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
生活中的心理学

Album
主播:
来野
出版方:
来野_
订阅数:
19907
集数:
35
最近更新:
1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在读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常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动点心思节目中涉及的任何来访均为虚拟来访。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同名小红书、微博、豆瓣官方账号已开通,B站请搜“来野Z”,欢迎大家一键三连。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的创作者...
来野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的音频...

35.当亲密关系被贴上价签:金钱究竟在丈量什么?

【主播】来野、Jenny 【内容概览】 亲戚遇到困难,开口问自己借钱,该不该借? 媳妇儿没有安全感,让我上交工资,要不要交? 男朋友没有工作,还总嫌我给他花钱少,说我不在乎他怎么办? 为什么无论借与不借,感情都会受到伤害?人跟人的关系在金钱面前这么不堪一击吗? 本期节目,我们来听一听三位朋友关于钱的故事,聊一聊钱在亲密关系里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0:55 第一个故事:男朋友嫌我给他花钱少,说我不在乎他。 06:37 金钱如何影响关系中的权力。 (1)社会心理学的“资源理论” 在亲密关系中,经济资源(收入、资产)往往转化为“权力资源”,进而影响到关系里的决策权、话语权甚至情感主导权。 (2)自卑感与防御机制 经济弱势方在自卑羞耻时通常会使用两种防御方式:被动退缩(撤退)以及主动攻击(贬低对方,争夺心理高位)。 (3)控制欲的投射 经济优势方可能会通过给对方花钱之类的付出“换取”忠诚或顺从;经济弱势方则可能会通过“情感勒索”来获取更多资源。 12:40 金钱与情感补偿、公平感 金钱上的付出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爱意,也可能是一种情感补偿:希望通过物质上的给予来弥补关系中其他方面的不足(如对方的不稳定或冷漠)。 17:28 应对建议 健康的关系需要双向投入,而非单方面“透支”。当你忍不住为Ta无私付出时,不妨先问自己:我是在表达爱,还是在填补不安?” 20:24 第二个故事:老舅跟我借钱之后生活困窘,还不起钱。 23:23 亲情与金钱的边界混淆 (1)亲戚间一旦开始借钱,就很容易出现情绪绑架,把经济责任转化为情感债务。 (2)家庭系统理论中的“三角关系” 负债者陷入债务危机时,可能通过借贷、或情感绑架等方式,把拯救者、指责者卷入进来(如子女、配偶或父母)。 (3)“金钱-面子”的交换逻辑 别人跟你借钱时,你觉得“难得张一次嘴”,你想让对方还钱的时候又害怕破坏关系,这种文化脚本让我们的经济行为承载了过多的情感重量。 27:30 如何拒绝亲友的借钱请求? (1)不是先关心“借多少”,而是先关心“为什么”。唯有这样,才能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掌握这场谈话的主动权。 (2)探听清楚原因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原因给出一个不借的相似理由。 这个诀窍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对方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向你借钱时,对方一定会觉得这个理由本身很有说服力,他人无法拒绝,而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对方时,他也同样没办法再接着纠缠,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3)做好心理建设,借钱从来都不是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30:39 第三个故事:贫穷的原生家庭塑造了我的人生 37:06 贫穷创伤的内化 寄人篱下的隐忍、爸爸用酒瓶砸头的愤怒、金钱羞耻感代际传递......都是经年累月的贫穷带给我们的创伤,会影响我们一辈子,让我们形成诸多扭曲的认知。 42:14 边界模糊的代际捆绑 (1)母女金钱共生:母亲指责女儿旅行消费,实质是把她对自身贫穷的无能感投射给女儿; (2)劝说母亲不管“吸血鬼亲戚”失败后的无奈,本质是女儿被迫承担母亲无法建立人际 45:36 应对建议 (1)分离“金钱”与“道德”的捆绑 (2)重建安全型依恋 (3)允许“健康自私” (4)阻断代际创伤 当“什么东西有价值”的问题,越来越被“值多少钱”的问题所取代时,现代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能力被计算性和工具性所取代,这造成感觉上的萎缩,最终丧失了生命体验的能力。 通过金钱,我们发问的始终是那些重要的问题,关于我们是谁,我们的价值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充分体验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以及推荐书籍】 《货币哲学》视域下现代人际关系的异化 黄祯辉 论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四个维度 赵文力 【幕后小组】 剪辑:来野 制作:来野 音乐:A Humble Lemon - Why aren't the Fireflies sleeping_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51分钟
2k+
1周前

