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时刻
你想过的、不敢想的、没想到的生活琐碎里的人生哲学

Album
主播:
陈木登、XinyuW
出版方:
陈木登
订阅数:
1,353
集数:
32
最近更新:
4个月前
播客简介...
点灯夜话,不求甚解。聊聊你想过的、不敢想的、没想到的、生活琐碎里的人生哲学。 我们在美留学工作,关注自我探索与发展,探讨正念生活、自我觉察、亲密关系、中美职场、文化碰撞等话题。 不评判,只觉察。让我们一起在笑谈中看见日常中的闪光时刻:) 灯泡时刻由「石扉堂」主创团队出品。你还可以在公众号找到「石扉堂」。
灯泡时刻的创作者...
灯泡时刻的节目...

Ep.22 有社会价值但(可能)拿钱少的工作谁在做?聊聊公共政策行业

灯泡时刻

公共政策专业是啥?这个领域有什么工作?在做啥?我们几个公共政策毕业生很久都没有答案。 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作为政策制定者指点江山;非盈利、研究机构、基金会、国际组织,都是可能的路径。从事公共政策研究或咨询工作的我们,在经历实践和思考后,希望给你一些基于我们经历的更具象的解答。 木登: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毕业,现在留美研究枪支暴力预防 欣雨: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毕业,现在留美从事儿童保护政策咨询 美如: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毕业,留美从事医疗行业政策咨询后回国继续从事公益行业 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研究,是一场耗时耗力、费心费钱,既讲究人文关怀、又心系技术更迭的领域,可见其熙熙攘攘的程度。 一个人的智识和热忱,如何能嵌入到这个系统中,实现或近或远的想法和目标? 带着“希望能做些有积极社会影响的事情”初心进入这个领域的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场持久的修行。 这期干货满满,可能是因为在讨论工作,我们的对话比较快节奏,氛围比往期节目略显严肃,还希望听众朋友们见谅~ 我(欣雨)在听这一期节目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像作为一个第三视角,不小心闯入了新闻直播间,从细缝中看着三个人嚷嚷着“指点江山”(笑)?回想上一次我们三人开麦职场话题还是3年前的高考毕业季(“高考失利六年后,我依然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真好,我们还是对这个领域这么关切,更有意义的是,经历了同样学科训练的我们,在职业中又像是攀上一棵树开出的不同枝节,遥相呼应。 一期一会,这样的对话过几年我们还得再来一次! ⏱时间轴 00:40 在公共政策大背景下,我们各自在哪一类政策领域工作? 07:28 谁是公共政策研究/咨询的甲方? 10:11 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 政策领域的的“生产线” 20:17 咨询报告vs研究论文 - 旷日持久的业绩博弈 33:10 做接地气的研究! 38:15 细品数据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46:40 国外的学习工作经历对回国发展的助益 49:45 学公共政策的职业出路 52:20 研究机构职业的起点/尽头是读博? 来找主播木登! 🎙️出品团队: 策划:木登 剪辑:木登 文案:欣雨 时间轴制作:欣雨

54分钟
99+
4个月前

Ep.21 约会软件让我们离爱情更近or更远了?(答案出乎意料…)

灯泡时刻

谁的小时候没为些港台电影电视剧中扑朔迷离、生死别离的恋爱流点泪? 而谁又在成年后消费着左滑右滑的速食爱情? 眼前是公主王子一吻定情,现实中只有猫猫狗狗值得我付诸真心一辈子。 稳定的甜甜的恋爱到底是谁在谈?约会软件总让人觉得有一篮筐的鸡蛋,但一上网,又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恋爱求上岸。令人迷失的不只是求而不得,还有连岸在何方都看不见的”河里游“。 我们还能找到爱吗?或者说,在头晕目眩的现代速食恋爱中,我们还想、还敢爱吗?约会软件,让我们离亲密关系更近还是更远了? 本期嘉宾: 木登:总是在单身。一谈就是稳定的恋爱 Cecilia:总是在恋爱。约会老手享受单身中 老友对谈,答案出乎意料。 ⏱ 时间轴: 2:50 谈恋爱不如搞钱?年轻人对找真爱怎么祛魅了 4:05 翻手机:小某书给你推了什么恋爱话题? 10:30 充满标签的当代速食恋爱 12:15 木登和Cecilia对爱的理解大不同 18:40 Dating发掘出了我喜欢的新口味;p 28:00 恋爱谈得多的人才更“会”谈?No 34:00 我不再需要为了获得认同感而谈恋爱了 41:00 约会多了,真的会麻。如何应对倦怠感和挫败感? 46:40 恋爱怎么也有“上岸”这一说了?东亚人奋斗的一生lol 48:25 稳定的恋爱中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刻 50:37 你在爱情中寻找什么? 55:47 现代恋爱关系中的精细切分 - 我可以只要甜的部分吗? 1:00:40 “dating中得确保手上有不同的鱼?”——部分但不完全同意 1:05:30 建议展开一些线上small talk技巧小教学 1:06:50 答案揭晓时刻~ 🎙️出品团队: 策划:木登、欣雨 剪辑:木登 文案:欣雨 时间轴制作:欣雨 🎵音乐: Georgia Gibbs - Seven Lonely Days The Beatles - All You Need Is Love

