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到底是东北的还是四川的? 这个问题经常会在网上引起争论:一方面,当前最知名的两个麻辣烫品牌,即杨国福和张亮,都是起源于东北的品牌,但是另外一方面,四川麻辣烫也是非常有名。从这个问题出发,这期节目我们聊了麻辣烫演化的历史。 “麻辣烫”的奇怪之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麻、辣、烫分别指的是三种触觉,但是很少有小吃是用三个形容词来命名的,无论是火锅、羊肉串,还是煎饼果子,以及鸭血粉丝汤,都不是这样的。因此,麻辣烫的名字本身,带着某种破案线索。 从迷因的角度来看,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流行。我们从演化的角度来分析了麻辣烫的历史,展现了整个90 年代公有制企业改革的历史。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麻辣烫,就是国营企业改革的产物。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详细聊到了国企改革、东北下岗、曲婉婷母亲案件等诸多话题,欢迎大家收听。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时间轴 03:01 麻辣烫是作为火锅的廉价替代品出现的 08:46中国国企改制的历史 10:45 “国营企业”时代企业和工人的基本概况 15:48 80 年代的国企改革措施:承包制 17:51 90 年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22:32 「下岗」是国企改革造成的结果之一 25:35 东北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经济领先地位 28:17 「下岗」之后东北工人的境况 30:03 著名歌手曲婉婷的母亲张明杰涉及到的国企改制腐败案 31:45 麻辣烫在东北流行的真正原因 33:14 关于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从头再来》—刘欢 🎯作品参考 云翀, 魏楚伊. 从"国营"到"国有":国企治理结构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000(005):154-163. 东北人如何抢走了四川人的麻辣烫(大象公会,作者:兔透射) 36kr.com 【重返90年代之下岗潮】“铁饭碗”砸碎后,一代工人的沉浮与迷茫 www.jiemian.com 杨国福和张亮的关系终于揭晓了…… www.sohu.com 打破垄断:国有企业如何改革 www.brookings.edu 王洪章:新中国成立以前东北经济历史情况 finance.sina.cn 你们把杨国福吃上市了 | IPO见闻 wallstreetcn.com 周天勇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www.reformdata.org 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国有公司是一回事吗?国有企业是如何分类的 baijiahao.baidu.com 当年的「下岗」究竟是怎么回事?到现在,为什么感觉国有企业反而越来越强势了? daily.zhihu.com 书籍: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挂路灯」是近几年流行于某些年轻人群体之间的词汇,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挂的是「路灯」,而不是挂在墙上,或者挂在树上?以这个问题为线索,我们追寻了「路灯」发展的历史。 尽管「路灯」是现代人最觉得熟悉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它的发展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程。路灯系统首次出现在法国,是当时的法国国王「太阳王」路易十四力推的产物。路灯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邮政系统一起,将巴黎变为欧洲最耀眼的城市,被人称为「光明城」和「不夜城」。 但是实际上,路灯的出现,也在阴差阳错之间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效应。这些效应,让路易十四的雄才大略,逐渐演变成整个波旁王朝的溃败,并将后果直接落在了路易十六的头上。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与之相伴的,还有无数法国贵族被挂了路灯。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还聊了巴黎在路灯系统修建之后应运而生的咖啡馆。「法国大革命」被称为是咖啡馆中孕育的革命,这一点虽然可能有所夸张,但是也体现了某种历史必然性。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24 路易十四在巴黎修建公共照明系统的原因 08:34出现在 17 世纪的「滴滴打灯」服务 10:48 为了修建路灯,路易十四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警察部队 12:10 拉瑞尼构建的巴黎路灯系统 18:04 公共照明系统的修建与巴黎的阶级矛盾 23:40 路灯成为法国王室专制的象征 28:30 法国人喝咖啡的习惯与大革命的形成 🎯作品外链 书籍: 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美]若昂·德让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 [美]林·亨特 链接: Transactions of the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books.google.com “An entirely new contrivance”: