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播客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成功与运气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的讨论始于对全球著名的艺术品《蒙娜丽莎》的分析。这幅由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无疑是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但它的广泛知名度是否仅仅源于其艺术价值?我们发现,尽管作品本身质量高超,但它的名声大噪却与运气密切相关。 从《梦娜丽萨》的案例出发,我们拓展视野,讨论了电影、音乐以及其他艺术产品的成功之路。在这一部分,我们特别提到了“马太效应”——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表明已经获得某种优势的个体或作品更可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我们分析了这一效应在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探讨了为什么某些作品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及这背后可能的运气因素。 最后,在节目的第三部分,我们转向了个人成功的另一个维度——“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这两个概念在近年来被广泛讨论,并且在大众传媒中被提升为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详细分析了这两个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它们背后的营销成分。同时,我们也对它们的实际适用场景和限制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这些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过程中被广泛忽略的局限性。 整个节目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来理解成功的各种因素,从艺术作品的偶然知名到个人努力背后的复杂性。通过这一期节目,听众不仅能够获得关于成功学的新知识,还能够对常被人们接受但鲜少深究的概念有更深的思考。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以及在评论区交流你的想法!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参考 《实力、运气与成功:斯坦福大学的经济思维课》 作者: [美]迈克尔·莫布森 《成功与运气:好运与精英社会的神话》作者: [美]罗伯特·弗兰克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代码。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本期节目,我们将探索一个我们每天都会用到,但可能并不完全理解的日常用品——牙膏。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牙膏中蕴含的不仅仅是清洁作用,还有深层的心理学和习惯形成学。 我们对「牙膏」都很习惯——从五彩缤纷的颜色,到各种各样的口味,再到丰富的泡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特性,实际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些设计不单单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无形中促进和巩固了我们的刷牙习惯。 在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作者提到习惯的形成类似于“自动驾驶”,这其中包含三个关键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牙膏的多彩特征恰恰服务于这些步骤。 除此之外,我们在本期节目中还将探讨另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如何通过习惯回路成功销售纺必适这款除臭剂。这个故事展示了如何通过理解和利用日常习惯的形成机制来推销产品。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学到,习惯的力量不仅能影响个人行为,还能在市场营销中发挥巨大作用。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也欢迎大家扫码进群,跟主播一起交流。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28 “白速得”牙膏对刷牙习惯的形成有贡献 04:32 《习惯的力量》与失忆症患者的案例 07:47 失忆症习惯获得背后的脑科学原理 11:32 组成习惯的三个必要步骤:暗示、惯常行为与奖赏 13:00 霍普金斯通过牙膏产品对刷牙习惯的培养 16:58 「刷牙」这个习惯的真正奖赏 21:29 「纺必适」除臭剂利用习惯原理所获得的商业成功 🎯作品参考 《习惯的力量》 [美]查尔斯·杜希格 什么是牙菌斑?牙菌斑是如何形成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H4y1X77B/?buvid=YD4308D0414AB1F54E1DA1CC8F3F6095AF00&from_spmid=united.player-video-detail.0.0&is_story_h5=false&mid=FFSTd5x7O4JwmgAh5R2E6X8FTQ%2FSZMtL1rElX6M3iMo%3D&p=1&plat_id=114&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iphone&share_plat=ios&share_session_id=2C4C312C-B6AA-4518-BAD3-287691364F90&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spmid=united.player-video-detail.0.0×tamp=1701393829&unique_k=cAmqAQ6&up_id=50044727&vd_source=920c5c948757ee1531116c6b22202eaa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代码。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这期节目,我们回顾了薯片背后的科学奥秘和语言力量。 在第一部分,我们通过宝洁公司创立“品客”的故事,回顾了罐装薯片的诞生。这个看似普通的产品,在其诞生之初其实是高科技的代表。它不仅融合了结构力学和材料学的先进理念,还涉及到了复杂的工程学原理。