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
生活中的心理学

Album
主播:
来野
出版方:
来野_
订阅数:
2.43万
集数:
44
最近更新:
3天前
播客简介...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在读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常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动点心思节目中涉及的任何来访均为虚拟来访。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同名小红书、微博、豆瓣官方账号已开通,B站请搜“来野Z”,欢迎大家一键三连。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的创作者...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的节目...

44.失控时代如何找回温柔而坚定的掌控力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

【主播】任意、来野、Betty 【内容概览】 当亲密关系崩塌引发彻夜痛哭,当职场变动让人陷入安全感焦虑,当家庭边界被侵蚀到窒息——我们正集体陷入一场「失控危机」。本期节目从心理学视角深挖失控背后的神经机制与认知陷阱,通过德西自我决定理论、CBT技术等,拆解「掌控感」的真相,并提供可实操的掌控法则,帮助我们与不确定性共舞。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一、失控的切肤之痛:那些让我们崩塌的瞬间 1、主播亲述:亲密关系破裂引发的创伤性失控(闯入性思维、体重暴跌、核心信念崩塌) 2、职场失控案例:被迫执行注定失败的任务,如何摧毁胜任感与自我效能 3、家庭边界失控:《小欢喜》英子抑郁背后的自主性剥夺与缠结型亲子关系 二、失控的心理学真相:为什么我们害怕失控? 1、生存本能视角 大脑预测机制失效→杏仁核触发战逃反应→生理性失控先于理性思考 2、发展心理学视角 埃里克森阶段论:1-3岁「自主vs羞耻」冲突的终身影响 三、重建掌控感的四把钥匙 1、能量基础 1)急救技术:4-7-8呼吸法+5-4-3-2-1感官接地术 2)蓄能策略:极简运动法(1分钟高抬腿)、设定人际支持边界、为自己留白 2、动机重塑: 1)动机反思:警惕完美主义陷阱、识别投射性控制(如亲子房间打扫冲突) 2)重塑内在动机:将「应该做」转化为「我想做」 3、认知重构:可控清单实操术 1)用CBT挑战灾难化思维:「最坏情况发生概率真实吗?」 2)区分可控行动(自身习惯)与不可控变量(他人决策) 4、行动锚点:微小闭环的力量 1)行为激活疗法:从「铺床-洗漱」微小成功链重建掌控 2)仪式感塑造:番茄钟建立生活秩序支点、滴答完成重塑胜任感 5、终极掌控:在失控中创造意义 1)接纳与认命的本质区别:停止对抗后的主动性重生 2)意义重构技术:将职场挫败转化为「抗逆力训练」 【参考文献】 《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爱德华·L·德西等 【幕后小组】 剪辑:任意 音乐:Sarah Kang _ Takahiro Izumikawa - about time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心理学对谈类播客,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64分钟
3k+
3天前

43.和“负面评价怪圈”说再见后,我找回了主动权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

【主播】萱怡,任意,Jenny 【内容概览】 从对“木桶理论”的反思,我们发现“核心自我评价”是一个主导着我们的情绪和反应的神秘力量。那些让人怎么也不能释怀的“短板”,其实是被人生经历、社会文化等所塑造出来的评价倾向。 我们既警惕自我评价误区的负面影响,又关注如何构建全新的自我评价体系。本期节目,将从不同心理学流派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为重建迭代多元的自我评价体系提供启发。欢迎收听: 01:20 对木桶理论的反思,被长短左右的自我评价 05:47 了解核心自我评价理论 07:35 社会比较普遍存在,外部评价影响内部评价 09:40 从“镜中我”体会生命中的重要关系对自我评价的影响 14:12 社会文化影响都会影响自我评价形成 17:50 详细拆解负性偏向,走出自我评价误区 28:19 拒绝成为单向度的人 37:27 被跳车的剧本杀,折射出了社会评价的影响 45:02 重构自我评价体系的行动方案 49:58 用接纳承诺疗法(ACT)去定义自我心理的灵活性,提高自我评价的灵活度 58:21 不同的叙事角度,改写自我认同,挣脱问题框架,转向偏好的人生故事 【附】叙事疗法问句,助力转向偏好人生故事 1.我有用心、努力在做的是什么?我努力背后的渴望是什么? 2.我没有轻言放弃的是什么?坚持的是什么? 3.对自己感到敬佩的地方是什么? 4.我很想把生命活成什么样子? 5.如果十年后的我坐时光机来到现在,未来的我会告诉自己关于『爱自己』该怎么做? 6.如果开始用『鼓励自己』取代自责,对我接下来的人生可能的影响是什么? 7.偏好故事说到这裡,我对自己的新发现是什么?这些对接下來的帮助会是什么? 【后期】Jenny 【音乐】歌曲:Golden Dusk Serenity 歌手:Oliver Wells等 专辑:Sunset Melodies 【参考文献】 《ACT就这么简单》路斯-哈里斯著 《最想说的话,被自己听见》黄锦敦著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心理学对谈类播客,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72分钟
14k+
2周前