the rise of streetlighting, 1660–1700 erenow.net Benjamin Franklin's Essay on Daylight Saving Letter to the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Paris, 1784 www.webexhibits.org From pillar to lamp post: lighting city streets 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 巴黎——光明之城|艺海拾真 www.zhishifenzi.com 當十七世紀巴黎成為不夜城的那一刻,街燈就是幸福生活的同義詞 www.thenewslens.com 浪漫街燈的血淚史:巴黎燈籠的悲慘往事 everylittled.com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励志鸡汤告诉我们,成功人士都是草根逆袭,白手起家。许多热血年轻人听到这些传奇故事,就像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学着大佬,孤注一掷,开始创业。 但是《狂飙》的剧情告诉我们,没什么大佬是真的「白手起家」。作为一个卖鱼的小商贩,高启强免受小流氓欺负的秘诀是认识了警官安欣;而他通往大佬路上最关键的一步是拜了建工集团董事长陈泰为「干爹」。高启强虽然身为草根,但是算不上白手起家。 那么现实世界中,大佬的成长路径是怎样的呢?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以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宗庆后先生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梳理出了几个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是促成宗庆后成功的必要条件,却一直有意无意地在被媒体和大众忽略。 在本期的节目中,我们还聊到了《狂飙》中江湖老大徐江,给自己死去的儿子摆放 AD 钙奶的桥段,最后得出结论,所谓「摆 AD钙奶」,也许是一段被重新发明的历史,在真实历史中可能根本不存在。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背景音乐 《听(抖音 DJ版)》—张杰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4:10 宗庆后非同寻常的家庭背景 08:17宗庆后中学辍学之后的流浪岁月 12:00 为什么宗庆后能够成为校办工厂的部门负责人 16:48 中国保灵与花粉口服液 22:40 娃哈哈营养液创业中的真实与杜撰 29:12 徐江给儿子摆放 AD 钙奶的桥段真实吗 🎯作品外链 《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迟宇宙 著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最成功的实战教案》吴晓波/胡宏伟 著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华联超市」和「华联商厦」? 为什么上海会有「华联」和「联华」这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品牌? 为什么「百货」这个概念一定要跟「大楼」联系在一起? 从这些令人迷惑的问题开始,我们追溯到了老上海南京东路的百货时代。 南京东路靠近人民广场的一端,矗立着几栋上海滩时期的建筑,比如第一百货、第一食品商店、永安百货等等。这些店铺气派而宏伟,彰显着百货时代的历史荣光。以永安、先施、大新和新新为代表的「四大百货公司」,开创了诸多零售行业的典型特征,留给后人各方面的商业教训。他们总是最早使用当时的高新科技,涉足到包括高级酒店、游乐场和广播电台在内的多元业态,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商业综合体」。 而「华联商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带有改革开放印记的称呼,是一代国人的共同回忆,然而也引发了诸多难以鉴定的商业难题。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时间轴 03:52 老上海「四大百货」的历史与发展 06:31「百货」、「大楼」与「世博会」 11:12 四大百货公司的新技术偏好与多元化业态 18:00 关于「华联」与「华联商厦」的历史背景 25:15 为什么上海有这么多「华联」和「联华」 🎯作品外链 书籍: 连玲玲. 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论文: 廖万成. 关于"横向经济联合"的定义[J]. 经济问题探索,1986(10):1. 沈立人, 戴园晨. 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 经济研究, 1990(3):12-19. 网络资料: 华联、联华、世纪联华,到底啥关系 redian.news 大商业梦:从华联、联华、百联到阿里巴巴 www.jiemian.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抖音让人无法理解。 大众了解的抖音是这样的:抖音不仅席卷了中国,而且Tiktok首次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发的产品,成为老外生活中的主流软件。阿里和腾讯从未真正实现过的「出海」愿望,被字节跳动给实现了。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抖音和Tiktok创造了这种上下滑动切换视频的巧妙操作方式,配合个性化推荐算法,让人沉迷于短视频无法自拔。 如果这种描述是正确的,那么在我们会感觉到,在抖音这里,许多商业规律仿佛失效了:传统认为,新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抖音给的感觉却像是「横空出世」的。