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丹麦童话能否拯救大林三佐子

反向逃离

谁都难逃终极一问,你幸福吗? 如果每周上班工作不足28小时,你是生活水准可以不低于本国90%的人口,如果失业,可以享受90%原薪水的经济救助几年时间,人人和善,以至于电视台要去测试在城市中心故意丢掉钱包看返还比例的实验近乎失败,因为钱包还没落到地上,就被好心人提醒,你东西掉了。 如果个人的实际纳税率达到58%-72%,气候恶劣难耐,文化单一,人们害怕特立独行的人,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社团,尤其是合唱团,不然会缺乏社会活动。 如果有一个地方兼具上述两个属性,你会喜欢那里吗? 这就是北欧五国之一,常年霸榜的丹麦。 这一期,我们跟随英国作者迈克尔·布斯踏上一场对幸福的祛魅之旅,他处心积虑耗时四年,采访诸多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教授等就为了证明,北欧,不幸福,但是结果如何呢? 留给你自己判断。 《经济学人》说“如果你必得在世界的某个地方重生,而你的才能和收入属于一般人,你会愿意做个维京人”。 本期书籍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迈克尔·布斯 《丹麥一年: 我的快樂調查報告》 Helen Russell 电影 《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 00:00:00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书籍和作者介绍 00:05:00 《丹麥一年: 我的快樂調查報告》书籍和作者介绍 00:09:00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看机构如何量化幸福 00:10:20 丹麦幸福两大秘诀,Hygge ! 和信任感 00:16:00 由熟人社会基础上构建出的信任感,真的那么美好吗? 必须参加的合唱团呢? 00:42:00 小国寡民的幸福感,丹麦和东北的相似性 00:50:24 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00:51:00 电影《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原型社会事件,如果大林三佐子生活在丹麦?

62分钟
8k+
2年前

08.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当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转向宗教吗?

反向逃离

印度是孙燕姿歌曲里有特殊”咖喱“气味的神奇国度,是唐玄奘经历就九九八十一难方才抵达的西方净土,是宝莱坞的歌舞升平,也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诞生之地。 但是在澳大利亚女记者萨拉·麦克唐纳(Sarah Macdonald)的笔下,印度是绝望和希望之地,印度将她狠狠打倒,精神和肉体双重打倒,又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她。 Sarah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印度不同阶层的女性生活,从国民度最高的女明星到无法承担8澳分每天学费的贫民,从游学海外归来的印裔到出身一般努力逃离本土局限的印度女孩,相对于男性作者,Sarah更加细致,更加坚定,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皆内化成她的一部分,伴随着她一生。 此外,Sarah还带领我们在印度来了一场”宗教领域的仓储超市“深度体验游,这是本书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却也是让我收获最大的地方。作为一个被讽刺为”扫地机器人“的理工科毕业生,我很难理解宗教的意义,但却在伴随着Sarah的行程中逐步领悟到宗教是如何讲问题内化,以及,对宗教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理解。 如果是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信仰宗教吗? 我还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知道,如果到了印度,又有足够的时间,不去体验一下宗教是很可惜的,佛教可以让我们体悟到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知,而印度教是我们理解印度民俗的基本知识。 我很佩服Sarah,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可以保持情感正确(emotional correctness)对待各色人等,并完成自我升华。 我们还顺便讨论了一下关于信息茧房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本期讨论书籍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萨拉·麦克唐纳, 商务印书馆 本期参考内容 《印度的宗教》-- 马克思·韦伯 飞天神面教 00:00:00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 我们对印度的刻板印象 00:05:00 印度的女性生活观察 要出门步行被房东派司机拦截? 无法独自办理签证续期? “在这里,她会快乐的” 00:14:55 宗教和印度的相辅相成 宗教是日常用来消化苦难的平和 印度的宗教是“光明的森林” 印度教和日常的紧密结合 宗教,我只知道飞天神面教唉! 一种归谬的思想实验 00:30:00 如果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需要宗教吗? 扫地机器人崩溃了,自我的道德规范导致它无法继续执行自己的扫地的使命 当价值观崩溃之后,扫地机器人会选择? 00:38:00 宗教是内化的解决方式 是7*24的救赎 是破除狭隘,是熵减的过程? 00:48:00 自救,拯救还有呃不那么对劲的信仰? 比如邪教? 如何理性的自我认知 01:00:00 保持情感正确性和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利弊 如何破局?

