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往复
关注科技、人文、历史与未来世界

Album
主播:
阿鲸Hval
出版方:
阿鲸Hval
订阅数:
1,750
集数:
43
最近更新:
3天前
播客简介...
这是一档由个人发起的访谈类音频节目 聚焦多面的“个人感受”和不同的“生命体验 也即兴记录作为最普通和平凡的个体,在看似宏大的社会命题里,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其产生了什么样的连接与思考 我们关注科技、人文、历史与未来世界 我也相信交谈的过程是一场自我梳理的过程,更是从他者的角度自我补足的过程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流动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有迹可循的前进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QQ音乐、喜马拉雅等泛用型播客平台订阅收听《循环往复》 联系方式 公众号:循环往复Podcast(xunhuanfm202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val-xuxin
循环往复的创作者...
循环往复的节目...

Vol.42 城市更新——城市建筑规划如何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

循环往复

串台:《循环往复》✖️《津津乐道》✖️《门道》 一场发生于石景山首钢园【永定河集】户外现场的三位主播对话 06:17 今天这场对谈围绕“城市更新”这个大主题展开,因为【永定河集】本身也是对城市旧时空间的重新利用。就像我们所在的首钢园,它已经完成了在工业时代的使命,现在变成了以文化、艺术、科技、自然为主的休闲式开放园区 天津的城市更新项目——松弛 天津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人口密集型城市,留下很多厂房,比如棉三,就是棉纺织厂,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搬离了市区,厂房就空置了,后来也改成了类似798的文化街区。其中有一个地名叫陈塘关,今年哪吒爆火带动这里也火了,政府连夜把这里改造成了市集 传说哪吒是陈塘关人,有个说法是他在天津出生,陈塘关街区专门给他做了一个身份证。电影里出现的海鲜、藕粉都是天津特产。今年陈塘关街区做了类似的陈设布局,还开了小龙虾节,有成为网红景点的趋势 南京的城市更新项目——记忆 11:23 我们在聊城市更新时,首先会引出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90年代是城市快速扩张大拆大建的时代,离开家乡去上学再回去时很多地方已经不认识了。2020年做过南京“小西湖”项目的采访,它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所有的东西都根植于这个居民区的记忆,这点很打动我。城市更新对我们的意义是它留下了城市的记忆,同时它又激活了老城区的活力 中国城市更新1.0 版本是把老街区腾空建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化街区,到2.0版本就有了类似这个项目的一个自下而上的变化 大概 2016 年老城区的居民给市政府写了一封信,说你们在城市发展的时候不要忘了老城区的居民。南京市政府就派出了高校团队、志愿者团队,和政府以及企业一起来对老城区做改造规划——他们分几个地方,一户一户的访问居民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引入商业模式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居民说我需要在家里有厕所,我需要在家里有可以洗澡的地方 城市更新的第一步,是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这很难。因为这些房子错综复杂,有清末的、明代的,也有民国时期改造的,有各自的机理和功能。城市的记忆层层叠叠,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基础设施很不容易 14:45 老城区改造牵涉很多居民,有居民希望能腾退拿补贴,也有不想走的,只能一户一户的给解决方案。有一个老奶奶在1949 年买了一栋小楼,她在这栋小楼里养育了四个子女,到她九十几岁时小楼已经很破了。城区改造时希望她搬走,老奶奶一辈子住在这里不想搬走。最后政府请了一个很好的建筑设计师,在保留老奶奶原来记忆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了改造。现在这栋建筑变成了咖啡馆 既有在地的记忆,又有新的业态,老居民、原住民还住在那。有的居民把院子打开,年轻人来还会到他的院子坐一坐。现在再来看城市更新,更像是在原来的记忆上重新有机的进行架构和建造 上海的城市社区实践——先锋 17:08 95后这一代是流动性群体,经常在不同的城市、社区之间游走,我们体会更多的是城市更新从原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宏大叙事,到服务于商业体、服务于社会发展,再到后来越来越服务于个人和个人情绪的叙事转变 十年前闲置的工厂区改成了文化艺术体,后来更多小商业空间有了更多样化的内容展示。比如数字游民社区和乡村振兴项目。年轻人在城市里越来越卷,岗位越来越少。但我们还有非常大片的土地和生态资源是被闲置的,所以当我们提到城市更新,也别忘了在城市边缘的土地还有什么新的可能性 我在上海观察到一些社区主要做服务于人文关怀的社会创新实践。比如新华社区,它在2019年起成为全市首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区域。社区中有一个酒吧叫做无碍酒馆,会考虑到残障、听障、视障人士的需求来设计。还有大鱼营造,会做关于环保可持续的社区空间项目。这样的社区实践也是城市更新中文化更新的一部分,这部分会更关注到个体,或者被边缘化被社会忽略掉的细节 城市更新也塑造了新的城市气质 21:48 如何解决外来人口与城市原住民资源稀缺性的矛盾 欧洲在早期完成对外扩张的原始资本积累后不太需要像国内一样再通过大拆大建拉动GDP,他们的历史建筑得以保留并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城市建筑也以环境心理学的方式影响着在此居住的居民们,从而塑造出不一样的城市气质,比如罗马有很多散落的小广场来服务于居民的生活方式 27:20 天津海河沿线的城市面貌更新,这一片原来是租界区,小时候从这里经过都是大门紧闭,长满了藤蔓。