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电波
出版品牌活字文化编辑部出品的播客

Album
主播:
小雪人、阿廖
出版方:
活字文化mtype
订阅数:
19490
集数:
207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无穷的远方,迫近的现实,都与我有关” 这是出版品牌活字文化编辑部独立创办制作的播客,我们试图用时代性的目光观照热点话题、思想动态以及生活现实。这里有普通人的经历样本,也有学者专家分析。
活字电波的创作者...
小雪人
阿廖
活字电波的音频...

躺不平睡不着?中西医各有硬核方法论

沉静舒缓的深蓝色封面中间,是拟人的陷入梦乡的月亮,这是一本既亲和又硬核的书。亲和在于每个为失眠而玉殒香消的朋友翻开它都会被最直击心灵的问题击中,比如:我失眠,那么我会抑郁吗?怕失眠比失眠可怕。同时这些直击失眠人士焦虑的问题旁边,都有提示性的剪短扼要的贴士,“不无知”“不控制”“不害怕”这些内容好像锦囊,既是帮助也能安心。硬核在于这本书是中国睡眠研究会科普部权威推荐读物,它的背后,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孙伟博士,从2004年开始临床接诊以来,20余年时间里,帮助超10万名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的累积。兼有孙伟医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广泛汲取,形成的一整套独创的、失眠疗愈方法。 提及中医,刘力红教授是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峰。二十年前刘力红教授的代表作《思考中医》出版后,成为“中医文化现象级出版物”,已长销近百万册,在《思考中医》中,刘力红教授提及了中医对于主观因素的关注 “因为这个感受是由心来掌管,而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注重这个层面,实际上就是注重心的层面,注重形而上的层面。这是中医一个特别的地方,我们应该认识清楚。” 孙伟博士在《失眠疗愈》中提到了“从‘心’根治”方案,与中医《黄帝内经》所讲的“起居有常”“精神内守”“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等有哪些异同?中西医资深人士,对于失眠各自有着怎样的认知和解决方法——它们的背后又体现了中西医对于人体、生命的哪些不同的观念? 【本期时间轴】 [05:30] 当下失眠现象和人群有怎样的状态和特点 [07:50] 从中医来看,睡眠有多重要 [10:50] 西医角度讲,什么样程度的失眠才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16:15] “2020年进武汉抗疫,我睡眠出现了障碍” [24:06] 写作《失眠疗愈》的动机和机缘 [26:46] 一位西医如何接受了中医方法 [33:30] 中医把失眠看成一个病,是后来的事 [40:40] 刘力红教授翻阅《失眠疗愈》的观感 [45:47] “从‘心’根治”失眠是从西方心理学角度来看 [54:45] 中西医的共鸣与差别 [01:00:45] 强迫性熬夜的危害 【图书简介】 《失眠疗愈》由拥有超20年临床工作经验,医治过10万+失眠患者的北京大学睡眠医学专家孙伟博士撰写,并获中国睡眠研究会科普部推荐,主要针对导致失眠的最常见病因——“失眠障碍”提出全套解决方案。所谓“失眠障碍”主要体现在:存在失眠家族史、身体高觉醒状态、焦虑性性格;因人际关系冲突、工作压力、外伤、生活意外触发失眠;对失眠采取不当应对导致失眠持续发展等。 孙伟博士在《失眠疗愈》中阐述了其独创性的“行动改善睡眠、药物辅助睡眠、从心根治失眠”三部曲治疗法,融合打包世界睡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干货知识&创新疗法&用药指南&真人案例,倡导“上、下、不、动、静”五步要诀,帮助失眠患者及早走出认知误区,获得真正的疗愈。 《失眠疗愈》将深入浅出、轻松好读的写作与数十幅暖心插图、直观图表和全彩药物图片结合,且随书附赠“乐眠操”挂图和疗愈香片,可谓集实用、趣味于一身,是失眠患者可以信赖的专业健康生活指南。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如果被孙伟医生圈粉,可移步小破站关注“孙伟医生”获取更多心里方面的科普内容。

72分钟
99+
1个月前

那些始终“未读”的此生“必读”