我们分析了罐装薯片研发的商业逻辑,也讲述了一位化学家和一位科幻作家对薯片产业的决定贡献: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巧思,创造出罐装薯片这一革命性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将转向一个更抽象的话题:语言如何被用作工具,尤其是在市场营销中。薯片作为案例,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将一个普通的零食转化为被认为是“健康”的产品。我们还将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语言陷阱实例,揭示语言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选择和看法。在这一部分,我们聊到了为什么汽车企业喜欢做一些文字晦涩的广告,以及苹果公司如何利用语言陷阱来打造品牌质感的。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也欢迎大家扫码进群,跟主播一起交流。 上图:品客薯片与双曲抛物面(来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上图:马鞍 上图:斯堪的纳维亚体育馆 上图:加拿大丰业银行马鞍体育馆 上图:the London Velodrome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00 宝洁发明桶装薯片的商业逻辑 07:27 宝洁使用大工业生产的方式来考量薯片 08:25 关于品客薯片双曲抛物面结构的发明 13:09 桶装薯片在本质上不是薯片,而是一种科技产品 18:00 关于高端薯片常用的语言描述 20:55 关于Flesch–Kincaid语言评价体系 23:10 汽车平面广告的语言风格具有跟高端薯片类似的特点 26:55 苹果广告与否定式、比较级和最高级 28:45 语言陷阱与符号学 🎯作品参考 《Rising Tide: Lessons from 165 Years of Brand Building at Procter& Gamble》 [美] Davis Dyer / Frederick Dalzell /Rowena Olegario 著 《食物语言学》 [美] 任韶堂 / Dan Jurafsky 著 The Pringle as Technology www.theatlantic.com 为什么品客薯片不容易碎,但乐事薯片容易碎? 来源: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mp.weixin.qq.com 商业口述史:从美国往事,到Google输掉OpenAI第一局 张小珺 | 商业访谈录 www.xiaoyuzhoufm.com 徐默凡:警惕语言的陷阱 new.qq.com 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 en.wikipedia.org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粥饼伦」与周杰伦实际上是一种同构的现象。 这期节目,我们深入探讨了一个社会现象——抖音网红「粥饼伦」。他是一个因与音乐巨星周杰伦长相相似而走红的普通灌饼小贩。在这一期中,我们会聊到,粥饼伦的本质,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山寨模仿者的故事,它还触及了资本主义及其生活方式的本质议题。 在节目中,我们分析了“文化工业”和“福特主义”,分析了这种现象如何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形成巨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不仅是对粥饼伦现象的剖析,更是对当前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度反思。 在节目中,我们还探讨了城市「士绅化」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它如何与粥饼伦的故事相交织。粥饼伦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复杂关系。此外,本期节目也聊到了关于预制食品、唱片工业、取缔路边摊等话题,欢迎大家收听和分享我们的节目,也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区进行讨论,分享你的见解。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时间轴 02:59 鸡蛋灌饼等街边小吃是工业化的产物 07:49 关于流行音乐与文化工业论 10:35 流行音乐与虚假的资本主义个性表达 17:09 福特主义、八小时工作制与现代生活模式 19:01 流行音乐与工业化、城市化分不开干系 20:14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商业化的关系 24:15 关于「士绅化」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参考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日] 毛利嘉孝 著 《中国流行音乐简史》尤静波著 《欧美流行音乐简史》尤静波著 《唱片诞生始末——从创作到发售》 [英] Russ Hepworth-Sawyer 著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美] PeterMoskowitz 著 《音乐中的拜物特征与听的退化》西奥多·阿多诺 ptext.nju.edu.cn 《不斷遷徙的城市人口:驅離、驅逐與縉紳化》黄子伦 城市与社会︱消失在都市街头的路边摊主 董嘉琪 www.thepaper.cn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北京SKP这三个英文字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北京的CBD中心,SKP商场矗立着,被誉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奢侈品商场。然而,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SKP这三个字母背后的意义仍是一个迷,而且北京SKP官方似乎总是有意强调SKP这一字母,忽略字母背后的真正含义。 这三个看似简单的字母,却引领我们跨越国界,追溯到日本最古老的日本财阀的历史。这三个字母与日本第一家百货公司有关,同时它与三井家族的传奇历史紧密相连。三井,代表了日本财阀的巅峰。 财阀,是一种特定于日本的大型家族企业集团,它在日本近现代史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作用。然而,财阀并不仅仅是日本的现象,近年来,「韩国财阀」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并往往跟政治、娱乐、权力和明星绯闻联系在一起。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重点聊到了「财阀」这种东亚特色企业组织的来龙去脉。