现在这里开放了,进行了修缮变成了咖啡厅和书店。当年末代皇帝住过的地方现在我们也可以在里面吃饭,甚至住在里面。这里突然变成了天津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面貌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尤其北京人开始愿意去天津逛,发现这个地方很松弛。因为城市更新只是把之前的地方进行了改造和重建,并没有大拆大建,打破大家原来的生活方式。大家会自然而然地在海河流域形成了一些文化聚集 比如夏天,本地居民会有一些自发的活动,比如跳水、表演才艺、说相声、抖空竹。有句俗话说“天津不养闲桥”每个桥下面都有人在表演不同的才艺 在旅居过程中打开城市的不同时空维度 35:56 城市是多个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总和。不管城市发展了多少年,我们对它有一个总体印象,这个总体印象不光是它这几十年的印象,而是千百年以来这个城市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人文底蕴。对于我一个旅居者来说,我去打开它是因为我预先对它有一个设想或者是想象 我对北京的想象是姜文的电影所呈现出来的北平。我之所以想来北京住两年,是因为我想在现代北京中寻找当年北平的影子。我搬来之后首先看了两本书;张北海的《侠隐》和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我想通过书中人物的眼睛去深切感受北平的每一个季节,以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看到的城市风貌是什么? 书中的马大人胡同、干面胡同、烟小街,虽然这些胡同跟现在的名字不完全一样了,但你在逛他说的大概那个地理方位时,会在想李天然是从这条街出来去接巧红,他们去那里吃了一套夹牛肉的烧饼,这条路以前有很多打把式卖艺的 到了秋天,曾家和姚家这些书香门第的世家会骑着小毛驴去西京郊游,去卧佛寺、碧云寺、乾隆靶场访古。我随他们的脚步去走这一趟像是某种时空胶囊的传承,也是感受书中人物人格内核魅力的体现 来到上海是因为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想生活在南方的园林庭院气质里,就像是林怀民《与妻书》中和《项脊轩志》中的描述一般。我就是带着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时空纬度在空间中游走 42:08 在深圳生活时因为自己对当地原住民的好奇心,去追溯深圳的设郡历史和人口构成,还做了一期播客聊了聊来到深圳的外国人以及出海的深圳人。发现当年传教士进入中国会把深圳作为通向内陆的第一站,由此也引发了很多故事,甚至当年泰坦尼克号上幸存下来的六位中国人中,就有两位可能来自深圳的大鹏半岛 在海南和纪录片导演一起去探寻未被汉化的黎族部落,无意间发现了明朝时期从中原迁徙过去的兵屯村落 历史并没有真的消失,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时间的历史遗留并行存在着 通过博物馆深度了解一座城市 49:14 我们对很多城市的了解除了网红打卡景点,很少有更深入的连接。怎么才能够跟这个城市产生更多的故事?有一个最方便最快捷的办法是去逛博物馆,城市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活的博物馆。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博物馆叫吴文化博物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叫【树碑立传】 他把吴县有上百年树龄的树都做了数字信息采集,包括周边的建筑,坐在树下的老人。假如你看到两棵银杏树,极有可能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寺庙,以树为记忆根源来梳理这个区域的历史 之前去四川看三星堆,读到一本梁思成先生写的关于广汉这座城市的古建筑。通过这些古建筑可以还原出古人是怎样生活的,一座城市的钟鼓楼掌握着城市节奏和报时系统,魁星阁和文庙代表了儒家文化和科举传统,土地庙和仵作负责日常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对城市建筑的规划也是对生活方式和精神传承的规划 通过城市马拉松get城市旅行精华 57:28 用跑马的方式打开一座城市。马拉松是城市中的著名赛事,它会帮助你把整个城市的整体风貌串起来。把整个城市最精华的旅游景点和最浓缩的文化底蕴,通过赛道展示出来,甚至地域美食也都可以在跑马中品尝一遍 比如北京马拉松昨天开始报名,定档11 月 2 号,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因为这是北京最美的日子——北京的秋天。银杏开满整个街区,从著名景点长安街起跑,跑过天安门跑过长安街,跑向鸟巢、二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看到北京非常有当地文化的胡同,街区。每一公里进行一个才艺表演,有相声演员、踩高跷、舞龙舞狮的节目 打开一个城市一定要去走过它的街道,走过他们每一个人生活的足迹,你才能够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跟他之间产生的这些点滴,给我的回馈是什么?它已经把自己最浓缩的部分通过这种完美的设计展现在你面前,美景、人文、热情,包括政府的欢迎与支持,我会觉得这个城市好像真的是在欢迎我 01:09:16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打开世界的方式,保持自我的那种独特性非常重要。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真的是有无限的可能性,生活真好玩啊 关于永定河集: 永定河集位于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西、永定河畔,是一次城市区域激活和新生活方式打造的实验与示范。在独特的工业遗址和优质的山水环境之上,通过创造性的空间与场景设计,以及多种新生活方式业态的有机集合,为城市和公众带来一种自然松弛、活力新潮的滨水生活新想象,并探索出一个以消费创新实现区域焕新的新模式与新样本

