直接听35-45分钟! 呼吸到来自森林的第一口空气的时候,我们发现仿佛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可以看得更真实,并且可以听到自己思考的地方。潘潘和莫老师周末去了一趟京郊的森林,在森林中的我们是那么自在,这让我们反思,城市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变得如此令人窒息。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是一档范文化类博客节目,每期我们会请来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聊聊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文化,科技,教育,音乐等议题。我们一般不追热点,而且一定用中文录制(为了能让大家听得舒服,主编们每次都会费劲心思地寻找中文水平不得了的非中国嘉宾)。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一个中外沟通无障碍的播客频道 :D 【内容提要】 - 城市的节奏 VS 森林的节奏,为什么森林感觉如此宁静舒适 -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感,到底是什么打乱了我们的节奏(人口/科技/疾病的指数增长) - 你的节奏(作为自然一份子的节奏)VS 城市的节奏(无数加速度的叠加,而我们却无从追赶) - 城市的加速度是什么造成的: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等等等等 - 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就需要去掉干扰(disturbance) - 如何不被打乱节奏,你需要「精神卸货」:重新审视手机以及非工具类ap(aka社交)p,以及生活中其他可能会打乱你节奏的细节 - 听!森林的声音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45分钟
6k+
3年前

009.送给上进努力爱自由的你:思想者 VS 工具人

世界青年在中国

潘潘跟莫老师一气呵成了一期「我们为什么要思考,爱思考」,希望能通过这一期能启发大家:我们为什么渴望进步,支持进步的背后有需要如何的思考,我们一起揣摩一下笛卡尔说过的「我思故我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非常抱歉拖更很久,最近真的是太忙了,接下来会保持每月双更! (夏天就这样过完了,秋天快乐!)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是一档范文化类博客节目,每期我们会请来在海外游学工作多年的中国朋友或者在中国打拼若干年的的外国朋友们,聊聊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文化,科技,教育,音乐等议题。我们一般不追热点,而且一定用中文录制(为了能让大家听得舒服,主编们每次都会费劲心思地寻找中文水平不得了的非中国嘉宾)。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一个中外沟通无障碍的播客频道 :D 【内容提要】 - 先声明一个 - 本期没有任何对人群的针对性,我们对事不对人,误杠! - 未成年的鸡娃,成年人的内卷来自何处?我们套一个现成的theory - game theory - 人为什么要攀比?我们在比什么?我们想变优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论内外驱动力 - 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关于技能,好奇心/思考和功名的讨论 - 工具人 VS 思想者 - 我们的结论?无论成长到什么阶段,都一定不要忘记问为什么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求关注!】 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51分钟
1k+
4年前

008.Lucia在尼泊尔|在喜马拉雅脚下摸索商业向善

世界青年在中国

Lucia在尼泊尔工作/生活了两年,疫情爆发之后回国之后就开始在北京创业(微信AnotherMars)。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聊了很多尼泊尔,后来索性到家里直接录播客回忆一下尼泊尔对我们的影响。“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小透明”“没有黑黑白白只有大红大绿” 这些都是我们能想到对尼泊尔最深的影响。虽然欠发达,经济发展很有限,但是尼泊尔也教会了我们很多 - 活出自己的颜色,在Annapurna的大山中找到并在自己的路上缓慢前行着。尼泊尔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商业向善项目,在这样的启发下,Lucia也开始了自己商业向善的摸索,大家来一起听听看~ 还是那句老话 - 拖延是因为找到优秀嘉宾真的很不容易! 欢迎大家多多投稿/推荐/自荐!给我们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跟进!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是一档范文化类博客节目,每期我们会请来在海外游学工作多年的中国朋友或者在中国打拼若干年的的外国朋友们,聊聊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文化,科技,教育,音乐等议题。我们一般不追热点,而且一定用中文录制(为了能让大家听得舒服,主编们每次都会费劲心思地寻找中文水平不得了的非中国嘉宾)。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一个中外沟通无障碍的播客频道 :D 【内容提要】 - Lucia和潘潘都有尼泊尔的经历,我们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去了尼泊尔呢? - 如果让我介绍尼泊尔:经济发展有点满,但是地震发展的倒是很快 - 我们最爱尼泊尔的:人,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鲜艳的颜色以及尼泊尔人在商业向善上的探索 - 爱他的同时,尼泊尔也确实很让人崩溃:曾经有无休止的停电,混乱的交通,语言带来的问题 - 在尼泊尔的启发下,Lucia开始创业,可持续材料家居服:微信@AnotherMars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嘉宾】 Lucia 爱尼泊尔的北京姑娘 @AnotherMars予宙观 【求关注!】 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59分钟
99+
4年前