这种突然爆发看起来有点不合逻辑。 在我们的节目中,我们对字节跳动这款短视频产品进行了迷因链条分析。实际上,抖音并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甚至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有类似模式的探索。同时,本期节目也聊到了「无意识设计」和深泽直人等话题,欢迎收听 下图为Mindie界面: 下图为Musical.ly操作界面: 下图为深泽直人设计的无印良品壁挂式CD唱机: 下图为深泽直人设计的包装: 🎯时间轴 04:12 短视频鼻祖Vine与其启发之下的Mindie 10:14 Musical.ly奠定了抖音和Tiktok的精神实质 16:15 字节跳动的个性化推荐算法成为抖音的灵魂 20:48 关于个性化视频推荐算法的发展背景 25:54 乔布斯曾经因为看好“视频”的未来而耽误了苹果的发展 31:19 抖音的上下滑动操作与「无意识设计」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书籍: 《字节跳动:从0到1的秘密》[英]马修·布伦南 文章: 韩姝哲. 浅析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及其"无意识设计"[J]. 艺术大观, 2019, 000(026):P.1-3. Affordance(可供性)和设计 www.hi-id.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可口可乐是国货还是美货? 这个问题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非常显而易见:可口可乐无疑是美国货的代表。无论是二战期间美国大兵爱喝可乐的故事,还是可口可乐对美式生活方式的象征,其跟美国的联系都毫无争议。 但是,民国期间发生的一场爱国贸易战,却告诉我们,这不一定。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在美国本土之外的最大销售市场,可口可乐在上海滩一时风光无两。但是在这背后,却孕育着一场本土品牌抵制可口可乐的舆论战争。中国本土饮料认为,引进可口可乐是一种浪费外汇的奢侈行为,而且会阻碍民族饮料产业的发展。在暴风雨最猛烈的时刻,上海市参议会制定了禁止可乐原浆进口的决定,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产业危在旦夕。 但是,通过可口可乐,及其加盟商上海屈臣氏的认证,可口可乐却度过了这个难关,得以继续销售。 而且,在屈臣氏的辩护中,可口可乐不光不是美货,而且还是非常纯正的国货。 🎯时间轴 04:28 上海市参议会提出要禁运可口可乐原料 07:39 关于「屈臣氏」这家公司的国家属性问题探讨 12:27 民国政府制定的基于四个维度的国货标准 16:05 「特许经营」的概念引起的错综复杂的商业问题 20:46 可口可乐对于政府禁运提案的公关性回应 26:48 可口可乐在改革开放之后再入华时的「历史重现」 🎯节目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主要参考资料 & 特别鸣谢: 姚靓. 可口可乐与特许经营: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商业模式变革[J]. 全球史评论, 2019(2):15. 其他参考资料: 《街角的藥妝龍頭:超級零售勢力屈臣氏的崛起與挑戰》作者:趙粵 《可口可乐传:一部浩荡的品牌发展史诗》[美] 马克·彭德格拉斯特等 可口可乐重返内地被批卖国 万里亲批可以内销 style.sina.com.cn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屈臣氏,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是一个卖化妆品和护肤品的药店,但是关这个品牌却有两个令人困惑的地方。 第一个困惑来源于前段时间微博上流传的一个说法:1900年的夏天,义和团在北京“扶清灭洋”,一把火烧了位于前门大栅栏的屈臣氏门店。这个说法引起了网友的兴趣,但是很快被相关媒体辟谣。这件事的真相纠正是怎样的呢?为何1900年会有屈臣氏的门店? 第二个困惑来源于电影《八佰》,在电影中四行仓库的墙上,有一个巨幅的可口可乐广告,广告的第一行是“请饮可口可乐”,而第二行字却是“屈臣氏汽水”。可口可乐是一个美国品牌,它跟“屈臣氏”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令人困惑的地方。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对于包括以上两个问题在内的屈臣氏历史进行了分析,还原一个你不了解的屈臣氏。 同时,本期节目还涉及到以下话题:为什么屈臣氏曾经销售「毒品」,为什么说屈臣氏是跟鸦片战争同步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上海能在民国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二大市场,以及屈臣氏跟香港首富李嘉诚究竟有什么关系。欢迎收听这期节目寻找答案。 节目相关图片: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时间轴 02:54 屈臣氏的起源跟鸦片战争有关 08:35 屈臣氏生产「荷兰水」的历史情况 14:17 屈臣氏与义和团之间传奇故事的真与假 23:11 屈臣氏把可口可乐运营成为上海的流行饮料 28:40 屈臣氏、李嘉诚与化妆品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街角的藥妝龍頭:超級零售勢力屈臣氏的崛起與挑戰》 趙粵 《可口可乐传:一部浩荡的品牌发展史诗》 [美] 马克·彭德格拉斯特等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美]柯文,杜继东 可口可乐与特许经营: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商业模式变革 zhuanlan.zhihu.com The Boxer Rebellion: Bluejackets and Marines in China www.history.navy.mil Peking: Report of Captain John T. Myers www.history.navy.mil rdbk1.ynlib.cn 国货之光「北冰洋」,生死沉浮七十年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优衣库的服装风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来源。