63分钟
34
3天前

Vol.41 旅行奇遇——住寺庙、走马帮、发现新的桃花源记

循环往复

本期对谈成员: VC 《午夜飞行》播客主播 阿鲸 《循环往复》播客节目制作者 本期相关旅行图片请移步公众号【循环往复podcast】查看~ 【00:02:01】 十几岁时第一次去西湖,因为西湖美名太盛,真正见到后产生了幻灭。开始考虑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打开一个城市。旅行不是印证自己未见世界时的印象,而是接受世界真实的样子。旅行让心变大让世界变大的意义也正是如此 松溪泛月图 南宋 夏圭 【00:05:47】 因为喜欢慢节奏的旅行,索性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转变成了在不同城市待一两年的旅居状态通过文学和电影作品来打开自己想在不同城市体验的时空纬度 林语堂《京华烟云》、张北海《侠隐》 北京西山卧佛寺、碧云寺、玉泉山、妙魔崖 香山碧云寺/图片来源:网络 【00:10:00】 整个现代社会都在追求极致的效率,想三天把旅行地最精华的部分走完。什么是最精华的部分?每个人对最精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后来当人们开始反对宏观叙事类的旅行攻略之后,又冒出来小众打卡攻略:只有当地人才会去的一些地方。旅行又变成了一种为了不打那种卡,要打另外一种卡的上岸 旅行当中我们拼命要避开的雷,可能才是你发现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城市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每一次都非常顺遂,毫无意外的完成了一次旅行,那这次旅行最后除了留下一些美丽的照片之外,还有什么呢? 冈仁波齐 【00:12:55】 在冈仁波齐转山的经历 徒步新手没做任何攻略,遇到当地不知道靠不靠谱的野生向导 【00:17:22】 徒步也好,转山也好,其实是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在对话。在完全不知道一整条路到底会发生什么的状况之下,会发现很多自己根本意识或预料不到的东西。不是冈仁波齐这座山有多么的壮观,多么美丽,因为现场的美景和在照片上看起来差不多 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此时此地与那位不怎么会说汉语的向导大叔所带给我的心理挣扎 pecado(罪孽)一词源于pecus,意为有缺陷,不能走路的脚。而从罪孽中悔改的办法,就是一往直前,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接受生活慷慨赐予祈福之人的千万祝福 当你向着一个目标进发时,留心看路非常重要。道路总会把最佳的到达方式教给我们。我们走过了它,它便丰富了我们 我们要从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出视而不见的秘密 换一种方式做那些习惯了的事情,就是让心中长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世界就在我身边,但我发现自己很少关注过它 ——保罗·柯艾略 《朝圣》 冈仁波齐 【00:19:13】 一个少年派的故事——寻找信仰和真理之路 跟居士朋友去隐藏在深山里的寺庙居住,无意间发现山脚下新的桃花源记的故事 金华 左溪讲寺/图片来源:阿鲸 【00:27:18】 一个人在黑夜走在回寺庙的山路上,听到万物的静谧之声,感受到安定与和平,体验到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这是一种初步探索世界时的奇妙际遇,不追求标准答案,让自己的心完全向世界打开 温润的山间/图片来源:阿鲸 【00:32:12】 对现代中国的县城产生兴趣并不判断它是好是坏,它就是现代中国发展的一个切面,是时代的一种声音 很多人去新疆西藏希望他们永远住在帐篷里,骑马上学,这是一种希望别人的生活变成一种景观被自己观看的傲慢。我们可以去感受,但不要评判对错《路边野餐》 【00:34:14】 不想被互联网塑造出来的焦虑捆绑,不要只看到一线城市的生活就以为那是整个世界的样子,要去走很多地方,看看还有人在过怎样的生活~ 彭县的百年茶馆那些悠然自得的老人也会感染年轻人,塑造出一种新的生活可能性 成都 彭县 百年茶/ 图片来源:阿鲸玉龙雪山/图片来源:阿鲸 【00:38:10】 在玉龙雪山脚下的酒店避雨,偶遇纳西族马帮马帮驮运依然是他们的的职业,偶尔会带游客骑马上雪山雪山半山腰的牛奶湖马帮的生活方式跟随马帮上玉龙雪山/图片来源:阿鲸 马帮在山上做饭/图片来源:阿鲸 玉龙雪山上的牛奶湖/图片来源:阿鲸 【00:42:33】 去看野生动物,观鲸、观鸟,就要按它们的作息去生活,变得跟大自然同频呼吸,同频律动,那时候才感受到什么叫臣服于大自然,被大自然接纳的感觉 斯里兰卡的观鲸船/图片来源:VC 这是一个ego过剩的时代,旅行可以让我们去到陌生的环境,暂时压低自己的ego,让,去建立自己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00:47:38】 欧洲旅行solo预告 配图来源 部分图源:腾讯视频、薛卓 片头音乐 田汨 – 九重春色 片尾音乐 卜卜卜 – 华年 后期剪辑及图文排版 阿鲸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QQ音乐、喜马拉雅等泛用型播客平台订阅收听《循环往复》 互动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weixinxuxin1995

49分钟
54
1周前

Vol.40 全球经济衰退下,国外年轻人用技术来对抗失业焦虑?

