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孙燕姿歌曲里有特殊”咖喱“气味的神奇国度,是唐玄奘经历就九九八十一难方才抵达的西方净土,是宝莱坞的歌舞升平,也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诞生之地。
但是在澳大利亚女记者萨拉·麦克唐纳(Sarah Macdonald)的笔下,印度是绝望和希望之地,印度将她狠狠打倒,精神和肉体双重打倒,又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她。
Sarah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印度不同阶层的女性生活,从国民度最高的女明星到无法承担8澳分每天学费的贫民,从游学海外归来的印裔到出身一般努力逃离本土局限的印度女孩,相对于男性作者,Sarah更加细致,更加坚定,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皆内化成她的一部分,伴随着她一生。
此外,Sarah还带领我们在印度来了一场”宗教领域的仓储超市“深度体验游,这是本书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却也是让我收获最大的地方。作为一个被讽刺为”扫地机器人“的理工科毕业生,我很难理解宗教的意义,但却在伴随着Sarah的行程中逐步领悟到宗教是如何讲问题内化,以及,对宗教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理解。
如果是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信仰宗教吗?
我还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知道,如果到了印度,又有足够的时间,不去体验一下宗教是很可惜的,佛教可以让我们体悟到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知,而印度教是我们理解印度民俗的基本知识。
我很佩服Sarah,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可以保持情感正确(emotional correctness)对待各色人等,并完成自我升华。
我们还顺便讨论了一下关于信息茧房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本期讨论书籍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萨拉·麦克唐纳, 商务印书馆
本期参考内容
《印度的宗教》-- 马克思·韦伯
飞天神面教
00:00:00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 我们对印度的刻板印象
00:05:00 印度的女性生活观察
要出门步行被房东派司机拦截?
无法独自办理签证续期?
“在这里,她会快乐的”
00:14:55 宗教和印度的相辅相成
宗教是日常用来消化苦难的平和
印度的宗教是“光明的森林”
印度教和日常的紧密结合
宗教,我只知道飞天神面教唉! 一种归谬的思想实验
00:30:00 如果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需要宗教吗?
扫地机器人崩溃了,自我的道德规范导致它无法继续执行自己的扫地的使命
当价值观崩溃之后,扫地机器人会选择?
00:38:00 宗教是内化的解决方式
是7*24的救赎
是破除狭隘,是熵减的过程?
00:48:00 自救,拯救还有呃不那么对劲的信仰?
比如邪教?
如何理性的自我认知
01:00:00 保持情感正确性和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利弊
如何破局?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