42.当生命少了一块:死亡、分手、失业教会我的事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

【主播】任意、来野、萱怡、亦扬 【内容概览】 当亲人离世、爱情终结、事业崩塌… 我们如何从丧失的废墟中重建生活?本期通过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作品以及主播们的真实故事来拆解丧失的真相,带你直面哀伤、重构自我。这是至今为止时长最长的一期,但我们的文字却可能是最少的,因为对于失去的体验是任何文字都无法特别准确的去表达的,我们对于存在议题的思考可能永远没有最好的答案,但是体验确实最真实的。 1、丧失的多元面孔 1)死亡与疾病:癌症患者艾丽对“抗癌勇士”标签的愤怒(“患病有什么好勇敢?我们没得选!”) 2)关系丧失:亚隆与爱人面对死亡的经历带给我们《生命的礼物》、主播亦扬亲述“失业+分手”双重打击:“失去的不只是人,是整个生活结构” 3)身份剥夺:芭蕾舞者娜塔莉因痛风终结职业生涯和被抛弃后的自我怀疑,生命好像在30岁戛然而止 2、丧失为我们带来的觉醒体验 亚隆的“觉醒体验”:重大丧失如何激发“活在当下”的能力 关系丧失的真相:“被分手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关系中的自我’被杀死” 3、哀伤该如何处理 1)哀悼的过程是必经的: 葬礼的传统其实是一场集体疗愈 孩子如何面对珍珠蚌的死亡。 2)5步自救法(主播亦扬实证有效): ① 允许崩溃(每天固定哭泣时间) ② 情绪出口(写作/倾诉/运动) ③ 尝试新体验(学摩托车/卖艺) ④ 重建生活秩序(搬家/办社保) ⑤ 接纳痛苦反复 【推荐书单】 《生命的礼物》(欧文·亚隆) 《一日浮生》(欧文·亚隆) 《爱情刽子手》(欧文·亚隆) 《直视骄阳》(欧文·亚隆) 【幕后小组】 剪辑:任意 制作:任意 音乐:Dancing with your ghost--Sasha Alex Sloan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心理学对谈类播客,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77分钟
11k+
1个月前

41.为什么总在踩同样的坑?如何识别并打破人生循环?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

【主播】Jenny、来野、任意 【内容概览】 你有没有自问过:我为什么总在踩同样的坑?我为什么总陷在相似的痛苦关系里无法解脱? 本期动点心思用深入浅出的多个故事,结合影视作品,从短程心理动力学的“核心冲突关系主题”(Core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 Theme,简称CCRT)出发,带你了解人际关系里的操控性神秘力量,欢迎收听: 02:40 闺蜜的故事,让我们思考人际中的重复模式 12:00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Core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 Theme,简称CCRT)是背后的操控者 17:05 被虐待的松子,为什么不离开 31:15 讨好的小叶,如何被再次养育 44:08 14岁的杨过,经历了什么 55:26 打破重复模式,从觉察并建立“健康愿望”开始 1:03:45真实、不扭曲地“感知他人”,帮助脱离苦海 1:04:50耐受不确定性的焦虑勇敢迈出“行动”的这一步 【附:本期核心概念】 冲突关系主题是指人与人交往中呈现的互动模式,其描述可以是一句话,它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构成: n 愿望(W,Wish):指个体在关系中所期望或希望得到的回应或结果。 n 他人反应(RO,Response from Others) :包括真实发生的,或者自己预期他人会做出的反应 n 自我反应(RS,Responshe from Self) :指个体对他人反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反复出现的、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人际冲突关系,即为是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简称CCRT) 【参考资料】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实践指南——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疗法》(加拿大)Howard E. Book著 《短程动力治疗》(美) 汉娜·利文森著 【幕后小组】 剪辑:Jenny 音乐:Golden Dusk Serenity -Oliver Wells 专辑:Sunset Melodies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心理学对谈类播客,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71分钟
3k+
1个月前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