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Effortless:Make it easier to do what matters most》|《不费力:以最容易的方式做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Greg McKeown (英)格雷戈·麦吉沃恩 出版日期:2021 年4月27日 (美国) 做事情应该努力仿佛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本书却提出:努力应该有边界,容易好过困难,超过一定标准的努力就是另一种懒惰和缺乏智慧。 本书作者 Greg McKeown是《精要主义》一书的作者,讲重要的事没几件,少做往往比多做强,做减法是另一种做加法。
书名:《Chatter: The Voice in Our Head, Why It Matters, and How to Harness It》 《碎碎念:脑中的声音、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掌控它》 作者:Ethan Kross (伊森·克罗斯) 出版日期:2021 年1月 (美国) 最近的脑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人类平均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清醒时间都没有“生活在当下”——不是在过去, 就是在未来。脑科学家把这种状态叫做“大脑默认”状态——你不需要对外界花费特别注意力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回到这种默认状态,也就是一种“碎碎念”(chatter)的状态,在脑中自己跟自己说话。 这种脑中喋喋不休的现象有多么严重呢?一项研究发现我们在脑中喋喋不休的语速达到了一分钟4000个词——作为对比,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平均语速是一分钟6000个词——也就是说按着这个比例,我们每天在醒着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喋喋不休的程度相当于一天在脑中做了320个国情咨文——简直就是个话痨。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喋喋不休?这些我们无法控制的碎碎念有哪些意义?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又如何控制和降低这些脑中的碎碎念?密歇根大学教授伊森·克罗斯(Ethan Kross)的这本新书帮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
书名: 《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重新思考:“不知为不知”的力量》 作者: Adam Grant (亚当. 格兰特 - 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教授) 出版时间: 2021年2月 本期节目相关资源链接: 作者亚当. 格兰特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am_Grant Harish 和AI 的辩论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4Uj9ViP9o 亚当. 格兰特的《拥抱B选项》解读: https://www.ximalaya.com/gerenchengzhang/38346992/311967728 《终身成长》解读:https://www.ximalaya.com/gerenchengzhang/38346992/311971288 推荐资源:亚当. 格兰特主持的探讨组织心理学的播客:https://www.adamgrant.net/podcast/ 本期背景音乐: Early Hours-Music by Ikson https://www.iksonmusic.com
书名: 《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重新思考:“不知为不知”的力量》 作者: Adam Grant (亚当. 格兰特 - 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教授) 出版时间: 2021年2月 [图片] 本书作者亚当. 格兰特是美国著名的研究组织行为的心理学家,是沃顿商学院的教授,著有多本畅销书,包括《离经叛道 : 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拥抱B选项》(《刀熊读乐乐》第一季分享书目),《给予: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 本书核心观点:你的认知系统多久没更新了?在这个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解构已学的知识(unlearn)” 与“搭建知识系统”同等重要,我们要保持头脑的开放性,打破“思维惰性”,有能力不断升级思维系统。书中介绍了如何在个人层面、组织层面、集体层面保持持续学习能力、开放思维、重新思考能力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本期节目相关资源链接: 作者亚当. 格兰特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am_Grant Harish 和AI 的辩论视频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XcFtY9cWY 亚当. 格兰特的《拥抱B选项》刀熊解读:https://www.ximalaya.com/gerenchengzhang/38346992/311967728 《终身成长》刀熊解读:https://www.ximalaya.com/gerenchengzhang/38346992/311971288 推荐资源:亚当. 格兰特主持的探讨组织心理学的播客:https://www.adamgrant.net/podcast/
《刀熊读乐乐》的听友朋友们,你好吗? 今天是《刀熊读乐乐》第一季上线整一周年的日子,我们也准时带着第二季的节目来跟大家见面了。从今天开始,刀熊读乐乐第二季讲在接下来的五个月,每周更新一期节目,继续跟大家一起读好书,分享好书。 这一季的节目里我们会集中为大家分享一批英文世界里最新出版的好书,尤其是在2020-2021年间刚刚在美国出版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重要的社会科学类的新书,我将会把我读到的最前沿的、最有启发、最有见解的知识和工具分享给大家,我们将再次启程,跟大家一起了解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世界上那些最优秀的学者和作家们都在思考和讨论什么。 在这一季的节目里大家即将听到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2021年5月刚刚出版的新书《噪音》,著名心理学家亚当. 