007.法国建筑师Flo|我在中国(也就)盖(了几百个)房子(吧)

世界青年在中国

本期嘉宾Flo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建筑师,在中国工作一转眼就快10年了。十年间Flo和团队一共完成了几百个建筑+室内改造项目,对他来说「建筑」不只是一座房子,而是一个和周边环境和在建筑中的人不断互动的载体。更厉害的是 -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Flo居然讲起来温州话(这个对于不是温州人的中国娃来说都是很有难度的事情,更不要说咱的嘉宾是法国人)这样潘潘有点猝不及防,听起来就知道Flo为什么学会了温州话~ 莫老师也出差结束又能够参加到节目录制啦!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是一档范文化类博客节目,每期我们会请来在海外游学工作多年的中国朋友或者在中国打拼若干年的的外国朋友们,聊聊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文化,科技,教育,音乐等议题。我们一般不追热点,而且一定用中文录制(为了能让大家听得舒服,主编们每次都会费劲心思地寻找中文水平不得了的非中国嘉宾)。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一个中外沟通无障碍的播客频道 :D 【内容提要】 - 我是Flo,来自法国的建筑师 - Flo和莫老师最喜欢的中国的建筑是…? - 为什么作了建筑师:当年画画方方正正 - 第一次来中国就决定留下了,两天时间找到了工作 - 过去十年中印象最深的项目:在湖州建土墙房子,山西的燕麦工厂 - 好的设计理念:simple but not simplified, complex but not complicated (征集优雅的中文翻译) - 好房子的建成少不了靠谱工程师 - 希望在未来可以设计更多住宅,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等等等等 - 如果想找你盖房子的话,请先参考网站上的案例 http://www.jspa.fr/ - 建筑师之苦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高等教育/音乐 【嘉宾】 Flo 法国京漂 建筑设计师 http://www.jspa.fr/ 【求关注!】 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53分钟
99+
4年前

006. 「OneCallAway」串台|来了都是深圳人,那走了的是...?

世界青年在中国

【介绍】 「打个电话给你OneCallAway」的Iphie做客!两个北漂的深圳人聚在一起能聊些什么呢 - 那当然是为什么来北京啦(duh)。本期节目非常适合对深圳有兴趣(尤其是在考虑移民深圳)的伙伴们收听。 【几个声明】 因为工作比较忙(越来越忙), 找嘉宾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符合我们的标准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国际青年嘉宾数量有限(大熊猫一样珍贵),而且嘉宾有的时候比我们还要忙,所以我们面前更新的频率是两周一更!如果大家有好的推荐欢迎在留言区多交流~ 【内容提要】 - Iphie是谁?@打个电话给你 - 深圳青年是如何开始北漂生活的 - 所谓的“深圳人”到底指的是谁?深圳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 对深圳人的误解 - 我们的相同点:在深圳上学,却都来了北京工作 - 我们的不同点:算是个深圳土著&半路出家来做深圳人,以及深圳人的“北京梦” - 我们所爱的深圳的文化:【1】没有什么事深圳无法容纳的文化,但是identity上很痛苦;【2】文化有待提升,但是有很多文化村… 【3】做一切事情都可以深圳速度 - 谁才算是深圳人(小平爷爷圈里的那些人)& 深二代 我怀念的是…(空气指数,宜居城市...) 当然离开深圳自然也是有槽可吐(文化沙漠本漠) - 灵魂拷问:我还会回深圳么? - 帝都 VS 鹏城,怎么比 - 小彩蛋(客家话)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 莫老师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嘉宾】 Iphie 「打个电话给你OneCallAway」主理 @打个电话给你Podcast 【求关注!】 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也看主播时间咋样) 【联系我们】 微博:@潘潘是小黑 敬请期待听友群!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

73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