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融家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官方「商学知识·有声分享」

Album
主播: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出版方: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订阅数:
2644
集数:
27
最近更新:
10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哈喽,欢迎来到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官方「商学知识·有声分享」播客节目,这里你会听到专家学者、业界领袖的最新观点,直击大咖现场畅谈之声,在线聆听有关一切商学学术观点。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听·金融家的创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听·金融家的音频...

Vol.27夏乐·释放新质生产力:疏通从创新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导链条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博士做客上财金融家俱乐部,做了主题为“释放新质生产力:疏通从创新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导链条”的线上分享。夏博士就新质生产力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疏通从创新活跃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传导链条的策略。 【您将会听到】内容提要: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二、从微观创新到宏观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链条 微观层面的创新活动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然而,从创新活跃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这中间存在着一条复杂的传导链条。 链条的畅通与否,决定了创新能否有效转化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动力。 三、传导链条上的“堵点” 堵点一:专利重量不重质 —— 我国专利申请量虽位居世界前列,但专利质量却未能得到相应提升。原因是当前的激励机制过于注重数量以及辨别专利质量困难。 堵点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发明者面临维权成本高、山寨文化盛行、地方政府保护等问题,影响了创新的积极性。 堵点三:金融方面的挑战 ——创新支持存在退出渠道单一,主要以IPO为主、长期资金投资股权创投基金的制度安排缺失,使得金融支持在科创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缺少“耐心资本”、海外VC/PE退出中国市场,导致创新企业融资难度增加等问题。 堵点四:应对“创造性破坏” —— 应对这一过程中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过度保护现有企业,避免破产清算和员工失业;二是对“创造性破坏”带来的冲击置若罔闻。 四、疏通“堵点”的对策 提升创新质量 —— 建议调整政策导向,重视专利质量,通过建立更为科学的专利评价体系,鼓励真正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专利产生,从而促进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建议加强知识产权法院建设,降低维权门槛,提高侵权成本,并通过教育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提倡政府设立维权基金,支持创新者维护合法权益,确保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激发持续创新动力。优化金融环境 —— 建议政府改进政策制定流程,加强市场沟通,依法施政,明确投资预期。同时提高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领域的风险承担能力,探索公私合作模式,以填补海外资金缺口,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正确处理创造性破坏 —— 建议中央政府运用政策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社会福利安全网络,确保国企竞争中性,强化地方财政纪律,打击影子银行。同时,将僵尸企业淘汰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切断无效"输血"。 未经主办方与主讲人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次活动内容和观点,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欢迎关注~

91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26高西庆:中西法制史的比较(下)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先生应上财金融家俱乐部邀请在线开讲,从严谨的理论出发,引用多项实例生动详实的对比了中西法制的差异。 【您将会听到】内容提要: 1.两种法制结构的历史对比 纵向v.横向 中国的法律结构在过去两千年(自战国以降至清末民初) ,基本上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以忠孝为纲、以维护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及上下尊卑顺序(名份、位置)为目的、刑典为主的法律体系。我们把它称为纵向的法律体系。 欧洲的法律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段中(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降至今),则属于一种具有更多制约和平衡关系的、以诚实、信用为纲、以规范平等主体间或虽不平等却可互换交易的主体间关系为目的、民商法典为主的法律体系。我们把它称为横向的法律体系。 2.界定两种结构的要素 * 主体意识形态:忠诚、孝顺 v.诚实、信用 * 政权、法制的结构:纵向 v. 横向 * 执法原则和形式:实体上的大正义、实质公正 v. 程序上的正义、表面公正。 * 成文法律(法典)的表现形式:刑典 v. 民、商典 * 宗教的作用:因 v. 果 3.结论 第一,信用是纵向法律结构的社会所不重视,至少不很重视的道德表现;这也是纵向法律结构未能培育出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原因所在。 第二,在以效率为优先考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和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将信用(即给予方的信赖和受予方的诚实)推到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前沿,横向法律结构似乎更有助于信用文化的形成。 第三,如果假定我国目前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那么信用文化的推广就是极重要的目标。但若维护社会结构的基本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考虑的话,则需要在几种道德观念和与之适应的法律框架中做出权衡。1)信用作为道德规范并不重要,制度的有效运转才更为重要;2)信用虽然很重要,但没有相应的制度就形不成广泛为人所接受的信用文化。 第四,欲弘扬信用文化,或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均须从制度入手。但照搬是不可能的。中国也早已失去了由领士扩张来解决过剩劳动力的可能性。可能的路径: 1)对新机制(假定最有利于信用建立的新机制)的形成有帮助、促进作用; 2)对原有机制的冲击最小(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由于不讲信用而受益的人或集团会在新机制中受损); 3)所付的代价(政治、经济)最小。 未经主办方与主讲人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次活动内容和观点,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欢迎关注~