68分钟
1k+
2年前

07.《在中国大地上》1986和2022

反向逃离

1986年,美国作家兼火车爱好者保罗·索鲁第二次来到中国,他期待看见新的中国,并享受默默无闻的乐趣。然而,从一开始,他就错了,报名旅行团以图清净,却仿佛把自己丢到了许多性格各异的“远房亲戚”身边。 这本书记录了索鲁在之后一年时间里乘坐接近40次不同的列车,在中国各地的见闻,有西安兜售兵马俑纪念品的小贩,有用旧罐头瓶喝茶的左派人士,有学生,有军人,当然,也不乏各地安排的接待人员。他犀利的描摹出这些人物特点,以及和他们对话的内容。在索鲁看来“旅行文学也可以说是一种非主流的自传形式”。 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因此得以观赏一幅对1986年中国生活的“清明上河图”,1986年的中国,刚刚开启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但是同时,也难以掩盖他们对于过去时光的疲惫倦怠之感,借助这一本“私人化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彼时的连接,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当下。 保罗抱着打破“老外好骗”魔咒的叛逆心理出发,一路都在不停的验证,自己可是个中国通,不好骗;而我们循着喊出“老外好骗”的国人的心理做了讨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是极好的,可是随着我们和世界的进一步融入,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相似性。正如作者自己的描述“我個人不同意中國人莫測高深的說法。我認為就像地球上許多其他人一樣,他們是可以理解掌握的,他們甚至比大多數人更顯而易懂。” 本期我们讨论的书籍是 《在中国大地上》,保罗·索鲁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148942/ 《騎乘鐵公雞》,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16284/ 我们提到了 《江城》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7060185/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15748/ 时间轴: 00:00:00 关于《在中国大地上》这本书的介绍 关于内容和写作风格 关于作者自己 关于简体和繁体两个版本 00:08:24 旅行文学,是属于自己的微观的历史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保罗·索鲁 00:15:28 对这本书的总体感受 很“中国通”的写实 刻薄但是有趣,如何用5页纸诋毁半个欧洲 00:30:00 "老外好骗“? 中国通索鲁如何不好骗,我们为什么认为,在现今更应该接受自己的可理解性,而不是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以及我们再次浅显的引用了哲学证明,也许北京和巴黎的相似性,远比北京和河北的郊区要多? 00:47:10 时代的相关联 索鲁是否是个刻薄的写作者?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被冒犯? 在2022会看1986年国人的疲惫和希望

