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6.那我应该在伊利里亚做什么?| 投资账三季度复盘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本期标题拷贝/借鉴/致敬了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博主肖小跑的一篇文章标题,原出处是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在这里特别向她表示感谢,也会将她的公众号文章链接放在下方。 这期节目是我的投资账三季度复盘,但更重要的是,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投资决策,想借这期节目把背后的逻辑和原因分享给大家。 事实上,在这期录制后,我想来想去觉得讲得还不够细致,因此另外又录了一期去展开讲讲,会在下周一放送。 欢迎大家给我写邮件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以下为我在节目中提到的一些内容: 《vol.27. 填坑特辑之投资理财为什么也需要记账?》 《vol.32.投资账年中复盘 | 为什么我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上半年毫不焦虑?》 《一万个通胀的理由》 《那我应该在伊利里亚做什么?》(重点推荐) 《中金:宏观范式大变局下的资产定价》(重点推荐) 节目中提到的图: 美国十年期国债过去三十年的收益率变化——很多事情不是活久见,是我们活得不够久 中金报告中最重要的一张图: 以下是简单时间轴: 00:50 为刚刚上线的新节目《犬生活》打个广告 02:15 三季度的投资账整体复盘 07:00 为什么对于资产配置流派的我来说,不愿意做高抛低吸 09:40 如何判断一种资产有没有bug?“不可能三角”判断法介绍 14:30 怎么劝自己的长辈远离那些不靠谱的高息理财? 16:51 这个季度做出的一个重大投资决定 20:20 共识游戏是金融世界最重要的“游戏”之一 27:50 过去这么多年为什么会是“大缓和”时代?结构性变化+好政策+好运气 30:10 现在的时代旋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全球化回潮+劳动力短缺+对旧能源投资不足 35:10 变化的时代旋律加上量化宽松的“恶果”,会导致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通胀 38:50 新范式下第一个投资建议——拓宽资产频谱 40:40 新范式下第二个投资建议——多关注大宗商品 43:40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我正在关注的一些资产(此处绝非投资建议) 46:50 最后的故事时间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播客节目《犬生活》,必须说明的是,这其实不是一档宠物播客……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网图

49分钟
16k+
1年前

vol.45.读懂易纲行长,读懂中国的央行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是我看了财新前些日子的《易纲这五年》后,有感而发录的一期节目。里面讲了一些我为什么会成为易行长迷弟的故事,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帮助大家理解中国的央行都在做什么,以及做得怎么样。 另外由于这一期其实录制时间比和小酒馆还有面基串台讲房地产那期要早,所以最后在讲从易行长的工作论文引发的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思考时,有一些内容是和房地产那期重叠或者互为补充的,配合服用效果更佳。 欢迎大家给我写邮件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以下为我在节目中提到的一些内容: 《易先生和周先生的忧思》 《易纲: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 以下是简单时间轴: 01:10 央行行长在全世界的政府部门中都是最被关注的官员角色之一 03:05 我陪易行长参加外事的一些往事 07:20 易行长是那一代归国知识分子中“学而优则仕”的代表 12:55 易行总结的现代中央银行的任务就八个字:币值稳定、金融稳定 16:20 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工作方针和海外央行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22:30 这五年,中国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都得到了大幅的推进 25:30 为什么易行长会说:“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表明,市场最终会战胜央行稳定汇率的努力。” 30:50 易先生关于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忧思 44:30 解读易行长最精彩的一段话 节目最后解读的那段话,在这里也送给大家: “金融的本质是一种跨期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是在时间轴上配置经济价值,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寻找平衡。既然涉及未来就会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分散和管理风险是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关键是怎么有效地分散风险、怎么有序地化解风险。 ——易纲”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网图