循环往复

本期对谈成员: 孙博豪(Sun)) The Mu全球创业者社区发起人之一 Web3领域从业者 阿鲸 《循环往复》播客节目制作者 本期节目嘉宾是《循环往复》的老朋友,曾经聊过现代奴役那期节目的web3创业者博豪。博豪这几年一直在阿根廷、美国、加拿大、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泰国、日本等地区做全球创业者社区,深入接触了不同国家的年轻人现状。基于当下国内年轻人的现状我们想来聊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们在面临怎样的处境?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相关图片及视频请前往公众号【循环往复Podcast】查看 部分剧透——音频时间轴 阿根廷曾经人均GDP世界第一,现在跌到了全球第140名 00:02:42 阿根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那时积累的资源也诞生了世界排名较为靠前的首都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后来受大萧条和冷战的影响,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民粹主义政策,导致了国内的债务危机、恶性通胀和货币贬值。2001年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政府债务违约银行体系崩溃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2023年12月上任以来推行号称“休克疗法”的财政紧缩政策,已初见效果,阿根廷罕见出现财政盈余和外汇储备,通货膨胀情况也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改革措施导致物价飙升、失业率大幅上升生活成本激增,抗议罢工成为常态 当地年轻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在国内或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可以去大公司实习或创业。另一种是高中辍学去做劳工或者加入黑帮走上犯罪之路。即便有条件上了大学的年轻人毕业率也不高,他们的理工科学制要8年才能完成。社会上有非常多的优质人才,价格低廉又有所谓狼性。很多年轻人毕业后会去自己创业 阿根廷的创业环境及创业路径 The Mu 是一个全球创业者社区,专注于前沿科技的创新与探索。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共创共居的深度创业者聚集,探索当地文化和深度对话的模式。 旨在激活,链接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AI,机器人,支付,RWA,稳定币等解决方案在全球各地被大规模应用。 The Mu的城市快闪项目地图 在中国或者美国等资本雄厚地区,年轻人创业往往都是做个产品,用自己学校的名声或者工作的title募一点钱,有自己的小团队慢慢发展寻找用户。大家几乎都能在早期融到钱去做自己的高风险创业。但阿根廷不是,它处于世界的角落,是南美洲最南部的一个地方,离南极很近,那里中国资本基本见不到,而美国资本很少会投美国以外的项目,大家只看重回报率高的地区 The Mu在阿根廷共举办了400多场分活动,吸引了超过4500+人的参与,支持500多个初创项目,项目募集超过$1100万美元的投资 04:36 阿根廷的初创项目只有阿根廷的有钱人会去小额投资支持一下,他们能否跑得出来纯粹看自身的运气,因为创业环境很糟糕也很恶劣。阿根廷有个很有趣的文化,他们很厌恶和排斥创业者文化,经济环境糟糕时,阿根廷政府为了转移矛盾把国家的社会问题责任甩给资本家,认为是他们导致的。创业者的家人会指责他们为什么要去创业,为什么要去当资本家?他们会污名化创业者 在中国注册公司找代理一个星期就搞定,但在阿根廷paper work走正常流程要6个月才能办完,所以阿根廷的创业者很痛苦。他们的创业路径也很简单——通过做外包积累一些早期资本,然后慢慢再去创业。