34.成瘾时代:数字陷阱与自救指南

【主播】任意、来野、萱怡 【内容概览】 当中学少女为直播打赏耗尽全家积蓄并落下终身残疾,当咖啡续命成为职场生存法则,当手机解锁次数频频创下记录,我们这个时代正集体陷入一场无声的「多巴胺战争」--成瘾。本期节目将通过德国心理学家Brand等人的I-PACE模型深度推演多个成瘾案例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揭开我们这个时代的成瘾真相,并且通过可实操的戒断和控制方案帮助我们重塑大脑,让我们真正体会“自律即自由”。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一、 令人触目惊心的打赏引发的成瘾行为思考 00:10 榜一大哥豪掷500万打赏女主播; 02:37 浙江16岁女生小林沉迷直播打赏,因直播账号被父母注销,冲动之下跳楼造成永久性瘫痪; 06:00 沉迷和成瘾的区别:成瘾的三个黄金标准(控制能力缺失、功能损害、戒断反应) 二、 用德国心理学家Brand等人的I-PACE模型解读成瘾背后的原因 (1)13:05 P 个体特质(Person):包括生理特质、心理特质是如何让我们上瘾的。 (2)19:24 A 情感与认知(Affect & Cognition):情感缺失、认知偏差、创伤等让我们逃避现实。 (3)31:18 C 环境与强化机制(Contextual Reinforcement):生活环境、社交圈、文化、各种平台等是如何催生成瘾行为的。 (4)37:01 E 执行功能(Execution):抑制功能与决策功能的破坏,让我们无法自拔。 三、成瘾的应对策略 42:21 成瘾的应对策略 43:00 专业医院和机构的选择原则 44:10 日常生活中的戒断、心理关怀与自我慈悲、运动、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 53:30 小林案例的具体干预策略 【参考资料以及推荐书籍】 《成瘾:在放纵中寻找平衡》安娜·伦布克著 《空洞的心:成瘾的真相与疗愈》加博尔·马泰著 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Affect-Cognition-Execution (I-PACE) model for addictive behaviors: Update, generalization to addictive behaviors beyond Internet-use disorders,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process character of addictive behaviors. Brand, M., Wegmann, E., Stark, R., et al. (2019) A narrative overview about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as risk factors of a problematic social networks use. Wegmann, E., & Brand, M. (2019)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干预对策——基于I-PACE模型》王湘,李新影(2020) 【幕后小组】 剪辑:来野 制作:任意 音乐:leejean-different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57分钟
37k+
3周前

33.一上班就累?快来领取你的“职场丧气人自救指南”

