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TALK
各领域嘉宾分享在微信生态的观察

Album
主播:
微信公开课
出版方:
加琳
订阅数:
2763
集数:
4
最近更新:
9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这是一档由微信公开课出品的播客节目,邀请各领域嘉宾分享在微信生态的最新观察,我们关注商业消费与生活方式,更关心如何与这个世界发生有趣的连接。
微信公开TALK的创作者...
微信公开课
微信公开TALK的音频...

Vol.4 微信✖️三甲医院:解决长辈就医的“小”问题

74岁的广东冯阿婆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取药,过去有孙子陪她,但备战高考期间阿婆只能一人前往,到了医院再四处找人帮忙——偌大的医院里从来不缺这样迷茫四顾的老人,扫码、机器打印、线上缴费……往往又是一道坎。 长辈就医难的现象不只是他们数字化适应力弱的原因。 在我国,1%的三甲医院承担了38%的全国就诊量,“小病进大医院”导致就医的时间、空间成本居高不下。而互联网医院模式,有望提升全流程效率,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为了兼顾适老化的需求,医院推行互联网模式的过程并不容易。医院努力保持着平衡,微信也在不断摸索如何便利用户就医、加强医院和用户沟通效率。 这一期,我们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信开放平台团队一起从互联网医院发展的角度,聊聊长辈就医的重重难点和解决方案。数字化水平领先的中肿有哪些服务老年人的经验。微信团队又是如何将长辈的需求和痛点理顺,做出“长辈就医”“就医助手”这些产品的。 本期嘉宾🎧 廖文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互联网医院项目负责人 欣竹,微信开放平台医疗行业负责人 💡“长辈就医”开通方式: 方式一:在医院公众号菜单或医院小程序页面找到长辈模式、适老版等服务入口开通; 方式二:微信搜索「微信长辈就医」公众号并关注,按引导开通; 方式三:通过微信「服务-城市服务-医疗-长辈就医」开通。 🏥微信“长辈就医”功能已接入广东21家重点公立三甲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1分钟
99+
9个月前

Vol.3 创业十年的中埃家庭:出海和入华,都挺“香” !

歪果仁在中国已经是next level——除了来旅游、来上学,还有来卷职场创业的! 正在举办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人山人海,各个国家的商贸从业者穿梭在展台之间,埃及人博亚和他的妻子伊曼就在其中:“我们几乎都是举着微信二维码走路,边逛边加人!” 和来参展的老外们不一样,博亚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5年。成为中国女婿后,夫妻二人借着广州的制造业优势做外贸,最近几年随着出海掘金潮的兴起,他们开始带中国公司出海。他们发现,中国公司在中东很“香”——从产品、技术,再到生活方式,市场的需求和兴趣遍布方方面面。虽然也有“交学费”的地方,但凭借实力和诚信,有中国公司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建立起了一套“标准”。 无论是生意还是生活,这些年来,这个中埃家庭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跨文化现象。这两个文明古国在文化、生活方式上有相似之处,新的时代下商贸的融合又激发了新的火花,在他们看来,出海和入华,都挺好。 跳 听 指 南: 02:01 当孔子学院的历史老师成为中国女婿 04:36 从外贸到出海,发挥跨国家庭的优势 07:54 中东市场需要哪些中国的产品和技术 13:51 埃及为什么是出海中东的重要跳板 17:20 去中东做生意前,小心这些坑 20:31 老外来中国做生意的第一关:喝茶 22:53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这么发达了?! 23:36 中国产品和设备的标准可以成为行业的标准,努力! 27:30 在中国生活,名字有49个字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30:30 来中国做生意,先下载微信 31:58 视频号变成一种新型名片,生活&生意全展示 34:19 初来中国,以为中国人都住四合院??? 36:10 看到广场舞大妈,惊了 37:21 会用筷子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全家一起练习 38:13 埃及人的旅游攻略来了~ 39:50 金字塔到底要不要进去,当地人的建议是…… 41:11 新首都、俱乐部、咖啡店,打开埃及的方式有很多 43:15 埃及必买的特产! 44:33 超推荐的城市:亚历山大 48:21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49:44 今年广交会可以关注哪些中东市场动态 本期嘉宾🎧 博亚,埃及人,在华生活15年 伊曼,广州人,博亚妻子 本期音乐🎧 叶启田-爱拼才会赢