48分钟
27k+
1年前

vol.44.互联网革了金融的命,为什么却没让我们赚到钱?| 对话麦子店圆桌Night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是和麦子店圆桌Night的串台。我和麦子店小二都是游走于金融和科技两端的从业者,我们在这期节目里对过去这些年互联网和科技对金融、尤其是个人投资理财行业的改造和融合做了总结和展望。 希望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在投资领域,到底什么是科技可以帮到我们的,什么是帮不了的,什么甚至是会帮倒忙的。 欢迎大家给我写邮件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以下为我在节目中提到的之前写的公众号文章: 《世上再无P2P》 另外勘误一下我在节目中说的关于基金尾随佣金的解释。事实上,目前基金销售所有的申赎费用都是全额交给渠道的,包括银行渠道和互联网渠道,而尾佣是指管理费中的一部分也要交给渠道,目前监管规定的上限是2C的平台最高不超过50%,2B的平台最高不超过30%。 以下是简单时间轴: 06:50 中国最早的投顾其实就是银行柜台里的“邻家小妹” 08:00 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是大部分普通人和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2:20 互联网让金融投资更便利了,但怎么就没让普通人赚到钱呢? 14:20 互联网对金融投资的影响可以分为四部分:收益、效率、成本、陪伴 15:30 效率:互联网对金融的最大正向变革 18:30 P2P的歪路让互联网行业第一次体会到,如果一味的追求效率,不重视金融内在的规律和风控规则,结果会多么的糟糕 21:20 成本:大数据让信用定价更准确,一方面可以让“良民”享受更合理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让歧视性定价变成可能 27:00 成本2: 互联网思维下的零费率买基金并不是好事,但科技实实在在的降低了基金管理费率,这提高了长期投资的收益率 31:30 都说中国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还有超额收益,但为啥基民这两年根本没感觉到? 36:00 中国的股票指数编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9:00 陪伴: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打法对基金投资销售和陪伴的改造并不成功,主要是错误的将投资和消费混为一谈 46:00 收益:互联网思维并没有提升投资收益,是因为过于重视销售,而缺少了后续的陪伴——“没有这么多的选择时,我还没亏这么多钱” 51:20 收益:互联网是否可以通过量身打造一个人的资产配置来提升收益 57:00 我们能给的最后建议:下个周期,记得少相信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时做的各种包装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网图

66分钟
50k+
1年前

vol.43.对话小酒馆&面基:国家要救的是房地产,而不是房价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是和知行小酒馆、面基的三方串台,我们坐在一起讨论了最近大家应该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房地产。我试图从宏观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逻辑框架来讨论国家究竟是要救房地产还是房价,并由此推导出未来可能的几种场景,以及在每一种场景下,想买房和想卖房的朋友分别应该怎么做。 必须说的是,我这套框架仅建立在我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过往经验之上,并不能保证准确,更无法预测未来。在和老钱的对谈中我也发现,每一个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理解,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进入这个市场时所处的周期。因此,我更希望给大家提供的是一种思路,而不是结论。 另外,两年前的这个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恒大。如果想对知道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影响有多大的朋友,欢迎移步阅读:恒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恒大的问题 欢迎大家给我写邮件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以下是由小酒馆和老钱联袂贡献的时间轴,我是吃白食的那个: 03:48 不同年龄层对房子的思考 06:22 现金流量表受损 → 精神缩表 → 提前还贷减少负债端 06:59 本轮救的是房地产还是救房价?这个思考角度对我们普通购房者意味着什么? 11:05 金融与房地产:银根连着地根 16:52 来自上一轮房地产牛市的(痛苦的)记忆 18:51 关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卫翁带来的海外视角观察 21:48 本轮地产宽松周期就像一台精密的手术 23:13 本轮宽松周期和 2015 年那轮有什么不同? 27:45 老钱(90 后)和大卫翁(85 后)介入地产周期的时间和经历不同,导致了想法上的巨大差异 32:46 我们预测房地产的三种走向:① 乐观情景 ② 中性情景 ③ 悲观情景,以及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36:59 最近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挂牌量增多,抛压很大,成交边际趋弱 39:38 本轮购房动力不足背后,大家的顾虑是什么? 43:39 希望本轮房地产能稳住,也希望房价上涨别透支 47:08 越南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像中国了? 49:26 日本的作业没法抄,中国房地产市场遇到的困难没有先例 51:08 如果未来房地产市场要硬着陆,那保交楼这件事能得到解决吗? 57:35 针对三种不同的未来预期,我们买房者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58:53 老钱的重点观察对象:刚需房的共识是否会在这一轮破灭 61:12 老百姓对房产的刚需未来会如何解决:刚需房、保障房还是租房? 66:35 什么时候应该尽快上车?在最悲观的未来预期发生的时候 68:12 给买房者的实用建议:月还款额不超过税前工资的 30%;算清自己的现金流能否扛过 5~8 年的周期 72:42 卖房者看这里:针对三种不同的未来预期,卖房者又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74:50 总算打起来了!超一线限购是否会放开,大卫翁和老钱打了个赌!你支持哪一边? 81:07 二三线和更低线城市,这一轮买卖房产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83:21 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一定要重视房产所在的物业服务水平 84:15 三线及以下购房观点参考:① 买房取决于是否有使用需求;② 尽量一步到位;③ 挑选有稀缺性有亮点的房子 85:32 总结 & 彩蛋🎉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网图