53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25高西庆:中西法制史的比较(上)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先生应上财金融家俱乐部邀请在线开讲,从严谨的理论出发,引用多项实例生动详实的对比了中西法制的差异。 【您将会听到】内容提要: 1.两种法制结构的历史对比 纵向v.横向 中国的法律结构在过去两千年(自战国以降至清末民初) ,基本上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以忠孝为纲、以维护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及上下尊卑顺序(名份、位置)为目的、刑典为主的法律体系。我们把它称为纵向的法律体系。 欧洲的法律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段中(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降至今),则属于一种具有更多制约和平衡关系的、以诚实、信用为纲、以规范平等主体间或虽不平等却可互换交易的主体间关系为目的、民商法典为主的法律体系。我们把它称为横向的法律体系。 2.界定两种结构的要素 * 主体意识形态:忠诚、孝顺 v.诚实、信用 * 政权、法制的结构:纵向 v. 横向 * 执法原则和形式:实体上的大正义、实质公正 v. 程序上的正义、表面公正。 * 成文法律(法典)的表现形式:刑典 v. 民、商典 * 宗教的作用:因 v. 果 3.结论 第一,信用是纵向法律结构的社会所不重视,至少不很重视的道德表现;这也是纵向法律结构未能培育出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原因所在。 第二,在以效率为优先考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和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将信用(即给予方的信赖和受予方的诚实)推到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前沿,横向法律结构似乎更有助于信用文化的形成。 第三,如果假定我国目前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那么信用文化的推广就是极重要的目标。但若维护社会结构的基本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考虑的话,则需要在几种道德观念和与之适应的法律框架中做出权衡。1)信用作为道德规范并不重要,制度的有效运转才更为重要;2)信用虽然很重要,但没有相应的制度就形不成广泛为人所接受的信用文化。 第四,欲弘扬信用文化,或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均须从制度入手。但照搬是不可能的。中国也早已失去了由领士扩张来解决过剩劳动力的可能性。可能的路径: 1)对新机制(假定最有利于信用建立的新机制)的形成有帮助、促进作用; 2)对原有机制的冲击最小(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由于不讲信用而受益的人或集团会在新机制中受损); 3)所付的代价(政治、经济)最小。 未经主办方与主讲人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次活动内容和观点,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欢迎关注~

56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24丁爽:高质量发展下的政策选择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博士做客上财金融家俱乐部,做了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下的政策选择”的线上分享。他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政策选择,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长期和短期因素的叠加。面对这些挑战,政府预计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您将会听到】内容提要: 一、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及应对:预计今后五年保持4-5%的增长率 * 人口老龄化: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充分利用人才;机器替代人工。 * 逆全球化: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 * 房地产市场调整:增加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投入,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转型。 二、政策含义:更加注重内生动力,减少对宏观刺激的依赖,关键是恢复经济活力 * 结构性政策改善资源配置,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宏观政策保就业;不以宏观刺激替代结构性调整。 * 财政政策:税收和支出政策扩大内需促进调整;中央加杠杆缓解地方财力不足。 * 货币政策:维持较低利率;信贷增长与GDP潜在增长率匹配;央行扩表常态化(建议重启国债购买)。 * 汇率政策:基本面驱动更具弹性;兼顾保持竞争力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三、中国短期经济展望:预测2024年经济增长小幅放缓至4.8% * 政府制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以期收窄产出缺口,并打消通缩预期。 * 宏观经济政策有望保持宽松,但预计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 * 近几个月稳楼市政策频频发力,同时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下降,预计2024年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减轻。 * 随着居民支取超额储蓄意愿增强,预计消费将进一步回归正常水平。 未经主办方与主讲人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次活动内容和观点,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欢迎关注~

59分钟
99+
1年前
听·金融家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