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8 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可能居然不是算法的锅?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你以为的 “猜你喜欢”,其实是算法给你贴的 “隐形标签”—— 从你的地理位置到点击习惯,从你停留的 3 秒到划过的 0.5 秒,都在被悄悄记录。 本期播客,嘉宾们用大白话解读: 为什么新账号会先推 “长腿美女”? 为什么买了键盘还会收到键盘广告? 我们聊算法如何像 “炼丹炉” 一样试错,如何构建让你逃不出的 “信息茧房”,以及普通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 “数据隐私”。 算法是数字时代的好帮手,还是让人失控的幕后推手? 听完,你可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片尾音乐:《数字人生》- 林子祥&胡夏 封面图片:李彤使用 Gemini 创作 【本期导航】 02:39 消失这么久,烜赫哪儿去了? 05:28 你觉得算法形成了“信息茧房”,是因为算法本身做的还不够好 14:45 我有什么样办法可以让平台读不懂“我”?断网都不够,你得一个人去荒岛上。 26:25 我完全不介意用“隐私换取便利”,也不介意算法非常深度得介入和了解我的生活 29:24 平台擦边视频这么多,主要原因并不是商家有意而为之,其实是技术能力不够 34:16 从原传统媒体从业者角度看,算法给新闻业带来的是“次生灾难” 42:13 时代变了,在算法时代旧的“编辑中心制媒体”寻找信息的效率太低了 55:25 你觉得你不会沉迷“谷歌搜索”是因为谷歌推荐系统做的不够好 01:03:11 你可以改变你身边的“小气候”,但无法改变整体的“大环境” 01:06:57 算法呈现的其实是一个“平均值”,你觉得算法推荐让你不舒服是因为你离平均值太远 01:14:36 对工程师来说,算法就像一个炼丹炉,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能打开这个炼丹炉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啥 01:20:54 算法推荐时代,真正的个人隐私是什么? 01:28:50 听歌🎵专用链接🔗 01:33:32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3分钟
99+
5天前

No.77 成年人的“瘾”,多少是生活的“止痛药”?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聊“上瘾”这个离我们很近的话题。 从每天必须的咖啡,到停不下来的短视频,再到外卖小哥嘴里的槟榔 ,许多“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现代人对抗疲惫、压力和枯燥生活的无奈 。 “上瘾”与“热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一个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和一个刻苦训练的电竞选手,谁才是真正的“上瘾”? 或许,当一件事只剩下纯粹的爽感而没有痛苦的成长时,它就更接近于“瘾” 。 这期节目我们想和你一起,聊聊那些我们用以“续命”的瘾,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片尾音乐:《搁浅的人》- 康士坦的变化球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期导航】 04:00 有些人的生活癖好,我不是特别能理解 10:53 真上瘾和假装上瘾是两个概念 19:18 有些人上瘾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一种确定感,或者说他/她不想失控 26:30 你对某一件事情上瘾还是热爱,其实取决于你研究的深度 33:40 就算自制力特别差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41:45 “上瘾”后不失控对于周围的人来讲很重要 52:09 当你真的很想吃“垃圾食品”的时候,最健康方法是就是狠狠地吃,然后享受这个时刻 59:58 为什么工作狂这种就不算上瘾? 01:02:50 为什么我们要创造这么多让人变成机器,让人异化出来的工作? 01:07:32 当我想要自己去做出一些改变时,我就会放开自己一点点上瘾的空间 01:15:37 如果对于一个东西真的是特别上瘾的话,你不妨跟在乎你的人和你在乎的人聊一聊 01:20:19 听歌🎵专用链接🔗 01:24:14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84分钟
99+
2周前

No.76 周末闲聊:再聊点 “稳” 的,稳定币法签署后下一步是什么?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随着美国《天才法案》正式签署,以及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进入倒计时,稳定币已经“出圈”,不再仅仅是金融圈热词。 在过去这个月,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 这跟我有关系吗?我该如何参与? 稳定币是支付工具还是理财产品,能躺着赚钱吗 ? 对于内地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最大的风险又是什么 ? 除了直接参与,普通人还能关注哪些被Web3浪潮带起来的“卖水人”生意 ? 片尾音乐:《On Our Way》- The Royal Concept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在 Skyline Drive 自驾时拍摄 【本期导航】 02:21 四位主播这个夏天的近况同步 14:53 web3 为何让金融从业者感到兴奋? 17:37 过去一个月稳定币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30:08 买稳定币可以赚钱吗?现在要不要搞点稳定币? 35:41 香港稳定币发展,对于内地的普通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40:57 为什么摩根大通会更看好代币化存款而非稳定币? 52:25 香港的金融从业者们想怎样参与这一波的大变革? 55:21 普通人如何搭上风口做点“卖水”生意? 01:00:02 听歌🎵专用链接🔗 01:02:54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63分钟
99+
1个月前