87分钟
41k+
1年前

vol.42. 你需要的是能真正“打破信息差”的财经信息源

在小宇宙的4.23读书日「春日宜尝新」特别企划里,我想“授之以渔”,把这期节目重新分享给大家,祝大家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找到更优质的信息源。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一期是“介绍一个投资理财好习惯”的第四弹,前三集分别聊了“记财务账”、“读年报”和“记投资账”三个话题,这一期来聊一聊我私家珍藏的财经信息源。 除了重点安利我已经读了十几年的《财新周刊》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想和大家分享为什么我认为需要大量的优质信息才能做好投资这件事情,以及我自身对于好的信息源的定义标准。 欢迎大家反向在评论区里向我安利你所喜欢的财经信息源,或者给我写邮件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以下是在这期节目里提到的部分书籍、视频和公众号: 《投资中国》王国斌著(豆瓣评分有点低,但我真心推荐,值得一读) 财新记者节视频《致敬真实的力量》 “中金点睛”公众号 以下是简单的时间轴: 01:30打破信息差的理念很好,但仅依靠播客来获取财经信息是不够的 03:10想做好投资,我们需要获取大量看似无关的多元化的信息 06:20信息摄入的广和深存在矛盾,判断信息的准确也存在精力问题,因此有值得信赖的高质量的信息源非常重要 07:40选择优质信息源的三个标准:内容多元、中立客观、深度专业 12:30安利我最心仪的财经信息源——财新周刊 16:00逐篇读财新周刊是我走出信息茧房的最重要的方式 21:10财新作为信息源的几个“缺点” 23:30其他类的财经媒体的一些推荐——《第一财经周刊》等 26:20券商研究报告值得读吗? 30:20请不要把自媒体作为获得财经信息的重要信息源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多年前的一张老图