53分钟
4k+
11个月前

Vol.2 4·23读书日:其实,不想看书也没关系

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但今天,我们不传播阅读焦虑,而是想大声地告诉你:是时候放下阅读的包袱了,不想看书也没关系。 如果你经常会因为阅读而感到焦虑,质疑自己为什么总是看不进去、记不住内容,甚至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或许并不是你的问题。在各种娱乐方式的包裹下,阅读带来的满足感的确不如过去那么直接,翻开一本书变得越来越难。渐渐地,阅读变成一个任务,一个“装”的载体,一个步骤繁琐的行为艺术…… 这一期,我们和《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馒头大师张玮、微信读书产品经理冬阳,一起聊聊阅读的痛点和解决方法,分享他们如何放下阅读的包袱,接纳阅读带来的那些“痛与快”。(文末有嘉宾书单哦~) 跳 听 指 南 : 01:58 还记得《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和新华书店带给你的快乐吗? 07:48 看书or刷短视频?一秒回答! 13:12 阅读的两大困难时刻:翻开书的决心,读下去的方法 15:04 放下阅读的包袱,“获得爽感”是阅读的一大动力 18:50 不要给书附加太多的价值判断 21:20 灵魂拷问:为什么刷短视频的时候不会设目标,读书的时候就要有目标??? 22:22 《历史的温度》为什么能做到深入浅出 29:50 微信读书的用户原来都喜欢看这些 31:25 关于“划线”功能的那些趣事儿 35:50 用户“划线”最多的书是这两本 37:06 书非逼而不能读也? 42:47 总有些人看完一本书,书就被“毁了” 45:22 用书下酒!?看不下去可以试试 46:37 开车听书党,集合! 48:35 误诊了,原来成年人都是假性阅读障碍 51:32 阅读和游戏、电影一样,带来的是“体验” 53:37 其实“阅读”并不局限于看书 54:42 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了金庸的电视剧,还要回头看原著 59:30 培养阅读习惯可以从十万字上下的书开始 61:11 《论语》有多少字? 63:11 愉快的嘉宾书单安利时间! 72:00 不知道看啥的时候,根据微信读书的评分来选书吧~ 本期嘉宾🎧 张玮,《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公众号馒头说创始人 冬阳,微信读书产品经理 2023 年,微信读书用户人均阅读天数同比增长10.2%,在微信中的书籍相关分享量同比增长 29.3%。897 本书吸引了 10 万+用户阅读,16 本书有近 100 万读者在看。 或许你还记得真正看进去了一本书的神奇感觉——和书中人物同悲共喜,经常自己一个人捧着书哭哭笑笑;感受到文字从书中飞了起来,在脑海中幻化成生动的画面;幻想自己就是书中主角,合上书,内心仿佛涅槃,四周的空气都有了新的气味,身边的风景也变得虚虚实实,从此以后,自己和过去有了些不一样的地方……希望你还能在书中找回那些时刻。 嘉宾推荐书单👍 《食南之徒》(马伯庸) 《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旅行之木》(星野道夫)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老人的战争》(约翰·斯卡尔齐) 《孤独小说家》(石田衣良) 《客乡》(燕妮·埃彭贝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 本期cue到的书📚 《历史的温度》(张玮) 《“全不知”游月球》(诺索夫)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战争与和平》(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天树征丸) 《平凡的世界》(路遥) 《繁花》(金宇澄) 《我与地坛》(史铁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三体》(刘慈欣) 《失败者的春秋》(刘勃) 《项塔兰》(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 《写给孩子的论语课》(张玮) 本期福利🍺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我们将抽取2位听众送上微信读书App会员年卡。 本期音乐🎧 新裤子/大张伟-我们羞于表达的感情

76分钟
11k+
1年前

Vol.1 香港人亲述:去深圳,我不只是为了逛山姆

据说,如今每个深圳人都具备了一眼识别香港人的能力……因为一到周末,每个山姆和Costco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香港入境事务处统计,2023年,香港居民“北上”达5334万人次,平均每人7.2次。深圳广州“含港量”飙升,直接拉动了各种消费的增长。这个春节达到了高峰,港人微信香港钱包的内地交易笔数增长近5倍,交易金额增长超3倍。 为了接住这波热情的消费者,众多商家加大了对港人的营销。在香港本地打广告,邀请当地KOL去体验打卡,和微信香港钱包 WeChat Pay HK等支付工具合作,发放优惠福利等等。不少商圈和旅行社也专门推出针对港人的“扫货”专线,车接车送。今年1月刚在深圳开业的Costco,现在已经有了1.5万个香港会员…… 这一期,我们与两位香港本地人聊聊这一现象。香港人在内地的真实体验如何,真正受欢迎的产品和体验有哪些,内地的消费市场究竟对他们有哪些吸引力? 跳 听 指 南 : 02:09 14分钟从香港到深圳,比深圳人通勤时间都短 05:01 外卖和跑腿是如何征服香港人的 08:12 港人心中的茶饮、火锅天花板是哪家 11:18 面积大、玩得爽!这些体验港人也爱去 15:59 第一次来内地唱K,被费用震惊了 17:00 在内地电影院包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9:18 我的妈妈爱上了Costco 24:05 港人北上的适应期,从菜鸟到老手 25:31 第一次扫码点餐,我打开了手机相机 28:00 小程序太适合社恐了 30:32 香港老年人来内地只需要两块钱? 31:08 港人内地消费增长超过30倍的类目果然是它 32:44 来自“北上老手”的内地玩乐经验 36:22 香港本地人最爱的餐厅推荐,欢迎内地朋友~ 本期嘉宾🎧 Ada,微信香港钱包团队 小然,从事社交媒体服务行业 本期鸣谢🎧 鲍师傅,KUMOKUMO 瑞幸,阿嬷手作,喜茶,奈雪 山姆,Costco 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巴奴,太二酸菜鱼,海底捞 超级猩猩,纯K,融创雪世界等 的不知情积极参与 本期音乐🎧 Beyond-不再犹豫

43分钟
14k+
1年前
微信公开TALK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