像Facebook、谷歌、 Instagram,还有一些其他北美大厂的工作会外包给阿根廷团队,因为他们的时区相似,时差也就两三个小时而已,费用便宜还都会说英语 活动和影响力登上了阿根廷国家报纸,前阿根廷总统来考察,以及得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长在拉美科技与金融论坛中赞赏。 促成了在阿根廷市中心的区块链园区Crecimiento的建立 货币体系崩溃下稳定币成了国民对冲法币不稳的解决方案? 08:52 阿根廷的青少年有88%可以完成中学教育,其中40~50%的年轻人会尝试进入大学,但大学期间辍学率50%,所以整个国家只有25%左右的年轻人拥有本科学历。在本地货币不稳定的情况下,大量年轻人会自发去学习金融、科技、编程,还有配套相关的知识。本地朋友说他们对权威有强烈的不信任感,为什么国家的钱能像空气币或者狗狗币一样只跌不涨?有种人民被国家诈骗的感觉 阿根廷的M0过去10年涨了 1543.8,通胀飙升 货币贬值 很多人储备货币或者资产一般以美元为主,在没有比特币和稳定币之前,大部分人储存美元现金,但国家进行外汇管控买不了很多,就会滋生黑市上的美元交易。阿根廷美元市场上会有7~8个不同的汇率,什么蓝色美元红色美元甚至还有音乐节美元。美国的流行巨星去阿根廷开演唱会,收了很多美元或者当地货币,他们要去兑换就以比较低价格的去卖,最后导致一场演唱会就创造了一个新的汇率 现金会有丢失、损坏、携带不方便的问题,虚拟货币出现后很多阿根廷人自发去购买。2024年整个阿根大概15%的国民都持有虚拟货币,很多人甚至收到工资,立刻就会转为虚拟货币储存起来也不做任何交易,就是储存起来去对冲本地货币的不稳定性,近几年尤其比特币涨幅区块链市场比较火热的时候,阿根廷的用户就有很大一波涌入 阿根廷人拿到工资后去黑市换取美元 阿根廷的总人口量大概在4,000万左右,10~15%的话大概是400万到600万人口持有虚拟货币,在全球来说这都是很大的体量,以太坊基金会今年的重点就是去发展阿根廷的区块链行。或许哪天阿根廷真的变成一个基于区块链虚拟货币运行的国家,它会有网络开放账本公开透明的去记账交易,这可能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比较独特的社会案例 13:36 当一个国家要运用科技变革社会时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本土要有足够多的人才储备。第二是有实际的应用需求,像阿根廷的货币疯狂贬值,土耳其、埃及、尼日利亚也是,还有战乱国家,乌克兰、以色列都会需要虚拟货币,需要那种跳脱自我处境中当地货币对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三是国家体量足够大,如果只是个小国,像萨尔瓦多或者其他一些小的国家,如果数量太少就没办法引起那种结构性的质变 尼日利亚的年轻人现状与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6:17 在尼日利亚每天平均断电两次,每次断电大概一小时左右。这样的基础设施环境造就了基于互联网的贸易没法正常进行,而且4G网络非常贵,他们普遍使用黑白功能机和2G网络。当地大部分人都没有银行账户,他们会使用转电话费的形式去做交易,我给你转10块钱的电话费,你给我10块钱的商品。基于这套系统衍生出你转话费的频率获得的信用额度未来可以做小额贷款 19:32 银行的手续费很贵,其次它的普及率不高,尼日利亚很多店都是那种比中国农村小卖部还要糟糕的环境,而充话费的地方算是他们最普及的基础设施之一了。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去用话费转账突然变得有些合理。这是肯尼亚团队的创业项目MTN Mobile Money(简称MoMo) ,他们从肯尼亚出发,延展到了尼日利亚等其他非洲国家,目前是非洲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 The MU在非洲的创业社区活动 21:30 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反而让年轻人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性。那里的WiFi跟国内的数据流量一样,充多少用多少。我们第一次在那里办创业者大会为办公室充值了上千美金流量,但很快就用完了。当时很惊讶怎么用这么快,后面发现这些年轻人除了上网打游戏,还会下载YouTube上的编程学习视频,在没有网络的时候慢慢学习 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块链行业现在新的叙事是什么? 