35分钟
35k+
1年前

vol.41. 自动贩卖机、便利店与百元店,日本社会的“菊与刀”|日本杂谈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是“日本杂谈”这个新系列的第二期,想和大家聊聊我在日本的生活以及所思所想。但这不会是一个日本生活经验分享,毕竟我也还是个初来乍到的小白。 杂谈这个词其实在日本的播客界用的很多,我会尽可能地将所聊的内容和历史文化、经济金融甚至投资挂钩,带大家更深层次的理解咱们这个邻居。 第二期聊的是线下零售这个话题,来这里旅游或者生活过的朋友一定对日本复杂而丰富的线下零售体系记忆犹新。但更多的我想聊聊它背后反映出来的日本“跟随式创新”的商业特点,以及这套体系究竟会不会被电商冲击甚至吞噬。 欢迎在日的小伙伴留言吐槽/感慨/发牢骚,也欢迎其他朋友给我提出选题意见。你们来日本旅游或者看新闻,有什么感兴趣的方面吗?从本期起我也会开放一个邮箱,方便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平台收听我节目的朋友与我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以下是在这期节目里提到的部分节目和链接: 《霓虹电波》第18期“比起日本沉没,没了自动贩卖机才是更可怕的事” 自动售货机视野观察 《Top of Japan》第3期“日本百元店不仅便宜,还是生活中的一道光?” 以下是简单的时间轴: 01:10 曾经以丰富让人大开眼界的日本线下零售,开始落后这个时代了? 03:45 今天聊的范围只限于日用品的购买 04:30 自动贩卖机是深入日本文化内核的零售业态 06:20 过去四十年,日本的自动贩卖机数量反而下降了20%? 09:10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自动贩卖机都设置在室内,日本却可以有那么多户外的自动贩卖机? 12:00 日本是一个非常适合跟随式创新的国家 13:30 展开聊聊日本有多么喜欢遵守标准 17:30 从自动贩卖机到“菊与刀”,都可以看出日本民族的性格 19:10 国内的便利店也很多了,那日本的有什么不同? 23:00 日本便利店为什么可以做到和超市、线上几乎同价? 27:20 “物美”是日本便利店对抗线上零售最重要的砝码 30:40 日本零售行业把并购和整合也做到了极致 32:00 日本的便利店为什么也要开自己的银行? 35:00 贵价和平价的日本超市的最大区别是有没有人帮你装袋子 39:40 日本的百元店怎么做到真的都百元,而且质量还不错的? 43:00 百元店龙头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股价表现最好的上市公司 47:30 中日在零售业态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是由历史和现实共同决定的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photo by 大卫翁

52分钟
21k+
1年前

vol.40. 95后提问85后:当这个世界没有了beta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我把一直在幕后为这档播客贡献力量的95后代表immersion请上了节目,进行了一次95后对85后的“灵魂拷问局”。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缺乏录制经验的缘故,在事后回听的时候才发现节目中有非常多网络延迟造成的小爆破音。immersion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尽可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让我在节目28:40 说的那句话一语成谶),但可能还是存在一些小的听觉不适,还请大家多多原谅! 其次,与其说是对话,这期节目更多的是作为85后的我的一些分享,所以我在最后一秒将标题改成了“95后提问85后”。之后我可能会和immersion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那时候才能算是真正的对话。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听我们聊的,也欢迎在交流区留言。从本期起我也会开放一个邮箱,方便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平台收听我节目的朋友与我互动,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听到最后四分钟(或者直接拉进度条也可以),那里有我真正想对95后听众说的一番心里话。 以下为节目中提到的一些资料: 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 面基《E21.中产,一个阶层的自我修炼》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以下是简单的时间轴: 03:00 95后说:“大人,时代变了”,85后的成长路径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06:23 我人生的第一个至暗时刻是因为金融危机找不到工作 12:19 我人生的第二次至暗时刻是在股灾过程中从体制内跳入私募证券基金 15:00 与你无关的至暗时刻,从事后看未必是坏事 17:00 以新闻专业为例,聊聊行业beta和个人奋斗的关系和重要性 20:20 悲催的人生、更悲催的人生和最悲催的人生 23:40 搞副业的三个前提条件,满足两个再行动比较好 28:00 你认为人家在搞副业,其实没准人家是正经工作 29:30 有些事适合年轻时候做,记得抓紧做这些事情 31:50 85后眼中的95后职场画像是什么样的? 35:20 95后发展的上限降低了,但下限或许被父辈们太高了 38:00 给95后的理财建议1——现在或许节流比开源更重要 40:20 在消费诱惑足够多的当下,强调节流更有意义 42:30 给95后的理财建议2——尽量不要负债(各种意义上的) 46:27 一个彩蛋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歌词