格兰特在今年2月出版的新书《重新思考》,密歇根大学教授伊森·克罗斯的新书《碎碎念:脑中的声音》,布朗大学教授贾德森·布鲁尔的最新著作《打破焦虑》,另外也包括一些知名畅销书作者刚刚出版的新书, 比如畅销书《精要主义》的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刚刚在4月份出版的《不费力:以最容易的方式做最重要的事情》,畅销书作者布拉德・斯通在2021年5月份出版的《释放亚马逊:贝索斯和一个全球帝国的诞生》,以及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等。除此之外呢,我也会为继续大家分享我个人很喜爱的经典的社会科学类书籍,敬请大家期待。 新一季开播在即,感谢大家对刀熊读乐乐节目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刀熊读乐乐》,在那里大家可以找到每一期音频节目的文稿精华和节目中所提到资源的链接。 另外,也欢迎大家在微信公众号和各大音频平台留言去跟我们交流和反馈,告诉我你想听到的下一本书是什么。 好,话不多说,那我们就启程吧!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更新的节目也是我们【刀熊读乐乐】的第一季的最后一期,这一季我们一共更新了35期节目,分享了36本书籍,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行为学、管理学、文学等不同学科门类,书目的主题横跨投资、健身、饮食、时间管理、自我性格的重塑、写作和创作的方法以及思考世界的诸多办法。除了书籍,我们也推荐了一些喜欢的演讲、工具、课程和活动等等。 感谢大家伴随我们从7月份一路走来,一起经历了这半年的成长,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反馈。我们也把今年节目的所有内容列在了下面这份清单里,欢迎大家回顾收听。 【刀熊读乐乐】第二季的节目也在积极的筹备中,预计会在明年春节之后与大家见面,期待在2021年继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你用什么留住时间?你用什么感受现在?希望这一季结束之后大家都有了答案,我们新的一季不见不散!祝大家2020年的最后一周快乐,新年快乐!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好, 本周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关于漫画创作的书: 《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 图:网络 作者是日本著名漫画家荒木飞吕彦,他代表作是《JoJo的奇妙冒险(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该系列作品至2016年累计发行量超过一亿册。 图:网络 在荒木眼里,漫画是最强大的综合艺术——不擅长画画的创作者可以当作家或编剧,不会写故事的创作者可以当画家,但是漫画家必须是个全才。 除了漫画技巧,作者在这本书里还分享了宝贵的漫画创作经验,连他自己都认为是“等于是公开了自己的商业机密”。比如,如何塑造一个强大的角色来推动作品可以长年累月的连载下去?什么是剧情的“正负法则”?漫画作品中的世界观为什么那么重要?一部好作品的主题是怎样把观众紧紧吸引住的? 详细的内容都在音频中了,欢迎收听! 本期背景音乐: U2 - This is Where You Can Reach Me Now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本周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 《小说课》 图:网络 本期的分享有一些不太一样,这本书的作者毕飞宇是位知名的小说家,代表作有《青衣》、《玉米》、《推拿》等等。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以及法国《世界报》文学奖等,作品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他也是南京大学的教授,这本书就是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 一个写小说的人看小说,跟我们感觉一样吗?他们看出了什么令他们叹为观止的东西?这一期的读乐乐就选取了《小说课》的一章,看看他们从我们熟悉的《水浒传》和《红楼梦》中所看到的我们没有读出的美感、惊悚和精彩。 阅读也是需要才华的。是什么样的角度和才能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小说里的逻辑与反逻辑,可以让我们读出作者们隐藏的故事呢?收听音频,了解一番新体会吧! 周末愉快,我们下本书见! 本期背景音乐: The Beach Boys - Your Summer Dream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本周的周周乐分享以下两个内容: 1. 如何走出过去的自我 图:Karsten Würth 上周分享的《性格不是永恒的:打破自我限制的信念,重写你的故事》,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观点。虽然个性能够改变,但其实呢,改变自我又并非轻而易举,作者提醒说,我们经历的事情不光大脑记得,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记得;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可能对某种情绪上瘾,对愉悦的情绪也就罢了,我们还会对那些并不怎么愉悦的情绪上瘾——比如愤怒,比如压力……这是真的吗? 那如果真的想改变过去的自我、走出创伤、戒掉负面情绪的上瘾症,然后对性格做一些积极的修改,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 2.《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图:网络 对于很多写作爱好者来说,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斯蒂芬·金(Stephen King)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故事制造机";六次荣获国际恐怖文学协会奖,还拿过欧·亨利奖和爱伦·坡大师奖。30年的创作生涯里,写了200多部短篇小说和40部书,被翻译成33种语言,发行到35个国家,总印数超过3亿册。 这么会写故事的人,他也有着坎坷的生平,所以这本《写作这回事》的第一部分干脆就是自传,而第二部分呢,作者非常真诚地分享了他写作高产的秘诀。如何3个月写出18万字?为什么作家要像考古学家去发现故事而不是编故事?最好的故事是被什么驱动的? 精彩内容都在音频里了,周末愉快! 本期背景音乐: j'san.,Pandrezz - A Day at the Beach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本周的周周乐分享以下两个内容: 1.时代周刊:《疫情期间的生育率会增长吗?》 大家猜猜看,在全球疫情的情况下,生育率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本周的第一个分享来自时代杂志11月16日刊的一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正是疫情期间生育率的变化。