No.75 周末闲聊:长得像精英的精英,是不是好精英?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周末闲聊时间到!三位 35 岁的 “中年局内人” 围坐唠嗑,聊起哈佛女孩蒋雨融的毕业典礼演讲 —— 这场被网友贴上 “精英感爆棚” 标签的发言,为啥有人觉得 “尬到脚趾抠地”,有人却从中瞅见了年轻时的自己? 有人说 “精英就得端着”,有人反驳 “接地气才是真本事”—— 就像特朗普啃汉堡能圈粉,何猷君承认特权反而不招黑。当信息差被互联网碾平,“长得像精英” 的精英们该醒醒了:比起喊口号,或许蹲下来聊聊 “怎么让办公室多放两片卫生巾” 更实在? 本期没干货、没鸡汤,就是三个被现实捶打过的中年人,边吐槽边回忆:那个曾经想 “拯救世界” 的自己,和眼前这个 “只想保住房贷” 的现在,到底谁更懂 “精英” 的真滋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 “精英人设” 的看法,咱们边唠边醒盹儿~ 片尾音乐:《Unstoppable》- 周深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在哈佛毕业典礼当天拍摄 【本期导航】 03:01 好心:我没看完视频就已经觉得尴尬了 04:39 李彤:我那天其实就在哈佛现场,但并没有觉得与其他毕业演讲有很大不同 07:38 Siyu:我觉得从年轻人的视角来讲这个演讲没毛病,不仅没毛病,而且曾经我也是那样 16:44 李彤 vs 好心:开场那个例子🌰举的到底好不好? 19:59 讨厌她的演讲,是讨厌其中的“精英主义”味儿吗? 25:33 Siyu 的故事: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为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付诸了行动 32:45 李彤:她的演讲内核真的是一种“精英主义”吗? 39:38 大家真的是厌恶精英吗?还是不接地气? 50:45 “精英”味儿其实跟行业、专业、家境没有关系,还是你本身的一个做事方式的问题 01:00:15 听歌🎵专用链接🔗 01:04:38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65分钟
99+
1个月前

No.73 给咱爸妈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稳定币”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美国参议院通过稳定币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三读通过,稳定币发行人Circle上市… 最近,就算是对币圈毫无了解,也或多或少在朋友圈、公众号和微信群里看到“稳定币”的新闻。 稳定币到底稳不稳?是不是又一个炒作的概念?普通人有没有必要囤一波?这又是一个可以弯道超车的赛道吗? 如果你是一个Web3爱好者,你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期节目。本期节目,我们想和“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爸爸妈妈二叔三婶们,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稳定币”。 片尾音乐:电影《信条》主题曲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期导航】 02:32 震惊!世界财富又要大转移了?! 09:18 为啥要叫“稳定币”?为什么不叫“波动币”、“保守币”? 14:14 “稳定币”有多少种?为啥要这么区分? 24:34 有的“稳定币”,发币逻辑就跟“当铺”差不多 31:35 而有的“稳定币”,试图用算法调节保持“币值稳定” 37:59 旁友,你听说过“Polymarket”吗? 40:33 现在买菜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已经方便了,为啥还需要“稳定币”?因为想象空间在“支付赛道” 49:22 美版的“稳定币”法案和港版有啥异同? 01:00:20 不同币种之间的“稳定币”如何兑换?跟银行换汇有啥区别? 01:06:51 2500万港币就能在香港申请发币牌照,为啥没有很多企业蜂拥而上? 01:13:12 金融管制的市场,是不是就没有可能去做“稳定币”? 01:16:35 未来会有人利用“稳定币”去诈骗爸爸妈妈们吗? 01:21:19 家族群里疯传的两大“稳定币”阴谋论,是真的吗? 01:28:09 “稳定币”已经成为 Web3 领域的一个杀手级应用 01:35:23 听歌🎵专用链接🔗 01:38:54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9分钟
1k+
2个月前

No.72 真假难辨的短视频时代,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人认真读新闻?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你上一次认真读新闻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方法能让你愿意接受枯燥的新闻? 真假难辨的AI时代,要怎么锻炼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 你信任的媒体是什么样的?如果把新闻生产过程做成Vlog,会更容易获得你的信任吗? 本期节目中,主播李彤会分享他在美东参加的一次媒体峰会的体验,让我们一起看看未来有趣有料的新闻可能的样子。 片尾音乐:《海闊天空》- BEYOND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提供 【本期导航】 05:50 首先,并没有来自传统或者右翼保守媒体的记者来这个峰会进行分享 12:20 应对短视频时代,美国的媒体大概有两个路径选择:WAPO 拥抱短视频,CSIS 让文本更有趣 33:01 保守派媒体或者右翼媒体在造谣这件事上,要领先一步 42:26 机构媒体做短视频新闻,更要去思考如何才能超越事实核查本身 50:38 社会分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难通过正常新闻报道去弥合信息沟 57:32 付费文化是小众社区媒体还能做下去的关键 01:04:21 美国的新闻系学生对职业前景也很迷茫 01:10:10 听歌🎵专用链接🔗 01:15:07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75分钟
99+
2个月前

