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犊子了
学习好好生活,也学习与失败和平共处

Album
主播:
柳柳柳柳柳、谢谢蟹
出版方:
柳柳柳柳柳
订阅数:
1,762
集数:
42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完犊子了,如何与失败和平共处 生活观察类播客节目 我们是蟹🦀和柳🌲,我们是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两个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如今一事无成的废柴文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档节目里与你分享一些踩坑经验和失败感悟。 我们会每周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也会和你一起交流我们的体验。 这里没有同辈压力,也没有心灵鸡汤,我们希望把这里当做一片记录心声的文青自留地,或者一个吐槽世界、抱团取暖的朋友圈;我们的风格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就和我们的播客名字一样。
完犊子了的创作者...
完犊子了的音频...

041-风起前的蒲公英:内卷时代还有不为功利的教育吗?

是的,我们更新了!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联合导演刘张铂泷(小红书 @风起前的蒲公英 @刘张),一起聊聊这部纪录片幕后的故事。位于北京城市边缘的蒲公英学校是北京市第一所为进城务工子女创办的中学,在这里,学生们的转学和流动是常态。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学校也即将搬迁。在此背景下,影片聚焦学校合唱团里的四位初中生,真实呈现孩子们在升学压力、校舍搬迁以及与朋友离别等挑战中,通过音乐体验青春的苦乐悲喜。 作为现场导演和摄影指导,刘张铂泷在两年的拍摄时长中深度参与了这些孩子们的生活。他的镜头记录下校园中的果实,歌声,离别,欢笑和泪水,也记录下了这所不卷成绩的中学,怎样以独特的方式实践素质教育。我们和刘张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在功利时代,美育的意义是什么? 在考学压力和现实困难下,一所学校能给即将流散各地的孩子们留下什么?怎样获得拍摄对象的信任,以平等的视角,将真实故事讲述得打动人心? 02:19 蒲公英中学,北京第一所为进城务工者子女创办的学校 05:11 “孟婆汤掺水了”,四位小朋友的成长故事 08:30 八年前的拍摄缘起,记录老校区搬迁前的最后一年 10:57 特别蓝的天,特别红的柿子,和一所特别有生气的学校 14:13 功利化的时代,美育的意义是什么? 18:17 蒲公英学校如何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20:09 比考学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的滋养和自信的提升 23:54 当童真撞上成人世界功利的一面,孩子们怎么看? 31:24 音乐在片中的寓意:风起之前,尽情歌唱 35:40 清影工作室与影像人类学的实践 39:15 如何只用一个机位,拍出大制作的效果? 43:13 如何获得孩子们的信任,捕捉到真实自然的一面? 48:28 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与孩子们的现状 57:59 用平视或仰拍的视角,体现对孩子们的尊重 01:02:24 学校搬走了,大树和壁画怎么办? 01:06:01 800小时素材,108分钟成片,那些没剪进成片的遗珍 01:10:34 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6月25日期全国艺联上映 欢迎大家和主创交流,获取上映信息: 小红书 @风起前的蒲公英 @刘张

74分钟
99+
1个月前

番外故事会-拿两次N+1、克六家前司、被欠薪五个月,建筑师坎坷职场路

最近蟹工作比较忙,柳邀请对象、播客投资人、12年建筑师健哥聊聊他的职场生涯。本来规划介绍一本书《毫无意义的工作》,但没想到我俩聊到中段已经跑题,把本期变成了信马由缰的故事会。 他的职业生涯诠释了本播客标题「完犊子了」,经历过裁员、降薪、超长加班,但他也找到了建筑业的乐趣,并且不准备转行。高周转不再,行业降温,重回理性,或许可以让更多热爱建筑的人不至于沦为耗材,在相对正常的工作节奏中找到画图的乐趣,找回行业的初心。也希望老板有点良心,别欠薪、别搞强制加班,尊重人。 准备的内容基本没聊到,聊到的内容很多没准备,因此本集有一些生涩之处,已尽量进行剪辑,请大家多多包涵。 01:03 建筑牛马12年职场路,身体力行诠释「完犊子了」 03:41 出师不利,踩中限墅令雷区 07:53 职场重大滑铁卢:去新疆,被欠薪,每天蹭饭 14:10 大开眼界讨薪路,八仙过海显神通 18:51 恒大项目多难做?出差4个月,24小时待命 27:58 一周多个强排项目,连续加班肛周脓肿 34:37 头部设计公司抓摸鱼:HR统计快捷键 37:10 高周转是如何结束的? 40:50 理想工作不理想,暂停之后的存在主义危机 43:10 转行还是坚持?竣工牌署名很光荣,纯粹地画图很幸福 45:30 刘家琨获普利兹克奖,他代表了建筑初心 50:20 AI替代不了建筑师,Manus做不出来鹿野苑 51:47 年轻建筑师的机会在变少,更多在「为爱发电」 55:10 狗屁工作,殊途同归