25:51 区块链几年前有很多承诺,像数字资产确权、NFT、身份信息安全等,到今年为止最落地的应用还是金融服务。支付最常见的地区就是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还有一些政治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埃及货币严重贬值,土耳其等地区都依然使用区块链作为他们稳定币的底层。仅仅这一套服务已经为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没有选择的人提供了一个选择 稳定币只是个逃生门,而不是解决方案。这些国家的贫穷和不稳定还是需要本地年轻人去改变。希望有一天他们不再需要虚拟货币,不再需要稳定币、美元、比特币这种东西,而是可以堂堂正正用自己国家货币去生存 28:18 第二大应用场景是身份信息的应用场景,比如ZKP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 一种密码学协议,它允许证明者(Prover)向验证者Verifier)证明其确实知道某个秘密或某个语句为真,但在整个交互过程中不泄露任何关于该秘密的实际信息 2022年阿根廷交通部发生了历史以来最严重的信息泄露事件,把整个国民的住所、电话号码、名字、护照,等信息都泄露了,黑市场开始交易这些信息 零知识证明是我能在不向你透露我任何实际信息的情况下,证明我是我。比如你要向腾讯证明你是你,要上传你的电话号码,你的名字身份证或者说身份证的前后照片,这些数据被储存在腾讯的服务器上,如果有一天美国黑客攻击了腾讯的服务器,这些信息泄露就有很大的风险 The Mu 在2025年5月,大阪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创业者社区,参与大阪世博会进行策展,聚焦于未来科技全球性议题 29:35 前年上海也发生了一起信息泄露事件,当时上海的警察局泄露了大概7000多万的中国用户常居人口数据,我在海外真的亲眼看到有一个人用开源的AI模型,利用这些黑市上买到的信息数据训练出了一个AI机器人,你可以问这个机器人找一个女孩子,她的名字叫阿鲸,生活在上海,大概什么年龄、多高,它会自动给你生成出哪个女生最符合你的描述,你慢慢从当中再筛选细分直到找到你这个人,还可以再基于你过往的行动轨迹生成行程热点图,推导你接下来可能在哪里出现 31:28 信息安全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阿根廷信息泄露的案例当地创业者就开发了零知识证明的解决方案,把身份证、护照信息、医保卡的数据存在手机里,当你去医院、政府部门办事情时,只要通过手机生成一个验证,在不出示你的信息的情况下证明你是你。这套系统目前在全球小圈子里面比较活跃,最近也被谷歌钱包收纳,融合进他们的钱包工具里。Facebook也在做相关筹备,将来会是很大的应用场景 35:20 走了一圈后发现中国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甚至国际口碑,是除了美国以外可能最好的。我每年会在硅谷和纽约待一段时间,美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都在走向一个奇怪的方向。美国的公信力在下降,很多大国家开始减仓他们所持有的美元,未来会进入到什么时代,谁都猜不到 很期待未来看到更多中国企业出海,这次在人工智能大会里看到很多中国企业有自己的大模型、AI工具和硬件。确实中国近两年经济环境比较缓慢,市场相对饱和,出海成为热门选项,最好的方式是用开源模型去支持其他国家的当地人创业,要高度本土化由当地人来主导参与共同设计当地的解决方案,才能成就更好的共赢 由the Mu 团队筹备,全球真实社区经验剪辑而成的系列纪录片《Ethereum: A Global Story》。它并不试图美化这项技术,而是让你看见那些在系统边缘挣扎却不愿放弃希望的人,如何在无助中重新建立协作秩序。这些故事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与地区,语言、文化与动机各异,却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当传统系统崩解,技术不再是炫技工具,而是让社会经济生活继续的道路 视频及更多图片请前往公众号【循环往复Podcast】查看