71分钟
1k+
2年前

06.《夜航西飞》一个不做第二性的女性样本

反向逃离

从英国起飞一路向西,历时21小时25分到达美洲大陆,柏瑞尔•马卡姆成为独自驾驶飞机从东向西横跨大西洋第一人。《夜航西飞》记录了这一飞行壮举,但也更多的记录了马卡姆早年的非洲成长片段以及她成为驯马师和飞行员的职业经历。 不得不感佩,牛人做什么都很牛逼。柏瑞尔•马卡姆不仅是一名成功的飞行员,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夜航西飞》因其出色的文学性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1942年第一次出版就小有成绩。机缘巧合,受得海明威的称赞,1982年得以在美国再版,并取得轰动性的成功。 这一期,我们就要跟随马卡姆的描述,领略二战前的非洲。五花八门的野生动物,千奇百怪的遭遇。她用文字,还原了一个遥远非洲的自然风貌。相较土著居民,马卡姆始终是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去观察这片大地的。然而,脱离英国在肯尼亚成长的经历,似乎又使得她的欧洲视角独具开放性。她平视非洲,珍惜非洲,热爱非洲;她发现了广阔的非洲和丰富的非洲。 非洲也回馈给她更多。在这里,马卡姆成为出色的驯马师,也开启了飞行生涯。《夜航西飞》中,我们会读到她如何接受训练成为飞行员,如何完成飞行任务。她人生冒险中的趣事和危机时刻,跟着她会心一笑或者提心吊胆。她一程又一程的飞行,离开非洲又回到非洲,坚定的奔赴下一个目标,成为一个伟大的飞行员。 最后,可能对于马卡姆本人来说最不值得一提的成就,一个伟大的“女”性。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性,意外让马卡姆成为一个脱离“第二性”的女性样本。她天然缺乏性别束缚,反而自然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她的人生展现了女性理论描画不出的活生生的样貌;她的存在不可复制却充满魅力,吸引后来人向着阳光茁壮生长。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夜航西飞》吧。 本期书籍: 《夜航西飞》,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66382/ 《第二性》,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59967/ 配乐,Hakuna Matata 00:00:15 夜航西飞简介 00:11:06 野生动物的故事,不靠谱非洲生存指南 狮子 疣猪 狗 马 大象 00:37:45 两次著名的飞行 飞行的故事 01:11:30 为何说柏瑞而是不做《第二性》的女性

80分钟
2k+
2年前

05. 遭遇职场倦怠期,索性一起《走过兴都库什山》

反向逃离

充满异域想象的中亚,神秘的阿富汗,远在天边,近到接壤。带着对陌生世界好奇,翻开《走过兴都库什山》,然后—— 深入的了解了英国人。 两个英国人的故事。时间来到1956年,阿富汗近现代历史上难得喘息的和平年代。 埃里克•纽比(Eric Newby),受够了在时装行业做推销员的沉闷生活,迫切需要逃离,只想去阿富汗的努里斯坦转一圈透透气,而他的朋友休•卡莱斯(Hugh Carless)舍命陪君子,决定同行。不止于此,在休的循循善诱下,二人还决定,去努里斯坦的路上顺便把不过6000多米的米尔萨米尔峰爬了。于是,两个弱鸡菜鸟,经过4天的攀岩ABC保命扫盲,启程踏上前往阿富汗的旅程。 第一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纽比与休在此汇合取车 此时还有纽比的妻子一起。逗留时间3天 第二站:伊斯坦布尔—德黑兰。搞错方向,误入土耳其巴耶济德地区,休受审3日莫名释放 纽比妻子因病从德黑兰返程回国 第三站:纽比和休一路向东,开车进入阿富汗,经过法拉市到达喀布尔。 在喀布尔时间是1956年7月5日—1956年7月10日,准备食品物资,寻找登山向导 第四站:第一次看见兴都库什山,开始徒步向目标山峰行进。 第五站:分别从西线和东线进行两次尝试登顶,均未成功。结束时间1956年7月23日。 第六站:努里斯坦。1956年8月1日到达努里斯坦的最后一个村庄。 1956年8月2日,偶遇传奇探险家塞西格。游记戛然而止。 短短一个多月的旅程乍看荒诞充满意外,细看却是做足了准备和功课。一边享受英国人万物皆可吐槽的幽默,一边沉浸式体验徒步自驾和攀岩的乐趣,造就了本书独特的阅读经验。这一期,我们聊了不少不吐槽会死星人纽比和一本正经生编乱造高手休的探险趣事。 不过在作者前进、意外、碎碎念、继续前进、继续意外、继续碎碎念的文字中,读者很容易搞不清楚本书行进线路图。游记写的散乱,我们聊的也有点儿散漫。希望上面的总结能给有兴趣的听友提供一条完整的旅途线路。 配乐:波斯市场 00:02:00 《走过兴都库什山》简介,以及兴都库什山简介 00:05:00 我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在一本阿富汗为主题的游记中,更了解了英国人 - 英式幽默 - 故事性 00:16:30 几个阶段的简介 00:17:05 37岁时装行业从业人员裸辞,休初登场,以及不靠谱团队登山团队组成的故事,菜鸟通过3天训练快速成长 00:24:30 抵达中亚,陆地旅程开始,被碰瓷,恶劣的条件以及其他倒霉故事 00:30:00 抱着一窥阿富汗的心情来,更了解了英国人 00:37:05 徒步路程的第一天,19公斤的行李在43摄氏度里跋涉1.8公里造成的战损,以及,英式文法 00:41:20 登山之旅终结 00:45:30 如何在登山途中学习当地语言 01:03:30 关于业余主义