56分钟
99+
4个月前

040-世界是你内心的模样:如果最终会遗忘,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信奉「书斋漫游」的柳,在终于完成拖延了五年的西班牙之旅后,突然领悟了旅行的乐趣。 资深旅者蟹,虽然在旅行时才会觉得自己真正活着,却一直抗拒将旅行变成生活、彼岸变为此岸的选项。 本期节目中,结合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我们分析旅行中难忘的往事,并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 详细得可怕的规划,特种兵式的日程,「好学生」式的旅游方式会带来什么问题?为什么精心规划的旅行,最快乐的时刻往往发生在规划之外?旅行结束后的怅然若失如何应对?旅行是否能帮助我们观照内心? 00:04:01 纪录片和vlog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又花钱又花精力去旅行? 00:05:06 文学史上知名的「放鸽子」:期待已久的旅行迫近时,却感到深深的厌倦 00:07:00 一次旅行的发心其实和爱情差不多 00:09:49 不推荐用这个app做旅行规划! 00:11:58 攻略只做60%,柳差点错过西班牙第一大艺术博物馆 00:15:44 数字时代到来前建设的景点,还是得去现场看啊 00:19:14 旅行中不确定的渴望,打开奇妙的世界 00:21:51 独自旅行的主体性:咱就是要花着房费躺一天! 00:23:30 把旅行当成换个地方生活,方便面拯救了我的秩序感 00:25:44 你也会在旅行中有信息焦虑吗? 00:39:01 看着绝美的建筑和艺术品时,已经感觉到遗憾了 00:40:51 如果注定要遗忘,我们为何依然向往 00:46:22 如何「远观」当地人的生活 00:55:01 在巴塞罗那跑步跑出了国家荣誉感 01:01:06 「融入当地」的旅行和「宅在酒店」的旅行,更喜欢哪种 01:07:42 如何接受旅行后的怅然若失 01:08:23 终其一生,福楼拜再也没有回去过埃及 01:15:37 遗忘也是一种美德

76分钟
99+
4个月前

039-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本期,蟹和柳聊聊人与动物的关系。虽然我们都养宠物,也会在「是否可以食用猫肉/狗肉」这样的问题上犯难。即使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也会在用开水烫死啃食木质家具的白蚁时,从道德高地连连退却。当人类决定哪种动物应获得更多保育资源,总是和它们的可爱程度息息相关…… 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犹如「身处复杂浩瀚的道德星际」,充满不可思议的矛盾性。那么,为什么要关注动物,为什么要讨论动物的道德意味?——人对待动物的态度是观察人类自身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实验场域。 本期我们讨论了一些大开眼界的案例,试图探寻人们如此行事的内在逻辑。例如,丹麦动物园为什么要在公众面前宰杀一头完全健康的幼年长颈鹿?眼睁睁看着亲手养大的小猪被送入屠宰场,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互相厮杀的斗鸡活动,却不比每天食用的肉鸡更加残忍? 00:00:13 养宠人士抛出「引战话题」 00:03:36 动保人士说的cage free不就是溜达鸡吗? 00:06:22 斗胆讨论,吃狗肉在什么条件下是能接受的? 00:08:33 蟹认为阳痿和秃头是不值得动物实验来开发药物的 00:11:52 斗牛和马戏团哪个更残忍?我们的答案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00:17:41 你愿意牺牲一个人去救500只狗吗?50只呢? 00:19:59 📚《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00:23:38 吃狗的妖魔化,是来自于欧美的伦理标准吗? 00:28:53 「所有动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平等」 00:32:36 宠物权利占据多少城市公共资源,是合理的? 00:34:49 为什么我们反对仅仅把有生命的动物当成财产 00:39:48 保护传统的界限在哪里 00:44:10 丹麦动物园长颈鹿事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硬心肠」 00:48:06 你愿意度过美妙一生后英勇赴死,还是一辈子活在地狱里? 00:53:46 不吃「有脸的肉」也太虚伪了吧! 00:57:33 在世界上还有孩子吃不上饭的时候,谈论动物权益意味着什么? 00:59:33 人对动物保护的重视优先级,是根据动物眼睛的尺寸而定的 01:06:45 不断进行道德思考也是生而为人的一种义务 01:09:55 🎬《银之匙》 01:11:24 给小猪取名「猪肉饭」,亲手喂大后送去杀掉 01:14:13 「直视残忍」也是自然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77分钟
15k+
5个月前
完犊子了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