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还探讨了以下话题:为什么很多欧美国家会把家族企业作为其基本结构;我们今天的商场的基本模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很多欧洲企业的历史长达四百多年;怎么理解「我十年寒窗,比不过你三代经商」这个说法;以及北京SKP为什么要隐藏字母背后的真正含义。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上图:三井财阀1930年结构图 来源:《公司治理的历史:从家族企业集团到职业经理人》 上图: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 来源:主播拍摄 上图:老上海永安百货 来源:主播拍摄 上图:北京SKP-S商场中的一个装置展览 来源:主播拍摄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4:25 关于三井高利与三井财阀:服装店与货币兑换 09:30 关于三井家族长达350年的商业历史和复杂家规 12:55 关于住友家族复杂的伦理关系 13:57 关于《德国企业史》与欧洲的百年家族企业 18:17 关于「财阀」这一概念的产生 21:23 三井财阀1930年代的复杂企业结构 26:01 关于「三越百货」的产生 30:45 关于为什么北京SKP总是使用字母缩写 31:18 关于《灌篮高手》中的三井寿和《名侦探柯南》中的铃木财阀 31:57 关于日本财阀后来的命运 35:38 关于「韩国财阀」 🎯作品参考 《公司治理的历史:从家族企业集团到职业经理人》 [加] Randall K. Morck 《德国企业史:从家族企业到世界冠军》 [德] 约阿希姆·莫尔 /伊娃-玛丽亚·施努尔 《商业模式全史》 [日]三谷宏治 《财阀与帝国主义:三井物产在中国》[日]坂本雅子 北京华联(SKP)百货公司,其中SKP是什么意思? www.zhihu.com 站在奢侈消费顶端的北京SKP,背后是谁? new.qq.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小鹏汽车」是一个好名字吗? 自从推出以来,小鹏汽车一直是消费者和行业专家热议的焦点。一部分观点认为“小鹏”这一名字显得过于“土”,不够国际化;另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品牌的名字并不是决定一个品牌走向成功的关键,这种观点甚至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民族认同问题,即仅仅因为起了中文名字就认为“土”,是否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品牌创始人何小鹏曾经说过,很多知名的汽车品牌都是以创始人或重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如Ford、Mercedes-Benz和Ferrari,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节目中指出,这个看法并不客观。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之外,我们着重讨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节目的后半部分,我们还提到了「可口可乐」品牌翻译问题。据说,Coca Cola曾被误译为“蝌蝌啃蜡”,不合适的名字造成了销量的损失。但是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指出,这个说法本身,可能就是一种谬误。 在最后一部分,我们还讨论了“品牌通用化”的问题。这一现象指的是某些品牌因为其产品或服务的广泛知名度,而逐渐成为了代表整个产品类别的名字,如"干冰"和"手扶梯"。在这一部分,我们举了一个非常不为人知,却十分令人震惊的品牌案例。 综上所述,品牌的命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文化、市场定位、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小鹏汽车的命名之争,也许时间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14 关于「小鹏汽车」的名字引起的网络争论 06:10 关于欧美文化中「姓氏」与「名字」含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10:51 欧洲姓氏在美国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22:16 关于可口可乐翻译成「蝌蚪啃蜡」的以讹传讹 24:13 关于品牌通用化「Generic Trademark」 27:06 一个意想不到的案例:「乒乓球」 30:04 关于美国「Planned Parenthood」 🎯作品参考 《品牌命名:世界知名品牌背后的故事》 史蒂夫·里夫金/弗雷泽·萨瑟兰著 《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 www.gov.cn 除了隆平高科,还有哪些上市公司以人得名? www.thepaper.cn 维基百科:「乒乓球」 en.wikipedia.org 据说“可口可乐“最初被音译为“蝌蝌啃蜡”,是真的吗? www.zhihu.com 祝淳翔:可口可乐商标的汉译故事考 www.thepaper.cn 可口可乐中文译名考 zhuanlan.zhihu.com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0月26日 · 蒋彝的谜团,洋人、狗与可口可乐 www.sohu.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嗑瓜子」是一种国民饮食习惯,却隐藏着被人忽视的意识形态因素。 关于「瓜子」,从我国元朝开始就有相关记录,后来到了明清时期,瓜子更加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过年习俗。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所有的这一类记录中,「瓜子」指的是西瓜子,而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葵花子。 那么,「葵花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追寻这个问题,我们找出了一条非常有趣的发展链条。可以说,一颗小小的瓜子,展现出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身份焦虑与历史伤痛。听完这期节目,你会了解俄罗斯的基本发展逻辑,你也能了解关于「沙皇」、「叶卡捷琳娜」、「十月革命」以及「俄乌战争」背后非常丰富的历史脉络。以及更重要的问题是,嗑瓜子这个行为,到底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欢迎大家收听我们本期的节目,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同我们交流,我们期待大家的反馈,以及希望节目能给您带来收获。