No.71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小公司招人难,求职者也不易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又是一年求职季, 有人投出几千份简历却颗粒无收, 有人亲自回复每一封求职邮件却换来“应者寥寥”, 有人吐槽资深应聘者却不懂真正的“业务价值”, 希望本期节目, 能为正在求职或准备求职的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祝愿大家都能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片尾音乐:《空城计》- GAI周延 封面图片: 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3:40 我们公司每次发完招聘之后都“应者寥寥” 09:16 我最近开发出来的一套高效面试方法 16:17 谷歌、脸书这些科技公司会组建雇佣委员会,先把聪明人招进来参加一个训练营,再根据兴趣分配具体的组 23:44 烜赫的面试方式在科技行业广泛存在,就是要直面老板的需求,看你有没有解决问题能力 29:04 我如果看到候选人是学生一定会看他/她的实习经历,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就一定会看这些经验是不是一个真正为公司带来过价值 33:28 我听到过最差的问题是“面试官你能介绍一下你平时的一天吗?” 37:39 我之前在报社的时候招实习生更看重的是他/她的价值观,而不是单纯的写作能力 43:12 投上千份简历没有拿到实习会焦虑吗?其实不会 52:29 文科或者商科的很多工作,不要自己被 JD 限制住,先投了再说 54:29 能进到大公司的招聘池有一技之长是基本,更重要的是求职者的经验 01:00:58 哪些东西是你觉得工作中非常重要,但是在面试中非常难考察出来的? 01:07:49 听歌🎵专用链接🔗 01:11:30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71分钟
99+
3个月前

No.70 暴风眼里的日常:我们在美国,亲历 “川普冲击”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没有预警,一切就变了。 从关税朝令夕改、股债汇三杀,到学生签证突然吊销、硅谷项目冻结…… 本期节目,身处美国风暴中心的两位主播分享自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震荡中,看到的自由、秩序、信任基石的崩塌,以及我们所感受到的无力与不安。 今天是川普新政一百天。 这一百天里,你在隔岸观火,还是也经历着“Trump Shock”?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片尾音乐:《MAGA之歌》- 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期导航】 05:17 在硅谷大家只关注三件事…… 05:43 Trump 的“百日新政”都发生了点啥? 08:02 美国的旁友,你们的股票账户还好吗?其他资产呢? 16:30 整个 4 月,我每一天都在给客户解释市场发生了什么,每一天都在给客户写报告 23:06 关税引发的美国物价上升目前还没有开始,因为供应链有滞后性 25:35 关税之外,Trump 也在有计划性攻击自由派媒体、高校和 NGO/NPO 29:55 吊销国际学生签证,到底是为了啥? 39:16 不仅是学生,其他非公民乃至美国公民都在被“针对” 42:25 高校能提供的救助手段非常有限 48:17 民众每周都游行,媒体每天都批评,但 Trump 不在乎 53:29 作为留学生,我们都在准备自己的 Plan B 56:15 移民政策的调整会从根本上改变硅谷的运行方式 58:31 关税调整后,虽然淘宝本身没有加价,但是海运马上就加价了 01:02:53 我不认为有任何一个社会机制带有自我纠错能力 01:12:34 当今世界其实是一个左翼加速主义和右翼加速主义之争 01:17:26 听歌🎵专用链接🔗 01:19:06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79分钟
99+
3个月前

