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
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Album
主播:
主播李诺、刘辉在太男了、平凡的张凡
出版方:
YueSheng
订阅数:
2,491
集数:
214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三个男人也是一台戏 节目立意: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感受生活,分享观点,与你一同寻求成长! 我们的期待: 做生活的参与者,做自己的观察者 主播团队: 李诺 - 热爱音乐、喜欢聊天、关注热点的小伙子 张凡 - 跑步进入中年,努力抗拒油腻 刘辉 - 喜欢一本正经地说废话,热爱和平且安静,周身关刀冇张利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的创作者...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的节目...

213:有时候,我也想掀桌子!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

张凡提到一次因洪水断电后被催缴滞纳金的经历,情绪瞬间爆发,甚至拿起利器对峙——那一刻,他掀了桌子。我们是否也曾在某个临界点,内心有个声音大喊“我不想忍了”?这期节目里,我们尝试从“掀桌子”这一情绪爆发现象出发,探讨现代人情绪表达的边界与困境:当压力不断累积,当规则与真实感受冲突,我们究竟是该继续忍耐,还是勇敢“掀桌”?而当“掀桌”发生,我们又如何面对后果、理解自我?或许,掀与不掀之间,藏着的不仅是一时情绪,更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时间轴】 00:50——现代社会是否越来越情绪化?张凡:爆发点难以预测 06:24——信息爆炸让我们更容易看到“掀桌子” 15:31——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掀桌子”? 25:02——每个人心中都有“掀与不掀”的挣扎 36:21——掀桌是否等于情绪失控?还是另一种选择? 42:46——换位思考:掀桌者是否也是“能力不足”? 51:30——掀桌对象往往不是问题的第一责任人 56:42——情绪宣泄有多种方式,不一定要“掀桌” 60:52——是否能用智慧代替对抗? 68:43——不掀桌,但保留掀桌的权利 75:26——提升认知,才能看见更多选择 【本期感悟】 每个人都有掀桌的冲动,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真的掀下去。我们羡慕那些敢掀桌的人,也敬佩那些能巧妙化解冲突的人。掀桌,或许不是情绪的失败,而是选择的开始。当我们不再把“忍耐”当作唯一的美德,也不把“爆发”视为彻底的失败,我们也许能在规则与真实之间,找到属于自己、也能安放他人的——那张稳稳的桌子。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0分钟
73
1周前

212:一个普通人怎么才算支棱起来?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

从“配得感”“内耗”聊到“主体性”“自洽”,层层剥开“支棱”背后的真实含义。我们是否总在迎合外界的期待?是否把“成功”等同于“支棱”?当社会评价与自我认知不断拉扯,普通人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坚定?或许答案不在远方,而在认清自己是谁、接纳自己所在的位置,并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时间轴】 00:48——“配得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配”? 03:27——支棱起来 ≠ 张扬跋扈,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洽与从容 07:42——天平的两端:自我认知 vs 外界评价,你在哪一边? 16:21——当“麻药劲儿”过了,我们才真正面对生活的重量 20:34——要不要支棱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8:07——AI能否看透一个人是否“自洽”?我们敢被分析吗? 39:02——“质量意识”:别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 49:47——社会原谅成功者的瑕疵,但普通人呢? 57:11——一意孤行 vs 坚韧不拔,区别在哪? 68:43——生命力,才是支棱的终极表现 【本期感悟】 “支棱”不是一种人设,也不是一种标准化的成功。它更像是每个人在面对生活、他人与自我时,所展现出的生命状态——是否自洽、是否从容、是否清楚自己是谁、是否敢于活出自己。我们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的“标杆”,但可以在自己的土壤里,长成属于自己的样子。无论是草是树是花,只要还在生长,就已是“支棱”的模样。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98分钟
99+
2周前