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4:26 关于梵高的「向日葵」里的问题 04:54 关于为什么俄罗斯的统治者叫「沙皇」 07:44 关于俄罗斯被蒙古人统治240年这件事 10:31 关于「脱亚入欧」的「彼得大帝」 14:28 关于「叶卡捷琳娜大帝」 18:44 关于俄罗斯为什么会有农奴制度 24:04 「农奴制」与「嗑瓜子」 28:25 「嗑瓜子」与「大革命」 🎯作品参考 《中华帝国纪行:在大清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历险》 作者:[法]古伯察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 《改变历史进程的50种植物》作者:[英]比尔·劳斯 《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纪念版凡高画传》作者:远人 中国人嗑瓜子简史 作者:郑文静 王子扬 weibo.com 嗑瓜子的历史与习俗——兼及西瓜子利用史略 作者:李昕升、王思明 www.163.com Why are Russians obsessed with sunflower seeds? www.rbth.com Russian People and Semechki (sunflower seeds): theStory behi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learnrussianineu.com What Country Grows The Most Sunflowers? wholesalenutsanddriedfruit.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辣条」究竟是怎么来的? 长久以来,辣条被认为是一种传统小吃,但是实际上,它出现的时间只有二十年左右。根据媒体报道,辣条是由湖南的三位企业家在2000年前后发明的,其发明灵感是湖南本地的一种特色产品——平江酱干。本想作为酱干的替代产品,但是一经推出就火遍全国。 这个说法却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说服力:究竟为什么要发明辣条呢?三位发明者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深入探寻了这个问题,最终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辣条的发明,跟太阳的周期活动有一定关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还探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天再旦」现象、太阳黑子爆发与厄尔尼诺的关系,以及太阳活动与地震、股市和经济的关系。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2:36 关于辣条的原型:平江酱干 05:58 关于《流浪地球》中的太阳灾变 08:57 关于「夏商周断代」与「天再旦」 11:15 关于「太阳黑子」及其「周期性」 14:42 关于「太阳黑子」对股市和瘟疫的影响 17:08 关于「22年洪水周期论」 18:13 关于「太阳黑子」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21:04 「1931」、「1954」、「1998」与「2020」 24:20 关于「辣条」的发明 🎯作品参考 天再旦-维基百科 zh.wikipedia.org 寻找失落的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 www.bilibili.com 论文:太阳黑子对厄尔尼诺、拉尼娜的影响 作者:赵佩章 陈健 赵文桐 辣条走红记:“现在看是个故事,在当时就是个事故” mp.weixin.qq.com 600亿辣条产业,平江人打下来的辣条江湖丨食业人物 mp.weixin.qq.com 厄尔尼诺事件的成因有哪些? mp.weixin.qq.com 股市的太阳黑子周期 www.fortunechina.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牛奶」中掺杂了诸多的意识形态因素。 有时候,牛奶是一种「强种强国」的体现,但是另一些时候,喝牛奶却成了一种对他人的「冒犯」。作为一种营养供给的产品,牛奶的背后却浮现出许多价值观的争论。 本期节目,我们将从「上海人喝牛奶」这一现象开始说起,聊到「牛奶」这一产品究竟是怎么变成一种争议性的产品的。上海人有着近百年的牛奶饮用历史,这一习惯与许多地方都有着不同。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从46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开始说起,再到上海的开埠,再到英国兽医降维进入牛奶产业,展现了一副上海牛奶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画卷。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还提到了法国贵族斐迪南·德·雷赛布在埃及修建运河,在东亚造成的蝴蝶效应,以及光明乳业的前世今生,以及为什么「喝牛奶」这一习惯具有冒犯性。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扫码进入群聊与我们一起交流。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13 上海人喜欢喝牛奶 05:00 埃及法老、远古工程与苏伊士运河 10:33 1869年之后,上海才能喝得上牛奶 14:10 关于「可的牛奶公司」 16:39 兽医、牛奶棚与牛奶产业 25:10 关于上海的消费符号学 28:28 加诸牛奶之上的意识形态因素 🎯作品参考 《上海老品牌》作者: 贾彦 上海人是啥辰光开始喝牛奶的? 来源: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mp.weixin.qq.com 上海滩牛奶棚地图与变迁:淮海路曾传来奶牛哞哞 m.thepaper.cn 钩沉|从可的牛奶公司到光明乳业 m.thepaper.cn 维基百科:光明乳业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基因的作用被严重低估了。实际上基因的影响力远比你想象得要丰富,乃至于一个人未来「会不会离婚」、「会不会交友不慎」,甚至是「是否容易遭遇车祸」都能通过遗传因素来预测。「鸡娃」的作用也被严重高估了。「虎妈」、「虎妈」们挤破头让孩子上名校,不一定真的有作用。 这是我们这期涉及到的两个问题。 时间拉回到前段时间,李佳琦因为「怒怼」网友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直播间的网友吐槽某款产品价格太高,李佳琦说:「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好吧,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努力工作?」这一言论随后遭到了大家的反击和讽刺。 实际上,这个舆论现象的背后涉及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努力到底有没有用」,也就是人在职业上的成就和财富方面的收获,有多少是靠主观努力决定的。