41分钟
84
3周前

Vol.39 现代版“野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循环往复

本期对谈成员: Tanya 自然生长 主播 活在当下 虚实之间 主播 芒芒 小宇宙 COO 阿鲸 《循环往复》播客节目制作者 这期节目录制于两个月前的狂喜播客节现场,我和其他三位主播即兴对“野人”这个选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在电影院的观影厅中与台下的现场听众一起录制了这期节目。虽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带给我们史无前例的解放和便利,但在这种规训和统一化的社会中生活久了确实会有反叛之心。犹豫两个月后还是把这期节目发出来,其中的想法、思考和观点希望能使我们彼此受益 部分剧透——音频时间轴 了解边缘族群的文化并非是要否定我们自身,而是学会谦卑,意识到有许多其他文化同样对我们做出贡献,不论它看起来是否具有缺陷——他者others 00:00:25 在没有分工、没有社会化的状态下一个人要怎么去认知自己,怎么样去跟世界相处?你想做野人吗?如果没有现在的社会规训,你想活出一个怎样的人生?偏历史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在工业革命之前,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作,我们现在遵从的一切循规蹈矩的东西在 300 年前都没不存在。最近读了大卫格雷伯写的《人类新史》谈到历史意义上真正的野人 电影《荒野生存》 当时欧洲有激烈的文化冲突讨论,比如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实际从历史资料来看他们是受到美洲原住民生活状态的启发才开始讨论的。因为以前的法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平等,他们是看到了原住民平等的社区生活状态,才反思自己是不是还不如野蛮人更先进、更文明。在以前,人类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和途径都被我们遗忘了 电影《荒野生存》 当我看到这个话题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想当野人,但在过去两天再去思考时,我感觉对文明社会非常有依恋,在文明社会中带给我一种安全感,现代社会的文化有一部分想要对抗,也有一部分可以给予滋养 00:04:33 原住民部族中拥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宇宙观是人类多样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有些部族以鸟为自己的祖先,他们用高空俯瞰的视角去描绘坐标,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世界观存在于一个大比例尺中如果我们没有读过书,没有经过文明驯化,我们没有办法回头去看原始部族里面可以提供的借鉴意义,我们读书也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自我认知,可以去思考我到底是谁 30年前,在新几内亚的面具仪式 但工业化的发展让生存之道几乎没有了其他出路,尤其在一线城市如果不上班、不工作就没办法延续生命存在的一切状态。我经常会看一个博主叫做麻雀喳喳,她挑战如果在没有物资的情况下怎么在原始丛林里生活,这带给我一些对生命的想象力 电影《荒野生存》 00:09:13 Tanya在香格里拉的旅行经历和感受 城市是一个高度折叠的地方,把大量的财富的阶级、权力的阶级,社会地位上的阶级都折叠在一起。通过互联网也能非常近距离看到两个完全不平等的阶级的存在,这些对生活造成的冲击非常大,它逼迫你不得不总是在思考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级阶段,我怎么面对这些阶级上的不平等 人的基因里携带着在非洲大草原上奔跑了上万年的对自然探索的渴求和向往。美洲原住民的价值观与婚恋观、社会的多元与包容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Steven Feld40多年来一直关注巴布亚新几内亚卡卢利人的音乐、仪式及其深意 00:15:34 在资本的逐渐增值中,我们陷入了优绩主义社会,不断地追求利益把自我工具化。