一种观点认为创始人柳井正受到了美式warehouse(仓储式零售商店)的启发,这一点从优衣库早期的名字中可以看出来;另外一个观点是认为优衣库模仿的是美国服装品牌Gap,这一点柳井正也曾经在自传里提到过。 但是本期节目提出了第三种更大的可能性,这条线索跟柳井正的父亲开的那家“服装小店”有关,而这是一条有意无意被隐藏的线索。 柳井正的父亲开的并不是一家随随便便的服装店,而是一个宗教式的美式品牌,而这个品牌背后的主理人,被承认“日本时尚教父”,某种程度上,他奠定了现代日本人的穿衣基础,而优衣库,只是这一着装理念的精神延续。 此外,本期节目还是一期“时尚发明操作手册”,带着内行人的眼光,我们将为大家分析,如何才能为一个国家发明一种时尚风格。 上图:经典的「常春藤」风格穿着 上图:肯尼迪的「常春藤」着装 上图:银座街头的常春藤爱好者聚集 上图:《Men's Club》杂志中的常春藤穿着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同济大学和包豪斯设计学硕士/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时间轴 04:03 优衣库审美风格的可能来源与石津谦介 08:30 石津谦介“发明时尚”的背后原因和动机 14:08 石津谦介决定把「常春藤风格」引入到日本 22:52 东京奥运会是石津谦介的高光时刻 31:12 石津团队去美国东海岸拍摄常春藤的荒诞经历 36:50 日本常春藤风格独立发展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五十年》[美]W.大卫·马克斯 《Take IVY》电子版: issuu.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下图所示的格子衫是一款特别热门的单品,从流量明星到街头路人的穿着当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然而,这款简单的服装背后,连接的却是一整部英国和美国的历史。 实际上,这个红黑色块图案,反映了苏格兰高地人民与英格兰君主统治的矛盾;是历史上如《权力的游戏》中两大家族的残酷争斗,这次斗争使得一个家族直接从历史上凭空消失;是印第安人与美国移民之间的血泪交织;也是人类工业化和传媒文化的深刻体现。 另外,在本期节目也涉及了以下话题: 巴宝莉的经典格子衫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程序员都喜欢穿格子衫?为什么小沈阳在小品中也穿了一个红黑格子裤?为什么说某些单品的流行是出于偶然? 在节目中,我们用「迷因」的视角,来探讨这些问题,你会发现,许多简单的事情的背后,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内涵和联结。 以下为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图片: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同济大学和包豪斯设计学硕士/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时间轴 03:34 小沈阳小品背后的苏格兰传统服饰 04:49 格子图案跟苏格兰地区的民族认同有关 09:25 苏格兰红黑格子跟一个消失的家族有关 15:38 Big Jock、印第安人与「卡斯特事件」 21:26 Woolrich公司与松树溪镇伐木工 27:22 为什么程序员喜欢穿格子衫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Buffalo Plaid’s 100-year-old Mysteries, FinallySolved. www.prlog.org #時尚歷史課:從歷史與流行角度,解析經典時尚的靈魂──「格紋」元素 thefemin.com The clan battle that led to a ban on MacGregors www.scotsman.com 维基百科:Grunge fashion en.wikipedia.org 程序员最爱的格子衫,竟源于苏格兰蛮族的“花裙子” zhuanlan.zhihu.com The Rise of the‘Lumbersexual’ gearjunkie.com Lumbersex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www.theatlantic.com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Plaid Flannel Shirt www.outdoorresearch.com A Brief History of the Plaid Shirt: From Claire Danesto Rosie Huntington-Whiteley www.glamour.com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康师傅」是一个中国的国民品牌,其最经典的产品就是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 但是,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即「红烧牛肉面」这款产品是怎么来的呢?似乎中国大陆的各省市地区很少有这道面食,而中国台湾地区在70年代之前,也没有广泛地普及红烧牛肉面。所以,这道菜品为什么突然出现以及流行呢?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以康师傅这款经典泡面为线索,揭开了一段跟「亚洲四小龙」、「集装箱体系」与「纺织业战争」有关的历史。