在这方面,历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努力成就未来」、「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另外一个观点认为,「连努力本身都是一种天分」。 那事实到底如何呢?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听完你会发现,从基因的层面看,很多事实都在挑战者人们的直觉和常识,甚至伦理观念。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34 《基因彩票》、《基因蓝图》与遗传率研究 08:34 关于「智商」和学业的遗传学研究 14:10 关于「看电视」的遗传学研究 16:30 关于「后天因素的先天性」研究 22:29 关于「上名校」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34:35 关于「职业成就」与「财富地位」的遗传学研究 🎯作品参考 《基因蓝图:DNA究竟如何塑造我们的性格、智力和行为》作者: [美] 罗伯特·普罗明 《基因彩票: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正》作者: [美] 凯瑟琳·佩奇·哈登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智商」对成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奥本海默》是最近的热门电影,但是在本期的节目中,我们从「成功学」的角度聊了聊奥本海默。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一位智商达到190的人,也就是克里斯托弗·兰根,另外以为就是奥本海默本人。奥本海默在孩童时代,就被称为是「天才」,最终他也不负众望,成为了知名的物理学家。但是兰根作为一位天才儿童,却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辉煌之持续到大学阶段,在这之后,他的人生轨迹一路下滑,最终成了一位「失败者」。 到底是什么因素,在两个人的成功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呢?本期节目,我们将会详细聊到这一点。 本期节目的另外一个主题是「星座科学」。星座是否准确,这是一个现代人挥之不去的问题,本期节目用几个无可指摘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不同星座的人在不同类型的爱好当中,确实表现出了不同的水平,但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星座」和「科学」又是怎么连在一起的呢?欢迎收听这期节目寻找答案。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2:10 作为一个高智商天才的克里斯托弗·兰根介绍 05:50 智商与人生成就的关系 8:30 兰根在大学的学习情况介绍 11:31 「穷家庭」和「富家庭」的教育模式区别主要在于「实践智力」 17:08 从「实践智能」的角度分析奥本海默和兰根的成长经历 20:25 1921年美国关于「天才少年」的长期跟踪研究 22:45 关于「穷教育」与「富教育」的个人体验 28:29 关于「为什么处女、天秤和天蝎座的人更优秀」 35:20 关于开学日期对于不同月份入学学生造成的影响 🎯作品参考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作者: [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论文: 《七八月”的孩子们:小学入学年龄限制与青少年教育获得及发展》刘德寰等 《2020 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 事实与数据》国家统计局 《婴儿出生月份分布规律初探》 刘名臣 网页链接: “穷爸爸” Ralph Kiyosaki资料 www.ancientfaces.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埃隆·马斯克与马克·扎克伯格的「约架」在今年引起了大众的好奇。 之所以这场对战能引起公众的好奇,除了因为亿万富豪本身所带的话题流量,还因为这场战斗本身确实充满了悬念:一部分人认为,马斯克身高一米九,体重二百斤,能够完全压制住扎克伯格;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扎克伯格有着优秀的的身体素质,而且熟练掌握巴西柔术,所以获胜的概率更大。 本期节目,我们以这个话题为开始,进一步探讨了作为 INTJ 的扎克伯格与作为ENTP的马斯克的背后所代表的两种创新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中心式和战略式的创新,另一种是随机式和混乱式的创新。这两种创新模式到底哪种更有优势呢?在我们的节目中,我们应用了各种已有的创新研究,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阐述题目中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马斯克是个「小丑」,以及为什么英国牧师群体对于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及更为关键的,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到底谁更可能会赢。欢迎收听我们本期的节目。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1:00 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约架情况分析 04:30 关于 INTJ 扎克伯格与 ENTP 马斯克的行为模式 18:22 创新与计划性的关系:创新不一定来自于计划 11:47 上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癌症清除计划」 18:16 英国牧师作为一个群体的创新行为 22:43 凯文凯利、《失控》与「涌现」 26:35 从 INTJ 和 ENTP 的模式分析扎克伯格和马斯克 33:15 为什么说马斯克是「小丑」 🎯作品参考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肯尼斯·斯坦利等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纳西姆·塔勒布 《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 凯文·凯利 《醉汉的脚步:随机性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列纳德·蒙洛迪诺 《成为黑马: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托德·罗斯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