211:自创野生减脂法,一年减掉80斤!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

左图(过去)230斤,右图(现在)150斤 前情回顾《160:减肥方法千千万,底层逻辑最关键!》 【本期简介】 朋友包子一年前分享了他的“野生减脂法”,一年后他再度回归,带来了惊人的成果:从230多斤减至150多斤,整整甩掉80斤体重。这一期,他不仅填上了之前一期节目留下的“运动是否必要”、“断碳是否可行”等坑,还分享了他在减肥过程中经历的脱发危机、心态转变与生活重构。减肥真的那么难吗?包子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难,难的是开始,难的是放下心里的包袱。当我们总在寻找“一劳永逸”的方法时,也许真正需要的是回归生活本身,找回对自我的掌控感。 【时间轴】 00:00——减肥2.0时代开启,包子回归分享一年成果 04:19——一年减掉80斤,从230多斤到150多斤的震撼蜕变 13:02——碳水不能断!医生警告与三个月调理恢复经历 22:11——运动不是必须,瘦下来再跑反而让皮肤更紧实 35:42——减肥带来的不仅是体型变化,更是心理的“逆生长” 49:47——不要被“平台期”和“欺骗餐”带偏,耐心是关键 61:10——跑步不需要装备先行,主体是你自己 70:43——放掉心里的包袱,比减掉身上的肉更重要 【本期感悟】 减肥,看似是体重数字的变化,实则是一场与自我对话的旅程。当我们被各种“速成法”“黑科技”包围时,包子的经历提醒我们: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最简单,也最容易被忽略。减肥不是与身体为敌,而是学会与之和解;不是追求别人的眼光,而是找回自己的节奏。也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变得更瘦,而是变得更像自己——那个敢于开始、敢于坚持、敢于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活人感”的自己。如果你也在减肥的路上徘徊,不妨问问自己:我想要的,究竟是别人眼中的“好身材”,还是自己心中的“好生活”?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72分钟
99+
3周前

210:当“如何呢?又能怎”成为一代人的心声,我们该如何自处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

当歌手在舞台上唱出“如何呢?又能怎”,几句歌词引发全网共鸣。这六个字,像一句无声的呐喊,也像一面镜子,照出许多人的内心状态。我们不禁想问:这个时代,是不是正在酝酿一种新的“口号”?它不激励人奋进,也不鼓励人牺牲,而是轻轻一句——“如何呢?又能怎”。这背后,是无力还是觉醒?是消极躺平,还是另一种积极的自我确认?本期节目我们从“劳动号子”聊到“主体意识”,从“集体叙事”走到“个体表达”,试图理解:当越来越多人选择说“又如何呢?又能怎样”,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句流行语,而可能是一场静悄悄的精神转向。 【时间轴】 00:00——“如何呢?又能怎”像不像这个时代的“劳动号子”? 09:53——名字里的时代密码:从“建军”“建国”到“我的青春我做主” 18:46——被动反击,还是主体觉醒?我们为何喊出这句话? 27:42——当有人说“你说话有爹味”,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33:35——主体意识太强,会不会成为另一种自私? 41:56——人无法真正“自存”,依存性决定了我们的谦卑 47:52——如果打仗,你是上战场,还是“正常生活”? 57:54——“都是你的问题”——当主体意识失去边界 66:15——我们是否正在经历一场“精神危机”? 73:48——“为自己负责”听起来很自由,但代价是什么? 【本期感悟】 “如何呢?又能怎”,像一句温柔的抵抗,也像一次疲惫后的喘息。它不激烈,却坚定;不嘶吼,却清晰。我们不再轻易被宏大叙事捆绑,却也可能在个体的迷宫中迷失方向。或许,真正的觉醒不在于对抗全世界,而在于看清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不膨胀、不退缩、不逃避。我们依然渴望被理解,但也学会了不强求认同;我们依然想要好好生活,只是不再活成别人眼中的“应该”。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却也可能沦为自我孤岛的时代,“如何呢?又能怎”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安放自己,并在依存中学会独立的开始。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0分钟
99+
1个月前
太男了|自我成长 生活观察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