通过探查红烧牛肉面的来源,我们会知道,这道菜的发展,是台湾地区几十年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及它又进一步催生了大陆产生了一道新的菜品。 欢迎收听我们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扫码加入我们的粉丝群。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同济大学和包豪斯设计学硕士/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时间轴 02:50 康师傅背后的魏氏家族 05:25 康师傅品牌创立并非白手起家 09:08 康师傅家族进军大陆市场背后的时代原因 13:02 康师傅为什么要出「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 16:31 美国频繁发动贸易战背后的原因 19:22 集装箱革命加重了美国工人的失业浪潮 23:21 美国跟欧、日、亚洲四小龙贸易战的三种方式 28:19 纺织业的贸易战与红烧牛肉面的流行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书籍: 《康师傅背后的魏氏家族》 孙绍林 《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 道格拉斯·欧文 论文: 黒羽夏彦. "台湾牛肉食の謎." 交流: 台湾情報誌 961 (2021): 18-21. 网络资料: 台湾讲古:翻转本地口味的"川味"牛肉面 www.bbc.com 其他相关网络资料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方便面是我们日常再熟悉不过的食品,但是对它的历史,大部分人都很陌生。 本期节目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说起:众所周知,我国北方的主食是面粉,南方的主食是米饭。但是在日本,面粉和米饭却同时都是主食——日本人既会食用大量的米饭,又会把拉面当作日常饮食。 从这个独特甚至有点怪异的现象中,我们揭开了日本战后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跟美国有关,现在很少为人所知,却改变了日本人千年以来的饮食习惯。也就是说,拉面的饮食传统,其实是非常晚近的发明。 同时,因为这段历史,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日常食品出现了,这种食品就是方便面。日清食品创始人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许多人也许听过,但是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对这段历史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阐述为什么大多数人对这个故事的认知其实是错误的。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同济大学和包豪斯设计学硕士/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时间轴 02:47 日本吃拉面的传统是由中国和美国塑造的 04:42 日本在二战之后陷入了饥荒 07:30 日本战后的左翼力量异军突起 11:50 美国对日援助粮食的背后原因与操作方式 17:10 日本战后的“面食优越论”与学校午餐制度 21:22 拉面是一个战后发明出来的的饮食传统 22:43 美国援助与方便面发明的关系 28:46 人们对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误解与实际真相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美]乔治·索尔特 徐振伟.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世界历史 1 (2020): 88-107. 战后日本左翼运动小述 baijiahao.baidu.com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本期,我们跳脱开了各类饮食话题,把话题集中于“成功”。 关于成功,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朴素的认知,比如“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比如“成功等于努力+天分+机遇”,诸如此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会聊到,为什么关于成功的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 传统观念中的“对自己有信心”、“勤奋而努力地工作”,以及“积极思考”等方法,并不必然导致成功。如果我们用迷因的视角来看,成功其实是一种传播学的现象。它有载体,有宿主,也有感染。 如果你努力的方向是错误的,那你大概率可能会同成功南辕北辙,甚至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到这一领域。但是如果了解成功的本质,你可能会更游刃有余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同济大学和包豪斯设计学硕士/设计历史与理论讲师 🎯时间轴 02:24 关于“成功是一种迷因”的观点 05:27 对传统“成功学”观点的反驳 08:35 “运气”在成功中的作用 12:15 关于“婚姻型”成功模式 16:01 “艺术家”与“发明家”类型的成功模式 24:17 普通上班族应该如何取得成功 🎯背景音乐 《晚钟》—阁楼演奏班乐队 🎯作品外链 《人生犹如赛马:营销大师教你如何推销自己》[美] 特劳特/[澳大利亚] 里斯 《异类》[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