75分钟
99+
2年前

04.《行走的柠檬》,你知道的黑手党和你不知道的意大利

反向逃离

三年没出门旅游,想出去看看世界什么样了么? 42度烤人的天气,想来一杯柠檬冰饮消暑么? 这一期我们来聊一本夏日的书——《行走的柠檬》,跟着作者一起领略一段意大利柑橘种植园的风光。 你知道拥有4000多品种庞大的柑橘家族其实是只有三个共同的祖先么? 你知道意大利黑手党其实是起源于西西里岛的柠檬种植产业么? 你听说过酸橙汁调味陆龟馅饼这种小清新混搭重口味的黑暗料理么? 《行走的柠檬》通通给你答案。这里有文艺复兴柑橘收藏的历史,有种柠檬的灌溉嫁接采摘相关农业知识,有古龙香水引发的商战故事,也有橙子汽水现代化的产业历程。这里可以看到因柠檬而生的意大利风土人情,也能拥有现在就能在家一试的食谱酒水方子。 总之读完《行走的柠檬》,两位主播大开眼界,大为震惊,大有收获,于是我们忍不住继续畅想了一下,中国有没有像柠檬一样穿起整个宇宙的作物。 不知道听完这期的你,会有什么想法?留言告诉我们。 书籍信息 《行走的柠檬——意大利的柑橘园之旅:[英] 海伦娜•阿特利著,张洁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 《帝国之裘》:[美]谢健(JonathanSchlesinger)著,关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作者信息 https://www.rlf.org.uk/fellowships/helena-attlee/ 作者有关本书访谈 RLF Episode 85 (2016-09-15) https://www.rlf.org.uk/showcase/wa_episode85/ RLF Episode 89 (2016-10-13) https://www.rlf.org.uk/showcase/wa_episode89/ 配乐: 开场:维瓦尔弟 四季 春(Vivaldi: Four Seasons-Spring) 美第奇:维瓦尔第 四季 夏 00:02 《行走的柠檬》简介和我们各自的阅读体验 00:22 我们印象深刻的几个部分, 美第奇家族和柠檬- 文艺复兴 00:30 黑手党和柠檬不得不说的故事 00:38 来自中国的橙子?奇诺托橙 00:49 精油?!柠檬的味道 00:59 意大利+柠檬=菜谱? 1:05 中国有没有类似柠檬的物品呢?