尤其是文章专门把这次疫情与1918年的大流感期间做了对比,同时也搜集了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的数据,总结出在面临重大社会危机时,人们究竟是更愿意生宝宝,还是暂缓生育计划。 2. 《个性不是永恒的:打破自我限制的信念,重写你的故事》 这本书是2020年7月刚刚出版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和励志博主本杰明·哈代(Benjamin Hardy)。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这本书里,作者就是要挑战我们对于个性的固有看法。不仅如此,作者还提醒说,我们经常会做的性格测试也不一定可靠,包括著名的职业性格MBTI测试,实际上也不能定义面试者的性格。那,究竟什么会影响我们的性格?打破个性既定的限制,又会对我们的想象力、潜能和未来带来什么影响呢? 问题的答案都在音频中了,欢迎收听,祝大家周末愉快!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本周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Harriet Braiker (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是一位具备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和管理顾问。她创作了许多畅销的心理自助类书籍,除了这本登上纽约《时代》杂志的畅销榜的《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之外,还有《谁在操纵你》等。 其实,作者在1999年上奥普拉秀上,曾向奥普拉承认她自己就有这个“总想取悦别人”的综合征——取悦症。 能让别人开心愉快难道也有错了?究竟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取悦症?作者在书中做了比较科学的阐述,从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再到情绪驱动,帮助人们找到他们取悦症的来源。需要留意的是,过度取悦的行为可能往往适得其反——并非会真的取悦到想取悦的人,反而给他人和自己带来压力,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在生活中不敢生气?与人打交道害怕冲突?对亲密关系上瘾但又总是被抛弃?这些可能都跟取悦症有关。当然了,作者也支了招儿教大家如何去克服,详细的内容都在音频中了,欢迎收听! 周末愉快,我们下本书见! 这本书的作者是Harriet Braiker (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是一位具备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和管理顾问。她创作了许多畅销的心理自助类书籍,除了这本登上纽约《时代》杂志的畅销榜的《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之外,还有《谁在操纵你》等。 其实,作者在1999年上奥普拉秀上,曾向奥普拉承认她自己就有这个“总想取悦别人”的综合征——取悦症。 能让别人开心愉快难道也有错了?究竟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取悦症?作者在书中做了比较科学的阐述,从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再到情绪驱动,帮助人们找到他们取悦症的来源。需要留意的是,过度取悦的行为可能往往适得其反——并非会真的取悦到想取悦的人,反而给他人和自己带来压力,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在生活中不敢生气?与人打交道害怕冲突?对亲密关系上瘾但又总是被抛弃?这些可能都跟取悦症有关。当然了,作者也支了招儿教大家如何去克服,详细的内容都在音频中了,欢迎收听! 周末愉快,我们下本书见! 这本书的作者是Harriet Braiker (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是一位具备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和管理顾问。她创作了许多畅销的心理自助类书籍,除了这本登上纽约《时代》杂志的畅销榜的《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之外,还有《谁在操纵你》等。 其实,作者在1999年上奥普拉秀上,曾向奥普拉承认她自己就有这个“总想取悦别人”的综合征——取悦症。 能让别人开心愉快难道也有错了?究竟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取悦症?作者在书中做了比较科学的阐述,从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再到情绪驱动,帮助人们找到他们取悦症的来源。需要留意的是,过度取悦的行为可能往往适得其反——并非会真的取悦到想取悦的人,反而给他人和自己带来压力,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在生活中不敢生气?与人打交道害怕冲突?对亲密关系上瘾但又总是被抛弃?这些可能都跟取悦症有关。当然了,作者也支了招儿教大家如何去克服,详细的内容都在音频中了,欢迎收听! 周末愉快,我们下本书见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本周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 《人人都在说谎》 这本书是2018年出版的,作者赛思·达维多维茨(Seth Stephens-Davidowitz)是一位前谷歌数据科学家和专栏作家。他的研究发现,世界充满了谎言,人类或出于善意或出于恶意,无时无刻不在说谎。对于很多问题,传统的统计调研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多是错误的,误导了我们的认知。 但是,人们往往在一个地方放下戒备、吐露心声,那就是互联网。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每一次关闭……在线生成了大量的数据,暴露着你的真实想法、欲望、恐惧和难以启齿的偏见。 作者钟情于分析人们的搜索行为,因为在他看来:人们搜索信息的行动,就是信息本身。 无论是投票,还是对黑人总统的看法,甚至在癌症预测,男女约会,夫妻关系评价等等方面,人们似乎都在说一套做一套;而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基于人们填写问卷的调研方法似乎也因此在效度和信度上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研究者们恐怕需要在收集问卷之后,再去网上的大数据中给被调查者们测测谎了。 为什么四年前的民意调查没有预测出特朗普当选?书中同样对这个事件进行了搜索方面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书里了解一下具体的方法,也许会对这次大选做出神预测呢。 好了不啰嗦了,更多精彩内容都在音频了,我们下本书再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