再大的图书馆,也装不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纷繁和文明之精彩。但2024年度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之一——《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却可以充当一份地图,展现一幅书籍构成的人类精神版图。一部全球书籍史,就是人类文明从萌芽到巅峰的历史。书籍储存、传播知识和信息,参与创造人类历史,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书籍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在我们接受内容愈发多元化、视频化的今天,还有什么必须读书的必要吗?有什么可称为“必读”书?“必读”书就要硬读下去吗? 在大多数内容创作者都在试验AI、跟AI对话以检验、以创作、以消遣的环境中,我们诚实地聊一次自己面对“必读”曾经输过的事儿。我们坚信诚实,并且有强需求去“精神上进”,读书还是有趣且必要。 【本期时间轴】 [01:00]出版公司的年终奖很特别 [03:20]非常好看的书却没读下去? [09:00]一部全球书籍史,就是人类文明从萌芽到巅峰的历史 [14:10]编辑心中的“必读”书长什么样? [24:00]书,有硬读下去的必要吗? [31:40]在短视频的影响下,心灵节奏发生了改变 [37:20]看书、看电影之前一定要看“解说”? [49:00]内容摄入渠道更多元,文字仍是高效的 【图书简介】 《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史,旨在同时打破关于书籍的两道认知藩篱,即时间藩篱和地理藩篱。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十六位知名学者遍访全球、纵览古今,从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到承载数码图文的电子书,将书籍五千余年的历史娓娓道来,绘成一幅精彩壮阔的人类文明画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书籍史的新鲜视角。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57分钟
99+
2个月前

书当快意读三国,“俺也一样”

三国,中国历史上最精彩莫测、最具启发性的时代之一。《寻真三国:战争、生活与人物》为香港大学博士、历史学者陈万雄重走三国兵争故地,“在场”感还原三国时代脉络与真相的图文力作。“星汉灿烂三国史”是南门太守先生最新及正在写作中的一部全景式、高像素细说汉末三国历史的非虚构通俗读物,起自184年黄巾起义,止于280年孙吴政权结束。本期节目我们邀请这两种“大书”的作者,围绕各自的新书一起来聊三国史、三国写作、三国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三国,超脱了历史的范畴,家喻户晓的故事以及强大的、不间断的传播,使得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层底色。譬如邻国日本认为,了解中国人要先了解三国,在日本一样出版了大量的关于三国的研究。本期两位嘉宾在历史研究者的本分和爱好之外,他们共同以为“历史在变,山川河流也有改变,但人性基本不变。”在考古、地理发现、文献资料不断充盈的时代,当代作者不脱离当下的书写该是什么样子?又如何从三国为蓝本研究中国的文化思想史?这期一定会给三国爱好者们及研究者们新的启发。 【本期嘉宾】 陈万雄,1946年生于广东东莞。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历史系毕业,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硕士,日本广岛大学博士课程修毕,香港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名誉院士。资深出版人,曾任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总经理、董事长,及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文史学者、作家。著有历史人物传记11部、文史随笔集30余部,代表作有《三国全史》《三国英雄记》《三国冷知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秘史》《晚清中国与日本》等。 嘉宾主持,曾诚,三联生活书店总编辑 【本期时间轴】 [01:30]三国史向来读者多、作者多、而且水平高的特殊研究领域 [04:05]《寻真三国》历史配合地方地理情形、文物以及管理角度书写的三国史 [10:20]“星汉灿烂三国史”一套12本写三国的“大书” [18:40]写历史、读历史,图、表是多么有分量 [24:40]纪传志表是历史学的根本功夫,研究者之间的“相见恨晚” [28:00]点名夸赞曹操:真的了不起 [35:20]三国不止历史,已然是中国文化的一层底色 [43:50]历史遗迹、地理对于研究历史有多重要。举例:马谡真那么没水平吗? [57:20]后辈再写三国的人如何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01:05:00]和千年前的贤良们的心灵沟通。在五丈原的冥想 [01:16:00]外行可读的,关于三国史的优秀作品 [01:21:10]明白东汉三国经学的发展,对理解中国学术思想史很重要 [01:27:00]新写作计划剧透 【图书简介】 《寻真三国》以战役为编撰主线,沿“群雄竞起”“转折之战”“三强鼎立”“再造一统”四大篇章展开叙述,穿插以“神仙思想与道教兴起”“曹氏与邺城”“真假赤壁”“金牛古道与沿线要塞”等22大亮点专题,采用多达490张实景照片、50幅示意地图 、34个知识图表,立体呈现和解析了烽火三国的战史权斗、地缘密码、世变人心、经济文化…… 陈万雄博士不但精研三国历史多年,更游走神州数十载,搜集和拍摄了大量与三国历史、社会、文化相关的证据与图像。《寻真三国》便融合了其对正史资料的研究,对文物、民俗、诗画文学的爬梳,对历史现场的实地勘察,并辅以图文并重、富于视觉张力的设计编排,可谓专业性与可读性兼具,似一部现场感的纸上纪录片,将波谲云诡的政局、惊涛骇浪的战争、丰富多彩的文化、辈出的英雄俊彦、惊心动魄的逞强斗智、仪态万千的人物行状收纳其中,帮助读者滤去演义与传说的“添加”,真切洞悉世变轨迹与人情意蕴,体会到“宇宙人间隐然不变的道理”。 “星汉灿烂三国史”丛书简介 “星汉灿烂三国史”是一部全景式、高像素细说汉末三国历史的非虚构通俗读物,起自184年黄巾起义,止于280年孙吴政权结束。 作者南门太守用30年时间穷尽各类史料,整理考辨史实,积得“三国大事记”、读史笔记数百万字,以现代视角和大历史观重新审视历史,按时间线索细述重要史实和纷繁人事——面对变局,上到朝廷,下到地方,人们如何决策取舍?各自迎来了怎样的成败得失?乱流之中,从帝王到大人物,再到不可忽视的中、小人物,他们又如何自处?不同的选择,将他们带上了怎样始料未及的生命轨迹? 丛书以独到的史识、高超的史笔、海量的细节呈现残酷战争、诡谲权谋、复杂人性,考辨分析悬案争议,兼及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力求带领读者拨开迷雾、身临其境,看到一幅脉络清晰、情节生动、有血有肉的高清历史图卷。 丛书共12卷,每卷约20万字,将以3卷一组的形式陆续推出。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96分钟
99+
2个月前