【主播】来野、任意、萱怡 【内容概览】 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受: 上班如上坟,想到第二天要上班,头一天就开始心累;领导一说话就烦躁,同事一发消息就头皮发麻,这破工作真是一天也做不下去!你觉得情绪耗竭,身体疲惫,心理不适,不想工作,开始逃避工作中的人际交往...... 是的,你可能正在经历职业倦怠。但,这种“自我燃烧殆尽”,恰恰是因为你想做个“人”,想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本期节目,我们来聊一聊职业倦怠背后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除了长期主义的应对方案之外,我们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即时生效,瞬间缓解焦虑和疲惫的黑魔法骚操作,一起来听听看吧!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一、职业倦怠的原因 01:20因性别权利差异、家庭-工作冲突在职场上感受到的疲惫 11:28缺乏自主性、控制感、胜任感,各种因素影响下来导致意义感的缺失 26:10情绪劳动:在经历让人损耗的人际关系时,仍得保持情绪稳定 36:20社会支持和工作资源的匮乏 38:05职业倦怠也是大脑在保护疲惫的我们的适应机制,提醒我们要好好关爱自己 二、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40:20长期主义应对策略 45:20微观掌控力:在无法控制大局时,制造“最小确定性泡泡”,在工位布置「反内卷/反PUA结界」。 48:30具身认知疗法:身体姿势反向编程大脑,翻白眼能使杏仁核活跃度下降15%! 51:05抱怨能续命:适度向正确对象抱怨可使皮质醇下降18%! 52:27带薪发呆是刚需:神经科学发现刻意维持“认知留白”状态可提升23%问题解决力。 【参考资料】 国际疾病分类(ICD-11) 盖洛普《全球职场状态报告》(2022) 全国妇联调查(2023) 《中国职场人群心理健康白皮书》(2023) 《毫无意义的工作》(Bullshit Job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he Role of Venting in Stress Reduction". 【幕后小组】 剪辑:来野 制作:来野 音乐:Priscilla Ahn - In a Tree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63分钟
3k+
1个月前

32.AI能否成为心理咨询师?聊聊AI与心理健康那些事儿

【主播】Jenny, 亦扬 【内容概览】 从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这么多的AI工具发布,你用过AI吗?对AI的探讨,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话题。本期的动点心思从个人的AI使用体验、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AI能否代替咨询师这三个话题,来聊聊如何让AI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 【本期您将听到】 01:43 一个互联网人的AI使用体验:兴奋、期待、开心 05:02 一个妈妈的AI焦虑 09:38 你知道AI诊断精神分裂的准确率有多惊人吗? 13:15 体验一款国内心理垂直大模型 17:12 AI在心理健康的想象空间巨大 19:10 日常使用AI解决心理困惑的体验 20:40 和Kimi、腾讯元宝聊聊濒临崩溃的经历 28:45 ChatGpt 4.0的文本回应媲美人力咨询师 36:36美国少年自杀,AI恋人诱惑导致? 47:14 心理咨询师们怎么看待来访者使用AI 51:26 心理咨询师教你使用AI 53:08 警惕AI的虚假信息 【参考资料】 Gabe hatch,S. , Goodman,Z.T. , Vowels,L. , Dorian hatch,H. , Brown,A.L. , Guttman,S. , Le,Y. , Bailey,B. , Bailey,R.J. ,& Esplin , C.R.(2025).When ELIZA meets therapists: A Turing test for the heart and mind.PLOS MENTAL HEALTH,2(2),e0000145.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n.0000145 Grodniewicz,J.P. ,& Hohol M.(2023).Waiting for a digital therapist: three challenges on the path to psychotherapy deliv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rontiers in Psychiatry,14(),.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3.1190084 Khan,U.Y. ,& Shaikh A.(2024).AI Assisting in Mental Health.,12(2),217-223.https://doi.org/10.22214/ijraset.2024.58308 王曼,(2023).人工智能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心理月刊,18(11),227-230.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7 徐安妮,(2024).数字心理健康:CBT取向心理聊天机器人的现状与展望.心理月刊,19(10),236-240.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9 AI也能做心理评估?最新研究进展看这里→ | 科技导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HEVDLG0511DC8A.html EmoGPT——国内首款心理健康领域的AI大模型垂直应用发布 (ecnu.edu.cn) 美国男孩自杀身亡,AI恋人诱导所致? 人类心理咨询师手把手教你:如何让Deepseek变身为你的心理私教 【幕后小组】 剪辑:Jenny 制作:Jenny 音乐:杨乃文《推开世界的门》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知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email protected]。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56分钟
2k+
1个月前
动点心思ThingsChange|泛心理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