机器对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我们以为机器在辅助思考,但其实我们的思考方式已经被驯化成机器似的反馈机制。在这种变化里人类自然发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想要解释一件事情的解释权被技术垄断方占有了,就像最近黑镜第七季第一集的寓言一样 电影《荒野生存》 屏蔽掉机器对人的引导,或者其他顶层设计者对人的引导,自己静下心来回到本我状态去思考,这种适当“退化”变得非常必要 00:18:09 在不丹的旅行感受 为什么不丹的国民幸福感很高?希望拥有原始人的闲暇 《作茧自缚》中提到的早期国家与蓄奴 00:24:52 特德姜小说《呼吸》中探讨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思维影响,文字文明优于口头文明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偏见。对于口头文明,历史不需要多么准确,因为口头文明需要确认群体成员对于群体自身的共同理解,他们的历史实现了群体的目的。共识重要还是真相重要? 要有据可查的强迫性逻辑已经蔓延到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思维惯性中,但我们真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按照逻辑而不是本能吗? 电影《蛇之拥抱》 00:28:37 可以最小成本实现的野人瞬间? 现代社会的野人版本? 妈妈教导我的“放弃哲学” 随时放下,拥有离开的自由 电影《荒野生存》 这个世界不是我最终追求的终点,我最终追求的是对更高智慧的渴望,对于宇宙的渴望,对于真相真理的渴望。我对人头脑里的智慧感兴趣,对他的生存哲学感兴趣,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无关。我之所以选择再一次降生到这个地球,是因为我真的爱地球,而且这里还有我想要做的事情 00:41:13 成为一个野人可以往下去寻找自由,节节败退的空间非常广阔,这需要我们做好放弃和离场的觉悟,看起来在一些社会要求方面你是变弱了变差了,但实际上在回答人生真正的命题——就是你的存在意义是什么的时候,你可能进步了一大截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在八字命理中不同的命格有对应的不同生命形态。每个人的生命真相不一样,活法也不一样 00:47:13 大部分人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都是焦虑、压力、害怕等负面情绪。能够对抗不确定性需要自己首先内化不确定性。生物会基因突变,对个体来讲基因突变是不确定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往哪突变,大部分的基因突变是差的,直接突变完了就挂掉了。但也有好多别的基因突变形成了新的性状,在自然选择中被筛选出来 很多时候如果你给自己加了很多限制,或者只按照社会规劝的那样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你就已经完全失去了内化的不确定性,你没有一点不确定性,当自然环境变化的时候,就容易被自然淘汰 00:49:06 我的自我怀疑、惶恐与自我批判 感谢大家的理解、支持、鼓励与祝福 生物是分裂演化的 人也该活成不同的样子00:50:12 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在公共空间里面去做讨论,不管大家能够感受到多少,它都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讨论,有什么东西在崩塌了,有什么东西被松解了。如果大家也感觉到松解了,也在身上长出了更多的枝丫,那我相信这个世界已经被板结的土壤会越来越松弛,越来越有可能有新的东西长出来 配图来源 图源:他者others、网络 片头片尾音乐 Isa Lei – Various Artists Guaranteed – Eddie Vedder 节目策划、后期剪辑、图文排版 阿鲸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Spotify、荔枝播客、QQ音乐、喜马拉雅等泛用型播客平台订阅收听《循环往复》 互动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val-xuxin

56分钟
99+
2个月前
循环往复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