50分钟
23k+
1年前

vol.39.什么样的政策组合拳市场才会买账?兼谈中国的政策传导路径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一期想挑战一个很难聊的话题,但也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金融市场对目前出台的政策组合拳不买账? 为了聊清楚这件事,我还在前面增加了一些关于中国政策传导路径的小科普。 当然,我很清楚录这期很可能吃力不太好,而且在市场情绪如此低迷的当下,或许会带来很多的非议和不屑。不过我们预测一件未知的事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其实只能靠两种思路,一是逻辑,二是历史。而无论是从逻辑上判断,还是从历史案例中分析,我都会得出播客节目最后的结论。 事实上,就在这一期发布前一天的晚上,证监会一口气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虽然我对其中的一些持保留意见,比如在宣布IPO注册制之后依然控制IPO节奏是不太市场化的行为,但从政策面来说的支持已是明显到不能再明显。 若大家有任何想要讨论的,欢迎在讨论区留言,或者在我的知识星球里与我交流。 以下为简单的时间轴: 02:30 为什么要做这期节目? 04:15 简单科普一下中国政策的连贯性,以及出现变化时会有什么迹象 07:40 以房地产为例,解释中国政策的传导路径 11:00 中美政策的产生、发布和实施路径的区别 12:50 中国政策就像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它的传导路径“不透明”不意味着“无效” 17:05 为什么市场目前对这次的政策组合拳始终不买单? 18:37 如何恢复信心是市场最关注的政策课题 20:20 金融周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很多政策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 23:30 为什么针对接下来的政策组合拳,我比市场预期要乐观一些? 本节目的文字版随后会更新在我的公众号上(如果能发的出来的话),敬请关注。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Bing AI

29分钟
20k+
1年前

vol.38.REITS科普 | 结合半年报,聊聊如何挑选优秀的REITS基金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一期继续聊REITS,契机是所有REITS基金的半年报都发布了,其中也公布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除此之外,也想结合着半年报,深入聊一聊到底怎么评估一只REITS的内在价值,以及用什么财务指标来看待REITS比较好。总的来说都是相对比较专业和干货的内容,希望对那些对这类资产真正有投资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最近REITS也迎来了一波比较明显的反弹,我买入后被市场砸蒙了的坑终于填平了。这也充分映证了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到成熟状态,会有很多的波动和情绪,但有分歧才能创造好的买入时点,这是我作为一个长期配置主义者的终极(自我安慰)心态。 以下为简单的时间轴: 01:35 最近REITS市场为何出现了一波挺明显的反弹? 04:48 REITS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一样分成分红和增值这两部分,但它和股票的价值有什么区别? 08:01 REITS的资产增值更重要的是经营管理团队的能力 10:40 不同类型的REITS对于不同的经济指标更加敏感 13:35 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中,投资者大多最关心净利润,那REITS呢? 17:00 在营运现金流有更多的历史数据可以作比较之前,经营收入和可分配收入可能是中国REITS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18:40 仓储物流REITS半年报的出租率稳定,不过中金普洛斯的扩募资产质量一般 20:20 保障房REITS出租率爆棚,所以市场表现也是最优秀的 21:20 产业园REITS空置率分化,或许可以成为我们观察中国经济的另一个窗口 22:05 高速公路REITS车流量恢复缓慢,尤其是货车车流量比较惨淡 24:10 为什么REITS的可供分配收入很重要? 26:55 从REITS半年报里对下半年的展望中能看出什么? 31:20 从保障房REITS的半年报看这类住房的供需情况 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关于REITS的一些想法我会随时分享在那里~ 本节目的文字版随后会更新在我的公众号上(随后大概是指两三天后),敬请关注。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Bing AI

34分钟
14k+
1年前

vol.37. 看上去精密专业的金融交易行业,其实也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宴宾客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是首次尝试和我的老朋友们进行对谈。和之前的串台节目不同,我在这期节目里是提问者,以及和大家一样的观察者和学习者。 第一个请上节目的是我的一位老同事,目前在伦敦精品投行从事交易员工作的Fay。北大毕业、伦敦工作、顶尖投行、股票交易员,当这几个光环同时聚焦在她身上的时候,我在没录之前就相信一定能聊出很多有意思的内容。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无论是她的交易员生活,还是对欧美市场的理解,抑或是回国见闻,对我而言都十分的新鲜有趣,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不吝在评论区留言,以便让我拿着截图请她再次来节目做客XD 以下是简单的时间轴: 02:00 一个在伦敦精品投行的交易员是如何养成的 05:20 文化认同感在应届生找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07:45 每天六点起床、七点进公司的交易员生活苦不苦? 11:10 伦敦对交易员极为不友好的交易时长,是它作为承上启下的金融市场必须付出的代价 14:30 看起来非常精密和专业的金融交易行业,其实也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18:00 交易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艺术 23:40 欧洲市场是如何一步步沦为美联储的傀儡的 26:00 理解日本市场是如何再次走上舞台中央的另一个思路 32:20 四年来的第一次回国,感想如何? 36:20 欧洲朋友说:上海还能变得更发达吗? 39:40 覆盖欧洲奢侈品牌上市公司的交易员,反而是对中国经济最乐观的人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photo by Fay