No.69 《Read Write Own》读书分享:可能是目前最好的Web3入门书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生活被智能手机全面攻占的今天,你有没有想过,你留在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很可能都并不真的属于你自己。而以区块链为基础设施的Web3或许可以给出让你真正“拥有”数据的一些解决思路。 炒作、投机、洗钱💰…Web3行业最不缺的就是负面新闻。然而从业者可能会辩驳说,自己就像早期开荒者,坚信属于Web3的“iPhone时刻”一定会到来。 如果你想了解Web3,但又毫无技术背景,对这个行业的生僻概念望而却步的话,《Read Write Own》可能就是目前市面上能选择的最好的入门书。 ⚠️重要风险提示:这是一本让主播Siyu非常兴奋的书📚,但同时也是让好心评价“不过如此”以及让李彤听睡着的书…… 片尾音乐:创世纪歌:波场新纪元(The TRON Anthem)- 波场创始人孙宇晨邀请汉斯·季默(Hans Zimmer)创作 封面图片:由主播Siyu 提供 【本期导航】 01:56 Siyu:为什么我想分享这本书?文科友好、香港风潮和刻板印象 05:34 李彤:从 13 到 23 年,我和 web3 有过三次交际 10:39 好心:作为科技从业者,我觉得 web3 这个概念本身就挺混乱的 14:42 Siyu: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和我的整体读后感 16:59 web1、web2 和 web3 的区别是什么? 22:44 web2 有哪些问题?数据垄断和不公平收益 37:23 好心:站在平台视角,大公司垄断地位也是一种“走钢丝” 43:02 到底什么是 web3?或者说到底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47:57 炒加密货币到底有没有价值?NFT 又是什么? 56:23 DAO 是什么?会成为未来的社会组织形式吗? 01:09:15 web3 的核心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又如何解决 web2 的问题 01:18:56 web3 现在面临着哪些问题?监管合规、应用场景…… 01:30:10 普通人要如何学习拥抱 web3?最好的方法是开个钱包买一点试一下 01:42:04 听歌🎵专用链接🔗 01:44:34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104分钟
99+
4个月前

No.68 我们看见的美国政治:反川普游行背后的社会现实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刚刚过去的周末(4月5日),美国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川普游行。 在美国生活,政治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可能从你准备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就与你息息相关。 我们并非政治专家,但身在美国,总能看到、听到、经历到一些特别的场景:陪朋友去海关“捞人”的经历、叙利亚老师组织学生去白宫抗议的故事、和美国同事聊起枪支时的微妙氛围……政治,就这样具体而微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本期节目中,我们想分享一下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从签证政策的变化、高校言论自由的现状,到媒体的自我审查和硅谷政治氛围的转变。 我们不提供标准答案,只希望能为你理解当下复杂的美国现实,提供一些书本和新闻之外的补充信息。 片尾音乐:"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提供 【本期导航】 03:10 “保命宣言”:一家之言,博君一笑 04:47 从你决定要来美国那一刻,政治就跟你有关系了 11:11 美国海关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机构 15:30 美国媒体行业的朋友给我讲述的他们感受到的社会分裂 21:05 美国高校的朋友给我讲述的他们感受到的社会分裂 26:56 新闻学生感受到的美国媒体专业主义的幻灭 36:40 川普新政府对新闻行业的报复性打击 40:04 去年大选之夜高校民主党支持者的抱头痛哭 42:11 加州科技企业对川普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大转弯 49:30 马斯克是如何“跳反”的? 53:20 川普的去“DEI”政策是如何影响高校报告和谷歌厕所的 01:00:10 去年支持巴勒斯坦游行背后的美国政治红线 01:04:43 整个美国的社会氛围上确实是越来越保守的 01:10:10 政治小白珊姐的 8 个问题 01:21:26 听歌🎧专用链接🔗 01:23:14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本期特邀嘉宾】 珊姐,坐标深圳,互联网大厂打工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83分钟
1k+
4个月前

No.67 AI 入侵日常:我们如何与“新生产力”共存?

名字先不急

【内容简介】 2025 年,AI 不再是遥远的概念,它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继两年前首次探讨 ChatGPT 之后,本期节目三位身处不同领域的主播再次因“AI”相聚。 从写邮件、写报告、写代码、写合同,到跨文化沟通、信息检索、快速学习新知识,甚至生成PPT、制作“完美”商务照、建立个人知识库…… 我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各自正在使用的 AI 工具和使用场景。 但这期不是一份AI工具推荐清单,更像是我们作为前线用户,在 AI 浪潮下的真实体验与思考。 AI 是职场的终极杀手,还是生产力革命的新伙伴? 听完这期,你也许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片尾音乐:由主播李彤用 Mureka 创作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用 ChatGPT创作 【本期导航】 04:17 李彤:ChatGPT 和 Gmini 可以说是我刚到美国时最牛逼的生活助理 11:09 好心:作为在硅谷工作的工程师,我用 AI 的方式和大家并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22:21 Siyu:我除了面对面跟客户打交道之外的工作,基本上都可以靠AI帮我解决 33:29 李彤:过去 2 年,AI 对传媒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今年还将有更巨大的冲击 50:08 好心:其实在一些大的公司里面,我个人觉得 AI 的作用反而比我们想象的要小一些 01:00:41 硅谷目前做 AI 相关行业的人大概有这么三种 01:06:59 Siyu:目前我所在的资产管理行业远远没有到能被 AI 颠覆或改变的阶段 01:12:08 你觉得想要让自己宝宝应对未来的 AI 时代,最应该培养他/她的个人能力方向是什么? 01:24:02 听歌🎵专用链接🔗 01:26:11 先别走!还有一个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86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