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一位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的病房故事

“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都包含着什么呢?人有身体作为物质的材料,有知识常识等组成了意念和行为方式,有本性的和伦理教化下形成的人性,有时间的存在让人成为人,在空间中活动的人,亦包含着流动和失去,因限制而寻求意义……当我们谈论“人”的时候总沿着启蒙时代哲学家们辩论的思路,谈“形而上”。而叙事医学这种特殊的文体——由医生撰写的从医疗案例、沟通、反思中记录下来的故事,总是拥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原来我们成为人,要靠这么多这么多的精妙构造和运气。 《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一位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的病房故事》是BBC传奇儿科医生杰伊·贾亚莫罕的执业回忆录,其中饱含酸楚、心碎、有趣、深刻,是一本充满坚定与温柔,艰辛与收获,有时质疑、常常感喟、总是勇往直前的儿童神经外科手记。本期活字电波邀请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和特邀编辑、三联生活书店的苏毅和李佩珊一起分享她们编辑这本书的历程和故事。 【本期时间轴】 [01:54]《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及其作者的独特经历 [12:20]“成长故事”是一种叙事医学中的范式 [19:00]医生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 [22:10]BBC传奇儿科医生故事的本土化过程 [32:20]编书时被感动不已的部分和哭点 [45:20]护封内外两版封面的设计和用意 [51:40]不敢给作者确认的作者介绍 [56:46]加餐推荐 《手术两百年》 《当呼吸化为空气》 “麻省理工 神经外科医生 辞职 待在山里 经验分享” 《疼痛难免》 《豪斯医生》 图书简介 攥起你的拳头,一个成年人的大脑大概是八个拳头大小。它控制着我们的五感呼吸,喜怒哀乐,行动语言,它是我们区别自己与其他生物最根本的器官,它是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一个婴儿的大脑只有成年人的1/4大,在两个拳头大小的容量里,一个“人”的定义初具雏形。 在全世界的外科医生中,能够打开孩子的大脑,为拯救和帮助人类的未来做出努力的只有千分之二。杰伊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为了让患有“三叶草头”和查理氏畸形的女婴能在长大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横跨三个科室的医生要在五年内通力合作为她进行八次大型手术。只为了让女孩在逛超市时可以做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普通人”。在多次手术与出入医院的过程中,女孩慢慢长大了。在一次门诊随访中,杰伊问起女孩的近况,她盯着自己的脚趾不讲话。这个女孩最终通过了“乐购测试”吗? 这本书的每一章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温暖,有的紧张,有的荒唐。站在手术室外,我们总是轻易就看到最具有张力的人生百态。当一个小孩的生命危在旦夕,父母、医生、病人自己有时候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情绪。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跟随英国最杰出的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经历形形色色病例的同时,反思生命与家庭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杰伊·贾亚莫罕(Jay Jayamohan) 杰伊毕业于全球前十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圣玛丽医学院。现在是牛津大学下属约翰·瑞德克里夫医院的儿童神经外科顾问医生,也是牛津的荣誉高级临床医学讲师。他是BBC两个知名纪录片中的主角。师从众多顶级神外医生,他的其中一位授业老师是《医生的抉择》的作者亨利·马什。他还和当时全英唯一的儿童家暴案法庭顾问医生彼得·理查德斯合作,用专业技术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小孩,经法律途径伸张正义。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69分钟
99+
3个月前
活字电波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