69分钟
99+
1年前

Ep.20 跟美国人学边界感,我领悟了糊弄学

灯泡时刻

小时候去好朋友家之前,我妈妈总会反复叮嘱我不要去翻别人家的抽屉。房门把手、抽屉拉手、盒子顶盖、箱子拉链……像这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分割线一样,人和人之间也有如此细微敏感的边界感。亲人、朋友、恋人、同事,划线显得生分,毫无距离又十分有压迫感,怎么才能在生活里成为沟通大师,完美拿捏分寸又自然不扭捏? 让边界感的设定更困难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不同,边界的存在也并非一成不变。认识自己的边界和需求本已不易,想要表达出来更需要勇气。种种压力之下,也出现了以“糊弄学”为代表的剑走偏锋式的应对方式。 “敷衍”是万能的救场方式吗?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又体现在哪儿呢?划线之后的我,还会走出线之外的世界吗?希望本期的节目尤其能给敏感而内向的朋友们一些开解,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也愿你能多给他们一些体察和一个沟通的窗口! ⏱时间轴 03:01 独特的人设:如何在突破别人边界感的同时交到真心朋友 04:28 小木登的脚趾抠地瞬间,暴露个人隐私也是一种社交手段? 09:28 美国人没你想的那么自来熟 15:27 在老板面前嚎啕痛哭,该如何是好 20:35 如果直接把两个局撺成一个,内向的人会“疯”吗? 27:00 边界是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 31:25 Say yes/no 真心话大冒险 36:30 认识和表达自己流动的边界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9:40 如何为更敏感的朋友留有一个余量 51:53 糊弄文化竟然是化解边界的解药? 54:30 寻狗过程里,收到来自陌生人最温柔的善意 56:40 英文里不存在敷衍这个词,但处处是敷衍? 01:03:20 家庭关系里的边界感形成初体验 01:10:00 什么时候我们会主动突破自己的边界感 01:16:00 自然,真诚,尊重差异 🎙️出品团队: 策划:木登、欣雨 剪辑:木登 文案:欣雨 时间轴制作:欣雨

78分钟
99+
2年前

Ep.19 初恋,异地,恋爱四年,我有找到对的人吗?

灯泡时刻

本期的嘉宾欣雨和姜哥是彼此的初恋,恋爱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异地。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情感的浓度。 密苏里和爱荷华终于交汇在了芝加哥。他们说,生活、工作都可以有很大的弹性,但跟这个人在一起这件事是不会变的。 录这期播客前,我最好奇的问题就是,他们怎么确定彼此就是对的人的? 两个性格爱好如此不同的人,是怎么走向彼此并共处四年的? 录完之后,我不禁想,爱是一种选择。以发自内心地欣赏作为个体的你为起点,我选择了将你纳入我人生的优先级里,我选择了以争吵、委屈为代价的磨合,我选择了在人生的分岔路口走向你。而恰好,你也是这么选择了我的。 爱的形式没有标准答案,但良好的沟通总是有规律可循。 相信听完这期的你,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你对于“对的人”有怎样的理解呢?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欣雨和姜哥嘛?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喔~】 ⏱时间轴 5:55 用一个词来形容跟对方在一起的感觉 7:55 姜哥:我感觉她有点独裁。 10:33 高中同学,大学期间才彼此吸引,这是什么玄学? 17:10 因为一句话,开启了一场五小时的对话 21:07 激情、亲密、承诺在他们关系中的配比是? 27:44 异地导致的沟通不畅如何解决? 30:00 彼此表达爱的方式会有接不上的地方吗? 34:57 什么时候确定了对方就是Mr/Ms. Right? 38:40 爱好不一致?这对情侣的处理方式另辟蹊径 53:24 沟通这么顺畅的情侣,吵过架吗? 1:02:00 模范情侣也有彼此看不惯的点 1:04:20 为彼此做出的改变是什么? 1:10:30 描述一个四年里印象深刻的经历 1:13:10 姜哥:带她见家长的时候,我其实担心的是家里的狗 🎙️出品团队: 策划:木登、欣雨 剪辑:欣雨 文案:木登 时间轴制作:木登

78分钟
99+
2年前
灯泡时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