86分钟
1k+
3年前

03. 外卖恢复了,生活呢?和疫情说再见

反向逃离

本期介绍 新冠疫情出乎意料绵延两年半。一段不短的艰难时光,各有高低起伏。两位主播,一位最近的5月体会了北京悬置状态下的焦躁不安,一位早在2020年秋就经历情绪低谷。不管走在哪一条反应曲线上,此时此刻,都不约而同对“疫情”心生厌倦,随即也在内心下了判定,要结束个人的疫情时代,结束非正常状态。 然而走出疫情的返工之路却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根据以色列海法大学(University of Haifa)2022年3月的一份有关解封后抑郁症的研究论文显示,超过4成的参与调查者在解封回归日常的过程中会出现中度到重度适应困难,并伴随有抑郁症状。从放松的居家环境回到高压的职场中,面对受疫情冲击造成的职业停滞,以及后疫情时代新的竞争形势,都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们来聊聊回到日常的适应性困难,聊聊我们自己经历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若干年后,回头再看,新冠疫情到底是将世界切入平行宇宙,换上另一条轨道;还是一场暴风雨,风雨过后世界又回到它原来的样子?我们争执不下。不知道听完这期播客的你又有什么想法。 欢迎留言给我们。 本期提到 Counterpart 《相对宇宙》,一部2017年的美剧。你可以在下面的链接找到简介。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474254/ 它描述了两个缘起同一世界的平行宇宙,巧合的是,两个平行分支重要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爆发过大型传染病,因此生物技术发达,另外一个,信息技术发达,而两个平行分支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大相径庭。于是提及疫情之后,我们就想到了它。 时间线 00:01:32 疫情与我,小白在五月的北京,一个计划控的地狱,旋转跳跃,因此,疫情永别 00:07:29 疫情与我,momo在过去两年的跌宕起伏,以及,疫情永别 00:12:13 疫情给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否会在遥远的未来持续呈现? 00:15:45 返工抑郁,一种适应性困难。 大多数人都会对返回办公室产生不适应的症状 00:22:06 对内向的人来说,居家办公有保护的作用;现代社会的高速高压力的生活并不符合人的天性 00:25:00 不同的工作适合不同的办公场所 00:30:03 远程办公,办公室办公,混合办公,进行了一场大型社会实验,你的结论是怎样? 00:31:00 返工抑郁,是不是只有我虚度光阴? 00:38:00 STJ是永动机一般的天选打工人 00:44:00 也许3,5年之后,你才知道过去的3年意味着什么 00:49:00 一些闲聊,疫情之后,世界改变了吗? 因为被剪辑师拖更,现在,北京的小学生都复课了。希望他们期末考试周愉快。

65分钟
99+
3年前

02.如果鲁滨逊是哲学家,会感觉到孤独吗?礼拜五和没有他者的世界

反向逃离

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里讲述了一位海难幸存者鲁滨逊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太平洋上的荒岛独自谋生28年的故事。礼拜五,是鲁滨逊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掳的土著。 法国作家图尼埃借用了笛福的故事,重新撰写了一本小说——《礼拜五》,这本书是图尼埃的第一本小说创作,发表当年就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引起巨大的轰动。 本期节目,我们借由图尼埃《礼拜五》的故事框架,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什么是孤独,孤独的表现,长期孤独对人的影响,以及他者在人的意识形成中的重要性。 对于自我来说,究竟是萨特的“他人即地狱” 还是 如图尼埃描述的,完全缺乏他者的陪伴个体讲无所依从呢? 深刻的思考往往产生于孤独之中,深刻真的一定是好的吗?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讨论了如何克服孤独,以及阅读过程中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在因为信息茧房和社会问题日渐复杂的当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孤独和拆解孤独,帮助到偶尔觉得不被理解的每一个孤独的个人。 对于理工科的我来说,图尼埃的《礼拜五》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但是,在阅读和之后的讨论中,我获得了一次哲学入门的体验课,也希望各位可以获得一点点受益。 本期节目出现的书籍和概念 《礼拜五》,米歇尔·图尼埃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728411/ 《裸阳》,阿西莫夫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91509/ 《挽救计划》,安迪·威尔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494160/ 《密室》萨特 私人语言论证,维特根斯坦 配乐 Loneliness of the winter 00:05:00 《礼拜五》故事梗概介绍 00:12:00 为什么自由职业者哪怕独处也不会感觉到巨大的孤独? 00:14:30 孤独的体验之一,时间是静止的 00:18:00 孤独对人的理智的损伤,深刻而窄小 00:21:20 孤独造成的人性的堕落,什么?在排泄物上打滚 00:23:00 死亡 or 疯狂? 孤独最后的终局 00:26:30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的英雄都可以孤独而优雅的生活呢? 00:33:00 萨特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图尼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他人,也不一定会好,他者对理性的重要性 00:38:10 非生物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他者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 00:49:50 鲁滨逊人生中的几次上升和更快的下坠,人岛共生物的形成? 00:54:25 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狗维持了基本的人性,猫呢? 烘焙拯救心灵? 如果一个人独处一个岛屿,是否可以随地大小便? 1:02:35 礼拜五和鲁滨逊的相爱相杀,人都需要挑战性的事情。 1:08:00 考虑时代属性来聊聊这本书,代表了欧洲在二战之后对资深文明衰落的创伤

