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先不急
四个老朋友想在周末认真聊个天

Album
主播:
李彤不是李大爷、好心、cccccccc鱼、刘烜赫塑说教育
出版方:
李彤2021
订阅数:
3,164
集数:
78
最近更新:
5天前
播客简介...
欢迎你做客我们的播客。 这是一档很随性的节目。或者,与其说是个节目,倒不如说是四个老朋友想在周末认真聊个天。 我们曾经是校辩论队的“我方队友”,毕业十年迥异的生活轨迹让我们经常成为“对方辩友”。很多次认真的周末对话之后开始反思:当评价别人片面,会不会我们自己也带着刻板成见;当吐槽社会割裂,有没有可能其实我们也站在其中一边。 我或许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听你再多说两句。这可能是我们做播客的初衷。 “那咱们播客起个什么名啊?” “嗐,先录起来再说吧,名字先不急。” 再次欢迎你来做客。
名字先不急的节目...

No.78 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可能居然不是算法的锅?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你以为的 “猜你喜欢”,其实是算法给你贴的 “隐形标签”—— 从你的地理位置到点击习惯,从你停留的 3 秒到划过的 0.5 秒,都在被悄悄记录。 本期播客,嘉宾们用大白话解读: 为什么新账号会先推 “长腿美女”? 为什么买了键盘还会收到键盘广告? 我们聊算法如何像 “炼丹炉” 一样试错,如何构建让你逃不出的 “信息茧房”,以及普通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 “数据隐私”。 算法是数字时代的好帮手,还是让人失控的幕后推手? 听完,你可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片尾音乐:《数字人生》- 林子祥&胡夏 封面图片:李彤使用 Gemini 创作 【本期导航】 02:39 消失这么久,烜赫哪儿去了? 05:28 你觉得算法形成了“信息茧房”,是因为算法本身做的还不够好 14:45 我有什么样办法可以让平台读不懂“我”?断网都不够,你得一个人去荒岛上。 26:25 我完全不介意用“隐私换取便利”,也不介意算法非常深度得介入和了解我的生活 29:24 平台擦边视频这么多,主要原因并不是商家有意而为之,其实是技术能力不够 34:16 从原传统媒体从业者角度看,算法给新闻业带来的是“次生灾难” 42:13 时代变了,在算法时代旧的“编辑中心制媒体”寻找信息的效率太低了 55:25 你觉得你不会沉迷“谷歌搜索”是因为谷歌推荐系统做的不够好 01:03:11 你可以改变你身边的“小气候”,但无法改变整体的“大环境” 01:06:57 算法呈现的其实是一个“平均值”,你觉得算法推荐让你不舒服是因为你离平均值太远 01:14:36 对工程师来说,算法就像一个炼丹炉,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能打开这个炼丹炉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啥 01:20:54 算法推荐时代,真正的个人隐私是什么? 01:28:50 听歌🎵专用链接🔗 01:33:32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3分钟
99+
5天前

No.77 成年人的“瘾”,多少是生活的“止痛药”?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聊“上瘾”这个离我们很近的话题。 从每天必须的咖啡,到停不下来的短视频,再到外卖小哥嘴里的槟榔 ,许多“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现代人对抗疲惫、压力和枯燥生活的无奈 。 “上瘾”与“热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一个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和一个刻苦训练的电竞选手,谁才是真正的“上瘾”? 或许,当一件事只剩下纯粹的爽感而没有痛苦的成长时,它就更接近于“瘾” 。 这期节目我们想和你一起,聊聊那些我们用以“续命”的瘾,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片尾音乐:《搁浅的人》- 康士坦的变化球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期导航】 04:00 有些人的生活癖好,我不是特别能理解 10:53 真上瘾和假装上瘾是两个概念 19:18 有些人上瘾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一种确定感,或者说他/她不想失控 26:30 你对某一件事情上瘾还是热爱,其实取决于你研究的深度 33:40 就算自制力特别差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41:45 “上瘾”后不失控对于周围的人来讲很重要 52:09 当你真的很想吃“垃圾食品”的时候,最健康方法是就是狠狠地吃,然后享受这个时刻 59:58 为什么工作狂这种就不算上瘾? 01:02:50 为什么我们要创造这么多让人变成机器,让人异化出来的工作? 01:07:32 当我想要自己去做出一些改变时,我就会放开自己一点点上瘾的空间 01:15:37 如果对于一个东西真的是特别上瘾的话,你不妨跟在乎你的人和你在乎的人聊一聊 01:20:19 听歌🎵专用链接🔗 01:24:14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84分钟
99+
2周前