45分钟
22k+
1年前

vol.36.住进租的房子后,我收到了一沓厚厚的使用说明书 | 日本杂谈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期节目是“日本杂谈”这个新系列的开端,想和大家聊聊我在日本的生活以及所思所想。但这不会是一个日本生活经验分享,毕竟我也还是个初来乍到的小白。 杂谈这个词其实在日本的播客界用的很多,叫做“雑談”。我会尽可能地将所聊的内容和历史文化、经济金融甚至投资理财挂钩,带大家更深层次的理解咱们这个邻居。 第一期来聊租房这个话题,也是我来日本后受到的第一个冲击波。但更多的我想聊聊日本租房文化的由来,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日本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问题。 欢迎在日的小伙伴留言吐槽/感慨/发牢骚,也欢迎其他朋友给我提出选题意见,你们来日本旅游或者看新闻,有什么感兴趣的方面吗? 以下是在这期节目里提到的报告链接: 住宅及び世帯に関する基本集計(平成30年) 以下是简单的时间轴: 03:26 来日本租房对我来说是遭遇的第一次文化冲击 06:25 日本租房审查的三座大山 10:50 在日本租一套房,一开始居然要付这么多钱 13:30 日本租房文化之“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 16:50 住进房子后,我收到了一沓厚厚的使用说明书 18:40 日本的租房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终身借家权”法令起了很大的作用 20:40 在日本一辈子租房住未必是一件被迫的选择 23:35 日本的租金有多平稳,拿数据说话 25:18 日本优异的居住条件和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28:00 日本的房地产公司成立第二年先建了一个工厂 31:40 日本的装修行业没有电工 35:06 日本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分水岭是上世纪70年代 40:10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是产业链打通和高质量住宅制造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photo by 大卫翁

42分钟
32k+
1年前

vol.35.港股指数基金硬核投资指南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一期是港股科普系列的第二期,第一期请见这里《vol.22.普通人(不完全)港股投资指南》。 为啥叫硬核投资指南呢,是因为immersion同学做完后期后,和我说这一期太硬了,感觉像是“带着问题读材料”。我又听了一次好像确实是这样的,虽然试图用一些案例、故事和俏皮话软化,但因为想讲的内容太多,本身又确实是说明文式的分享,所以听起来可能会有点容易走神,先和大家说声抱歉! 话说回来,其实投资本身就是一件有点“无趣”的事情,需要知道很多的代码,了解很多的机关,才有可能做好投资。我能做的,只是一点小小的辅助工作而已。 关于这期内容提到的一些代码和图表,以及逐字校对过的文字稿,我昨天已经发到知识星球上,这周三会发到公众号上,欢迎关注! 04:54 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主要有哪四类? 06:52 QDII基金投资港股的优势很明显 11:50 互认基金的多种类别和汇率对冲机制比较有意思 14:52 新兴的互联互通ETF很值得期待 17:00 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 21:00 恒生指数为什么现在估值这么低? 22:00 如果只买一支港股指数基金,该买哪支?我的答案是盈富基金 26:2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恒生科技指数,还值得投资吗? 30:44 为什么我买的行业指数只有生物医药? 34:10 简单聊聊港股的消费行业指数基金 36:00 高股息低波动,看起来很美 39:20 什么时候买之AH股溢价指数科普 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 节目单集封面:Bing AI 利益相关告知:本人目前持有节目中提到的盈富基金和华夏恒生生科基金,可能在未来六个月内继续买/卖节目中提到的相关证券,敬请广大听友知晓。 本节目中的所有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42分钟
17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