81分钟
3k+
3年前

01. 应对PUA,MBTI有用吗?附赠甄嬛传案例分析

反向逃离

听了那么多正经聊MBTI的podcast,我们来说点不一样的。 PUA,煤气灯效应,情感勒索,共同的特点是在建立信任关系之后,用言语行动逐步销毁对方人格,以实现操控对方行为和情感的目的。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轻微PUA的行为和试探,如何察觉, 如何免疫? 我们拆解了PUA的流程,讨论了PUA的定义,发现一些玄学自负和自我认知,也许可以规避轻微的PUA。 用MBTI幻化的人格作为盾牌,接纳自己,用摆烂的态度做一块滚刀肉,躲开PUA的利刃。 用玄学来抵御心理攻击,这可是太科学了。 如果你对这期的话题感兴趣, 欢迎给我们留言互动 如果觉得主播讲的还可以, 请订阅,分享,点赞,关注我们的节目. 你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00:01:15 介绍MBTI,如果你不了解MBTI,可以从这里听起 内向(I)和外向(E) 直觉(N)和感觉(S) 思考(T)和情感(F) 判断(J)和接受(P),有计划的P?是的! 00:13:00 为什么MBTI忽然大火,九型人格就不行呢? 因为从200块降价到了9块9? 什么是九型人格测试? 为什么九型不够爆火? deadline对大J和大P都不是问题 康德是大J?不,他是表本表。 00:21:00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MBTI可以抵抗内卷吗? MBTI认可了每个人天赋中不讨喜的部分,同时赋予其积极的意义。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 INFP可以坦然的继续摆烂,INTJ可以肆意中二了. 00:30:50 用MBTI抵御社会对自我的大型PUA MBTI指导下, 用田忌赛马的技巧去卷. 00:32:48 MBTI 可以应对对个体的PUA吗? 00:32:58 PUA是什么意思? 父母子女, 亲密关系, 上下级关系, 是PUA常发生的三类关系 为什么PUA会发生在这三种关系中? 00:35:50 父母会PUA 子女? 请问, 你妈让你穿秋裤 算 PUA吗? 拜托! 父母为什么要pua子女啊? 是观点问题,还是要掌握你的人生? 00:46:30 来,让我们用甄嬛传拆解一个PUA典型案例 看腹黑INFJ甄嬛如何PUA ENFP果郡王的 怎样? 是要介绍PUA技巧吗?!!! 00:52:00 不不不, 我们是用MBTI来拆解PUA 反抗PUA 拖延是我的P的类型错误,是我的影分身,不是我的错哦 注意,PUA/情感勒索第一步 打消你的自我意识 用MBTI打败它吧 以及,惊奇的发现, 外向人格在宫斗戏活不过3集 01:02:04 实用主义的角度聊聊MBTI的正经用途 在工作中 01:09:49 用MBTI磕CP可以,但是如果用MBTI找对象,那可能找到的是个合作对象。商业恋人。 爱情还是要有盲目性的, 考虑一下星座? 配乐: 五月天/蔡依林 玫瑰少年 张国荣 我 提及的书 <情感勒索> 作者: [美] 苏珊·福沃德 / 唐娜·弗雷泽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35060/