No.76 周末闲聊:再聊点 “稳” 的,稳定币法签署后下一步是什么?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随着美国《天才法案》正式签署,以及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进入倒计时,稳定币已经“出圈”,不再仅仅是金融圈热词。 在过去这个月,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 这跟我有关系吗?我该如何参与? 稳定币是支付工具还是理财产品,能躺着赚钱吗 ? 对于内地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最大的风险又是什么 ? 除了直接参与,普通人还能关注哪些被Web3浪潮带起来的“卖水人”生意 ? 片尾音乐:《On Our Way》- The Royal Concept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在 Skyline Drive 自驾时拍摄 【本期导航】 02:21 四位主播这个夏天的近况同步 14:53 web3 为何让金融从业者感到兴奋? 17:37 过去一个月稳定币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30:08 买稳定币可以赚钱吗?现在要不要搞点稳定币? 35:41 香港稳定币发展,对于内地的普通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40:57 为什么摩根大通会更看好代币化存款而非稳定币? 52:25 香港的金融从业者们想怎样参与这一波的大变革? 55:21 普通人如何搭上风口做点“卖水”生意? 01:00:02 听歌🎵专用链接🔗 01:02:54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63分钟
99+
1个月前

No.75 周末闲聊:长得像精英的精英,是不是好精英?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周末闲聊时间到!三位 35 岁的 “中年局内人” 围坐唠嗑,聊起哈佛女孩蒋雨融的毕业典礼演讲 —— 这场被网友贴上 “精英感爆棚” 标签的发言,为啥有人觉得 “尬到脚趾抠地”,有人却从中瞅见了年轻时的自己? 有人说 “精英就得端着”,有人反驳 “接地气才是真本事”—— 就像特朗普啃汉堡能圈粉,何猷君承认特权反而不招黑。当信息差被互联网碾平,“长得像精英” 的精英们该醒醒了:比起喊口号,或许蹲下来聊聊 “怎么让办公室多放两片卫生巾” 更实在? 本期没干货、没鸡汤,就是三个被现实捶打过的中年人,边吐槽边回忆:那个曾经想 “拯救世界” 的自己,和眼前这个 “只想保住房贷” 的现在,到底谁更懂 “精英” 的真滋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 “精英人设” 的看法,咱们边唠边醒盹儿~ 片尾音乐:《Unstoppable》- 周深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在哈佛毕业典礼当天拍摄 【本期导航】 03:01 好心:我没看完视频就已经觉得尴尬了 04:39 李彤:我那天其实就在哈佛现场,但并没有觉得与其他毕业演讲有很大不同 07:38 Siyu:我觉得从年轻人的视角来讲这个演讲没毛病,不仅没毛病,而且曾经我也是那样 16:44 李彤 vs 好心:开场那个例子🌰举的到底好不好? 19:59 讨厌她的演讲,是讨厌其中的“精英主义”味儿吗? 25:33 Siyu 的故事: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为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付诸了行动 32:45 李彤:她的演讲内核真的是一种“精英主义”吗? 39:38 大家真的是厌恶精英吗?还是不接地气? 50:45 “精英”味儿其实跟行业、专业、家境没有关系,还是你本身的一个做事方式的问题 01:00:15 听歌🎵专用链接🔗 01:04:38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65分钟
99+
1个月前
名字先不急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