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岁的广东冯阿婆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取药,过去有孙子陪她,但备战高考期间阿婆只能一人前往,到了医院再四处找人帮忙——偌大的医院里从来不缺这样迷茫四顾的老人,扫码、机器打印、线上缴费……往往又是一道坎。
长辈就医难的现象不只是他们数字化适应力弱的原因。
在我国,1%的三甲医院承担了38%的全国就诊量,“小病进大医院”导致就医的时间、空间成本居高不下。而互联网医院模式,有望提升全流程效率,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为了兼顾适老化的需求,医院推行互联网模式的过程并不容易。医院努力保持着平衡,微信也在不断摸索如何便利用户就医、加强医院和用户沟通效率。
这一期,我们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信开放平台团队一起从互联网医院发展的角度,聊聊长辈就医的重重难点和解决方案。数字化水平领先的中肿有哪些服务老年人的经验。微信团队又是如何将长辈的需求和痛点理顺,做出“长辈就医”“就医助手”这些产品的。
本期嘉宾🎧
廖文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互联网医院项目负责人
欣竹,微信开放平台医疗行业负责人
💡“长辈就医”开通方式:
方式一:在医院公众号菜单或医院小程序页面找到长辈模式、适老版等服务入口开通;
方式二:微信搜索「微信长辈就医」公众号并关注,按引导开通;
方式三:通过微信「服务-城市服务-医疗-长辈就医」开通。
🏥微信“长辈就医”功能已接入广东21家重点公立三甲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