72分钟
1k+
3年前

亲历西安封城,聊聊居家隔离的物资储备和如何苦中作乐

反向逃离

这一次,我们想聊一下居家隔离 作为年初西安封城的全程亲历者,回忆居家隔离的一个多月,有辛苦有难过,在解封接近3个月后,回忆起来,更多的是人性的温暖,邻里的温情,和苦中作乐的一刻。 我们希望这一期内容,可以给那些身处隔离中的人们带来一些希望,一点欢乐,能帮助大家更轻松的度过居家期。 00:01:24 经历封城的感觉“人生多通关了一个副本” 回忆封城的时间线 00:04:00 封城期间的食物分配,被定点扶贫单位救济 00:04:47 穿防护服做志愿者的经历 00:07:15 在楼顶运动的居民 00:12:50 疫情期间的物资储备 我们的建议,极大的利用冷冻室空间储存蔬菜,水果,和肉类 罐头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尽量选择你日常会吃的东西,保持一定的储备 00:30:00 其他生活用品的储备 卫生用品,日用日化,如果真的没有,就问邻居寻求帮助 冰袋,暖宝宝,润喉糖以备不时之需 有慢性病患者或者老年人的,家用发电机和柴油可以应对突发停电。 00:34:15 准备一个户外用品包,应对临时转移隔离的状况 00:35:59 如果被转移隔离,但是家里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当时及时沟通 00:38:50 一个月隔离最大的挑战是生活规律被打断,如何应对 建立生活的仪式感,洗脸,换衣服,在餐桌前好好吃饭 带上耳机,在狭小空间里长期相处,要给同居人相应的空间 游戏机和桌游是不错的家庭娱乐选择 关于运动,我们推荐弹力带和哑铃 00:48:23 封城期间不要做什么? 一点小意外的代价会被物流,人力无法流动而放大 00:50:00 不要惊慌,一切都会解决 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更需要的人

55分钟
99+
3年前

夏日话题:减肥,我们是专业的躺平型选手

反向逃离

反向逃离的两位主播,虽然在主播这个岗位上还有待提高,但是减肥,我们是专业的 一位属于光吃不胖,常年维持腹肌,在封城期间最怀念健身房和图书馆; 一位属于小时候信仰生命在于静止,但是也曾发狠心半年减掉20%体重,实现马甲线自由; 00:00:30 无法控制自己体重的人,是失败者吗? 00:05:25 每天多吃500大卡,一年只会增重0.5公斤每年? 是的,统计学如此告诉我们。 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不是所有超过app上1200大卡的日规划的热量都能转化成你的体重 00:10:30 不只是运动,你的大脑贡献了很大的基础代谢 00:12:40 胖不是一种错,瘦也不是绝对的完美,体重控制不是主要的目的,有时候是不良生活的产物。 00:15:15 和牛是怎么产生的--藉此,我们来讨论到底什么造成了现代人的过重。 饲料和筛选也就是基因和食物的质量 把粮食变成脂肪,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饥荒。 00:20:10 实验表示,即便每天吃10000大卡,连续3个月,也无法快速增重。 当摄入过大的时候,身体会提高基础代谢率,以尽量维持原有体重。成年人的世界,连增重都有边际递减效应。 大脑通过调节基础代谢率来维持预设的体重数值 00:24:00 为什么节食是最不推荐的减肥方法 极度饥饿实验,持续1年低卡路里摄入,会怎样? 基础代谢率更快速的下降,导致体重下降程度低于预期,并且,在恢复正常饮食之后,体重反弹了? 00:27:00 无论是节食或者是大量的运动,都无法破坏大脑预设的体重平衡 00:36:00 接受现状,再来讨论现状,以及如何科学的无痛减肥 00:36:45 改善肠道菌群来减肥 00:45:15 改善饮食结构,尽量少吃精加工食物 选择自己喜欢吃的 00:54:17 改善自己的生活节奏,比如少熬夜, 减少压力,好了啦,我知道你是身不由己。 00:56:10 快速减肥办法:抽脂靠谱吗?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医疗介入的。 01:02:10 容易胖都是祖先的遗传,如果只吃不胖,简直是不肖子孙。 关于我们提到的书籍 《我們為何吃太多?》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92640/ 来自减肥门诊的医生的减肥意见 《肠子的小心思》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444901/ 带你了解关于你自己的人生大事,来自肠子的意见,开启消化道之旅 《饮食的迷思》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437166/ 另一本来自专业减肥人士的科普大作,为你剖析几乎全部的饮食营养成分及常见的都市流行饮食方案,解放被“减肥道德”绑架的你

65分钟
1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